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里约奥运中国代表团屡遭不公平对待现象?
2.针对中国的规则改变,是奥运之痛吗
3.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受到不公平待遇有哪些
如何看待里约奥运中国代表团屡遭不公平对待现象?
“裁判偷走了我的梦想”,昨天吕斌在自己微博留下的这句话,估计很多网友都看哭了……心疼吕斌……
从国旗错误,到孙杨被诬陷,女排被喝倒彩,再到拳击吕斌打到对方读秒却被裁判判输梦断里约,这一系列的“事故”,让我们再一次发问,奥运真的公平吗?
国旗错误的事情,我觉得可以告一段落了,里约奥组委已经道歉,并且新的国旗也在加紧赶制中,再者,错误的不仅仅是中国国旗,所以国旗并没有特别针对中国的意思~
但是,吕斌被判输,简直气的肝疼~特别是当吕斌高举拳头准备接受欢呼和庆祝时,却被告知赢的是皮特·姆盖的时候,当时的吃惊到痛哭失望的神情,看哭了……
幸好,吕斌的努力,很多人都看在眼里:
在美国广播公司的拳击评论员斯蒂芬·邦茨说:我认为现场的呼喊声影响了裁判。毫无疑问,中国选手才应该是真正的胜利者。
观看了比赛的英国职业拳击手安迪·李也在社交媒体上支持吕斌:我认为中国选手吕斌赢了!
美国职业拳击手雅克·多诺万则直言:这场比赛的判罚非常有问题。
…………
奥运会理应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这也是奥运会的宗旨精神所在,然而,今天里约奥运我们说看到的一切,似乎已经偏离了奥运的宗旨,如果连奥运这一项竞技体育,也不得不上升到政治上面的话,那么,奥运的意义,还剩下多少?
针对中国的规则改变,是奥运之痛吗
虽过立秋,热浪接着一个热浪,全无消退之意。与穿过地球,到达那一面的里约奥运如火如荼景象相比,倒也是相映成趣。
所不同的是,我观看奥运盛况的热情,却大不如前。毕竟已不再年轻,全然没有刚调来常州时,半夜起来看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的精神头了!但对体育,尤其是对奥运的那份爱依旧,情依旧……
首日无金,大跌眼镜。于是有国人迁怒于“规则”的改变:从这届奥运起,射击预赛成绩不再带入决赛,且决赛取末位淘汰。中国运动员一时“适应”不了,丢金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殊不知,别国运动员也是在相同条件下参赛的?你不适应,他们也不适应啊?
无独有偶,本届奥运会,女子举重所引起的争议也还不少。
我国48公斤级举重选手侯志慧被“临阵换将”——替换出大名单,改由75公斤级选手孟苏平参赛。也许公开的理由是侯志慧在报名前的膝盖受过伤,其实真正原因是俄罗斯举重队被全员禁止参加里约奥运会后,孟苏平最大的对手卡什丽娜没有前来参赛,她夺冠的概率大大增加,超过侯志慧。
“打更有把握之仗”,完全是合理的战术变化。但比赛结果却非谁能左右,金牌偏偏旁落给了朝鲜姑娘。于是遂有人借题发挥,什么“金牌战略作怪”,什么“不惜牺牲运动员个人利益”,什么“政治凌驾于体育精神之上”一时甚嚣尘上。
其实他们忽略了问题的由来,始作俑者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被列入正式项目,并规定每个代表队最多只能参加7个级别中的4个,且每项只能报名1人。当时中国举重尤其是女子举重是大力士横空出世,可谓高手林立,问鼎世界冠军者不乏其人!
就是这个所谓的“规定”——奥运会28个大项中,只有女子举重才有的这个该死的规定!断送了多少拼死拼活苦练的举重国手的奥运梦?特别是生长在农村的贫苦农家子弟,想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刻苦训练流下的汗水,连同心酸的泪水,永远装不满教练们的“期望”,还有伤病缠身呢?如果纯粹以报名成绩来确定参赛名额,中国在这一个项目就很可能拿走十几枚奖牌,这将会圆了多少姑娘们奥运奖牌梦哦!
事情就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作为对比,在游泳项目中,背上有中国“拔火罐”红印的“飞鱼”菲尔普斯,一人就可报8项。倒是要问一问,女子举重有7个级别,却只能派4名选手参赛,这公平吗?同样是选手,“差别为什么就那么大呢”范伟的那句“忿忿不平”的小品话用到此处,最合适不过了!不管你怎么解释来解释去,客观效果是不是用“规则”限制,或说“卡”住了每个级别都具备夺金实力的中国队?——反正大多数义愤不平的国人是如此理解的!
