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国家队训练-白俄罗斯的运动员

tamoadmin

1.世界排名比国足还低的欧洲国家队有哪些?

2.白梅的人物事迹

3.博金斯卡娅的体操生涯

世界排名比国足还低的欧洲国家队有哪些?

白俄罗斯国家队训练-白俄罗斯的运动员

根据国际足联的最新排名,中国男子足球队以1340分居第68位。比国足排名还低的欧洲球队有:

一、以1339分排名第69位的北马其顿,北马其顿这个国家是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员之一,1991年独立。1992年开始参加国际比赛,参加过1996、2000年欧洲杯和1998、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但是都没能获得决赛权。

二、以1294分排名第82位的白俄罗斯,白俄罗斯国家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取得过参加世界杯足球赛和欧洲足球锦标赛的资格。

三、以1261分排名第92位的塞浦路斯,塞浦路斯男足最有名的事件是在2012年欧锦赛预选赛小组赛中客场以4:4逼平强大的葡萄牙队,爆出一巨大的冷门,这也成了葡萄牙队主教练奎罗斯下课的导火线。

四、此外,比国足排名更靠后的欧洲球队还有:以1255分排名第93位的卢森堡、以1212分排名第102位的爱沙尼亚、以1191分排名第109位的法罗群岛、以1094分排名第131位的立陶宛、以1075分排名第139位的拉脱维亚、同样以1075分排名第139位的安道尔、以978分排名第172位的摩尔多瓦、以933分排名第179位的马耳他、以928分排名第182位的列支敦士登、以889分排名第197位的直布罗陀。

五、最后是以835分排名第210位的圣马力诺,这个国家的男足也值得一提,因为这个国家面积太小、人口太少,这个国家的足球水平也是相当弱的,他们至今只赢过一场比赛,那是在2004年一场与列支敦士登队的友谊赛中1-0击败对手。圣马力诺也是目前世界排名最后一位的球队。

白梅的人物事迹

作为一名***员,她坚持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并将学习所得贯彻到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多年来,她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牺牲了数不清的节假日休息时间,放弃了无数次与家人,特别是与年幼孩子团聚的机会,每天坚持长达9、10个小时,甚至11、12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作为一名***员,她自始至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当教练又当母亲,承担起小运动员们从生活、学习到训练等一系列繁重的教育工作和监管责任。

通过多年的拼搏与努力,白梅同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体操运动员(6人获得国际运动健将、20人获得国家级运动健将),并在国内外赛事中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全国冠军奖牌60余枚,获得世界杯系列赛亚军4次、季军6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白梅同志作为主教练带队参加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比赛,为祖国赢得一枚宝贵的奥运会银牌,出色地实现了艺术体操项目2008年冲击奥运会奖牌的赛前目标,实现了艺术体操项目在中国发展30年来的历史性突破。

自1998年留校至今,白梅早已经习惯了把训练场当成自己的家,每天与队员们一起训练的日子。为了练好每一个技术细节,为了比赛场上多得0.1分,白梅一遍又一遍地将技术动作示范给队员们看,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她们技术动作上存在的不足,一遍又一遍总结整套动作的得失。12年来,她和队员们每天的训练时间至少是9小时,遇上训练任务完成不理想的时候,每天的训练时间会达到11、12个小时;12年来,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队员,而自己仍然坚持着几乎不变的工作方式:每周根据日程训练六天,周日再根据本周完成的训练情况进行机动调整。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每天迎着晨曦走进训练场,常常披着星辰与疲惫的身体回到家,12年几乎没有休息过任何一个国家法定节假日。每年春节是亿万个家庭阖家团圆的时候,却正是运动队伍冬训储备体能、发展新技术、改进编排的最佳阶段。12年的春节,白梅都是和运动员一起度过的:吃了年夜饭,和大家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跟家里通个电话,督促小运动员们给各自的爸爸、妈妈拜年,大年初二一早,又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工作中。

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诺大一个训练场和一群孩子;没有领导甚至旁人看见,只有自己默默地承担着有些寂寞甚至是枯燥的训练;没有人告诉她,这样的辛勤付出是否会有回报,只有自己用信念与执着支撑着一份坚持。她始终坚信,她是一名普通的教练,更是一名***员。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是她作为一名***员最神圣的使命!

