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队篮球教练-吉林篮球主教练金

tamoadmin

1.1994年世锦赛,面对强大的西班牙,男篮为何能够上演大逆转?

2.东北虎篮球队历史

1994年世锦赛,面对强大的西班牙,男篮为何能够上演大逆转?

吉林队篮球教练-吉林篮球主教练金

1994年世锦赛,面对强大的西班牙,男篮为何能够上演大逆转?

1994年世锦赛,是中国男篮 历史 上“最牛”的一次转折,在对阵西班牙的这场比赛中,中国男篮“94黄金一代”用最精彩的一场逆转击败强大的西班牙男篮,惊险从死亡之组成功杀进世界前八,而这场比赛的大逆转,成为目前中国男篮 历史 中最难忘的一场比赛,而蒋兴权教练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中国男篮的格局,他当时说了什么?

其实中国男篮在1994年这次世锦赛中能够成功突围,相信当时没有球迷会这么认为,毕竟当年中国男篮这个小组的对手是巴西男篮、西班牙男篮及美国男篮,这样的对手堪称“死亡之组”,而中国男篮以4分险胜巴西男篮后,球迷相信这支中国男篮还能创造奇迹,因为他们居然击败了曾经大胜自己49分的巴西男篮,奇迹还会出现吗?

面对西班牙男篮,中国男篮气势高昂,然而因手感问题,我们一度在上半场落后对手17分, 历史 总是惊人的相似,相信在2008年中国男篮面对西班牙男篮时的比赛令球迷记忆犹新,当时蒋兴权告知男篮众将士们,放开手大胆干“立功算你们的,输了算我的”,而这句话也成为中国男篮经典名句。

于是中国男篮从内线打起,依托内线的优势外线技能加持,中国男篮彻底放下进攻端的包袱,与西班牙男篮展开斗牛较量,而西班牙男篮显然准备不够充分,最后时刻因体能问题,西班牙男篮的防守出现重大纰漏,于是让中国男篮连续打成反击得手,最后郑武在最后7秒时将胡卫东的上篮补进,帮助中国男篮奠定了胜局,中国男篮以78:76击败西班牙男篮,完成这场 历史 级别的大逆转。

文/隔壁老王侃球

如果球迷有不同观点,请在评论区留言,双击关注老王,老王感谢球迷们的支持!

2019年,男篮世界杯,在鸡蛋灌饼大魔王的助攻下,中国男篮被波兰男篮逆转,最终无缘奥运会。看到这一幕,很多球迷感到心痛,特别是姚明和易建联的泪水,如今的球员已经把老一代球员的斗志和责任都忘得差不多。这只是波兰,要知道在1994年,当中国男篮面对强大的西班牙时,他们依旧坚持不放弃,最终逆转了对手。SO,问题来了,1994年世锦赛,面对强大的西班牙,男篮为何能够上演大逆转呢?那啥,还请诸君听我往下细细道来。

1994年世锦赛,中国男篮和美国男篮、巴西男篮、西班牙男篮分在一起,要是如今的中国男篮,这样的小组基本上咱就是去送人头的。可是在不被众人看好的情况下,孙军、郑武、胡卫东领衔的中国男篮却从不这样认为。

首场比赛,对阵巴西,蒋兴权指导大胆使用新人,在第四节最后时光,郑武用一记中投把比赛带入加时赛。加时赛中,胡卫东更是神威,个人砍下10分带领中国男篮击败巴西,这也终结了中国男篮世界大赛从来没有赢过欧美强队的尴尬纪录。

小组赛的第二场,男篮遇到了强大的美国梦之队,没有悬念,男篮输球了。这也让第三场对阵西班牙的比赛变得更外的重要,胜利才是唯一晋级得到希望。比赛开始后,西班牙人让我们看到了实力的差距,上半场还差1分钟结束的时候,西班牙男篮以44:27,大领先,此时几乎没有人认为中国男篮还有机会晋级八强,但是这些小伙子认为自己可以,下半场风云突变,男篮的小伙子在蒋兴权的那句:立功算你的,输了算我的刺激下,火力全开,最终逆转比赛,小组晋级,男篮也首次进入世锦赛八强。

