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NBA球星韦斯特流落街头行乞,这样的退役运动员不是个例
2.美国的梦之队拿过几次奥运会,世锦赛的冠军?
3.NBA他的创始人是谁!!!历史上第一批球队和球员又是谁?
4.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梦一队
5.nba的里程碑人物是谁?
前NBA球星韦斯特流落街头行乞,这样的退役运动员不是个例
结束了风光的职业生涯后,退役运动员们或许应该认真考虑未来可能面临的财务问题。
美国时间2020年9月24日,一张前NBA球星德隆蒂·韦斯特(Delonte West)在街边挂牌乞讨的照片在网络上疯传。照片上看,韦斯特的身影十分落寞。
按理说,韦斯特职业生涯有过高光时刻,据统计在八年职业生涯中也至少获得1600万美元的收入,但这却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被发现流落街头了。
事实上,在全球最赚钱的 体育 联盟中,球星从踏上神坛沦落到倾家荡产从来不是个例。
一些运动员,即使已经是名人堂级别,也难以获得“免死金牌”。
例如,迈克尔·乔丹在芝加哥公牛时期的得力队友丹尼斯·罗德曼和斯科特·皮蓬,在退役后不久都遭遇破产;费城76人队名宿阿伦·艾弗森退役后也屡次被传出陷入财务危机。
《 体育 画报》在2009年报道,据统计,约有60%的前NBA球员在离开联盟后的五年内面临破产。这样的财务问题不只出现在NBA,退役后仅两年,就有78%的前NFL球员破产或正承受财务压力。
不过,《财富》杂志援引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份数据则显示,退役后两年内破产的NFL球员所占的比例为1.9%,在12年后上升到15.7%。
在NBA有16年工作经验的克里斯汀·杜德利(Chris Dudley),目前是一位波士顿私人财富公司高级财富顾问兼 体育 总监。他曾在一篇有关运动员财务问题的文章中写道,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带着赚大钱的希望进入NBA,却不知道自己从签下合同的那一刻起就被当成“摇钱树”。
16年从业生涯中,克里斯汀不止一次看到刚退役的队友们因为财务、不靠谱的顾问、无节制的花钱而失去一切。
中国运动员中,也存在着退役前后落差极大的人物。
前中国家队体操运动员张尚武,在2001年的世界大会上夺得吊环项目金牌,一度被视为体操界的未来新星。
但2011年,有关张尚武的消息再次见报时,他已经成为一名街头卖艺人,大运会奖牌也早已被低价变卖。此前,他曾因为行窃被判刑。
更早之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因为伤病后未能得到安置,后来成为一名搓澡工,彻底告别举重事业。多次夺得国际马拉松冠军的艾冬梅,却因比赛奖金被克扣,不得不作出变卖奖牌的选择以维持生计。
综合来看,除了运动员自身缺乏理财意识、挥霍无度,还有多方面因素可能导致运动员的财务危机。
对于部分运动员而言,家庭因素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NBA,不少球员出身于贫民窟,打职业联赛是他们改善家族命运的救命稻草。而张尚武最初到街头卖艺,也是为了给家人治病的无奈之举。
此外,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伤病依然是困扰专业运动员的一大问题。长期训练、比赛落下的伤病,可能是伴随终生的,这让部分运动员在退役后的职业选择变得有限。
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不同于普通的职业,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周期非常短,换言之,靠身体吃饭的时间有限。对于NBA这样的纯职业化联盟来说,大部分球员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提前赚到能支撑未来数十年的资金。
即使没有遭遇重大伤残,退役后的运动员还需迈过心理关。
以中国运动员为例,在过去的举国体制下,他们从小接受 体育 训练,虽然这一模式下中国 体育 取得不少傲人成就,但运动员的学业也几乎被忽视,且由于长期处在相对单一的环境中,退役后部分运动员感受到与 社会 有着巨大的脱节,产生心理落差。
今年CBA选秀,从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选中的大学生球员数量为史上最多,表明 体育 与学业并非水火不相容。近期“体教融合”这一概念成为热词,未来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问题的发生。
美国的梦之队拿过几次奥运会,世锦赛的冠军?
