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女排集体告别郎平的这一幕,你看哭了没,关于郎平你了解多少?
2.郎平在美国的执教生涯如何?又是什么促使着她回国执教?
3.郎平曾获第23届奥运会女排冠军,你知道有关郎平的故事吗?
4.郎平的一生之中,主要有一些什么成就?
5.郎平:2段婚姻3段情,年过五旬遇真爱,被“平凡”丈夫宠成小女人
中国女排集体告别郎平的这一幕,你看哭了没,关于郎平你了解多少?
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三名,陈忠和尽力了,他和他黄金一代女排也渐渐退出了国家队。2008年到2013年,是中国女排最难的五年。老将赵蕊蕊、冯坤、刘亚男接连退役,毫无章法的魔鬼训练导致主力魏秋月、惠若琪身体严重透支。2009年到2012年,中国女排接连三年败给了日本、韩国和泰国,中国女排已经正式离开世界第一集团,沦为世界二流女排。甚至在亚洲都不再领先。之后中国女排的帅印就像烫手的山芋一样它依旧承载了国民对其的巨大热情,但是女排却面临人才枯竭,主力伤病严重,技术全面倒退的衰退期,没有人敢,也没有任何人有这个信服力去接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08年奥运会过后,熬不过排管中心主任的三顾茅庐,也放不下对中国女排最深挚的感情,郎平在这个时候接手了这个山芋。
18年,郎平第一次加入中国女排,当时的她身高一米八五,弹跳力强,摸高可达3.17米,技术变化多端,攻击凶猛,担当球队主攻手。1981年,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中,凭借郎平最后的惊天一扣,中国队艰难获胜,夺得首个女子排球世界杯冠军;1982年,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夺得首个世锦赛冠军,她自己也获得第一个世锦赛MVP;年洛杉矶奥运会,郎平帮助中国女排首夺奥运会冠军,同时凭借出色的表现,她也首夺奥运会MVP;1985年,郎平再次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冠军,再次夺得世界杯MVP。至此郎平在运动员时期总共获得了4个世界冠军,3个MVP,她为了中国女排辉煌的“五连冠”立下了汗马功劳。1986年,郎平带着一身的伤病选择功成身退。
从1987年出国,除了1995~1999经恩师袁伟民力邀,回国做了几年中国女排主教练之外,郎平一直活跃在美国、意大利、日本甚至土耳其排坛上,一直在从事排球教练的行业,从一开始的大学业余队,到后来的职业队,再到美国国家队,这一切她都是靠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争取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一鸣惊人,不仅时隔24年取得奥运会亚军,而且还战胜了当时的东道主中国女排。
2013年重新挂帅中国女排,在竞聘中国是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在2016年重回亚洲领先,二是争取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她一改以往的“小快灵”(小个子灵敏快捷)排球打法,打造了一支平均身高超一米八七的高妹球队。为加强队员手部力量。郎平在排球训练中首次加入了篮球练习,并借助数据软件工具准确计算对手扣球线路,指导队员做出防守策略。独到的眼光,加上科学的训练方式,不被看好的中国女排在2015年世界杯赛场上首次夺冠。自此,中国女排一路开挂,接连揽下,2016里约奥运会冠军,2019世界杯冠军,创下了世界大赛“十冠王”。2021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很遗憾,未能进入八强,或许这趟旅程并不完美,但就像郎平自己说的那样,留下遗憾,才会渴望下一个目标。年轻的中国女排拥有无限可能。女排姑娘们,我们顶峰相见。
郎平在美国的执教生涯如何?又是什么促使着她回国执教?
