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1944-布达佩斯第一届奥运会

tamoadmin

1.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特点

2.奥运会是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三届没有举行!但是届数是照样算!

3.罗兹洛·库巴拉的个人履历

4.马乔尔曾在奥运会蝉联男子体操鞍马冠军,你知道有关马乔尔的故事吗?

5.奥运会停办的3次原本是哪个国家举办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特点

布达佩斯1944-布达佩斯第一届奥运会

做好准备,蛮长的哦!

第一届奥运会概况

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雅

典举行。

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会议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并决定在希腊举行,原拟在古奥运会旧址奥林匹亚举行,因该地已是一片废墟,修建工程浩大,后将会址改在雅典。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13个国家的311名男运动员。其中有230位是希腊人,外国选手多是自己报名参加。比赛项目为9个大项45个小项。

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有8万名观众,这个数字直到1932年奥运会才被突破。

发奖仪式在闭幕当天进行。从本届起规定,授奖时升获奖运动员所属国家的国旗和演奏该国国歌。

在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次发行了纪念邮票。

中国清政府曾接到国际奥委会的邀请,但未派人参加。

为了纪念公元前490年雅典军队于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侵略军和把胜利消息迅速传到雅典而壮烈牺牲的菲迪皮德,曾采纳了法国语言学家布雷亚将马拉松跑列入比赛的建议。

在本届奥运会最引人注目的男子马拉松比赛中,希腊牧羊人路易坦丁不负众望,当他率先跑进体育场时,希腊王储康斯坦丁从看台上冲下来伴随他跑完最后一圈。

第二届奥运会概况

第二届奥运会于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举行。

第一届奥运会胜利举行后,希腊官员想把雅典作为奥运会永久会址,因违反关于每届奥运会在不同国家举行的规定,遭到反对,由于法国人顾拜旦对恢复现代奥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故国际奥委会将本届会址定在法国巴黎。

参加比赛的有来自22个国家的1330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11人(仅限于网球及高尔夫球)。东道主法国队共有884人参赛,夺得26金、36银,成绩最好。美国队成绩次之。

比赛项目为60个小项。

在首届奥运会上创造的纪录在本届奥运会上均被打破。

第三届奥运会概况

第三届奥运会于1904年7月1日至11月23日于美国圣路易举行。

本届奥运会地点一改再改,顾拜旦男爵选中纽约,国际奥委会看中芝加哥,最后由罗斯福裁决,由圣路易城举办。1902年,国际奥委会会议同意了美国总

统的这个裁决。

参加比赛的有来自12个国家的625名运动员(美国533人),其中女选手8人。比赛共设87个小项。

由于远隔重洋,旅费昂贵,欧洲一些国家没有参加。即便派队参加的英、德、澳、匈、瑞士、希腊,总共也只派出了39名运动员。这是欧洲在奥运会史上参加国家最少、人数最少的一次。其他洲的国家的情况也与此相仿。

本届奥运会个别项目(如自行车)仅有美国一国参加。因此,在统计成绩时,有的国家将它列入,有的则不列。另外,有些在美学习或工作的外国人参加了这次比赛,过去国外书刊把他们都作为美国人,现均按实际国籍改正过来。

本届奥运会除设有男子拳击外,还设立了女子拳击。此外,还设有棒球、水球等新项目。

第四届奥运会概况

第四届奥运会于1908年4月27日至10月31日于英国伦敦举行。

此前同时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柏林、米兰、罗马。原选定罗马,后该城因财政问题于1906年弃权,遂改由伦敦主办。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来自22个国家的2034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6人。运动员数几乎等于前三届之和。

比赛共设110个小项。

伦敦奥运会为奥运会各项比赛制度的正规化作出重大贡献。

本届马拉松跑,因英王室成员要观看比赛,组委会将路线安排在温莎尔宫到奥林匹克运动场之间,全程26英里385码,合42.195公里。这也是今日马拉松跑标准距离的由来。

本届运动会首次正式向获得冠军的选手颁发金质奖牌。

运动会结束后,第一次印发了各国得奖统计表。

本届奥运会,由于历史的原因,组织者拒绝升爱尔兰国旗。英国的裁判和其他执法者处处给东道主行方便,最终使英国选手夺得145枚奖牌,其中金牌56枚,比奖牌榜第二名美国队总奖牌数多了一倍多。

本届奥运会最引人注目的是意大利马拉松选手多兰多·皮埃特利,他在快接近终点时,体力耗尽,数次倒在地点,最后被人搀扶着走过终点。组委会起先认定他是奥运会的金牌获得者,但在美国的强烈抗议下,其金牌被取消。

第五届奥运会概况

第五届奥运会于1912年5月5日至7月22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参加比赛的有28个国家的2547名运动员。其中

