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篮坛五十大杰出人物分别是谁?
2.篮球的历史
3.中国篮球史上的三位伟大教练,他们都是谁呢?
4.张德贵教练简历
5.中国篮球之父是谁?
中国篮坛五十大杰出人物分别是谁?
新中国篮球五十杰——按地区分布介绍在1999年,中国篮球协会经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于建国50周年之际举办评选“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活动。
新中国篮球50杰,全称是1949年至1999年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评选活动旨在褒奖曾经在新中国篮球发展的各个时期,为篮球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五十杰名单为:
张卫平?宫鲁鸣?匡鲁彬?田国庭?吴忻水?穆铁柱?钟添发?高才兴?田文惠?郭永林?修丽娟?李亚光?宋晓波?孙凤武?王立彬?邱晨?陈月芳?柳青?郑海霞?孙民治?李少芬?白金申?陈常凤?程世春?从学娣?巩晓彬?华炳泉?胡利德?黄频捷?胡卫东?蒋兴权?吕长新?李方膺?李汉亭?李世华?李昕?马清盛?牟作云?钱澄海?唐宝堃?王菲?王芳?王利发?夏堃?余邦基?杨伯镛?杨福鹿?杨洁?张长禄?张锡山
按地区介绍一下:
华北(共17人):
北京(3人):
张卫平,北京人,以球员、教练、解说多重身份闻名,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8年,世锦赛得分第二。
宋晓波,北京人,球员时代率北京队获得二次全国冠军,83世锦赛入选最佳阵容。
王非,北京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9年,教练时代出任过国家队主教练。
天津(6人):
夏堃,天津人,球员时代未入选国家队,教练时代率队获得6次全国冠军,6次全国亚军。?
张长禄,天津人,旧中国篮球名人,195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第15届奥运会的代表队成员之一,50年代后期出任国家队教练,长期担任篮协副主席,并担任过国际篮联执委,亚洲篮联副会长。
李世华,天津市人,球员时代为国家女篮效力13年,曾与队友一起战胜世界强队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队,并被评为最佳运动员和优秀得分手。曾获1966年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冠军。官员时代出任过篮协副主席。
白金申,天津市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七年,教练时代担任过柬埔寨、阿尔巴尼亚男篮教练,官员时代担任中国篮协技术顾问、北京市篮协主席。?
王立彬,天津人,但出生于陕西西安,球员时代参加两届世锦赛和一届奥运会,后定居台湾。
吕长新,天津市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4年,教练时代作为钱澄海做助理教练11年,并在其后出任国家女队主教练。
河北(4人):
牟作云,河北省武清县人,解放前即入选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作为运动员,不仅在篮球一个项目上出色,而且在田径上也表现出色,标枪打破全国记录,跳远打破华北地区记录。在其他球类上,排球获华北地区冠军。在学术上,先后出任清华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后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开创者之一,多次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国家篮协主席,并任亚洲篮协终身荣誉主席。
田文惠,河北省深县人,不参加国际大赛时代中国女篮王牌,率国家队在邀请赛中三次战胜当时的世界亚军。
程世春,河北省冀县人,解放前的篮球名人,50年代代表新中国参加第15届奥运会,教练时代多次出任中国男女篮主教练,官员时代也很有名。
王利发,河北省清苑县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5年,1955、1957年代表国家获世界青年联欢节第5名,教练时代多次出任国家女篮教练。
山东(5人):
宫鲁鸣,山东省牟平人,球员和教练时代都是名人,球员时代参加一次奥运会和一次世锦赛,教练时代以助理教练、主教练身份执教国家男队,以主教练执教国家女队。
穆铁柱,山东省东明人,以球员身份闻名,不多谈了。
巩晓彬,山东济南市人,大家都熟。
李汉亭,山东省掖县(现莱州市人),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国手为国家队效力5年。
从学娣,山东人,球员时代参加三届奥运会,三届亚锦赛,一届世锦赛,一届亚运会,曾获奥运会预选赛“最佳后卫奖”。
东北(共9人):
辽宁(5人):
郭永林,辽宁省大连人,号称神投手,球员时代参加3届亚锦赛2届奥运会,教练时代出任过巴基斯坦主教练。
蒋兴权,辽宁省兴城县人,球员时代在辽宁队出任球员兼教练(藤真?),和南斯拉夫比赛中一人独得32分,不过最有名的还是他的教练时代,事迹大家都知道。
李昕,辽宁省本溪市人,球员时代多次获得全国联赛、全运会及亚洲冠军,在亚洲锦标赛上曾获“得分王”称号。1992年和1994年两次获世界亚军(奥运会和世锦赛),1993年获东亚运动会冠军。?