郎平是我国女排界的功勋人物。运动员时期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绰号。郎平也是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之一。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有着突出的成绩。
一、赴美执教顺利
2005年郎平赴美执教,她一边执教美国女排,一边陪伴在美读书的女儿。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郎平率领美国队在祖国开始了特殊的奥运征程。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希望我国集体项目能在本土奥运会上取得好的成绩。作为中国人最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女排如果能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冠军,肯定是最完美的。但当时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就进行得颇为不顺,在轻取委内瑞拉和波兰之后,女排输给了古巴,随后面对美国队意义非凡。在和美国队的比赛中,尽管中国队先取得领先,但最后被美国队翻盘。后来郎平更是率领美国队一路闯进奥运决赛,获得亚军。而中国女排位列第3,这也让郎平承受了许多国内的负面评论。美国队员对郎平都非常尊敬和钦佩,也足以说明郎平的执教魅力。
二、中国女排战绩不佳
北京奥运之后,陈忠和卸任,中国女排经历了数次换帅和队员青黄不接的情况,一度陷入了低谷。特别是2010年世锦赛仅仅获得第十名。2012年伦敦奥运会,输给此前30多年从未输过的日本女排,未入四强,当时负责解说的郎平难掩泪水。很多人认为中国女排已坠谷底,已然沦为亚洲二流,这也让郎平内心不忍。
三、女排情结
郎平的老女排队友陈招娣2013年不幸罹患癌症,当时还未决定竞聘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也去探望陈招娣。但是仅仅在探望一个月之后,陈招娣就与世长辞。在陈招娣的追悼会上,老女排球员全部来到现场送行。中国女排以及八一队的篮球名将刘玉栋、王治郅、郑海霞等人也都来送她最后一程。葬礼上的郎平,泣不成声,这在无形中坚定了她重振女排的决心。
各位读者记得关注互动哦。
郎平曾获第23届奥运会女排冠军,你知道有关郎平的故事吗?
郎平的少年时代,正是我国经济困难的时期,粮食定量供应,营养品就更缺乏了。偏偏郎平生来就是一大个子,父母,姐姐的口粮尽可能地省给她吃。小郎平越长越高了,上小学时就比男孩高出一头,上中学时更是鹤立鸡群、俯视全班了。父亲郎家骅是个体育迷,看见女儿天生这样一副好身材,便一意鼓励她做一名运动员。郎平升入北京朝阳中学后,课余参加了校排球队,这简直成了郎家骅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每天都要教女儿怎样打球,一有机会还要陪女儿去看国际排球比赛。可以说,郎平走上排坛生涯的第一位引路人,就是她的父亲郎家骅。
18年郎平入选国家女排。18年12月在曼谷举行的第8届亚运会上,胆识过人的袁伟民,竟让入队才一个多月的郎平顶替了已经蜚声亚洲、技术正处上升期的杨希,以主攻手身份上场迎战“东洋魔女”日本女排和世界劲旅韩国女排。比赛场上,郎平这根嫩芽扁担挑千斤,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但最终还是败在了日本队手下。事后,一封观众来信质问袁伟民:“作为中国队主教练,错失良机,还让不成熟的郎平去挑大梁,从而败阵……”观众的来信,让郎平心中倒海翻江,一连几天睡不好觉。但她还是将信细心收藏起来,并暗暗发誓:“一定要亲手打败日本队!”
时隔一年,19年12月12日,在香港举行的第2届亚洲排球锦标赛上,郎平和她的战友们一起,首次击败了20年来从未击败过的日本女排,给中国体坛放了一颗“卫星”。消息传到北京,当晚天安门广场前燃起了喜庆的爆竹。“郎平打乱了日本女排的阵脚”的通栏新闻也随即出现在日本报刊上。年刚19,仅有4年球龄的郎平,以中国女排绝对主力强攻手的身份,亲手打败了排坛霸主“东洋魔女”,实现了她一年前的誓言。
排球界对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培训,概括成一句话:“3年打基础,5年成型,8年成器。”然而,郎平却是个例外。她15岁进北京青年女排,后跨越二线队、甲级队、国家队台阶,一年一级,直至擢升为中国队绝对主力,并战胜世界劲旅,成了大器,其间只用了4年多时间。就整个世界排坛而言,实属罕见的“超前进位”者。
郎平的一生之中,主要有一些什么成就?
