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翔抢跑过几次
2.博尔特一次抢跑为什么就被罚下?
3.游泳抢跑直接淘汰吗
刘翔抢跑过几次
刘翔抢跑2次。
刘翔在职业生涯中,抢跑次数并不多。根据资料统计,在重要赛事中被判罚抢跑的情况仅有两次。第一次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因为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第二次是在2007年世锦赛半决赛中,刘翔再次因抢跑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
管刘翔在比赛中抢跑过两次,但这并不影响成为中国田径史上的一位人物。
博尔特一次抢跑为什么就被罚下?
博尔特一次抢跑就被罚下,是因为从2010年年初国际田联实行“抢跑零容忍”的规则,即只要运动员抢跑一次,就会被罚下。博尔特是在2011年的大邱世锦赛中中招的。
扩展资料:
田径比赛起跑规则的演变和改革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
第一阶段:
1、早期的田径比赛,因为没有关于抢跑的限制措施,一名选手只要“厚着脸皮”,无论抢跑多少次也不会被罚下。
2、经过1912年奥运会美国选手克雷格抢跑八次,第九次发枪后他勇夺冠军的后,国际田联规定:正常的起跑必须是裁判员的起跑信号发出后,运动员方可起跑。如果在起跑信号发出前,参赛运动员便开始起跑,即为抢跑。所有运动员必须重回原点,等到裁判员再次发出起跑信号后方可起跑。另外还规定,在比赛中,一名运动员抢跑两次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这一规则一直沿用至2003年。
3、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参赛选手可以轮流抢跑而不被罚下,曾经出现过比赛发枪“没完没了”的局面,这不但严重扰乱运动员发挥出高水平,也大大降低比赛观赏性,对电视转播不利。如1994年广岛亚运会百米比赛,竟然出现六次抢跑。
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9年
1、2003年,国际田联针对起跑再次改革。即第一次抢跑者不做处罚,而第二次抢跑的任何运动员将被取消资格。新规则引发了不小争议,以男子前百米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格林为首的美国田径界曾多次公开抨击新规则。2003年巴黎世锦赛上甚至发生美国短跑选手德拉蒙德不服判罚、倒在跑道不起的场面。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规则给了运动员可乘之机。一些运动员因为知道第一次抢跑不受处罚,在比赛中故意抢跑,以给对手施压,制造紧张气氛。久而久之,就运用成“压枪战术”和“抢跑战术”。
第三阶段?2010年1月1日“零容忍”出台
1、为避免运动员再施伎俩,国际田联理事会早在2005年世锦赛就建议改变规则,要求将所有抢跑者都罚下场,并把“零抢跑”规则提交给国际田联代表大会进行投票表决,一旦通过将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不过由于当时一些协会表示反对,国际田联担心无法获得多数票,无疾而终。
2、四年后,国际田联终于向利用规则进行“欺骗”的所有运动员实行“零容忍”。这既是对那些利用规则故意抢跑来干扰其他运动员,以达到乱中取胜的人的强大威慑,同时也是起跑规则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因为新规则重在保护真正有实力、有水平运动员的利益,为他们取得好成绩创造条件。
参考资料:
游泳抢跑直接淘汰吗
是的。
游泳比赛规则
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任何一个运动员在出发时如果有抢跳犯规行为都会被取消比赛资格。自由泳、蛙泳、蝶泳及个人混合泳的各项比赛必须从出发台起跳出发,仰泳项目在水中出发。在自由泳和仰泳比赛中,运动员到达终点时可以只用一只手触壁,但在蛙泳和蝶泳比赛中,必须使用双手同时触壁。
自由泳
1、自由泳比赛中,可用任何泳式。但在个人混合泳及混合泳接力比赛中,自由泳是指除蝶泳、仰泳、蛙泳以外的泳式。
2、每次转身和到达终点时,运动员身体的某一部分必须触及池壁。
3、在整个游程中,运动员身体的某一部分必须露出水面。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允许运动员身体完全没人水中,在15米前(含15米)运动员的头部必须露出水面。
仰泳
1、在出发信号发出前,运动员应在水中面对出发端,两手抓住出发握手器。禁止两脚蹬在水槽里、水槽上或脚趾勾在水槽沿上。
2、出发和每次转身后,运动员应蹬离池壁,除在做转身动作外,运动员在整个游进过程中应始终呈仰卧姿势,允许身体做转动动作,但必须保持与水平面小于90°的仰卧姿势,头部位置不受此限。
3、在整个游进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某一部分必须露出水面。在出发、转身及抵达终点时,允许运动员身体完全没人水中。出发和每次转身后,在15米前(含15米)运动员的头部必须露出水面。
4、在转身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某一部分必须触壁,允许肩的转动超过垂直面,之后可做一次单臂划水或双臂同时划水动作,并以此划水动作作为连贯转身动作的开始。运动员必须呈仰卧姿势蹬离池壁。
5、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必须以仰卧姿势触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