王芳,辽宁省沈阳市人,球员时代获得1992年奥运会、1994年世界锦标赛亚军。
张锡山,辽宁省沈阳市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11年,教练时代曾任布隆迪教练,长期从事残疾人篮球教练,并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冠军。
吉林(1人):
修丽娟,吉林海龙(今梅河口)人,球员时代率吉林队获得三次全国冠军,83年获世锦赛第三名,84年获奥运会铜牌。
黑龙江(3人):
匡鲁彬,黑龙江呼兰人,以球员和官员身份闻名,球员时代获得5次联赛冠军,参加两次世锦赛和一次奥运会,官员时代出任国家体育总局官员。
柳青,黑龙江尚志县人,球员时代获得第9届、第10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第3名和第5名,在第9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获得“敢斗奖”。获得1988年、1992年奥运会第3名和亚军,199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
黄频捷,黑龙江省宁安县人,球员时代为国家队效力8年。?
西北(共1人):
宁夏(1人):
陈月芳,宁夏人,身高208cm(比郑海霞还高),体重120KG,原中国女篮中锋,获奥运铜牌,37岁因心脏病去世。
中原(共1人):
河南(1人):
郑海霞,河南商丘柘城县人,她的事迹就不提了,大家都知道。
华东(共14人):
江苏(10人):
李方膺,江苏省无锡市人,球员时代未入选国家队,教练时代为江苏队主教练,执教江苏队战平苏联国家青年队并两胜波多黎各。?
胡卫东,江苏省徐州市人,大家都熟,不介绍了。
高才兴,江苏常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长期从事裁判工作,较早的被国际篮协任命为国际级裁判,并为培养年轻裁判作出较大贡献。
李亚光,江苏省镇江人,球员时代代表四川队出赛,曾两次出战世锦赛,一次出战奥运会,官员时代任篮协副主席。
杨福鹿,江苏省常州市人,球员时代在1952年曾短暂入选国家队,教练时代从1954年-1965年担任国家女篮教练,并在担任北京女篮主教练期间获得四次全国冠军。
孙凤武,江苏淮安人,球员时代6次获得亚洲冠军,多次在亚洲大赛上入选最佳阵容,获得最佳防守奖,2次参加世锦赛,1次参加奥运会,教练时代曾任新加坡男篮教练。
邱晨,江苏人,球员时代曾两获全国冠军,在国家队期间,获1982年亚运会冠军,第9届、第10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第3名和第5名,1984年奥运会第3名,并获“最佳投手奖”。
孙民治,江苏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历任教于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并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在篮球学术研究上曾作出较大贡献。
华炳泉,江苏省无锡市人,球员时代无事迹,1977—1993年任中国篮球协会男子教练委员会副主席。?
胡利德,江苏省无锡市人,球员时代在国家男篮效力5年,教练时代多次出任国家女篮主教练,官员时代任篮协女子教练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1人):
杨洁,上海市人,球员时代多次入选国家女队,代表北京女篮6次获得全国冠军,两次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五名,并获世界青年友谊运动会第4名,教练时代曾担任国家女队主教练。
浙江(3人):
田国庭,浙江上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长期从事裁判工作,任篮协裁判委员会主任。?
吴忻水,浙江宁波人,我国70年代最优秀的组织后卫,职业生涯后期两次获亚锦赛冠军。
钱澄海,浙江鄞县人,球员时代长期担任国家队队长,教练时代多次担任国家队主教练。
华南(共5人):
广东(5人):
钟添发,广东东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但作为篮球理论和科研工作者曾作出较大贡献,曾任国家篮协副主席。
李少芬,广东省花县人(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球员时代获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女子篮球比赛第四名,1963年新兴力量运动会女子篮球比赛冠军,1964年法国“四国”女子篮球比赛冠军。官员时代曾任篮协副主席。?
陈常凤,广东省汕头市人,球员时代曾在八一女篮四获全国冠军,出任八一女篮教练后又两获全国冠军,退休后,连续6届当选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
马清盛,广东汕头人,球员时代是5、60年代的国家队成员,曾6次获得全国冠军,教练时代任八一队主教练,7次获得全国冠军,70年代任国家男篮教练,获第10、11、12届亚洲锦标赛冠军,官员时代当选过中国篮球协会委员和男子教练委员会副主任。?