女选手57人。

瑞典皇室不愿见到暴力式的拳击,故在本届奥运会中取消了拳击比赛。

在本届奥运会上,成绩突出的运动员是美国印第安人吉姆·索普,他获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冠军。后因美国种族主义分子歧视有色人种,诬陷索普违反“业余”的规定,无权获取金牌。1913年国际奥委会接受美国奥委会指控,剥夺了索普的荣誉。1982年10月国际奥委会决定恢复索普名誉,发还其金牌。澄清了七十多年来的一宗冤案。

本届运动会首次采用了电子计时器、广播系统。

运动会期间,首次举行了文学、艺术比赛。顾拜旦针对当时奥运会一些弄虚作假现象,以笔名霍罗德和艾歇巴赫发表了他的名作《体育颂》,并获得文学艺术比赛中的金奖。

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于大会期间成立。

第五届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取消

第七届奥运会概况

第七届奥运会于1920年4月20日至9月12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此前同时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和法国的里昂。

参加比赛的有29个国家的2607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64人。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决议,德国及其同盟者奥地利、匈牙利和土耳其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拒绝参加。

该届运动会首次升起了国际奥委会会旗。会旗是根据顾拜旦1913年的构思设计的。运动会时,比利时奥委会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锦旗,后来它成了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旗帜。

本届运动会第一次进行了运动员宣誓,宣誓人由主办国一名优秀选手担任,誓词如下:“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为了体育的光荣,为了本队的荣誉,我们将以真正的体育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比赛,尊重和遵守各项规则。”

第九届奥运会概况

第九届奥运会于1928年5月17日-8月12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

荷兰申办十多年,终于如愿主办了本届奥运会。这次奥运会有几项创举,大型成绩显示板,开幕典礼放和平鸽,田径场跑道一圈400米,都成为以后奥运会的模式。

1925年顾拜旦引退时,最后强调了奥林匹克的“业余”精神,他认为,职业化是体育的敌人。主持这届奥迎会的是接替顾拜旦的新任主席、比利时人巴耶-拉图尔。

参加比赛的有来自46个国家的3014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290人。中国派出了一名观察员出席。

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建议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在奥运会年不要举行单项世界锦标赛。

女子田径赛首次列入了本届奥运会,但只有5项:100米、800米、400米接力、跳高、铁饼。

本届奥运会未举行射击赛。

美国代表队由美国奥委会主席麦克阿瑟担任领队,他后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重要将领。

挪威王子欧雷得到帆船冠军,这是皇室人员第一次得到奥运冠军,他后来继任为挪威国王。

日本的织田干雄夺得男子三级跳远冠军,成为日本首位奥运冠军获得者。

第十届奥运会概况

第十届奥运会于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

参加这次比赛的有来自37个国家的1048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127人。同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一样,这次也因费用问题而使参赛的运动员人数显著减少。

中国首次派出了一个3人组成的代表团,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在100米,200米预赛中即落选。

大会组织者修建了1个有15.5万个座位的体育场,另在离市中心20公里处盖了一座奥林匹克村,供运动员住宿。这是奥运会史上的创举。鉴于这次经验,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规定,主办国必须修建一座奥林匹克村。

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议决,对今后各国参加每个单项的运动员人数作出了规定。

本届运动会共打破16项世界纪录,平两项世界纪录,改写33项奥运纪录。日本运动员在游泳项目中取得突出成绩,共夺得5项冠军,其中14岁的中学生北村以19分12秒4夺得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纪录,该纪录手20年才被打破。

第十一届奥运会概况

第十一届奥运会于1936年8月1至16日在德国柏林举行。

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埃及的亚历山大、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爱尔兰的都柏林、意大利的罗马、芬兰的赫尔辛基以及德国的另外3个城市:科隆、纽伦堡和法兰克福。

1932年,国际奥委会宣布选定了柏林,但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1934年,国际奥委会会议仍坚持原议。1936年6月,一些国家在巴黎召开了捍卫奥林匹克理想大会,反对在统治的德国举行第11届奥运会,号召各国运动员去巴塞罗那参加人民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因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破坏,巴塞罗那大会未能举行。国际奥委会在事隔20年之后,在纪念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

发表的44号公报中,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的错误。

参加这次比赛有来自49个国家的4066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28人。

中国派出了一个由60余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一个武术表演队和一个考察团。

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所有队伍入场时都行纳粹礼,唯有英国、美国两队行注目礼。

第十二、十三届奥运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取消

第十四届奥运会概况

第十四届奥运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

这是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第一次奥运会。伦敦曾被定为第十三届奥运会会址,但因当时(1944年)战争尚在进行而停办,所以本届被再次选为东道主。

参加这次比赛的,有59个国家和地区的4099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85人。 中国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德、日等国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按规定未准参加。是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经济尚未恢复,东道主没能增添多少新的体育设施。由于战争各国的体育运动受到影响,一些有才华的选手年岁已大,而年轻运动员又未经过系统的训练,所以,总的水平不高,仅破了四项世界纪录。

第十五届奥运会概况

第十五届奥运会于1952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

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瑞士的洛桑、希腊的雅典和美国的四个城市: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费城及芝加哥。

