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时间
2.杭州亚运会跳高比赛选手
3.亚运会男子100米纪录
4.纵观中国男子田径,哪些项目最落后?为什么?
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时间
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时间是北京时间2023年9月30日晚。
北京时间2023年9月30日晚,杭州亚运会田径赛场上演“飞人大战”。在男子1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谢震业以9秒夺冠,成为新一任“亚洲飞人”。
在可容纳8万人的“大莲花”奥体中心体育场里,上座率几乎满员。随处可见大家手中摇动的国旗,一些小观众还带上了亚运会的吉祥物,仪式感十足。
男子100米决赛是当晚所有项目中最具关注度的,在先进行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谢震业以10秒03的成绩晋级决赛,这是他个人赛季最好成绩,而且冲过终点线时,他看上去相当轻松。此时,在平台担任解说嘉宾的苏炳添直言:“决赛这么看的话,9秒96都说少了。”
半决赛的成绩单上,泰国著名选手汶颂的10秒06与谢震业最为接近,这让接下来的决赛更加具有悬念。此时,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在一篇报道中,记录过谢震业说的一句话:“我们永远无法控制对手的发挥,所以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现场的观众就用震耳欲聋的加油声将现场气氛全面升级,几乎都睁大了眼睛,想要完整见证这重要的时刻。
发令枪响,谢震业如闪电一般冲出,全程领先,以碾压之势夺冠。成绩显示,他跑出了惊人的9秒。
杭州亚运会跳高比赛选手
杭州亚运会跳高比赛选手有李玲、穆塔兹·巴尔沙姆、禹相赫、野友博、牛春格等。
1、李玲
李玲,女,1989年7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濮阳市。国际健将,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国家田径一级裁判员,国家队现役运动员。
2014年田径洲际杯(世界杯)女子撑竿跳高世界冠军,最好成绩4.72米,首位在世界三大赛中获得撑竿跳高世界冠军的中国选手,中国第六位田径世界冠军。撑竿跳高亚洲纪录保持者,四次刷新女子撑竿跳高亚洲纪录及全国纪录。
2、穆塔兹·巴尔沙姆
穆塔兹·巴尔沙姆(BARSHAM Mutaz),男,1991年6月24日出生,卡塔尔田径运动员。2023年10月4日,穆塔兹·巴尔沙姆获得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田径男子跳高的金牌。
3、禹相赫
禹相赫(WOO Sanghyeok),男,1996年4月23日出生,韩国田径运动员。2017年7月8日夜,2017年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决赛,21岁的韩国选手禹相赫,以2米30获得冠军。
4、黄博凯
黄博凯,中国撑杆跳高运动员。2016年7月18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黄博凯名列出征田径队运动员名单。2021年,黄博凯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撑杆跳高项目运动员名单。同年9月21日,黄博凯获得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撑竿跳季军。
5、牛春格
牛春格,女,安徽省滁州市人,中国田径运动员。2017亚洲少年田径锦标赛女子撑竿跳高冠军。
亚运会男子100米纪录
亚运会男子100米记录为9秒92。
田径男子100米是亚运会田径比赛的重要赛事之一。在亚运会上,男子100米永远都是最引人注目,最扣人心弦的比赛。亚运会男子100米的记录是9秒92。该记录是在2018年8月26日,雅加达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的决赛,由苏炳添创造的。
苏炳添凭借9秒92的成绩获得了雅加达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的决赛,他也是继2010年的劳义之后,第二位获得亚运会男子100米金牌的中国男飞人。在苏炳添之前,亚运会男子100米的记录是卡塔尔选手奥古诺德,在第十七届韩国仁川亚运会创造的9秒93。
苏炳添人物介绍
苏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苏炳添还是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
苏炳添是中国田径的明星之一,他是中国田径史上里程碑式的英雄人物。苏炳添是首位跑进10秒大关的亚洲本土选手、首位踏上世界大赛百米飞人大战决赛的亚洲选手、亚洲纪录保持者。生活中,苏炳添是一个踏实、低调、专注于训练的优秀运动员。
纵观中国男子田径,哪些项目最落后?为什么?
同羸弱不堪的中国足球一样,中国男子田径也有一批项目至今没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些项目别说在世界田坛 被人家甩下了几条街,就是在亚洲也是默默无闻的角色,那么究竟是哪些项目拖着中国男子田径的后腿呢?
资料显示:在所有男子田径项目(以进入奥运会为标准)中,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这四个项目堪称中国男子田径的老大难,也是中国田径中最落后的一块短板,自1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田径全面走向国际舞台以来,这几个项目从未在亚洲比赛中有所建树,更别提在世界比赛中摘金挂银了。以1500米为例,窦兆波保持的全国纪录为3分36秒49,不仅与巴林选手阿萨德创造的3分29秒14的亚洲纪录相差甚远,而且与摩洛哥选手奎罗伊的世界纪录3分26秒相差了近10秒;800米的全国纪录是1分46秒32,与巴林选手萨迪保持的亚洲纪录相差近4秒,在近几十年的各种国际比赛中,中国中长跑运动员一直扮演着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这几个瘸腿项目严重制约着中国田径整体水平,也是男队无法与女队平起平坐的主要原因。
中国选手窦兆波(132号)夺得2002年亚运会男子1500米银牌,这也是50年来中国中跑选手在这个项目上取得的最好成绩。除此之外,我们的铅球、链球、400米栏、5000米、10000米、十项全能等尽管曾在亚洲比赛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近些年了,都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印度、卡塔尔和巴林的运动员对我们占据了绝对优势,可以说在这些项目上我们已经丧失了在亚洲争金夺银的可能。
田径文化的匮乏和单一的人才选拔模式是造成这些项目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人种天赋差异只是次要因素。优秀的运动员都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那些人。中国男子田径特别是中长跑项目为什么落后?普及率太低是首要因素,我们的全民参与程度、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程度、民众对田径的喜爱程度都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运动人口基数的稀少大大限制了中长跑人才的涌现,主观上造成了人才无处可寻的尴尬局面。单一的体校选拔形式又使很多人才被埋没在寻陌民间。另外,由于全民参与程度不高,造成田径职业化进程不足,商家关注度不够,许多比赛不仅观众寥寥,而且无人赞助,长期下去,我们的田径水平逐渐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