首先是西班牙的大意。在上半场领先后,西班牙人换下了核心马丁内斯,也就是这段时间,让中国男篮完成了追分和反超,而在马丁内斯重新登场后,体力和心态的问题,让他状态不在。

其次是男篮的斗志。落后,男篮小伙子依旧斗志满满,他们不服输。关键时刻,孙军2个三分、一个上篮、2次罚球,个人砍下10分,在自己火力全开的时候,他还激活了单涛,让单涛得到了多次罚球机会。除了孙军之外,吴庆龙连续两个3分,胡卫东的高难度三分,让男篮的气势如虹,顺利完成了逆转。

最后是男篮扎实的基本功,时间的减少和双方的犯规战术,让比赛变成了点球大战。当时国际篮联的规则是执行罚球的时候,必须进第一个才能法第二个,否则可以直接抢篮板继续比赛。在这样的罚球大战中,胡卫东、郑武罚球弹无虚发,确保了中国男篮的优势,这也让西班牙开始崩盘,最终送出了到手的胜利。讲真的,这也就是当时的男篮,换成如今的,估计还是一场失败。

1994年世锦赛真的惊险, 要知道我们当时和美国、西班牙和巴西这些强队分在一个小组 ,可最终中国男篮还是从小组中脱颖而出,第一次站上了世界八强的舞台。能取得如此优秀成绩的原因很简单,只因为那是中国男篮的“黄金一代”,当时所有人都是敢打敢拼的主,不像现在鸡蛋灌饼+发球失误+罚球不进。下面是1994年中国男篮的球员名单:

这些人不仅在当年带领中国男篮晋级八强,现在很多依旧是各大俱乐部的顶梁柱,比如说阿的江就是新疆男篮主教练、“虎王”孙军是吉林男篮的总经理、巩晓彬是山东男篮的主教练兼总经理等。

首场比赛对阵巴西,这场比赛同样赢的艰险,关键时刻郑武的一记中距离让比赛进入加时,加时赛胡卫东展现了统治力,他突投结合,个人独砍10分,带领球队赢下比赛 。

第二场对阵美国,中国毫无疑问的输球了。压力来到第三场,此战只许胜不能败,面对强大的西班牙队中国男篮上半场一度落后15分,其中最大分差为17分。

面对如此被动的情况,男篮“黄金一代”的成员们,没有气馁,在主教练蒋兴权指导那句 ’放开打,赢了算你们的,输了算我的’ 振奋之词下,他们吹响了反攻的号角,最终球队以78:76赢下比赛。

这场比赛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主教练的激励之语,球员们的不服输精神、不错的三分投射,以及扎实的基本功等,要知道最后时刻中国男篮球员多次被送上罚球线,可他们最终都稳稳命中,这对于现在的中国男篮来说,是不敢想象的。

1994年的男篮世界杯杯,中国男篮创造了参加世界杯赛的 历史 ,第一次进入世界前八,开创了中国男子篮球的新纪元,也让我们记住了“九四黄金一代”,记住了蒋兴权。这一记录,目前尚未打破(奥运会成绩除外)。

他们究竟靠什么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一直为国人津津乐道,一直为球迷们争论不休,“北京老汉”对此有过长期的系统的思考,这里也将我的“粗浅”认识做个交流。

个人认为,中国队在这届世界杯赛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业绩,既意外也合理,既是队伍整体实力的展示,也是全队上下一心,努力拼搏,敢于争胜的结果。具体讲,有四条宝贵经验:

第一,战术合理,指导有方。 在这届世界杯赛上,中国队与美国队、巴西队及西班牙队分在一个小组,这个小组是名符其实的“死亡之组”,想出线必须取得小组前两名。想战胜“无冕之王”美国队是比登天都难的一件事,因此必须战胜世界传统强队巴西与西班牙。蒋兴权指导根据中国队的实力,制订了首胜巴西,战略放弃美国,死拼西班牙的比赛方针。结果正如预想,战巴西4分胜利,输美国37分,死拼西班牙,最后逆转16分,2分优势赢了西班牙。在关键的暂停期间留下了著名的一句话“赢了算你们的,输了算我的”,给队伍卸了包袱,打出了痛快淋漓的逆境反攻,最终胜利。