原来承办1940年奥运会的日本由于发动侵华战争,国际奥委会遂议决将会址从东京改至赫尔辛基。所以早在1940年前,赫尔辛基就已着手准备奥运会了。但这一次终因战争仍在进行而未办。国际奥委会将本届会址重定在赫尔辛基,就是基于上述原因。

参加比赛的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4925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518人。

中国曾应邀参加,但因当时国际奥委会某些***制造“”,行期受阻,故仅参加了男子仰泳一项预赛。

苏联也是建国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第十六届奥运会概况

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美国的六个城市: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费城和旧金山。本届奥运会实际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举行的。因澳大利亚的牲口入境条例限制,马术比赛改在斯德哥尔摩,提前于6月11日至16日进行。这在奥运

会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参加墨尔本奥运会的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3184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71人,参加斯德哥尔摩马术赛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58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13人。

第十七届奥运会概况

一九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布七月十一日于意大利罗马举行。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希腊的雅典、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瑞士的洛桑、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日本的东京、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美国的七个城市:底特律、洛杉矶、明

尼阿波利斯、纽约、费城、旧金山及芝加哥。

参加比赛的有八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五千三百四十八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六百一十人。这是自一八九六年第一届奥运会以来参加比赛人数最多的一次。由于人数众多,

致使部分运动员不能参加开幕时的入场仪式,只得坐在看台上观看。

本届奥运会起初只对部分运动员如马拉松跑进行兴奋剂检查。后因一名自行车运动员暴,经尸体解剖,证明系服兴奋剂所致。遂促使以后各届奥运会加强了这方面的检查工作。

第十九届奥运会概况

1968年10月12日至27日于墨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此前提出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的底特律和法国的里昂。

参加比赛的有112个国家和地区的5531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781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为东、西德两个国家。1952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开始参加奥运会。1956年两德国共同协商,组成联队,参加了1956、1960和1964年三届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时联队解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自组队参加了大会。

1968年2月,国际奥委会开会通过了允许南非参加奥运会的决议,后因大多数国家反对,此决议又告无效。

墨西哥城海拔2400米,在这样高原地区举行比赛,运动员身体反应如何,吸引了不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并来此进行研究。高原气候有利于爆发性项目,例如这次刷新的男子四百米、跳远等世界纪录,迄今十余年仍未突破,这在奥运会史上是少见的。

第二十届奥运会概况

1972年8月26日至9月11日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慕尼黑举行。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美国的底特律、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参加比赛的有一百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千一百四十七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一千零七十人。

本届奥运会广泛采用了电子设备,田径、游泳等项目第一次以百分之一秒为单位计算成绩。大会还迅速地报道了比赛的结果。

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对比赛作了增删。增加了女子项目,如篮球、划船等,减去了一些开展不广泛的项目,如双人自行车。

基拉宁在本届奥运会接替布伦戴奇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概况

1976年7月17日-8月1日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美国的洛杉矶、苏联的莫斯科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在本届奥运会会期之前,因加拿大经济萧条,建筑工人长期罢工,为举办奥运会而兴建的体育设施工程进展缓慢。因此,1975年体育界曾建议易地举行。但稍后一些问题又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国际奥委会遂仍按原议在该市举行。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88个国家和地区的6189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1274人。 因抗议与南非有体育交往的新西兰参加奥运会,非洲20多个国家先后退出了比赛,使本届奥运会参加国家数比上两届大为减少。到会采访的各类记者达7800多人,反而超过了运动员人数。

奥林匹克火焰第一次利用现代技术——激光从希腊点燃,然后通过卫星将火种传到加拿大渥太华,最后以接力跑传送到主会场。

第二十二届奥运会概况

本届奥运会于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于苏联莫斯科举行。

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美国的洛杉矶。1974年10月,国际奥委会第75次会议决定,将会址选在莫斯科。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81个国家和地区的五千八百七十二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一千二百四十七人。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进行了抵制。这次奥运会是近二十年来奥运会参加国最少的一次。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送奥林匹克火种的作法,后来受到了非议,本届遂又恢复了火种的传递方式。

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卸任,由西班牙的萨马兰奇接替。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概况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

参加比赛的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的7616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21个大项221个单项的比赛。参加的单位和运动员数和比赛单项数在奥运史上都是空前的。

运动会破11项(田径1项、游泳10项)、平1项射击)世界纪录,是自1948年奥运会后破纪录最少的一次。

中国首次派出大型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奥运会16个大项的比赛。获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金牌数居美、罗、联邦德国之后,列第4位。

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概况

第24届奥运会于1988年9月17日-10月2日在韩国汉城举行。

参加比赛的有159个国家和地区的8465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23个大项237个单项的比赛。