唐宝堃,广东中山县人,球员时代集中在解放前,旧中国时代就是有名的篮球运动员,曾代表河北队获旧中国时期全国冠军,在解放之后,担任八一队主教练20年,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官员时代曾当选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西南(共2人):
云南(1人):
杨伯镛,云南连水县人,球员时代是50年代国家队的主力得分手之一,教练时代作为国家女篮主教练获得世锦赛第三名和奥运铜牌。
四川(1人):
余邦基,四川省涪陵县人,球员时代,在50年代早中期,多次获全国冠军,教练时代曾获得近10次全国冠军,官员时代曾任篮协副主席。
另还有一个版本的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50人,和前面这个有6个人的不同,增加了王治郅?刘贵乙?张子沛?张力军(女)?陈文彬(已故)?周懿娴(女)6人,替换掉了前面名单中田国庭?钟添发?高才兴?王立彬?陈月芳?孙民治6人。
中国篮协5月8日分别授予62位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和“新中国篮球运动荣誉奖”。?
荣获“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的50人有(按姓氏笔画排列):马清盛、王利发、王芳(女)、王治郅、王非、丛学娣(女)、田文惠(女)、白金申、刘贵乙、匡鲁彬、华柄泉、吕长新、孙凤武、巩晓彬、牟作云、余邦基、吴忻水、宋晓波(女)、张卫平、张子沛、张长禄、张力军(女)、张锡山、李少芬(女)、李方膺、李世华(女)、李汉亭、李亚光、李昕(女)、杨伯镛、杨洁(女)、杨福鹿、邱晨(女)、陈文彬(已故)、陈常凤(女)、周懿娴(女)、郑海霞(女)、修丽娟(女)、宫鲁鸣、柳青(女)、胡卫东、胡利?
德、唐宝(上“方方”下“土”)?(已故)、夏(方旁加方下加土)、郭永林、钱澄海、黄频捷、程世春、蒋兴权、穆铁柱。?
“新中国篮球运动荣誉奖”的获得者是(按姓氏笔画排列):于钢、马家驿(已故)、田福海、吴庆龙、吴成章、张凤歧(女)、张勇军、陈月芳(女)、陈道宏、武心慈(女)、金森、姜天宝(女)。
这份名单新增的六人简历
王治郅,大家都熟悉。
陈文彬,北京人,建国初期我国第一代国手,1949—1954年曾效力中国学联队和国家队,多次参加过国际大赛。1955—1965年任国家男篮主教练,曾率队占胜过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欧洲强队,并夺得过社会主义友军篮球赛冠军,还曾担任过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
周懿娴,天津人,球员时代在1952年入选国家篮球队。1955年至1960年任国家女篮队长,为队内主要得分手。技术全面,攻击性强,多次参加国际比赛。教练时代1961年起任国家女篮二队教练。1964年至1965年任国家女篮主教练。1972年起任国家女篮教练。在她任国家队教练期间,中国女篮曾获1977、198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5名和第4名.1978年、1982年获亚洲锦标赛亚军和第5名。1979年获亚洲青年锦标赛亚军,1983年世界锦标赛第3名,1984年奥运会预选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第3名。
张力军,黑龙江人,国家女篮队员,1975年20岁入选国家女队,1976年获第六届亚洲女篮锦标赛冠军,张力军获得金质奖章(不知何意,MVP?),1978年日中美苏四国女子篮球邀请赛上,获得敢斗奖,在国家队期间,担任队长。
刘贵乙,湖北人,曾任国家男篮队长,新德里亚运会国家男篮主教练,湖北省体委主任。
张子沛,安徽芜湖人,球员经历无,毕业于南京大学体育系,曾在50年代任八一队教练,国家队教练,70年代再次担任八一队教练。
替换掉王治郅等6人的简历
田国庭,浙江上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长期从事裁判工作,任篮协裁判委员会主任。
钟添发,广东东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但作为篮球理论和科研工作者曾作出较大贡献,曾任国家篮协副主席。
高才兴,江苏常州人,球员时代无事迹,长期从事裁判工作,较早的被国际篮协任命为国际级裁判,并为培养年轻裁判作出较大贡献。
孙民治,江苏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历任教于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并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在篮球学术研究上曾作出较大贡献。
陈月芳,宁夏人,身高208cm(比郑海霞还高),体重120KG,原中国女篮中锋,获奥运铜牌,37岁因心脏病去世。
王立彬,天津人,但出生于陕西西安,球员时代参加两届世锦赛和一届奥运会,后定居台8湾。
批注:行吗,我找的
篮球的历史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篮球起源与发展
起源:现代篮球运动自1891年起源与美国。是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当时的青年基督教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当时称为"奈史密斯球"后又称"筐球"最后根据活动的内容是向篮球筐中投球,边形象的命为篮球。