第二,荣誉至上,上下同心。 这只队伍的12名队员,现在看都是“大牌”。在当时,媒体没那么发达,虽都是很优秀,可都不称“大牌”,都是普通一员。全对上下,将国家荣誉至于最好位置,每名队员都怀着为国争光梦想,为祖国而征战,为荣誉而战。认识上高度统一,思想上极为重视,训练上非常投入,球场上特别团结。

第三,技术全面,敢打敢拼。 这届球员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十二人为,单涛、刘玉栋、巩晓彬、吴乃群、张劲松、吴庆龙、郑武、孙军、纪敏尚、胡伟东、阿的江、刘大庆。除了刘大庆后期因伤病早早退役,其他十一位队员全部征战CBA多年,目前都是中国球迷心目中“大牌”。每位球员都能攻能守,有一手绝活,且敢打敢拼,敢于承担责任。

第四,作风顽强,求生欲强。 在这届杯赛上,教练员敢于争胜,球员也放下了包袱,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相互鼓励,相互激励,每球必争,永不放弃。小、快、灵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最终逆境中求生,击败了世界强队西班牙

正所谓:

战术合理技术全,世锦赛上攻坚战

黄金一代丰碑树,开创 历史 惊篮坛

@北京老汉 一家之言,欢迎评述

对战西班牙是世锦赛第三战,这场比赛中国男篮非赢不可,但是一开场西班牙队就火力全开,压迫性十足,他们希望通过实力碾压彻底击溃中国队的心理防线。

确实,中国队太想赢了,他们的担子很大,乃至于失误连连,外线投篮也频频失手,仅仅依靠单涛的内线单打死咬。

上半场结束,中国男篮的得分停留在了尴尬的31分,落后西班牙15分之多,眼看已经出线无望。

关键时刻,主帅蒋兴权站了出来,他对着这群年轻的球员说出了中国男篮 历史 上的最为经典的宣言:

“我跟你们讲,如果你们是男子汉大丈夫,就敢挑这个担子,输了没有关系,怕什么!“

”上半时输这么多,下半时放开不一样能赢,进攻一定要果断,然后强攻强守,不要有负担,是你的点就投了,怕什么!“

”立功算你们的,错了算我的!”

正是主帅这一番演讲点燃了年轻球员的斗志。下半场中国男篮逆势崛起。

在防守端利用各种巧妙转换令对手猝不及防,进攻端更是火力全开,外线孙军、吴庆龙、胡卫东三分球万箭齐发,内线刘玉栋和单涛轮番冲杀。

中国队奇迹般的从落后15分追到反超1分,一共只用了10分钟时间。

最后6秒,胡卫东上篮偏出,郑武补篮打进致胜一球,将定改写为78-74。

西班牙队虽追回一球,但已无力回天,中国队最终以78-76逆转西班牙杀入8强,创造了 历史 性的突破。

中国队6人得分上双,郑武15分,单涛13分,吴庆龙和吴乃群各11分,刘玉栋和孙军各10分,胡卫东8分。

终场哨响的那一刻,男篮小伙抱成一团,激动得痛哭。

从此中国男篮有一个响亮的新名字“94黄金一代”,他们第一次拥有了与世界强队叫板的实力和信心。

而那一场15分逆转西班牙的惊天大战,成为了男篮 历史 上一段最刻骨铭心的。

东北虎篮球队历史

吉林东北虎队于1988年晋级甲A后,在秉承典型的北派打法的基础上,也借鉴了南派球队快速、灵活、准确的打法特点。同时不断引进高水平的内外援,积极充实球队整体战斗力,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四年位列CBA甲A联赛的前四名,并曾连续两年获联赛第三名。

全队强调攻守平衡、快速反击,得分能力和快攻成功率始终领先联赛其他参赛各队。队内新老结合,以“虎王”孙军为首,以李爱军、格里格尔等老将,同时在几年的联赛中,涌现了王博、杜江、聂金强、赵阿男等一批小将,他们在取得个人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给全队带来了更强大的冲击力。

球队历史

[编辑本段]