获金牌总数最多的国家依次为:苏联55枚,民主德国37枚,美国36枚。中国队获得了5枚金牌。

第二十五届奥运会概况

第25届奥运会于1992年7月25日-8月9日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

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共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9364名男女运会员,进行了25个大项257个单项的比赛。获金牌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独联体45枚,美国37枚,德国33枚。中国获得了16枚金牌,名列金牌数第4位。

第二十六届奥运会概况

第26届奥运会于1996年7月19日-8月4日在美国的亚特兰大市举行。

本届奥运会将进行37个大项271个单项比赛。本届奥运会增加了垒球(softball)项目。

据本届组委会提供的情况,参加本届比赛的有197个代表团,运动员10700人(其中女选手3779人);参加采访的记者15000人,志愿者42500人,赞助商代表12916人,仲裁人员5000人,共设金牌604枚,银牌604枚,铜牌630枚,其中金牌最多的项目是田径,设有44枚金牌,游泳3枚。预计全部比赛将售出门票1100万张,参加开、闭幕式的人员达

7000人,在运动会期间主体育场火炬点燃后的火焰高度为39.6米。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概况

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来自全球200个代表团的1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世纪最后一次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28个大项、300个小项的角逐。比赛项目之多为历届奥运会之最。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他们向人类的生理极限发起挑战,展示出较高的竞技水平,共创造了34项世界纪录,77项奥运会纪录,3项奥运会最好成绩。

本届奥运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代表团以39金、25银、33铜的成绩,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俄罗斯仍显示出雄厚的整体实力,获32金、28银、28铜,继续处在第一集团。由于个别优势项目发挥不好,其它项目进步不快,从1972年以来一直位居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的德国此次成绩下降明显,以14金、17银、26铜的成绩排名第五位。东道主澳大利亚以16金25银17铜排在第四位,进步显著。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悉尼奥运会上共夺得28枚金牌、16枚银牌和15枚铜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均排在第三位。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国运动员共有3人12次创8项世界纪录,6人11次创11项奥运会纪录,成绩比前四届奥运会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下了参加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和奖牌数的最高纪录。中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贡献,是对祖国人民的巨大鼓舞。

最后一次主持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本届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东道主在场馆建设、竞赛组织、药物检测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也取得了圆满结果。本届奥运会以“绿色奥运”为标志,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为今后主办奥运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借鉴模式。

本届奥运会被认为是一届体现理解与融合的盛会:对峙了四十多年的朝鲜和韩国两国运动员,在一面绘有朝鲜半岛图案的旗子引导下走到了一起;处在敌对状态下的波斯尼亚和黑山共和国联合组团参赛;东帝汶运动员也终于在奥运大家庭中找到了归属,举着奥运五环旗来到悉尼。

第28届夏季奥运会概况

第28届夏季奥运会于2004年8月13日至29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

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地希腊曾申办过1996年和2000年的两届奥运会,但都未能成功。尤其是1996年的第26届奥运会,踌躇满志的雅典欲夺下主办权,以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庆祝现代奥运会创办100周年,并对申办获胜胸有成竹。但不料,美国的亚特兰大从半路杀出,将那届奥运会的主办权抢走。这一失败令希腊人耿耿于怀。2004年奥运会,雅典连续第三次提出申办。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日益普及,以及举办奥运会越来越大的商业利益,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举办奥运会表示出了兴趣。本届奥运会的申办也不例外,全球共有10个城市提出了正式申请,最终进入决选的5个城市除了雅典外,还有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意大利首都罗马和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997年9月5日,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06次全会投票决定,雅典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奥运会在时隔108年后,终于又回到了其故乡希腊。

希腊尽管得到了来之不易的举办权,但他们的筹备工作进展缓慢,以至于国际奥委会在2000年时曾一度考虑过变更本届奥运会的比赛地。希腊主办方此后加快工作节奏,在赛会开始前夕,总算勉强完成了筹备工作,使奥运会得以顺利进行。不过,由于游泳比赛场地已来不及建设顶棚,下午参赛的运动员只能经受烈日和酷暑的考验。幸好半决赛和决赛等最重要的比赛都是安排在水温和气温都相对稍低一些的晚间进行,便于运动员能在最重要的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雅典奥运会不仅有些场馆的建筑受到称赞,更令人钦羡的是,雅典还有着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优势。本届运动会田径项目中的男、女铅球比赛是在古奥林匹亚体育场进行的,颇能使人重温古代奥运会的神圣和辉煌。而曾举办过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的帕那西奈科体育场经过重新布置,承办了本届赛会射箭和马拉松终点阶段的比赛;曾经作为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自行车赛场的卡莱斯卡基体育场经过翻建后,成为本届男、女足球比赛的场地;马拉松赛的路线则完全是传说故事中公元前490年希腊勇士菲里皮迪斯传递消息时所跑的原路线。

基本情况:

共有来自国际奥委会201个会员协会的11099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名,男运动员名)参加了这届奥运会总共28个大项37个分项301个小项的比赛。与悉尼奥运会相比,减少了拳击项目的1个小项、男子摔跤项目的2个小项和女子花剑团体项目,增加了女子摔跤4个小项和女子佩剑个人项目。参与报道本届赛会的新闻记者共有21500名,其中摄影/文字记者5500名,广播记者16000名。共招募到160000名志愿服务者。

