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田径竞赛规程-奥运会田径规则

tamoadmin

1.田径比赛的历史渊源,以及相关的规则

2.田赛和径赛分别有哪些项目

3.田径运动径赛规程包括什么

田径比赛的历史渊源,以及相关的规则

奥运会田径竞赛规程-奥运会田径规则

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奔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的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  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壁画描绘田径运动场景。田径比赛起源于古希腊的古代奥运会,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了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当时就设有24个田径场内赛跑项目,还有竞走,跳高,标枪以及铁饼。从那时起,田径运动就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公元前490年,传说希腊士兵菲利皮迪斯从马拉松城一直跑到雅典城,全场跨度约为40公里,为的是报告希腊军队打败了波斯军队的喜讯。当跑到雅典时,菲利皮迪斯精疲力竭而死。为了纪念他,后人就创立了马拉松跑比赛。  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竞技项目。  1964年,全自动电子计时的最小计算单位达到了0.1秒。  1968年,美国人吉姆·海因斯成为历史上首位100米跑进10秒大关的运动员。迪克·福斯贝里革命性的创造了跳高的全新姿势“福斯贝里跳”(背越式跳高)。同时国际大赛首次使用了合成塑胶田径跑道。  1983年,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  田径运动包括跳、投类以有效成绩距离大者名次列前的田赛和跑、走、跨(含3000米障碍)类完成全程时间短者名次列前的径赛以及由上述田、径两类各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项目和短跑团体接力项目,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和比耐力的体能项目,或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或要求在很长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耐力,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比赛 国际田联规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必须在规定时间里达到规定的报名标准,个人项目每个单项达到A级标准的最多3名运动员参赛,如无达到A级标准的运动员,允许1名达到B级标准的运动员参赛,如无达到B级标准的运动员,则允许各报1名男女运动员参加除田赛项目、10000米跑、七项全能、十项全能以外的其他项目比赛。接力项目每个协会每个项目最多1个队,接力运动员可报6名,其中可报两名未达标的运动员。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在男子100米决赛中取得第一名,但是他却没有通过赛后的检测。1990年在巴黎的第二届奥运会上,首次增加了女子田径比赛,当时参加比赛的女子田径运动员仅有6名。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促使田径运动成绩不断提高和改进训练方法的动力。许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经过刻苦训练、他们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通过奥运会又推广于世界各地。如:第二届和奥运会推广了跨栏跑和剪式跳高技术。用大运动量训练的捷克选手拉脱培克,在第十五届奥运会上取得5000、10000米和马拉松3项冠军后,变速跑的方法立即推广于世界各地。1960年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上用马拉松式训练法的新西兰运动员斯奈尔、马吉等在800米、5000米、10000米上取得好成绩后,新西兰的马拉松训练法又得以推广。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用背跃式跳高取得冠军后,世界各地仅2·3年时间里便取代了俯跳卧式跳高技术。诸如此类事例在历届奥运会中不胜枚举,它对田径运动的技术和训练方法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促使了全世界的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

1、 定义 田径运动 田赛和竞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 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田赛: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 2、 赛远度项目比赛可试跳(掷)几次? 跳远、跳远和各投掷项目,参赛运动员只有8名或足8名时,每人均可试跳(掷)6次; 运动员超过8名时,每人可先试跳(掷)3次,有效试跳(掷)成绩最好的前8名或与第8名成 绩相等者,可再试跳(掷)3次。 3、 田赛高度项目比赛中可否免跳? 可以。运动员可在在裁判员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的任何一个高度上开始起跳,也可在以 后任何一个高度上决定是否试跳。不管在任何高度上,运动员有3次试跳机会。如在某一高 度上第一次或第一次和第二次试跳失败后,仍可请求免跳,但在下一高度上试跳的次数,只 能是前一高度上试跳失败后所剩余的未跳次数。在某一高度,运动员请求免跳后,则不准在 此高度上恢复试跳;只有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名次的情况例外。 4、 田径赛以哪个赛次的成绩排列名次? 田赛高度项目,以运动员最后试跳成功的高度,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名次决赛的成绩排列名次;田赛远度项目,以运动员6次试跳(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排列名次;全能项目,以总积分多少排列名次。 6、 起跑发令用几个口令? 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 100米接力、4 200米接力、4 400米接力)的各项径赛,发令员用3个口令:“各就位”、“预备”和鸣枪。400米以上的各项赛跑,只用2个口令:即“各就位”和在所有运动员稳定时鸣枪或启动经批准的发令器材。 7、 哪些径赛项目必须使用起跑器和蹲踞式起跑? 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 100米接力、4 200米接力、4 400米接力)的各项径赛运动员应 必须使用起跑器和蹲踞式起跑。400米以上(不包括400米)各径赛项目,用站立式起跑,不 得使用起跑器。 8、 运动员起跑犯规如何处理? 当1人或多人起跑犯规时,其他运动员容易跟随,严格地说,跟随者也属起跑犯规,发令员 只警告他认为对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1名或多名运动员。如一次起跑有多名运动员犯规时, 发令员应一个一个地警告。 9、 起跑犯规几次取消其比赛资格? 单项两次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运动员;全能运动中3次起跑犯负有责任的运动员,应取消其 比赛资格 10、 开、停、回表以何为准? 开表应从发令抢发出的烟或闪光开始。停表则从运动员身体躯干(不包括头、颈、臂、手、 脚)的任何部分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平面的瞬间为准。回表以现场指挥或宣告员按响门铃为准,基层运动会由计时主裁判统一指挥回表。 11、 接力赛跑违反哪些规定应判犯规? (1) 未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者。 (2) 未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者。 (3) 传接棒时抛掷者。 (4) 接受助力(如推动跑出)跑进者。 (5) 跑出各自的分道影响他人者。 (6) 部分分道接力项目,未跑完规定的分道距离并通过抢道标志线,就切入里道跑进者。 (8) 传接棒时或传接棒后阻挡他人跑进者。 (9) 传棒后跑错位置或跑出各自的分道而故意阻挡他队队员者。