由于艺术体操项目的特殊性,运动员进入专业训练的年龄都特别小,平均只有5到6岁,即使进入国家队也只有11、12岁。作为她们的教练,就不只是要承担起她们的训练工作,更要在生活上关心她们,在学习上对她们进行监督指导。

“这些孩子离开父母都还小,每天还要承担同龄人难以想象的训练强度,我要在每一个孩子最美好的成长阶段尽量给她们更多的爱。”白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队里,她既当教练员,又当妈妈,在生活中处处关心这些小队员。队里的伙食好不好,孩子们穿的衣服暖不暖和,白梅平日里都会处处留意,经常过问。由于运动员年龄小,有一部分孩子到国家队训练时还带着疫苗接种证,细心的白梅都一一做好记录,按时带领她们接种疫苗。平日里,不管是孩子们拉肚子、发烧,还是冬天下雪路滑摔了跤,或是贪玩被野猫抓伤,白梅只要知道她们生病了或是出了什么伤痛状况,总是第一时间带着她们赶往医院进行诊治。哪怕有的孩子只是牙疼,白梅也是心疼得不得了,二话不说带着孩子就往医院跑。

有一次,一名运动员发烧了,晚上8点多打电话告诉白梅,白梅立即跑到她所住的公寓带着她去医院就诊,量体温、化验、输液,白梅一直陪在小队员身边,看着护士把针扎进小队员的血管,白梅心疼得直掉眼泪。这个时候,她的手机又响了,原来是同屋的另一名运动员也发烧了,安顿好医院里输液的小队员,擦擦眼泪,白梅又立刻回到队里接另外一名小队员来医院就诊。当和队员们再次回到运动员公寓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三点了。来不及脱掉外衣,白梅倒床就睡,说来也巧,这时的手机再次响起,是家里打来的。公婆告诉白梅,自己的孩子也发烧了,39.8℃。怎么办?那时候正是备战2008年奥运最关键的时期,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同吃同住在一起,要回去看孩子,训练计划就不能完成,势必影响整个备战进程。电话里的白梅只能咬咬牙,满怀歉意地对孩子的奶奶说:“妈,辛苦您,您和爸打车带孩子去医院吧。”挂了电话的白梅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自己的孩子如今已上小学五年级了,为了更好地带队,孩子刚满月就交给他的爷爷奶奶带,如今两位老人也都70多岁了。

有一次,训练课上的白梅接到孩子班主任的电话,通知她去学校面谈。到了学校白梅才知道,自己的孩子语文考了60分,数学考了23分,英语也只有45分,而且寒假作业也没有完成。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白梅充满了歉意与自责,她的内心非常的矛盾,一方面,是自己很少花时间和精力的孩子,另一方面,是一大群和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可爱的运动员,祖国和她们的父母非常信任地把她们交给了自己。12年来,白梅已经做出了这个艰难的抉择:这些小队员们同样是我的孩子,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坚守在她们身边。

从2004年起,他们就开始了异常艰苦的备战训练工作。每天除了课上10个小时的正常训练外,晚上白梅和其他教练员还要与队医沟通每一名运动员的伤病情况,了解各项机能指标,再由此制定更加合理、更有针对性训练计划。每周3次业务学习,白梅率领教练组一起观看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以及舞蹈大赛,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将不同艺术领域的精髓运用到运动训练实践中。艰苦的训练得到了回报,2005年、2006年,国家艺术体操队集体项目在不同的国际比赛中陆续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整个队伍充满了自信。

2007年,白梅带队参加了在希腊举行的世界锦标赛暨奥运会入围赛,赛前训练时,参加世界锦标赛的40个国家中的大多数裁判员、教练员都对中国队有较高的评价,中国队进入前三名的呼声很高,在赛前中国队还有两个独创动作被国际体操联合会批准获得0.5的加分。可是比赛结果不尽理想,中国队仅仅获得全能第九名,差点没有入围北京奥运会,比赛结束后的白梅心情非常压抑,几乎想放弃国家队教练员的工作,但是一觉醒来,白梅又重振旗鼓,她知道她是一名***员,她毕生都离不开自己热爱的艺术体操事业。

从希腊回到北京一放下行李,白梅和同事、队员们就直接进入训练馆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训练中,经过两个月的封闭训练,在2007年12月举行的好运北京比赛中,中国队又重新站在了前三名的行列中。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队员们的运动量一天比一天大,对她们的技术要求也一天比一天多,运动员在心里和体能上都出现了反应,这时候的白梅,在训练场上是一位严师,在课下又是一位慈母。为了顺利发挥训练水平,圆满完成比赛任务,白梅带领全队做了三套应对突发事件的比赛预案,提前两个月进入程序化训练模式,目的就是让运动员把比赛当作训练,尽可能以较轻松的状态参加比赛。

2008年08月24日,白梅作为主教练带队参加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在观众热烈的欢呼声中,中国队的运动员出场了,她们以零失误的出色表现战胜了长期以来几乎垄断世界前六名的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乌克兰、意大利等诸多具有一定实力的强劲对手,最终以技术分值第一名,艺术分值第二名,完成并列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集体全能亚军。这一枚宝贵的奥运会银牌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一百枚奖牌,实现了艺术体操项目在中国发展30年来历史性的突破!