由于近年来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雅典奥运会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组委会共动用了45000名保安工作人员。参与保卫工作的有来自警察、军队、海岸警卫队、消防队、私人保镖的人员和经过专门训练的志愿服务人员。尽管安全措施极为严密,但大会门票销售情况仍不理想。直到8月13日赛会正式开幕时,全部520万张门票还只卖出了不到一半。赛会开始后的头几天,许多赛事的看台上都有数千的空余席位。但这种情况很快就有了改善,尤其是晚间的田径比赛,能容纳7万人的看台场场爆满。其他赛事的赛场在大会最后一星期中也几乎是座无虚席。

奥运会是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三届没有举行!但是届数是照样算!

不是的,第十二界届和第十三届奥运会因二战停办了!

第一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896年4月6日 闭幕时间:1896年4月15日 举办地:希腊雅典

第二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00年5月14日 闭幕时间:1900年10月28日 举办地:法国巴黎

第三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04年7月1日 闭幕时间:1904年11月23日 举办地:美国圣路易斯

第四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08年4月27日 闭幕时间:1908年10月31日 举办地:英国伦敦

第五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12年5月5日 闭幕时间:1912年7月27日 举办地:瑞典斯德哥尔摩

第六届奥运会 柏林(因一战停办)

第七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20年4月20日 闭幕时间:1920年9月12日 举办地:比利时安特卫普

第八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24年5月4日 闭幕时间:1924年7月27日 举办地:法国巴黎

第九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28年5月17日 闭幕时间:1928年8月12日 举办地:荷兰阿姆斯特丹

第十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32年7月30日 闭幕时间:1932年8月14日 举办地:美国洛杉矶

第十一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36年8月1日 闭幕时间:1936年8月16日 举办地:德国柏林

第十二届奥运会 先东京,后赫尔辛基(因二战停办)

第十三届奥运会 伦敦(因二战停办)

第十四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48年7月29日 闭幕时间:1948年8月14日 举办地:英国伦敦

第十五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52年7月19日 闭幕时间:1952年8月3日 举办地:芬兰赫尔辛基

第十六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56年11月22日 闭幕时间:1956年12月8日 举办地:澳大利亚墨尔本

第十七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60年8月25日 闭幕时间:1960年9月11日 举办地:意大利罗马

第十八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64年10月10日 闭幕时间:1964年10月24日 举办地:日本东京

第十九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68年10月12日 闭幕时间:1968年10月27日 举办地: 墨西哥城

第二十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72年8月26日 闭幕时间:1972年9月11日 举办地:德国慕尼黑

第二十一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76年7月17日 闭幕时间:1976年8月1日 举办地:加拿大蒙特利尔

第二十二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80年7月19日 闭幕时间:1980年8月3日 举办地:苏联莫斯科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84年7月28日 闭幕时间:1984年8月12日 举办地:美国洛杉矶

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88年9月17日 闭幕时间:1988年10月2日 举办地:韩国汉城

第二十五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92年7月25日 闭幕时间:1992年8月9日 举办地:西班牙巴塞罗纳

第二十六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1996年7月19日 闭幕时间:1996年8月4日 举办地:美国亚特兰大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2000年7月19日 闭幕时间:2000年8月4日 举办地:澳大利亚悉尼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2004年8月13日 闭幕时间:2004年8月29日 举办地:希腊雅典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 开幕时间:2008年8月8日 举办地:中国北京

现代奥运之父

法国男爵古伯丁

现代奥运

英国、德国都曾尝试恢复奥运,多位考古学家也发现古代奥运的遗迹,考证出古代奥运的热门程度,这是当时唯一能结合各国民众、促进友谊的大型活动,值得恢复举行。

直到1889年,法国男爵古伯丁(BARON DE COUBERTIN)积极奔走,为现代奥运催生,并得到多国支持,1894年共有12个国家参加会议,并有21个国家以书面报告表达支持意愿,会中决定,遵循古代奥运模式,每四年举行一次奥运,国际奥会也于此时正式成立。

现代奥运之父——法国男爵古伯丁

古伯丁男爵原本建议,首届奥运1900年在法国举行,以迎接20世纪的来到,但是其他国家等不及了,匈牙利甚至争取立即在布达佩斯举行,不过,各国代表多认为,首届奥运在奥运发源地雅典举行较有意义,最后,众人敲定,1896年在希腊举行首届奥运。

1896第一届希腊奥运

第一届奥运在希腊独立75周年纪念日同一天举行,虽然希腊政府在财政方面仍不安稳,但一般民众都非常投入,中断了1500年的奥运终于要恢复了。

旅居埃及的希腊富商阿维罗夫捐赠了约七万美金,重建了潘纳西尼恩体育馆,这个体育馆建于公元前330年,经历过数次战乱几成废墟,1870年才被挖掘出土整建。新的跑道长333.33公尺,弯道角度太直,以至于200公尺不得不取消,选手们以顺时钟方向跑步。