在这样一个不可能改变既定“规则”的团体项目中,中国队员以“团队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可值得振振有词指责,貌似正义公平批评的呢?
翻翻历届奥运的历史,运动项目修改规则司空见惯,但为什么偏偏有很多都与中国有关呢?在跳水、乒乓、体操、羽毛球这些中国传统强项上,规则都曾改了又改,变了又变,多次更改……
以“国球”乒乓为例,君不见一忽儿大球制,一忽儿11分制,一忽儿无遮挡发球等改制频频发生。国际乒联还特意规定:同一个协会的奥运会两对双打选手必须抽在同一半区,“故意”让中国队想要包揽奥运会双打项目的冠亚军成为梦呓。更有甚者,国际乒联在2009年“变本加厉”地提出,奥运会和世锦赛只发2个参赛名额。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针对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包揽了男女单打两个项目的金银铜牌而做出的针对性极强的所谓“决议”。——“司马昭之心”不仅仅是“路人皆知”了吧!
事情至此,还没完!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际泳联大幅修改跳水规则,预赛、半决赛和决赛全部当作独立的比赛进行,选手的得分都从零分计起,决赛时所有的选手又必须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争夺冠军。众所周知,中国选手的实力所至,常常会在半决赛中就将对手远远的甩在后面,对他们来说,这显然不是利好消息。
针对中国队的规则改变,是否成了奥运之痛?面对规则的改变,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呢?
这是摆在中国队,也是摆在所有关心中国队的亿万中国人面前,不能再回避的问题!是怒目以对,喋喋不休,牢骚满腹,还是应该更理性和客观一点来看待呢?
不可否认,不少规则的调整,对中国冲击之大犹如“当头棒喝”或“晴天霹雳”。但也应看到,有些规则的调整或更改,对外国的冲击或许更大。比如本届里约奥运会射箭项目的比赛,用了新赛制:团体赛也改为了局胜制,环环都很重要,一次都马虎不得,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这倒让中国队挑战射箭项目的霸主——韩国队,有了新的希望!
尤其不应忘了的,是当年垒球、棒球是怎么被“逐出”奥运会项目的?——就是因为“一霸独大”,造成缺乏世界范围内的群众基础的恶果,而酿此大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鉴不能那么快就被遗忘的啊!
规则改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总的说来还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为了让竞技体育中冠军的角逐更加紧张刺激,以此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当然也是为了给更多选手,以更加充分的发挥的机会——注意,每项运动,参与的选手越多越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不是成为少数国家垄断,或少数运动员的“个人秀”。
任何运动项目的改革都不可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一时伤及实力超强,称霸一方的队伍,也就在所难免了。这是世界各国体育界“反垄断”,“反霸权”,形成的“共识”,这一点倒不独独针对中国。
况且,不同的规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此一时彼一时也。对于赛制的改变是否合理,也不应简单武断地作出判断。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世排名界第一的林丹在第一场比赛即被爆冷,淘汰出局。就是因为改变规则后,单纯淘汰赛制的缺陷所至,——偶然性过大之故。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上,世羽联用了“先小组赛后淘汰赛”的新赛制,却又让某些队“钻了空子”——小组赛故意输球,以避免内战的“漏洞”出现,这显然有违吸引更多观众之良好初衷。
打破既定规则,是会对强者不利。但与当年垒球、棒球“一国独大”后,世界各国的参与热情因此而丧失,导致被迫退出奥运会项目的悲惨结局相比,不知要好上几百几千倍吧?
再换一个角度想想,如果有越多项目的规则限制了中国队的夺金,就越证明了中国队的实力不容小觑。在修改规则后,难度增加的情况下,依然能摘金夺银,这不更加增加金牌的含金量了吗?
所以每次修改规则,中国一直表现得很坦然,也颇为大度!
也就是说,对于各项运动历次修改的新规则,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体育大国——暂时还算不上“体育强国”,也一直平和地接受,努力地去适应。甚至像乒乓球规则修改后,中国队反而更添杀气,锐气和冲劲,技术也更趋炉火纯青。中国乒乓球队,不照样无敌得寂寞吗?
选手理性了,少了现在朝鲜得奖运动员的那种感谢“领袖”恩情,国家栽培的涕泪满面;
观战的国人理性了,不再因选手一个动作失误,错失金牌,而遭至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中国理性了,金牌固然重要,但已不再把教练、运动员压得透不过起来……
且不去说“中国不点头,规则也不一定能改得成”这种赌气话。中国始终是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一种“精神”:只要新规则确实有利于一项运动的推广,增强运动的竞技性,竞争性,提高收视率和最大限度地引起世人关注,那么作为这项运动的强者——中国,基本上都是支持的。即使暂时有损于中国的“统治地位”或说“霸主地位”也以平常心待之。就像中国不怕乒乓、羽毛球,跳水等规则修改,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实力过硬外,也有中国支持公平竞争,提高项目的观赏性,刺激性,让世界各国更多的运动员参与奥运,以至全民参与健身强体的原因!