吉林男篮始建于1956年,曾是老牌甲级劲旅。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鼎盛时期,曾获得1983年第五界全运会第五名,年全国男篮锦标赛冠军, 1987年第六界全运会第三名。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吉林男篮逐渐走下坡路,在1995年全国八强赛仅获第7名,从而告别甲级行列。此后吉林队一直努力重振雄风,并在1996—19赛季全国职业联赛中获得冠军。1998年夏季参加甲B联赛获得第三名,冲击甲A失败。但由于当年的空军队因故退出,吉林队取而代之,重返甲A行列。在经历了两个赛季的艰难保级后,吉林男篮赢来了自己的第二个春天。由于本土球员的日益成熟和不断引进高水平的内外援,球队实力得到稳步提升,连续六个赛季杀入八强。

2004年俱乐部为了加强梯队建设组建了东北虎二队,三队,刚刚组建不久的二队就在一系列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在当年前重庆万州举行的“ 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中就夺得第三名。近两年在各级别青年联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球队梯队建设已经走上正轨。为一队输送了马岩崧、陈韬、徐树森等队员,马岩崧还入选了国家青年队,在刚举行完的亚洲篮球青年锦标赛中获得冠军。东北虎三队队员殷庭昱也入选了国家少年队。

战术特色

[编辑本段]

全队平均年龄为23.2岁,是一支富有活力和拼劲的年轻球队;平均身高1.96米,比较符合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整支球队追求简单实用的打法,强调攻守平衡,作风硬朗,配合流畅,推进速度快,冲击力强,是一支典型的北派风格球队。在中国男篮队长孙军逐渐淡出球队的同时,涌现出了王博、杜江、吕岩、赵阿楠等一批年轻球员,他们不仅吸取了吉林队的传统优点,更在历届外籍教练的悉心培养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历年成绩

[编辑本段]

2005-2006 CBA第8名

2004-2005 CBA第8名

2003-2004 CBA第4名

2002-2003 CBA第3名

2001-2002 CBA第3名

2000-2001 CBA第4名

1999-2000 CBA第10名

1998-1999 CBA第9名

历史数据

[编辑本段]

赛季 常规赛(胜/负) 胜率 季后赛(胜/负) 胜率 赛季(胜/负) 胜率

98-99 8 /14 36.36 % 5 /1 83.33 % 13 /15 46.43 %

99-00 10 /12 45.45 % 4 /2 66.67 % 14 /14 50 %

00-01 14 /8 63.64 % 2 /4 33.33 % 16 /12 57.14 %

01-02 15 /9 62.5 % 3 /5 37.5 % 18 /14 56.25 %

02-03 17 /9 65.38 % 5 /5 50 % 22 /14 61.11 %

03-04 13 /9 59.09 % 3 /3 50 % 16 /12 57.14 %

04-05 19 /19 50 % 2 /6 25 % 21 /25 45.65 %

05-06 17 /23 42.5 % 0 /3 0 % 17 /26 39.53 %

06-07 11 /19 36.67 % 0 /0 0 % 11 /19 36.67 %

球队人员

[编辑本段]

领队:李晓光 主教练:张晓春

教练:姚德成、王晗 翻译:郭海波

医生:葛孝禹 服装颜色: 主场 白色 客场 红色

主教练:李晓光 经历:2003-2004赛季开始担任助理教练员,此前一直致力于吉林省篮球后备队伍的培养,在上赛季为队伍取得联赛第四名的好成绩而贡献巨大,本赛季前开始担任球队主教练。个人执教风格是人性化,同时施以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使队伍始终处于团结向上、斗志旺盛的氛围中,临场指挥强调多人打球、控制比赛节奏,对职业篮球有独到的理解。

现役球星

[编辑本段]

球队球员

号码 姓名 说吧 出生年 身高 场上位置

7 王博 1982 202cm 前锋/中锋

12 成志明 15 200cm 前锋

10 杜江 1982 200cm 前锋

25 聂金强 18 191cm 后卫

6 吕岩 1981 200cm 前锋

13 施冰兵 1983 189cm 后卫

31 赵阿南 1982 191cm 后卫

22 侯利 202cm 中锋

55 马岩崧 1988 183cm

后卫

4 柳伟 1985 205cm 中锋

33 徐树森 1986 196cm 后卫

9 张坤 1985 194cm 前锋

15 陈韬 1988 192cm 后卫

53 韩磊 1982 193cm 后卫

23 刘磊 195cm 前锋

24 宋东升 1986 196cm 前锋

11 托马斯 1981 213cm 中锋

21 沙巴滋·泰特 1981 196cm 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