中超 收视率-2020年中超联赛收视率

tamoadmin

1.中央电视台为什么封杀中超

2.请教大家,中超的每场比赛的版权是谁的

3.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为何在中国的热度远远不如篮球?

4.甲a为什么改中超

中央电视台为什么封杀中超

中超 收视率-2020年中超联赛收视率

中超行将收尾,但闹剧和纷争却不断上演和升温,作为国内最大的媒体平台中央电视台,却开始全面拒绝中超联赛,由于此前央视早就放弃了对于中甲联赛等赛事的关注,中国的职业足球,已经被央视“全面封杀”。

专题,新闻节目“全面屏蔽”

《 足球之夜》曾经是央视的五大黄金专题类栏目之一,创立于1996年,以前卫,新颖的报道方式,准确,及时,生动的现场报道,重点关注中国足球的成长与进步,伴随着整个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发展与进程。早期的足夜,节目60%来自于国内足球,在子栏目《》成立之后,足夜的节目基本被国内足球联赛占领。

最新改版的《足球之夜》,已经彻底抛弃了中超联赛,其关注重点变成了青少年和欧洲冠军联赛,而在央视最近的节目调整中,作为中国足球的球迷,我们不得不遗憾的看到,职业足球的影子正在被央五的所有节目“清除”,除了《足夜》不再报道任何中超,中甲的消息,依然在合约合作期间的中超联赛电视直播,已经从本周三这一轮开始,全面停播。联赛后三轮,体育频道已经基本确定不会直播任何赛事;而从本周一开始,央五的各档体育新闻,也开始“全面封杀”中国的职业足球联赛,中超联赛现在不仅没有任何电视画面报道,连最起码的文字条幅和文字口播新闻,也被彻底的取消,作为国内最大的体育媒体,央视用自己的“特殊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中国职业足球现状的某种不满。

《足夜》是专门报道足球的专题节目,却不再涉及中超,中甲,改版后的这三期节目,中超联赛只字未提;而各档体育新闻是体育频道的收视高峰,现在也不再提及任何联赛的消息,以周三这一轮为例,当天原定的一场中超直播取消,晚上六点,九点半,档以及央视一套的晚间体育新闻,都没有提及任何当轮中超联赛的战况和战报,周四从早晨六点半的早新闻开始,直到晚间全部节目结束,也没有任何中超联赛的最新报道,这一天的《足球之夜》,看不到任何以往其擅长的深度报道,各档新闻中的足球新闻,国内新闻唯一被报道的是----女足主帅商瑞华观摩女足联赛。

“三次封杀”情形大不同!

央视封杀足球联赛,这并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做的最彻底,封杀的力度最大,而且这次封杀有很多深刻的背景,所以显得格外不同。

2002年,伴随着中国足球队的世界杯出线,甲A联赛的电视报道权水涨船高,当时由于费用的问题很难达成一致,央视曾经出现过前六轮联赛没有直播的场景,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什么真正意义的“封杀”,而是资本市场的选择;2003年,由于上海文广集团用高价竞走了甲A联赛,失去电视报道权的央视,用尴尬的方式,开始用“封杀”作为对抗,可即使如此,每轮中超的战报和一些焦点新闻,体育频道的新闻和《足球之夜》的专题,都会做相当规模的电视报道,而这一次,央视的这次“封杀”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决心之坚定,都有很多不同。

“我们没有任何的办法,一是央视内部的一些领导,很讨厌负面新闻不断的中国足球,听说还有更上层领导的意思,2008年是奥运年,中国体育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奥运会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唯独足球,一直在添乱,央视如果继续报道这样的赛事,和整个国内体育的气候都显得极不和谐,另外,频道领导班子本身也不喜欢足球,所以暗示了某个决定;其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中国足球的形象太差,中超联赛,中国男足,中国足协,职业球员,无论我们报道哪一个方面,都没有什么好的素材。”一位体育频道的员工,道出了某些封杀的内幕。