唯有如此,方能支持该运动项目的推广与发展,这或许才是奥运精神的真正精髓,你说呢?
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受到不公平待遇有哪些
1、中国游泳队:霍顿讽刺孙杨是骗子
在里约奥运会的第一天,备受关注的400米自由泳决赛当前,孙杨友好地向霍顿打招呼时,遭到了对方的不屑和鄙视,霍顿明确地向媒体表示,自己不愿意和选手同场竞技。在400米比赛后,孙杨数次不计前期愿意与他握手庆祝,但霍顿依然冷眼相对。此后,澳方甚至力挺澳大利亚选手,声称霍顿拥有自由言论的权利,无视中国游泳队提出的道歉要求。
2、中国体操队:范忆琳被故意压分不让进决赛
女子个人单项决赛名单的公布后,结果出人意料,世界最高难度的范忆琳无缘决赛,令人咋舌。比赛中,范忆琳完成了世界上最难的高低杠表演,但似乎裁判故意为之,她最终以15.266分位列第九名,无缘决赛。所有人都知道,中国选手进入决赛,凭借她们较高的起评分和出色的表现,将很有可能威胁某些国家的夺金希望。
3、中国举重队:黎雅君遭遇改判,金牌拱手送人
女子举重53公斤级是中国选手黎雅君冲金的拿手好戏,她在第一次试举123公斤时表现轻松,在看到显示屏显示两白一红后,黎雅君才将杠铃放下。随后,为了确保冠军,黎雅君追加了重量到126公斤,无奈两次失败。就在中方教练组在后台庆祝夺冠时,裁判才将改判后的结果告诉给了中方,那一刻犹如晴天霹雳,而黎雅君也因为三次试举失败以零的成绩告别了奥运赛场。
4、中国击剑队:孙一文被裁判喊停,对手继续得分
在里约奥运会女子重剑的半决赛中,孙一文加时赛不敌意大利选手,与决赛擦肩而过。事实上,孙一文一度领先对手超过三剑。当媒体访时,孙一文表示,当时裁判两次喊停后,意大利选手仍然又出击了一次,并且被计入得分,导致自己在加时赛中失利。地是,孙一文在此后的铜牌争夺战中积极调整心态,仍然拿到了女子重剑的奥运奖牌。
5、中国帆船队:徐莉佳被取消成绩
在今天的女子帆船激光雷迪尔级比赛中,优势明显的徐莉佳在第二轮因为犯规被判取消成绩。根据帆船比赛的规则,船只在相对舷风行驶时,左舷风船应避让右舷风船。而徐莉佳未能及时避让对手遭遇了绕标转圈的处罚,此后美国选手佩琪抗议其速度太慢影响了自己的比赛,于是裁判判罚徐莉佳取消成绩。由于小编对于帆船比赛规则不是很了解,经网络查证,这样的判罚是属于合理范围之内的。
6、中国拳击队:吕斌被裁判偷走了梦想
在男子49公斤级的拳击比赛中,吕斌拼尽全力,却败给了肯尼亚35岁老将瓦瑞,无缘八强。事实上,吕斌在第二回合处于劣势,但第三回合优势明显,一度将对手打到读秒,而关键的首回合中,三名裁判出现了两名裁判支持肯尼亚人的情况,令人错愕。此前,吕斌甚至提前开启了庆祝,高举双手,但最终裁判宣布,瓦瑞取胜。赛后,吕斌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直言不讳:裁判偷走了我的梦想。
7、国旗
当洪荒少女傅园慧在100米仰泳决赛中和加拿大选手麦斯以同样的成绩并列第三,获得铜牌。然而,在随后的颁奖仪式中,五星红旗却被悬挂在了加拿大国旗的下面。而此前的男子柔道57公斤级决赛中,日本和葡萄牙的国旗就是平行放置的。再加上里约奥组委提供的国旗还存在着十分低级的错误,这样的颁奖仪式简直是对中国奥运代表团的一种侮辱。
里约奥运开幕仅仅三天,中国奥运健儿就遭遇到了如此多不公平的待遇。我们深知,随着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奥运代表团在里约所遭遇的黑幕将越来越多。奥运会,其实不过是国家之间的一场博弈,也许存在着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但面临着种种不公,唯有继续努力提高世界影响力,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