15次奥运会男篮赛,5次男篮世锦赛冠军(后改称男篮世界杯)。
自1936年参加奥运会篮球项目以来,美国队一共15次夺得金牌,1次摘得银牌,2次夺得铜牌,这样的成绩无人超越,奥运会男子篮球项目的历史几乎就是美国队的历史,除了因为一次抵制奥运会之外,美国队几乎从未让奖牌旁落。
自1950年开创男篮世锦赛以来,美国队一共赢得过五次冠军,分别是在1954年的巴西世锦赛、1986年的西班牙世锦赛、1994年的加拿大世锦赛和2010年的土耳其世锦赛冠军以及2014年的西班牙首届男篮世界杯(原名世锦赛)冠军,在冠军次数上仅逊色于前南斯拉夫。
扩展资料:
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被冠以“梦之队”这个称呼是从1992年开始的。四年之前的1988年,“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领衔的美国奥运国家队最后一次以大学生选手为班底出战(由于劳资纠纷1998年世锦赛年除了美国NBA球员外亦有一部分选手是大学生),兵败韩国汉城(今首尔)奥运会。
1989年国际篮联(FIBA)更改规则,允许职业球员参加国际篮球赛事。这使美国篮协决定组建以NBA职业选手为成员的国家队,以昭示美国在世界篮坛的顶级声威。故在1992年,美国篮协立即找齐美职篮联盟当时最杰出的球员,组建公认史上最优秀的篮球队。
百度百科-美国梦之队
NBA他的创始人是谁!!!历史上第一批球队和球员又是谁?
1896年,美国第一个篮球组织“全国篮球联盟(简称NBL)”成立,但当时篮
球规则还不完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常常一名队员在一个赛季中可以代表几个队参赛,
经过几个赛季后,该组织就名存实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国波士顿花园老板沃尔特·阿·布朗发起成立了“美国篮
球协会(简称BAA)”,布朗首次提出了后来成为现代职业篮球两大基石的高薪制和合
同制,高薪制是指职业篮球必须有雄厚的财政支援,这样才能使比赛保持在高水平上,吸
引观众,求得生存。合同制是指一名选手只能与一家俱乐部签订合同,并设立选手储备制
,以防球员突然离队时受到损失。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为“全国篮球
协会(简称NBA)”。布朗也成为后来著名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创始人。NBA成立
时拥有17支球队,分成三个赛区比赛,来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依靠身高
2.09米的美国第一中锋乔治·迈肯的帮助获得NBA第一个赛季的冠军。从1954
-55赛季起,NBA经自然淘汰只剩下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两大赛区。其中,东部联盟
又分大西洋区、中区;西部联盟又分中西区、太平洋区。
1952年,NBA为了限制第一中锋迈肯的得分能力,将篮下3秒禁区宽度由原来
的6英尺扩大到12英尺。到了60年代,由于另一位超级中锋张伯伦的出现,NBA又
将禁区宽度扩大到16英尺。
由于NBA的球队在领先时常用拖延战术,使比赛不能吸引观众,从1954
-1955赛季起,NBA开始实行24秒制,即每队每次进攻不得超过24秒。
13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2700万美元买下NBA比赛3年播映权,
从而使NBA比赛首次走上电视,但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实况转播的条件,所以只能播放录
像。
1967年,一个新的篮球组织ABA(美国篮球协会)宣告成立,乔治·迈肯任第
一位。ABA用红、白、蓝三色篮球,并实行远投3分制,每年还举办扣篮大赛。
这些措施在NBA是不允许的。但由于经营不善,ABA于16年被美国NBA吞
并,从此,NBA形成对美国篮球业的垄断。
19年起,NBA开始实行3分远投制。
为避免各队的实力悬殊太大,NBA建立了每年一度的“新秀选拨制度”,将当年毕
业的大学生选手按水平高低排出名次,然后由各俱乐部按当年联赛的最后排名依次挑选,
排名靠后者先选,每轮各队只能选择一名,这样就保证了实力最弱的球队能得到水平最高
的新秀,选到新星的弱队在新赛季中往往会脱胎换骨。
为避免财大气粗的球队用高薪垄断明星球员,NBA规定了每支球队的工资总额限
制。如用很多钱购买明星,则就无力买到其它优秀球员。这一制度保证了最好的明星平均
分布在各个球队,使各队实力十分接近。
如果说“高薪制”和“合同制”是NBA两大基石,那“新秀选拨制”和“薪金限额
制”则确保了NBA比赛的激烈和精彩,比赛的不可预测性将众多的美国球迷吸引到篮球
场。
NBA联赛还实行转会制度,NBA球员转会不得买卖,只能以人换人。从赛季开始
到第16个星期四晚9时止,球队可自由交换球员。此后一直到常规赛季结束,各队人员
全部“冻结”。NBA转会是连人带合同一起交换。
1995-1996赛季中,NBA球队首次扩大到美国以外的地方,共有两支加拿
大球队多伦多猛龙队和温哥华灰熊队加入NBA赛场。
NBA选秀规则
按1999年1月劳资双方共同签定的合约。一名球员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
选秀当年没有参加美国的任何大学篮球联赛,在NBA选秀大会之前45天向NBA申
请,就可以参加选秀。
NBA定义的“外国球员”,即任何一名没有居住在美国的篮球球员,这些球员可以
是职业的,也可以是业余的。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可以参加选秀
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梦一队
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被冠以“梦之队”这个称呼是从1992年开始的。四年之前的1988年,“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领衔的美国奥运国家队最后一次以大学生选手为班底出战(由于劳资纠纷1998年世锦赛年除了美国CBA球员外亦有一部分选手是大学生),兵败韩国汉城(今首尔)奥运会。
