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中国获奖情况-伦敦奥运会4200中国

tamoadmin

1.啦啦操的联赛

2.水上巴士起源于哪个国家

啦啦操的联赛

伦敦奥运会中国获奖情况-伦敦奥运会4200中国

2012年12月14日到2012年12月17日,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中国啦啦之星争霸赛总决赛”在常州嬉戏谷动漫会展博览中心和常州嬉戏谷大剧院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55所大中小学、体育协会、业余体校、健身俱乐部及少年宫的172支代表队,计3327名运动员将在123个项目中进行角逐,优胜队伍将组建“中国啦啦操队”参加2013年2月和4月在美国向奥兰多举行的世界中学生啦啦操锦标赛和啦啦操世界锦标赛。

啦啦操运动1877年起源于美国,2002年引入我国,由于它是一项充满阳光、时尚和团队精神的大众体育运动,在我国大中小学中受到青少年前所未有的追捧,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开展全国啦啦操联赛官方赛事,三年多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在教育部大中小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教育报刊社的倾力支持下,发展迅速。分站赛遍及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有超过200所国内高校和逾2000所中小学、 社会俱乐部的热情参与,网络红人“奶茶妹妹”章泽天就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示活动中产生的代表。2012年国内联赛更是火爆,参赛运动员一举突破3万人,600余名优秀运动员还参加了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地举行的世界啦啦操赛事;其中北京分站赛的前五名“中国啦啦之星”已经作为“三星奥运形象大使”在2012年8月远赴伦敦奥运会为我国奥运健儿加油助威。

为普及推广这一运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先后在全国近十个省市举行了大规模培训,参训的教练员和裁判员近6000人,2012年又推出竞赛积分排名和“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的评选,以及优秀教练员的评选和运动员达标注册,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单位的积极性。现中国从事啦啦操运动的人口已近20万人,直接覆盖600万以上人口。

从2013年起,中国啦啦操联赛开始实行A级赛区和B级赛区制。联赛之外,还有总决赛、锦标赛、冠军赛和中国公开赛择地举行。与此同时,2013年由我国南京承办的世界首届艺术运动会上,中国啦啦操将选派出6支队伍参赛。

在为期三天的角逐中,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教育局、常州市相关部门领导亲临嬉戏谷现场,与现场数千观众一同感受中国啦啦操带给大家的与欢乐。国际啦啦操联合会秘书长卡尔、技术部主任库伯对世界啦啦操发展格局进行了交流讲解,25名美国高水平的啦啦操运动员在赛间分为5组,与国内各参赛队伍进行技术交流与指导。此外首届全国学校啦啦操高层论坛研讨会,“全国啦啦操窗口示范学校”校长联盟也同期进行。

2014年12月12日,全国拉拉操冠军赛江苏无锡开赛,来自全国20个省市区的4200多名啦啦操选手参加比赛,其中无锡选手有900多名,均来自无锡大中小学以及职业院校。据悉,这是无锡首次举办该项赛事,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选手们将参加40多个项目的角逐。

广西桂林有一支由高校学子组成的啦啦操队,他们先后5次在世界啦啦操比赛中获得冠军,这就是广西师范大学啦啦操队,他们还有一个帅气的队名——“马龙队”。

水上巴士起源于哪个国家

水上巴士也就是赛艇。起源于英国。赛艇作为最古老的传统运动之一,起源于英国。 最初作为商业,救生和战争的工具,日日在泰晤士河上摆渡往来,这也是生活在水边的人们日常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水上巴士。

水上巴士也就是赛艇。起源于英国。赛艇作为最古老的传统运动之一,起源于英国。 最初作为商业,救生和战争的工具,日日在泰晤士河上摆渡往来,这也是生活在水边的人们日常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水上巴士。

巴黎水上巴士

巴黎市交通管理公司将与巴黎轮船公司签署一项“水上巴士”班船合同,该“水上巴士”在塞纳河沿岸停靠九站,市民只要花40欧元买一张年卡,就可以全年乘坐。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巴黎水上巴士

外文名

Paris water bus

别名

Voguéo

正文

巴黎水上巴士 (Voguéo) 是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和马恩河上的水上巴士服务, 连接巴黎市区偏东南的奥斯特里茨车站 (Gare d'Austerlitz) 和东南郊的阿福居 (Maisons-Alfort). 该水上巴士于2008年开通, 与巴黎地铁, rER, 公交同为巴黎大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

历史

[编辑]

塞纳河渡轮

1900年的航线图

塞纳河上渡轮的历史源远流长, 并且在1828年公交车开始兴起之前是巴黎地区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 19世纪末时, 有4条渡轮线行走塞纳河上, 连接西部的苏尔讷 (Suresnes) 和奥特伊 (Auteuil), 市中心的杜伊乐丽花园和卢浮宫, 以及东部的奥斯特里茨车站, 沙朗东 (Charenton) 和亚布隆 (Ablon). 1900年世博会期间, 渡轮的客流量达到了顶峰, 达4200万. 但过了几年, 随着铁路交通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巴黎地铁的陆续开通, 塞纳河渡轮迅速遭到冷落, 1913年的客流量只有1300万, 一战爆发更给其致命一击, 1917年, 无人问津的渡轮全部停开.

1917年之前, 塞纳河渡轮由巴黎船舶总公司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bateaux parisiens) 经营, 1921年, 新成立的巴黎公交公司 (Société des transports en commun de la région parisienne, STCRP) 继承了船舶总公司的经营权, 并新开了一条线路, 连接卢浮宫和阿福居. 不过当年的客流量仅有200万, 远达不到塞纳省期待的700万, 于是STCRP调低了收费, 并且将线路分段经营, 1923年的客流量因此提升到了近500万. 但铁路交通的吸引程度仍然大大超过船舶交通, 于是1926年STCRP取消了冬季班次, 从11月1日至3月1日船只停开. 1933年的客流量仅有130万, 次年5月5日省决定再度停开渡轮. 之后塞纳河渡轮直到1950年代才重新出现, 不过是私营观光船, 对游客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