首届奥运有13个国家331位选手参加,其中230位是希腊人,外国选手多是自己报名参加,英国驻希腊两位外交人员及正在希腊旅行的旅客就近报名组成英国队,其中布兰德还赢了网球单打,并和德国选手搭档赢了双打冠军。

最出锋头的是德国选手舒曼,赢了三面体操金牌,还捞过界赢了角力金牌,其他另有两位选手也都跨项赢了两项冠军。

第一届奥运的第一个项目是100公尺预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连恩以12.5秒拿第一,他在历史上留了大名,但是第一面金牌却是三级跳,由美国的康纳利获得。

美国队大多由大学及俱乐部成员组队,他们花了十七天坐船到法国,再换火车到希腊,比赛前一天才到达会场,虽然舟车劳顿,但他们还是大赢家,11金7银,比地主队的10金风光得多。

铁饼、马拉松是新设项目,是地主队志在必得的传统项目,但是,前者却被美国选手加略特夺去,因为他老兄以前练习的铁饼又大又重,正式比赛丢“小饼”,当然轻而易举拿金牌了。

希腊牧羊人路意斯在首届奥运会获得马拉松金牌,成为民族英雄,他特别穿上希腊传统服装,留下珍贵的照片。田径赛至最后一天,希腊仍无斩获,因此马拉松奖落谁家也就格外引人注意,还好,希腊牧羊人路意斯不负众望,当他率先跑进体育馆时,康士坦丁王子、乔治王子都从看台上冲下来伴随他跑完最后一段金牌路程,场面热烈感人。

1896年第1届奥运会100公尺起跑,选手姿势各异,跑道还有分隔线。

半世纪前的女子游泳选手必须穿长袜,男子游泳选手则须连身裤。 希腊牧羊人路意斯在首届奥运会获得马拉松金牌,成为民族英雄,他特别穿上希腊传统服装,留下珍贵的照片。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与会徽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Faster , Higher ,Stronger), 是鼓励运动员要继续不断地参加运动, 努力求进步,与追求自我的突破。原文为古拉丁语 “ Citius , Altius , Fortius ”, 由一位古柏丁的好友,巴黎阿尔克依学院(Arcueil College)的教师迪登 ( Henri Didon , 多明尼加神父) 于1890年左右首先使用,他为了使全班学生第一次到室外运动场上去参加运动,出了这种口号来鼓励学生。这三个字给了古柏丁极大的影响,并为国际奥运会所采用,且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在安特卫浦举行时与五环旗同时正式出现奥运会中。

另一个奥林匹克格言,也有人称之为信仰(Creed),是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期间,于七月九日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奥运会的宗教仪式时,由美国宾夕凡尼亚州大主教主持讲道,他使用了一句话:“奥林匹克运动会最主要的意义重在参加,而非获胜,正如人生的真蹄,不是在乎征服他人,而在乎自我的努力及奋斗有方。”(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to have fought well.),使当时在座的古柏丁非常感动与欣赏这句名言。几天后,古柏丁在一次讲演中引用宾夕凡尼亚州大主教的这句话,演变成现在的格言,且开始在奥林匹克活动中流行。1948年十四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首次在大会场记录牌上出现,此后每届奥运会在开幕典礼中这几句格言均出现在电动记分牌上。

五环为奥林匹克之会徽。原始的五环旗于1913年时由古柏丁设计,长三公尺,宽二公尺,制作挂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会总部大厅中。当时古柏坦说明设计的用意:五色的环圈,蓝、黄、黑、绿、红,代表全世界的五大洲,现在已连结一起,属于奥林匹克活动的部分,共同为接受运动竞赛良好的结果继续努力,它代表着奥林匹克友谊的精神及全世界运动员之间的平等。而六种颜色(包括白底),则代表全世界各国国旗的颜色,可说是一个国际性的标志。

白底的五环旗是1914年国际奥运会庆祝成立廿周年纪念,第十六届委员大会在巴黎召开时,由近代奥运会创始人古柏坦献赠大会通过为奥林匹克会旗。并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浦举行时正式出现在奥运会大会场中, 从此就沿用迄今。

奥运会之会徽:五环旗。

“奥运精神不在于取胜,而在于参加,不是要赢别人,而是要全力以赴。”这个奥运的理想,第一次展示在1948年奥运会场。

罗兹洛·库巴拉的个人履历

1927年6月1日,库巴拉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在库巴拉的童年好友当中,有两个值得一提:一个是柯奇士,另一个是普斯卡什。这两人后来都成了名扬四海的球场杀手。他们3人从小在一起踢足球,既是好朋友又是对手;切磋球技时是好朋友,但踢球时各显神通,互不相让。直到长大成人,他们3人还保持着这种关系。