郎平可以说是中国女排的绝对核心,也是通过她的执教加上中国女排的努力让我国的女排重回冠军的宝座。郎平的一生充满,但是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排球。
在19年的时候,有一郎平的排球成绩优秀,她被入选国家集训队。
然后从1981年到1986年的5年时间里面,郎平作为国家队的主要队员,帮助中国女排取得世界排球大赛的?五连冠?。
在郎平完成了五连冠以后,她选择了退役。她的队友很多都选择了从商或者从政,而她收拾行李去了美国进行留学。
在1994年的时候,郎平被国家对紧急的召回,担任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带领中国女排取得了奥运会银牌的成绩。她本人也获得了?世界最佳教练员?的称号。后面为了照顾在美国的女儿辞去了中国女排的教练的职务,去美国担任了美国女排的教练。
在郎平的执教下,美国女排变得强大起来。但是郎平也因此遭受了很多国内人士的非议,觉得她抛弃了中国女排,一时间将她推上了风口浪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郎平执教的美国队淘汰了中国女排。
2013年的时候,郎平再次收到了中国女排的执教邀请,这一次浪费毅然回国,放弃了国外高薪的工作。在后来郎平就一直带领着中国女排披荆斩棘,不断取得各种冠军成绩。
可以说没有郎平就没有现在的中国女排。当时郎平回国的一句:?只要国家需要,我义无反顾?感动了很多人。她一生在排球事业上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甚至对于世界排球都是意义深远的。也是希望其它的项目也要学习郎平的精神,那么我们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郎平:2段婚姻3段情,年过五旬遇真爱,被“平凡”丈夫宠成小女人
1981年,经过连续几天的激烈角逐,21岁的郎平终于站到了世界杯的领奖台上,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
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20岁刚出头的小姑娘,日后会在排球场上掀起滔天巨浪。
1982年世锦赛,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郎平为中国囊获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
赛场上,郎平扣球力量大,且快、准、狠,因此被大家称为“铁榔头”,当时只要她一上场,球迷就立马欢呼雀跃,期待这位“铁榔头”能“教训”一下那些国外球员。
同样,当外国选手看到“郎平”这个名字的时候,也会暗自觉得“倒霉”,深感又是一场艰难战。
其实郎平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而她之所以会走上排球运动员这条路,皆是因父亲而起。
1960年,郎平出生在天津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在她出生没多久,父亲就被下放到干校,母亲则一人扛起了家里的重担。
因为母亲要赚钱养家,所以无法很好地照顾襁褓时期的郎平,导致她从小体弱多病。
郎平的父亲是豪爽的北方人,母亲是细腻的南方人,而她则综合了父母的性格,“动”则像男孩子一般无所畏惧,“静”则与一般女孩一样恬静温柔。
郎平的父亲是一个 体育 爱好者,一有空闲就会到附近的北京工人 体育 馆看比赛,而年幼的郎平则常常跟在父亲的屁股后面,为喜欢的队伍加油助威。
在这种潜移默化下,小郎平逐渐对排球有了别样的情愫。
而她也天生是吃运动员这碗饭的,还在上小学的郎平,身高就远超同龄人,一米六九的身高格外“鹤立鸡群”。
13年,北京工人 体育 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老师来学校挑选运动员,因为身高原因,郎平被老师选中。
当她和几个同学结伴到达体校后,才知道竞争者有上千人,经过严格的选拔后,郎平被选中。
当投入训练后,很多人因忍受不了枯燥乏味且艰辛的训练而退出,郎平也曾动摇过,但父母却常常激励她:“平平,吃点苦算什么,你既然喜欢打排球,就不能半途而废。”
经过一年的训练,郎平成为北京工人 体育 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一名正式队员,之后她更加勤奋苦练,最终以最佳人选的身份进入北京队。
18年,郎平靠着在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中的出色表现,被袁伟民教授相中,成功进入国家队。
进入强手如云的国家队,郎平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只能更加拼命,她曾不吃不喝连续练习7小时,最后练到膝关节水肿也不愿停下,一旦有想停下的欲望,她的内心就会鞭策自己: “你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你还可以继续练!”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让郎平满身是伤,但她自己却不以为然,最怕的就是母亲看到这些伤,有时候手指断了,就拿纱布简单包裹一下,为的就是不让母亲担忧。
母亲虽然嘴上不说,但背地里时常抹眼泪。
看到母亲担心,郎平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妈肯定都是知道的,她就是忍着不说,怕我分心”。
但这种受伤是没办法的,她是一个排球运动员,身上背负的是国家的荣誉。
正如**《夺冠》中的一句话: “我们代表中华民族,我们要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
“要干就干最好的,要打就把对手打垮!”