博金斯卡娅的体操生涯

该用什么来形容这位体神?不同于霍尔金娜的大胆直接,她就像一只慵懒的

**,漫不经心却又目的明确地释放自己的魅力,让喜欢她的人真真正正的达到了神魂颠倒的程度。可以说,她既是蜂,又招蜂;既是蝶,又引蝶;全面出击,风情万种。

博金斯卡娅出生在明斯克的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五岁之前,她的最大理想是成为一名超级名模,为此她常常在深夜等待电视机中短暂播出的各种时装周节目。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成为一名模特儿无异于是痴人说梦的。在看到莫斯科奥运会上科马内奇的表演之后,博金斯卡娅对体操产生了兴趣。“我想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展现自己的女性魅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唯一实现我愿望的方式就是成为一名体操运动员。那好,我就练体操吧!”30年后,斯维特兰娜这样解释道。 1985年,博金斯卡娅进入了国家队。早期她主要是以难度著称的,曾在国内邀请赛中完成过团身720旋等超高难度动作。但是她很快就长得过高,因此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编排和发展路向。到了汉城奥运会,博金斯卡娅已经“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倚靠“艺术表现”立足的体操运动员。她1米64的身高的确在同场竞技的对手中显得鹤立鸡群,而体型上的优势,再加上苏联体操最擅长的芭蕾舞蹈训练,让博金斯卡娅成为了体操场一群“孩子”中间,唯一一个凹凸有致、身材曼妙的年轻女人。看过了她的自由体操《卡门》之后,有记者感叹道:“我并不认为这位苏联女孩在难度上有什么惊人的优势,不过请允许我将她称作一位‘眼科专家’,因为她光是靠转动游移一双美丽的眼睛,就弥补了自身的劣势,并且勾住了全场所有观众和裁判的魂。”

神秘独特的气质,高挑性感的身材,让她成为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巨星。1988年奥运会,这个白俄罗斯姑娘在自由体操项目上的《卡门》吸引了全场观众,深刻的富有内涵的表演与技术难度结合在一起。那次比赛她获得跳马的金牌,全能的铜牌,自由体操亚军。博金斯卡娅同时也是一位坚强的女孩。她的教练88年在汉城自杀,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处于没人管的状态,自己教自己。但在1989年,在舒舒诺娃退役后,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在世锦赛上收获3块金牌,捍卫着苏联体操的荣誉。1991年苏联解体,她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政治变局为自己带来的改变。曾经美国名将兹梅斯卡尔的教练说过:“Boginskaya is over.。”但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没有OVER,她仍旧是一代体皇。博金斯卡娅是一位不会老的女人,她的身上始终散发着成熟、迷人、坚强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敬仰她的体操迷。铂金不锈,博金斯卡娅永远不会OVER。

1992年奥运会成熟极有魅力,团体决赛后她温情的将恐失去全能资格的古楚搂在怀里那幕感动了很多人。尽管如此,她还是作为队长参加了第二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但是头号主力的位置,已经在南特欧锦赛的惨淡表现之后移交到了更年轻的古楚身上。在一系列的戏剧化过程之后,古楚如赛前期待的那样获得了全能冠军,只留下博金斯卡娅一个人在护板旁,黯然看着领奖台,哭花了脸上的浓妆——她本来希望把这枚金牌献给她自杀离开人世的国家队启蒙教练。但是她很快意识到,没有世界冠军、国家队成员的光环,她唯一有权利做的,就是和其他的普通老百姓一样,在长不见头的队列中,无望的等待限量供应的巧克力和其他奢侈品,甚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失望的空手回到不到20平米的五口之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操让我成为了这个国家的特权阶级。”

其实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苏联作为一个政权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体操运动员也不再是俄罗斯的一个特权阶级,更何况百废待兴的白俄罗斯。在参加完奥运会后的答谢巡演后。博金斯卡娅搬到了美国居住,后来在贝拉的帮助之下也一度复出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1996年复出后的博金斯卡娅在奥运会上已经不是夺金的焦点,但全能决赛那套性感而风情的自由体操还是吸引了全场的目光,那一刻她终究还是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在场下观众呼喊着她的名字时证明了,她无愧为体操艺术化的第一位代表人物。

1999年,博金斯卡娅嫁做,生有一儿一女。目前,她最重要的事业就是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并且对练习体操的一对儿女进行指导。

博金斯卡娅走了,带着她挑逗、慵懒、曼妙、饱含情欲的独特身姿永远的离开了体操赛场。在上世纪末体操盛世的诸多名将中,博金斯卡娅无疑是极具特色的一位。她是体操之精魅,那不经意之间散发出的真正性感味道,毫不做作、成自天然,令人难以忘怀。

博金斯卡娅於2005年进入国际体操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