而一位负责体育新闻的责编,则在聊天时非常愤慨,“央视毕竟是国家级媒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抨击丑恶,弘扬正义,这样说也许会有些,但我们得到通知后,没有觉得损失什么,反而有些大快人心,目前中超联赛,可以说是一种让人感觉到耻辱的职业足球,目前这些举措,我们也没有看到什么书面的决定,只是好像是某种约束, 这是不是央视对待中超联赛的一种态度,这个我们无可奉告,现在只是不报道中超和中甲联赛,但女足的一些新闻还可以报道,以后青少年的一些足球活动,我们会重点关注。”央视的选择事实上是“全面封杀”,可又很难得到正式的确认,一位曾经从事足球报道的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领导的决定对我们工作影响很多,但又很理解,我们这些以前从事足球报道的人,已经在谋划新的节目类型,类似于体坛周报《全体育》,会综合报道一些国内外的焦点赛事,而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我们会当他是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不去触碰,就当他不存在。”

后果无限量!

央视全面封杀职业足球的消息,可能对于足球界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电视曝光度和商业招商,“现在这帮足球从业人员,太把自己当回事,从外面,他们都是小丑,很好笑,很可笑,此事最大的影响,肯定是导致中超赛事,在商业价值上的一连串反应,央视不曝光,那么电视曝光价值会明显降低,其商业价值会大幅贬值,有一天这些人会感受到,媒体封杀行为对他们真正的后果,也许会让他们一无所有。”上述观点来自于亚足联开发公司的一位高层人士,他一直在足球圈子里打拼,自然清楚央视的分量。

中超联赛开打之后,当时央视就没有电视报道权,在时任中超公司总经理瞿玉民的努力下,央视最终与中超合作,每轮直播一场比赛,瞿玉民认为,“这个决定太要命,会导致中超招商行为的一系列问题,央视是一个特殊的媒体,他们的受众和曝光度,是所有赞助商最看重的,现在要是央视连一个字都不提,这个太可怕了。”目前依然主播中超的上海文广,到目前为止到没有任何针对联赛的举动,负责足球节目直播的刘勇说,“理解央视,但觉得有些之过急,中超的问题很多,希望有真正的改变,但目前联赛的直播,在东方卫视连续创造了收视纪录,上轮京沪之战,收视率高达4.8,因此在奥运会后的收视低潮中,中超直播依然是我们寄予厚望的节目,当然希望变得更健康,也更规范。”

请教大家,中超的每场比赛的版权是谁的

体奥动力80亿“天价”购买中超版权底气何来?

2015年10月29日 09:4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体奥动力和中超签约

“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但愿你会记得,永远地记着,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9月底,80亿元拿下中超联赛5年媒体版权后,体奥动力(北京)体育传播有限公司(下称“体奥动力”)至今没有举办庆功会,执行董事李义东只是给公司股东“黎叔”黎瑞刚发去了上面这首歌——罗大佑17年发表的《闪亮的日子》。

“重新出发首先是要站在未来看今天。”10月28日,中超联赛版权签约后,李义东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曲终人散后,体奥动力团队面临的则是加班。作为内容提供商,如何提高制作水平及转播质量、优化媒体覆盖、丰富版权产品等都将是未来的工作重点,其目标是让中超联赛成为世界一流联赛。

从3亿到80亿

两个月前,李义东发给“黎叔”的另一首歌是《上海滩》,因为面对中国足球、中超联赛,这位老球迷当时的心情可谓“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喜,因为中国职业足球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即便1992年启动改革的背景是一种被“抛弃”的悲凉,但1994年开始的职业化还是造就了中国职业足球的辉煌十年。

1994年到2004年,投资一家中国足球俱乐部一年的金额,从100万元被迅速“炒”到了2000万元,甚至更高;俱乐部平均年广告收益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增长到了约3000万元;中国足协则从曾经的清水衙门变得炙手可热。

李义东1994年发起创立的体奥动力(前身为华奥星空)在甲A时代就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合作伙伴,配得上“合作时间最长伙伴”的称号。

“我今天站在这里不容易,很。”说到这里,李义东很感慨,毕竟与他打过交道的5位足协专职副、6位中超公司总经理中的一部分,在2009年的反腐风暴中相继身陷囹圄。

那一年,所有人都在问,中国足球该走向何方?