正是靠着这种坚韧的毅力,郎平在中国排球史上,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郎平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排球,以致于她年过五旬才寻得真爱。
在运动员时期,郎平与八一男排的队员白帆日久生情。
每次比赛归来,白帆都会去接机,两人坐在大巴后面,有着说不完的话。
在外人看来,两人的结合乃是天作之合,同为排球运动员,事业上相辅相成,生活中彼此扶持。
1986年,郎平因伤痛不得不选择退役,同年,与白帆在北京饭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婚后,夫妻俩到美国留学,而在那个年代,郎平虽声名显赫,但收入并不高,刚到美国的时候,两人只能寄宿在朋友家,连件衣服都买不起。
因为签证的原因,郎平不能在美国找工作,只能靠在学校做排球教练勉强维持日常开销。
当读到硕士的时候,她已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无奈之下,郎平到意大利的 摩德纳队打球。
在意大利她虽然获得高额薪酬,但身体也亮起红灯,右膝关节因受伤严重,前前后后动了三次手术。
躺在冰冷的病床上,郎平开始反思,““挣钱差不多就行了,一个人不能为钱丧失一切。”于是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意大利的高薪酬,到美国生活。
靠着在意大利攒下的钱,郎平在美国安了家,并在1992年5月生下女儿白浪。
但就在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郎平与丈夫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当时郎平担任美国八佰伴世界明星队的教练,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她需要满世界的飞,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因此打理家庭和照顾女儿的重任就落在了白帆的身上,但长时间“女主外,男主内”的生活模式,逐渐将两人的给消磨光。
然而压倒两人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郎平决定回国执教。
1995年之前,中国的排球队陷入瓶颈期,发挥平平,难创佳绩。眼看中国女排即将走向衰落,袁伟民教练拨通了郎平的电话,希望她能回国担任主教练。
“我们需要你,祖国需要你。”
一边是国家的兴衰,一边是小家的离合,左右权衡之下,郎平还是选择了前者。
也就是在这一年,郎平与白帆和平离婚,女儿由两人共同抚养。
在这段婚姻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两人没有了共同的生活目标,“同床异梦”的婚姻注定不会协调。
自离婚后,女儿便由白帆照顾,而郎平则一心扑在排球上。
在被问到是否对郎平有所怨恨时,白帆说道:“没有,我非常尊敬和感谢她,我们依旧是各自很好的朋友,一直有保持着联络”。
闲暇时候,白帆就会带着女儿去看郎平出征比赛,两人虽做不成夫妻,但却成了最值得依靠的朋友。
而郎平在接手中国女排仅一年的时间,便在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获得第三名的成绩。
那段时间,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中国女排上,常常累到昏厥在赛场边,醒来后又继续投入工作。
在她的努力下,中国女排重回巅峰,在1996年的奥运会上斩获银牌,19年的亚锦赛中获得冠军。
而荣誉的背后,是郎平对家庭的愧疚,她曾在自传中,描述那段艰难时光:
于是郎平辞去主教练一职,去美国陪伴家人。
2005年,她受邀担任美国排球队的教练,但这个选择却引来国人的不满,尽管她多次解释 体育 无国界,但还是难以堵住悠悠众口。
特别是3年后的北京奥运会,郎平带领美国队获得了女子排球的银牌,网友的谩骂声与指责声如潮水般向她涌来,指责她为了钱不顾国家荣誉。