1946年,库巴拉首次穿上了国家队球衣,代表匈牙利迎战奥地利队。比赛当中,库巴拉表现神勇,和队友全力以赴,以5∶0狂胜对手。两年后,库巴拉转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蒂斯拉瓦队,该队主教练陶齐克对库巴拉的球技和人品大加赞赏,后来把自己的同胞妹妹介绍给库巴拉作妻子,希望他能在捷克安家落户,效力捷克。

刚结婚时,库巴拉的确有点乐不思蜀,他甚至入选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队,参加了11场比赛。但客居异乡,怀旧之情难免。不久,故土之恋又迫使他携妻子回到了匈牙利。按照规定,库巴拉应该参军服役,他不愿当兵,不得不逃离匈牙利。虽然他平安地穿过奥地利,进入意大利,但国际足联宣布,由于他不告而别,自行脱离原来的俱乐部,严禁他今后参加任何国际比赛。

库巴拉在意大利耐心地等待着国际足联的赦免。为了挽留和培养人才,陶齐克和库巴拉以强烈的热情把匈牙利和东欧其他国家逃来的足球人才召集到一起,组织了一支匈牙利人队。别看这是一些散兵游勇组成的队伍,但队内卧虎藏龙,实力不俗,在意大利很有名气。西班牙国家队在远征巴西角逐1950年世界杯之前,还曾和该队踢过一场热身比赛。

皇家马德里队看中了库巴拉,在国际足联解除了对他的禁赛之后,库巴拉和该队谈判加盟条件。他提出的条件之一是请其姻兄陶齐克担任该队的主教练,皇家马德里队不答应,库巴拉理直气壮地拒签合同。恰在此时,巴塞罗那队插了进来,他们答应了库巴拉提出的条件。经过多方努力,巴塞罗那俱乐部还帮助库巴拉解决了国籍问题,帮他加入了西班牙国籍。国际足联也同意库巴拉加入巴塞罗那队。

1951年库巴拉首次亮相西班牙赛场。在库巴拉的带领下,巴塞罗那队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圈。5月27日,在决赛中迎战皇马队,结果库巴拉率领的巴塞罗那队以3∶0大获全胜,夺得冠军。这只是巴塞罗那俱乐部辉煌的开始。第二年,他们夺得联赛和杯赛冠军,另外还获拉丁杯冠军。库巴拉参赛36场,攻入48个球,成为巴塞罗那队不败的英雄。只要他出场,球迷们就会不停地喊他的名字,为他助威。

1953年,巴塞罗那已经连续夺得两个杯赛冠军和联赛冠军。在这届杯赛中,库巴拉虽然肺部有伤,但仍然坚持上场,冲锋陷阵。最后,巴塞罗那队以2∶1战胜毕尔巴鄂竞技队,连续第三次夺得西班牙杯赛冠军。

巴塞罗那第一次尝到了三连冠的胜利滋味。在与老对手皇家马德里的较量中扬眉吐气。1958年,巴塞罗那队更换主帅,由埃雷拉接替陶齐克担任教头。1959年,巴塞罗那队终于打破了皇家马德里队的垄断,第一次参加了欧洲俱乐部冠军杯的角逐。在这一届比赛中,巴塞罗那队显示出了强劲的实力,尤其是库巴拉表现出色,一人独进7球,为巴塞罗那打入半决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决赛中,他们输给了老冤家皇家马德里队。

1961年,库巴拉在欧洲冠军杯决赛中受重伤,被迫退出绿茵场。退役后,他担任过足球学校的校长、巴塞罗那队的教练。他执教过西班牙国家队,带队参赛68场,是西班牙执教时间最长的教练之一。

1965年库巴拉移居加拿大。他生在匈牙利,在捷克娶妻,逃亡意大利,获西班牙国籍,最后定居北美的加拿大,成了一个四海为家的人。

为备战1978年的世界杯,库巴拉应邀执教西班牙国家队,他带领西班牙队一路高奏凯歌,入决赛圈。1992年,由于萨马兰奇的帮助和西班牙人的努力,作为奥运会东道主,西班牙奥林匹克队以逸待劳,在库巴拉的带领下一举夺得冠军,这也是西班牙夺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库巴拉是巴塞罗那的骄傲。1993年4月24日,在巴塞罗那奥林匹克体育场为库巴拉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萨马兰奇亲自主持了这一盛典,西班牙、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名流应邀参加。库巴拉非常激动。

在奥运村的冠军板上刻下了库巴拉的名字并留下了他的脚印。他是继斯蒂法诺、贝利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足球运动员。

萨马兰奇非常敬佩库巴拉,称他是职业和职业外的典范,他的伟大没有界限。

马乔尔曾在奥运会蝉联男子体操鞍马冠军,你知道有关马乔尔的故事吗?