于是,2009年开始,相关部门对于足球产业链条进行了多次调研;2014年10月20日,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足球产业成为被寄予厚望的改革“焦点”;今年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方案包括11个部分、50条改革措施,无论是各大俱乐部负责人呼吁多年的“足球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造血功能”还是“体制改革”都有所涉及。

投资者则最关注足球改革中的两点:“管办分离”和转播权。触及中国足球“灵魂深处”的前者在今年8月已有动作。改变中国足球盈利模式的后者在今年5月也有试水,即中国足协通过公开招标将国足未来4年电视转播、新媒体版权等四项权益销售给一家民营公司,当然故事的主角是体奥动力。

9月,中国足协销售“中超联赛”5年媒体版权的消息一出就引发业界关注,毕竟,作为“中国体育版权市场上的明珠”,谁拥有中超联赛版权,也就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不傻,所以竞争很激烈。到最后冲击阶段,8家企业中只剩3家,包括体奥动力、中视体育等。”一名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一家首轮被淘汰的知名企业负责人透露,版权价格最初起价在3亿元左右,被淘汰是因为相关资质不符合足协要求,“大家都不差钱,主要还是资质的问题。”

本报记者了解到,参与竞标的几家企业背后,不仅有轮流坐过榜首位置的几位中国首富的背影,也有的获得华人文化产业基金这样强大基金支撑的,更有实力雄厚的国有传媒老大。

投标冲刺阶段,有一家企业将竞标最高价叫到了43亿元,这对李义东也造成了很大压力,最终他做出了“一杆清台”的决定——80亿!没有给投标对手们留下第二轮回手的机会,虽然另一家企业的底牌叫到60亿元。

中超转播权平均半场仅卖7万元

李义东表示:“其实我们有一个很显性的参考系统,80亿5年,按照14亿的人口来算就是人均1.1元。英超的转播权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80亿元,英国总共6400万人口,折算下来大概人均280多元。这是我们联赛的经济水平、管理水平、转播水平、传播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造成的,这说明中超联赛未来会有极大的上升空间,这正是我们敢于投出80亿的基础。”

由于涨幅太大,虽然李义东的这种横向比法理论上没问题,但不少体育界人士在情感上却很难接受。

2012年,中超的转播权以730万元出售;2014年,这个价格涨到了8000万;2016年,这个数字就到16亿元,也就是说,从2012~2016年的这4年之内,中超单赛季的转播费用大约涨了218倍。

“谁都会被吓到,但这个数字可以理解,因为中超联赛的转播权价值过去一直被低估。”著名足球评论员颜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访时表示。

一般来说,在国际知名赛事的收入组成中,转播权收入占到一半以上。如英超2016~2019年三个赛季的本土转播权销售总价达到51.36亿英镑,这一数字比上一轮电视转播费用增长了70%,这也是足球界目前金额最大的一个转播合同。

虽然中超与英超差距较大,但并不意味着中超的转播权不值钱。

一些公开信息显示,中超联赛的收视率经常会达到0.3、0.4、0.5,甚至到过0.6。收视率达到0.6意味着会有几千万人同时收看比赛直播。2013年数据显示,当时中超联赛就有2.79亿的全年收视人次,这个数据在亚洲可以排在第一位;德甲联赛超0.15都很难,有球迷换算一下,中超的收视率稳定在德甲的2到4倍。

不过,中超转播权的销售收入很“低廉”。有圈内人士估算过,转播权收入仅占中超总收入的9%,平均“一集”(半场比赛45分钟)卖7万元,而曾获得中超转播权的平台则获得巨额收益。某赛季,中超联赛电视转播权销售额仅730万元,但通过直播中超,该平台单是获得的广告收入就有近9000万元,网友戏称,这比抢钱都牛,因为净赚1000%以上。

“这种现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今天也不予置评,但这次中超联赛招标是让转播权回到一个正常的轨道上来。”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访时表示。

“一杆清台”底气何来

理想状态下的足球市场化至少包括三点:一是中超俱乐部自身的良性循环发展——投资者是一如既往追求企业品牌传播价值还是出于对足球本身的热爱;二是中超联赛本身体制机制改革——管办分离如何落地,体育相关人才如何培养;三是青少年的培训机制。