甚至有人质疑她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将她之前的所有荣誉与付出给抹去。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郎平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亮出自己的护照:“咱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护照,去每个国家都要签证。”
待到女儿长大成人,身体逐渐恢复,郎平辞去了美国教练一职。
多年后她回忆在国外执教的那段经历,说道: “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去执教,其实是一种积累和学习,对我也是一种充电。”
2013年,郎平再次担任中国女排的教练,这一年,她已经53岁,浑身是伤,双胯劳损,膝关节已经做过7次手术。
女儿白浪因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劝说道:“你的身体常年劳累,已经垮了,你再好好想想。”
郎平回复道: “我想好了,我接受这个任务,我还想再为中国女排站好最后一班岗。”
而这一次,她接手中国女排比1995年那次压力更大,因为此时中国女排的成绩只排在亚锦赛的第四名,国人感慨“现在的女排怎么连亚洲都打不出去”。
为了改变中国女排的现状,郎平只能更加拼命,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就带队训练,为了让队员减轻队员压力,她不断为她们加油打气,而自己却焦虑不安只能靠吃安眠药入睡。
在她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再次走上辉煌之路,获得了2015年世界杯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冠军。
不管是在场上拼尽全力,还是在场外精心指导,中国女排目前所获得的所有荣誉都是靠她支撑起来的,可以说她就是中国女排的“定海神针”。
自从与白帆离婚后,郎平也曾试图去迎接新的感情。
在美国生活的那两年,她结识了一位政治经济学教授,两人相聊甚欢,互生好感。
但排球还是成为这段感情的绊脚石:
“因执教中国女排,我必须离开美国。我跟他说等我两年,可他不同意,我想两年都等不了,还能过一辈子吗?”
郎平心中的那扇门始终敞开着,但迟迟没有人敢踏进去,直到王育成出现。
王育成是山东淄博人,大郎平9岁,毕业于北京大学 历史 系,致力于道教文化史和军事文化的研究。
同时,他还是一位鉴宝专家,多次在央视的《寻宝》栏目中担任嘉宾,还出版过关于考古方面的书籍,是一个儒雅的知识分子。
同郎平一样,王育成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两人相识与国家 体育 总局组织的文体联谊会上。
因为喜欢排球,王育成将郎平视为偶像,只是没想到在这次联谊会上,能一睹偶像风,他壮着胆子主动与郎平攀谈,便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生活中,郎平也十分喜欢收藏古玩,她先后收藏了流失在海外的鹿头瓶、将军罐等40多件瓷器。
但对于这些古玩真,郎平一无所知,于是在结识了王育成之后,她便邀请他到家中鉴宝。
王育成也十分乐意,闲暇时间就到郎平家鉴宝,为她讲解收藏知识。
王育成将枯燥乏味的鉴宝知识,讲得风趣幽默,让郎平听得津津有味,不住的赞叹道: “王老师,听你鉴宝,真是一种视听享受,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这么了解过它们。”
王育成则谦虚一笑,说道: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一件事情,反反复复的做,便成了专家。”
郎平附和道: “这和我们打排球,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反复的做才能见成绩。”
说完,两人对视一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之后,王育成经常约郎平一起喝咖啡、逛故宫,感情逐渐升温。
2011年2月,郎平要返回广州恒大女排执教,王育成得知后心乱如麻。
他将郎平约出来,大胆表明心意: “咱们也相处了大半年,我发现我对你不止是单纯的崇拜,还多了很多其他感情。我想呵护你的后半生,你看可以吗?”