1989年国际篮联(FIBA)更改规则,允许职业球员参加国际篮球赛事。这使美国篮协决定组建以NBA职业球员为班底的国家队,以昭示美国在世界篮坛的顶级声威。故在1992年,美国篮协才立即找齐了美职篮联盟当时最杰出的球员,组建了公认史上最优秀的篮球队。
于是在美洲区预选赛中六战全胜之后,有史以来第一支网罗众多NBA明星球员的“梦之队”立即作为美国男子篮球奥运代表队,挺进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夏季奥运会。
由于这次搜集以成名球员为主,因而队员年龄都偏大。除了还在杜克大学就读的莱特纳外,其他球员都正处于当打之年,最年轻的大卫·罗宾逊及斯科蒂·皮蓬已27岁了,其他的队员如乔丹、斯托克顿、巴克利、穆林、尤因等也都年届30,而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更是都为33岁以上的老将了。这一队伍包揽了当时NBA的超级巨星,包括了10名后来入选NBA史上50大最伟大球员的名将。以至于魔术师在大赛前便玩笑说若是无法拿到冠军,便全队自杀。然而由于一些“幕后”细节,梦一队仍然也是有一些争议的。
因为在迈克尔·乔丹的首次全明星赛上不给”飞人“传球,并且亲率拥有杜马斯、兰比尔、罗德曼、马洪、萨利、阿奎尔等队友的“坏小子”底特律活塞队在80年代末的东部联盟常年压制崛起中的芝加哥公牛队,活塞领袖兼队长之一的“微笑刺客”伊塞亚·托马斯与乔丹素有嫌隙。在梦之队征集时,乔丹就公开向篮协声称与以赛亚誓不两立。NBA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组织后卫之一由此便与梦之队擦身而过,名额被有伤在身的后来晋升联盟史上抢断/助攻双冠王的约翰·斯托克顿顶替。后来在活塞队1991年12月17日和犹他爵士队的交手中,托马斯地一对一教训打爆了带伤上场的斯托克顿,恼得老斯队友“邮差”马龙当场挥起铁肘把“微笑刺客”打成脑震荡。一气之下的乔丹宁愿力荐组委会选择勤恳兢业的斯托克顿也要取代攻守俱佳的托马斯,并且也等于间接认同了梦一队友马龙的报复性动作替自己出气的方式,也是由于这样盐湖城的黑白双煞才能一起出征西班牙。
现实中, 托马斯得罪乔丹更多是因为他是球员工会。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巨星们的工资上涨速度非常快,但与之相对的是,中下层球员的工资被急剧压缩。作为球员工会,托马斯力主提升球员平均工资,但资方的要求是:可以提高球员整体工资水平,但必须设置顶薪限制。限制顶薪就触及到了乔丹为首的一批巨星的利益,代表中下层利益的托马斯和代表最顶级巨星的乔丹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其实才是两个人关系紧张的核心所在。 球场上的对抗只是双方恩怨的一小部分而已。其实在2003年乔丹第三次隐退时,东部明星队主教练正是托马斯,他根本没有限制乔丹的上场时间,因此乔丹才得以在自己最后一届全明星赛上得以尽力发挥。赛后,乔丹和托马斯拥抱,一笑泯恩仇,两个已经深谙世事的湖最终为多年前的矛盾画上了句号。
事实上除了以赛亚·托马斯以外,当时联盟里出众的组织后卫蒂姆·哈达维和凯文·约翰逊,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超级新星沙奎尔·奥尼尔都被公认有进入梦之队的实力,而最终入选的“上帝左手”克里斯·穆林与白人学生克里斯蒂安·莱特纳(也同为队内仅有的未入选NBA50大的两人),其实力也都并不服众,这也算是梦之队仅有的瑕疵。
然而,这并未妨碍他们每场横扫对手44分后夺取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查尔斯·巴克利还以场均18分成为梦之一队的得分王。当时,全球各队与梦之队交手时,无不以获得梦一队成员的签名为荣。梦一队场均能够获得接近60%的命中率,同时将对手命中率压至36%,每场胜出44分,就连分差最少的一场也都赢了有32分之多。 4 克里斯蒂安·莱特纳(Christian Laettner),来自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退役
5 帕特里克·尤因(Patrick Ewing),来自纽约尼克斯队(New York Knicks)退役
6大卫·罗宾逊(Did Robinson),来自圣安东尼奥马刺队(San Antonio Spurs)退役
7 拉里·伯德(Larry Bird),来自波士顿凯尔特人队(Boston Celtics)退役
8 斯科蒂·皮蓬(Scottie Pippen),来自芝加哥公牛队(Chicago Bulls)退役
9 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来自芝加哥公牛队(Chicago Bulls)退役
10 克莱德·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来自波特兰开拓者队(Portland TrailBlazers)退役
11 卡尔·马龙(Karl Malone),来自犹他爵士队(Utah Jazz)退役
12约翰·斯托克顿(John Stockton ),来自犹他爵士队(Utah Jazz)退役
13 克里斯·穆林(Chris Mullin),来自金州勇士队(Golden State Warriors)退役
14 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来自菲尼克斯太阳队(Phoenix Suns)退役
15 埃尔文·约翰逊(Earvin Johnson),来自洛杉矶湖人队(Los Angeles Lakers)退役
注: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入选时球籍尚在费城76人队(Philadelphia 76ers) 美国 116 :48安哥拉
美国 103 :70罗地亚
美国 111 :68德国
美国 127 :83巴西
美国 122 :81 西班牙
美国 115 :77波多黎各
美国 127 :76立陶宛
美国 117 :85克罗地亚
nba的里程碑人物是谁?