田赛和径赛分别有哪些项目

田赛有跳高、跳远、跳远、撑杆跳高、铅球、铁饼、标枪、链球等。径赛设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马拉松、100米栏、400米栏、10公里竞走、20公里竞走等。

一、田赛简介

田赛是田径运动的一类,是在田径场规定的区域内进行的跳跃及投掷项目竞赛的统称。在田赛的各项比赛中,如参加人数过多,可先举行及格赛,达到及格标准的参加正式比赛。

远度项目(投掷和跳远)的正式比赛人数超过8人时,每人先试掷或试跳3次,择优选8人,每人再试掷(跳)3次,以6次中的最好成绩为比赛成绩并以此排名次。

高度项目(跳高)的正式比赛,裁判员先宣布起跳高度和横杆升高幅度的,每个高度运动员都可试跳3次,运动员可以选择起跳高度(不低于规定的高度),可对任何一次高度提出“免跳”。

二、径赛简介

径赛是田径运动的一类,是在田径场的跑道或规定道路上进行的跑和走的竞赛项目的统称。在径赛的各项比赛中,如果参加人数较多,可先举行预赛、次赛和最后有8人参加决赛,以决赛的成绩作为最后判定名次的成绩。

径赛必须沿逆时钟方向(即左手靠近里圈)跑进。道次(或起跑位置)由抽签决定。分道跑项目和接力跑的第一棒起跑时必须使用起跑器(其他各项径赛不得使用,用“各就位”、“预备”和鸣枪3个发令信号,部分分道跑和不分道跑项目只用“各就位”一个口令,然后鸣枪。

田径运动的定义和历史

一、定义

田径运动(Athletics),是指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项目及其由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的总称。田径的最高组织机构为国际田径联合会,于1912年7月1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中国最高组织机构为中国田径协会,1954年成立于北京。

二、历史

田径运动历史悠久,起源于人类的基本生存与生活活动,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在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奥林匹亚村举行,从那时起,田径运动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之一。到公元648年,奥运会又增加了跳跃、投标枪、掷铁饼等比赛项目。

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了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走、跑、跳跃、投掷等12个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项目。第1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现代田径运动体系的建立。

田径运动径赛规程包括什么

田径运动径赛规程包括三点:确定竞赛活动组织方案、制定竞赛规程和成立组织机构。

具体如下:

一、确定竞赛活动组织方案:

1、比赛名称和目的的任务(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和其他特殊要求来制定)

2、比赛主办与承办单位

3、比赛时间与地点(学校运动会通常放在一学期的中间举行为宜)

4、比赛规模(主要应包括参加单位、参加人数、竞赛组别和项目等)

5、比赛组织机构(组织形式、各工作部门的分工及负责人名单、各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名额等内容)

6、经费预算(会场布置、场地修建、器材、宣传、奖品、印刷、文具、医药等费用)

7、工作步骤(主要说明运动会筹备工作分几个阶段进行,各阶段主要工作安排等)

二、制定竞赛规程

1、运动会的名称、目的任务与要求主办单位、比赛日期及地点,参加单位及组

别等,根据运动会的组织方案拟定上述内容。

2、比赛项目

根据运动会的性质、规模、参加组别、运动员的水平拟定。基层单位举办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置一定要注意具有群众和广泛性。

3、参加比赛办法

包括每单位可参加多少人,每人可报几项,每项限报几人,接

力项目参加办法以及参加者的资格规定等。

4、报名办法

说明报名表格填写方法,规定报名开始和截止日期,报名条件以及身体检查规定等。

5、记分及奖励办法

说明各项录取的名额,个人和集体、全能和破记录以及团体总分的计算与奖励办法等。一般运动会各项可录取前6名,按7、5、4、3、2、1记分,集体项目和全能项目得分加倍。

6、比赛规则

说明用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某年田径竞赛规则和补充规定等。

7、参加单位应注意事项

包括对各单位准备比赛和参加比赛的要求等。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于运动会前2—3个月公布。

三、成立组织机构:

1、组织委员会

2、个竞赛职能部门

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与进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为了统一领导,便于工作,必须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

机构的形式和规模根据实际需要决定。通常设三组开展工作。

1、宣传组

负责宣传教育、会场布置、开幕式与闭幕式组织、奖名奖状发放等项工作。

2、竞赛组

负责编印次序册、配备与培训裁判员以及竞赛裁判等项工作。

3、后勤组

负责场地与器材准备、奖品奖状购置、赛会引、饮水供给和医务人员配备。

为了保证运动会按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组要制定工作,紧密配合开展工作。

体育教师应分配到各组参加工作。

体育组应成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取得各方配合,积极完成举办学校运动会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