对于王育成,郎平的心里也泛起过涟漪,但考虑到自己的职业,她还是忍痛拒绝了对方: “王老师,您非常优秀,但我的工作性质,居无定所,实在和您不合适。”
郎平考虑到前两段感情,皆因聚少离多而分道扬镳,她害怕这次会重蹈覆辙。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常年征战,郎平满身是伤,有时候旧伤复发,她疼得难以下床。
当得知郎平的顾虑后,王育成长舒一口气,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他表示: “我现在工作不忙,不管你去哪里,我都可以跟随照顾你。你身体有旧伤,更需要一个人照顾,我不怕你生病,愿意和你一起面对未来的任何困难。”
王育成的话,让郎平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她热泪盈眶,点头答应了王育成的求爱。
有了爱情的滋润后,郎平的生活不再单调无趣,就连女儿都察觉到她的改变: “妈妈,我觉得你漂亮了,也精神了。”
2013年,郎平在收到担任中国女排教练一职的邀请时,有些犹豫,她担心自己年纪大了,无法胜任。
关键时刻,王育成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你一生热爱排球,而且完全有这个能力,为了祖国的排球事业,你应该担起这个重任,我在后方会全力支持你!”
郎平这才接下这面大旗。
2014年9月10日,郎平的父亲因脑溢血去世,此时郎平正带领着中国女排在争夺亚洲杯。
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郎平强忍泪水继续训练,每到夜晚,她就躲起来偷偷抹眼泪。
那段时间,王育成替她尽忠,多次打电话安慰: “你安心比赛,家里有我,我和大姐会好好料理后事,你一定要稳住情绪,不要因为家事影响备战。”
有了王育成的安慰,郎平才得以静下心来继续训练。
待到比赛结束后,郎平回家送了老父亲最后一程。
在郎平为中国排球奉献所有时,王育成是她坚强的后盾,为她保驾护航,遮风挡雨。
2016年,王育成终于抱得美人归,与郎平在北京四季酒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新婚第三天,郎平便投身于排球中,每天天不亮就上班,到晚上10点才回家。
可不管郎平出门多早,回家多晚,王育成总会给她做上一桌热腾腾的饭菜。
因为伤痛的折磨,郎平常常难以入睡,王育成则专门去学习了,每晚为郎平进行一两个小时的,帮她缓解疼痛。
在王育成的呵护下,郎平第一次感受到小女人的幸福。
2016年春节刚过,郎平为备战里约奥运会,带领着队员到宁波北仑进行封闭式训练,这也就意味着夫妻俩又要开始漫长的分居生活了。
王育成深知郎平身上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为了不让她分心,他很少给郎平打电话。
一次他到宁波出差,所住的酒店与郎平的训练基地只有40分钟的车程,但王育成还是强忍相思之苦,没有去看望郎平,只是打了一个几分钟的电话。
对于自己的不得已,郎平也心有愧疚,““跟我结婚,你牺牲得太多了。”
王育成则幽默地说道:“能将偶像娶回家做妻子,是一个男人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幸福,其他皆可忽略不计。”
里约奥运会凯旋归来后,郎平的右髋关节旧伤复发,经过检查后被告知:“郎导右髋关节因磨损严重畸形,必须尽快手术,否则有瘫痪可能。”
这年的12月,王育成陪同郎平到美国芝加哥接受手术。
康复期间,王育成每天陪伴在郎平身边,为她准备饭菜和水果,陪她做康复训练。
经过这次手术后,王育成建议郎平放慢脚步,休息一下,郎平也自知年事已高,便答应了他。
但是在2017年2月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央视主持人张斌问郎平:“郎导,大家都等你一句话,你还考虑续约吗?”
郎平思索了一下,说道: “如果身体允许,我会考虑。”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但电视机前的王育成则一脸担忧。
当郎平回到家后,郎平主动说道: “我知道你是为了我的身体,但现在排球队需要我,而且这些队员是我亲手带出来的,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实在割舍不下。请你理解,为了她们,为了祖国的排球事业,我还想再走一程。”
见郎平的态度如此坚定,王育成也不再说什么。
其实在两人恋情刚曝光的时候,外界并不看好这段恋情,因为与郎平相比,王育成实在是太平凡。
但在爱情里,没有配不配,只有合适不合适,两人的精神是契合的,精神是相同的,彼此都愿做对方的灵魂伴侣,而这便足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