马乔尔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马乔尔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他所在的工人住宅区有个全国闻名的足球队,他的父亲希望独生儿子将来能成为著名球星。然而马乔尔从小就特别酷爱体操运动,尽管父亲不支持,但他还是走进了体操房,从10岁开始练习体操。由于他身材瘦小,体操队的队长对他很冷淡,然而著名的体操教练维格却发现了他在鞍马项目上的特有才能,学习鞍马动作比别人领会得快,加上他勤奋,这块碧玉终于显示出价值,1967年马乔尔荣获了全国年龄组的冠军,当时才14岁。

1969年和1970年,在社会主义国家青年邀请赛上,马乔尔两度战胜了前苏联的著名体操运动员安德里亚诺夫。体操界权威人士认为,当南斯拉夫的鞍马之王切拉尔在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奥运会上实现5连冠之后,马乔尔是最出色的接班人。

1972年,这位19岁的小伙子首次参加了在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鞍马比赛中,他一改过去鞍马全旋横向移位的动作,根据自己手臂长和支撑稳的特点,做了个高难度的创新动作,即从鞍马这一端纵向全旋向前移位至鞍马另一端。虽然这一高难度动作表演成功了,可是另一简单动作却失利了,他痛失了一次夺冠的机会。但是他大胆的新奇的动作却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当时,在场的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还误认为这是他由于失去平衡而出现的失误。这次比赛的失利更激起了他苦练、攻克高难度动作的信心。

马乔尔好胜心很强,敢于同强手比高低。1973年,当他第一次获得欧洲体操锦标赛的鞍马冠军之后,有些人对他泼冷水,说什么不要高兴得太早,有本事战胜日本人,夺取世界冠军。第二年,好样的马乔尔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1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以高难度的绝招,战胜了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对手,获得了本届锦标赛的最高分—19.575分,第一次成了鞍马的世界冠军。

1976年马乔尔第二次参加奥运会,比赛是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的。当大会比赛激烈紧张地进行了9天之后,匈牙利运动员还没有拿到一块金牌,队员们把希望寄托在马乔尔身上。鞍马单项决赛的那天上午,马乔尔做了一些轻松的活动,下午去看了一场**,晚上的比赛他表现出色,他的独特上法,即在马头旋转两次的同时,绕人体纵向内转4个90度,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尔后,他从容不迫地高质量完成了整套动作,最后得分19.70分,创造了本届奥运会男子体操的最高分,他第一次登上了奥运会的冠军宝座。

奥运会停办的3次原本是哪个国家举办

分别是牵连4个国家

1916年 德国首都柏林 原因是,为了遵守国际奥委会的宗旨和谴责德国一战的侵略行为

1940年 日本首都东京 原因是,为了纪念帝国建立2600周年,要在1940年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而无法举行奥运会

(后来国际奥委会将东京主办权转移给)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原因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放弃主办权。

1944年 英国首都伦敦 原因是,直至1944年二战仍然持续,奥运会只好停办。

第六届夏季奥运会原定1916年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为了遵守国际奥委会的宗旨和谴责德国的侵略行为,以顾拜旦为首的国家奥委会决定取消这次奥运会。按照古代奥运会旧制,凡因故未能举行的奥运会,也要在奥运史上占据一页,所以届次照算,下一届奥运会要再4年后才能举行。

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一触即发。但是,国际奥委会仍在进行下届奥运会的准备工作。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第十二届奥运会会址问题。当时提出申请的有日本东京、芬兰赫尔辛基、意大利罗马、西班牙巴塞罗那、匈牙利布达佩斯、埃及亚历山大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里约热内卢、爱尔兰都柏林、加拿大多伦多、瑞士洛桑、希腊雅典,随后伦敦、蒙特利尔也提出了申请,总共达14个城市。经过几轮投票,东京、赫尔辛基两市获得预选权。最后表决时,东京以37票获胜,赫尔辛基得了26票。第十二届奥运会原定1940年9月21日至10月6日举行。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件,随后爆发长达八年的战事(中国称为「抗日战争」,日本称「日中战争」)。翌年7月,国际奥委会于开罗举行会议,中国奥委会代表抗议日本侵略中国,破坏世界和平,违反奥林匹克精神。并要求剥夺日本东京、札幌两市夏季与冬季奥运会主办权。日本则宣称:保证如期举行运动会。国际奥委接受日方说法,采取了观望态度,但在随后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秘密会议上,决定将赫尔辛基和奥斯陆作为夏、冬季奥运会候补地。

开罗会议后不久,日本奥委会在军方压力下,宣布1940年日本为了纪念帝国建立2600周年,要在1940年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而无法举行奥运会。随后,国际奥委会决定将夏季奥运会会址改在赫尔辛基,会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被迫取消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奥委会选定了第十三届奥运会会址,申请主办这届奥运会的有伦敦、雅典、布达佩斯、底特律、洛桑和蒙特利尔6个城市。1939年7月6日至9日国际奥委会伦敦会议选定伦敦为会址。可是,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部份正式展开,直至1944年大战仍然爆发,奥运会只好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