NBA历史
1896年,美国第一个篮球组织“全国篮球联盟(简称NBL)”成立,但当时篮球规则还不完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经常一名队员在一个赛季中可以代表几个队参赛, 经过几个赛季后,该组织就名存实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国波士顿花园老板沃尔特·阿·布朗发起成立了“美国篮球协会(英文简称BAA)”,布朗首次提出了后来成为现代职业篮球两大基石的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职业篮球必须有雄厚的财政支援,这样才能使比赛保持在高水平上,吸引观众,求得生存。合同制是指一名选手只能与一家俱乐部签订合同,并设立选手储备制,以防球员突然离队时受到损失。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为“全国篮球协会(简称NBA)”。布朗也成为后来著名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创始人。NBA成立 时拥有17支球队,分成三个赛区比赛,来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依靠身高 2.09米的美国第一中锋乔治·迈肯的帮助获得NBA第一个赛季的冠军。
从1954-55赛季起,NBA经自然淘汰只剩下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两大赛区。其中,东部联盟又分大西洋区、中区;西部联盟又分中西区、太平洋区。
1952年,NBA为了限制第一中锋迈肯的得分能力,将篮下3秒禁区宽度由原来的6英尺扩大到12英尺。到了60年代,由于另一位超级中锋张伯伦的出现,NBA又将禁区宽度扩大到16英尺。 由于NBA的球队在领先时常用拖延战术,使比赛不能吸引观众,从1954-1955赛季起,NBA开始实行24秒制,即每队每次进攻不得超过24秒。
13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2700万美元买下NBA比赛3年播映权,从而使NBA比赛首次走上电视,但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实况转播的条件,所以只能播放录像。
1967年,一个新的篮球组织ABA(美国篮球协会)宣告成立,乔治·迈肯任第一位。ABA用红、白、蓝三色篮球,并实行远投三分制,每年还举办扣篮大赛。 这些措施在NBA是不允许的。但由于经营不善,ABA于16年被美国NBA吞并,从此,NBA形成对美国篮球业的垄断。 19年起,NBA开始实行3分远投制。为避免各队的实力悬殊太大,NBA建立了每年一度的“NBA新秀选拨制度”,将当年毕业的大学生选手按水平高低排出名次,然后由各俱乐部按当年联赛的最后排名依次挑选, 排名靠后者先选,每轮各队只能选择一名,这样就保证了实力最弱的球队能得到水平最高 的新秀,选到新星的弱队在新赛季中往往会脱胎换骨。为避免财大气粗的球队用高薪垄断明星球员,NBA规定了每支球队的工资总额限制。如用很多钱购买明星,则就无力买到其它优秀球员。这一制度保证了最好的明星平均分布在各个球队,使各队实力十分接近。 如果说“高薪制”和“合同制”是NBA两大基石,那“新秀选拨制”和“薪金限额制”则确保了NBA比赛的激烈和精彩,比赛的不可预测性将众多的美国球迷吸引到篮球场。
NBA联赛还实行转会制度,NBA球员转会不得买卖,只能以人换人。从赛季开始到第16个星期四晚9时止,球队可自由交换球员。此后一直到常规赛季结束,各队人员 全部“冻结”。NBA转会是连人带合同一起交换。
2005年,吹灭了第58根生日蜡烛,蛋糕上是幅2005年最新版的NBA版图。夏洛特山猫,成了奶油铺张上的又一颗樱桃。三十,不是纹理沉淀的旧年轮,而是内存扩张的新时空,从1946到2004,球队条形码从No.11到No.30,规模空前的NBA,三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