中国足协副张剑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表示,中超联赛在《足球改革方案》推动中国足球事业稳步发展的进程中稳步前行,中超联赛将进一步完善中超联赛各项建设,用最短的时间将“中超品牌”引入新的发展轨道。

也只有基于中超联赛各项改革建设与完善,中超联赛的转播权价值才能发挥到最大。如此,圈内人士认为,80亿的“天价”转播权在某种层面是倒逼中超联赛整体改革要扎扎实实落地。

当然,体奥动力最终胜出,不仅是因为给出了80亿的价格,更为重要的是其在版权分销、转播信号制作和传播等方面,有着对手们难以企及的优势。

体奥动力是目前国内从事足球赛事制作经验最丰富的公司,迄今为止累计制作场次超过3500场;体奥动力还是目前国内赛事版权分销体量最大的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地方卫视及近20家地方电视台有超过十年以上的稳定合作关系。

传统电视媒体短期内要实现大幅增长并不容易,可互联网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则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而体奥动力与主要的互联网公司也有着常年的合作关系,这也是80亿“天价”能收回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义东表示:“和英超相比,我们的经营水准、联赛包装程度还相当落后,但只要在各个不同方面循序渐进地提升,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潜力举世无双。前两年10亿版权,我们会要支付额外的学习和改进成本,这一切,都会是后三年成功的基础。”

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表示,下赛季开始,中超联赛全部240场比赛都将执行全新的制作标准,每一轮的焦点比赛都将配备超高速摄像机、字幕系统、数据系统、飞猫等特种设备,而中超联赛制作中心则生产基于中超联赛的各类节目,通过不同平台进行版权的销售。

“或许,再过一两年,你们再看今天的80亿,就不会觉得惊诧。”李义东说。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为何在中国的热度远远不如篮球?

提问很硬性的把篮球和足球并列。其实这两项运动在影响力、球迷数量、收视率、关注人数、覆盖国家地区范围、创造产值等一系列指数对比上,云泥之别。下面列举一些:

1、足球是世界上毫无疑问产值最高、受众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为体育产业最大的单一项目。世界范围内足球产业年生产总值达5000亿美元,被称为“世界第17大体”,超过了瑞士、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GDP,是当之无愧的是世界第一运动。占体育产业总产值的占比超过40%,远超橄榄球、篮球、排球等项目。

2、中超联赛转播费五年80亿人民币,请注意中超在足球世界中的影响力根本无法和欧洲五大联赛相比,但是中超的五年转播费如此天价,为何?观众多啊,没办法喜欢足球的人多,收视率高的吓人。中超联赛2016赛季场均上座数已经超20000人。

3、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每年与足球产业相关的商业活动的资产总值已经超过100亿英镑。英超联赛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之一,也是商业价值和收入最高的足球联赛。根据PLURI发布的2014足球联赛市场价值排行榜,2013/2014赛季英超联赛的商业价值为36.11亿欧元,比排名第二的西甲高39.25%。从赛事的上座数来看,2013/2014赛季英超场均上座数为36695人,观众总人数位居全球足球联赛第一。

4、不说世界杯、,就说,哪怕是小组赛,每场比赛的全球收视人数就不是篮球世界最重要的NBA总决赛可比的。

5、篮球比不了足球,在我看来最主要在于篮球本质上是单一种族、民族运动,美国黑人运动(玩的最好的永远是美国黑人),这就其实非常限定死了这项运动的基调,所以想要全球化几乎不可能。FIBA会员国名义上二百多个,实际上有积分的只有不到三十。而FIFA踢个世界杯预选赛,两百多个国家全力参与,这就是事实。

甲a为什么改中超

中国男子足球联赛之前叫做甲级联赛,也就是说顶级赛事为甲A联赛,但由于中国足球的甲A、甲B各级联赛存在着严重的球、黑哨现象,甲A联赛逐渐变得惨淡。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足协为了吸引球迷,将甲A联赛改名为中超联赛。

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简称甲A联赛,曾是中国足球的顶级联赛,为中国足球的前身。1989年成立,前期为专业体制,1994年开始职业化,至2003赛季结束后改制为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Chinese Super League,简称为CSL)是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中国最优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的全国最高水平的足球职业联赛,仿照英格兰足球,简称为中超联赛。该联赛开始于2004年,前身为原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