一,初创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二,完善、推广时期(20世纪30至40年代)
三,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至60年代)
四,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五,创新攀高时期(20世纪90年代-)
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将继续向着"高" 、"快" 、"全" 、"准"、"全"和"女篮男化" 技术、战术运用技艺化的方向发展。
当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篮球职业队伍参加奥运会,推动世界篮球运动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创新发展,达到技艺化的新阶段。以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篮球赛中美国"梦之队"的绝妙表现,显示着篮球运动整体内容结构和优秀运动队伍综合智能、技能、能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后的发展新趋势在继续向着"高"、"快"、"全"、"准"、"变"、的含义将更富有新意,相互间将融为一体。从而使人感受篮球竞赛的球场越来越小;竞赛的时间越来越短,篮架越来越低;篮圈越觉越大;球场变化越来越快;攻守队员身体接触越来越近;比分越来越高;女子与男子的对抗形式越来越难分的新趋势。
一、"高"的新意
篮球运动的"高",时代已赋予其新意,"高"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新变化。第一,世界强队普遍重视队伍的整体身体平均高度的增长。美国等世界优秀队伍中的高大队员在第25届奥运会上均能将惊人的弹跳力、敏捷的奔跑移动以及无以伦比的技术和技巧融于一身,展现绝妙的表演,已成为当代世界篮球运动中高大队员的典范。第二,随着高大运动员大量涌现,高空争夺更为突出,能否占制空有优势,已成为衡量队伍水平的重要标志,于是创新的各种立体型的战术配合方法,为世界篮球运动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二、"快"的延伸
篮球竞赛规则进攻有时间限制,一次进攻必须在30s内结束。世界篮球运动强化了"快"的意识,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今后的趋势有可能还要将进攻时间限的更短些,这便给篮球运动提出了更快的速度要求,进一步形成各种快的技、战术方法。
第一, 继续加快进攻速度,主动争取时间,增加攻击次数;第二,继续强调提高攻守转换速度;第三,继续提高运用技术和战术间衔接的速率,加快转换战术变化的节奏,都将给现代篮球运动向更高层次延伸。
三、"准"的发展
现在篮球竞赛积分的高比分的特点是:第一,以3分球为重点的投篮准确性继续提高;第二,掌握攻守技术、运用攻守技术与变化准确性提高。第三,战术配合的时间与空间、地面的接和的准确性提高。
四、"全的演进
现代篮球运动对"全"的要求是:
第一,运动员素质全面。
第二, 重视全面综合素质水平,陶冶自己成为既全面又有特长的队员。
第三,对教练员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并善于科学地使运动员具有以上诸多因素的开发与全面利用的才能,同时反映出教练员的全面才华和综合水平。
可见,未来要想成为世界性强队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全面整体成员中高大队员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特殊高大中锋队员的数量和质量,能给对方构成威胁力和实战攻击力。
第三,具有全面型明星队员以核心的组织才能、掌握绝招。
第四,全队个人和整体做战的速度,和节奏。应运用战术的简练性,应变意识、才智与能力的综和水平。
第五,具有独特的个人与全队整体防守的意识作风和看家本领。
第六,教练员智能结构的高层次和科学化训练,管理相结合的高水平。
中国篮球史上的三位伟大教练,他们都是谁呢?
中国篮球史上的三位伟大教练,他们都是谁呢?
说到中国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练,那已故的中国篮球教父钱澄海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当年迫使FIBA修改规则的“小快灵”打法就是出自他之手!但钱指导真正伟大的地方或许并是在与技战术的制定,而是对年轻球员的培养。
钱指导敢于启用新人,当年的穆铁柱、张卫平、孙凤武、王非、宫鲁鸣、匡鲁彬、李亚光、王立彬、柳继增、刘建立、张勇军、王德礼、王宗兴的中国篮球之后两个时代的篮球骨干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在钱指导离开帅位之后,中国男篮相继又出现了两个伟大的教练,分别是蒋兴权和宫鲁鸣。
蒋兴权指导也存在一些争议与之相比,宫鲁鸣指导为人处世则更加圆滑一些,口碑也更好一些!宫鲁鸣指导提拔的新人当中,最著名的当属96年的大郅,当时人们还对年轻的大郅满心疑虑,结果大郅仅用一场比赛就征服了所有人。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李楠也是被宫指导提拔的球员之一。
与自己的三个前辈相比,李楠教练最欠缺的或许就是他启用新人的勇气和魄力!本届世锦赛,阿不都沙拉木和可兰白克得到的时间少之又少,尤其是可兰白克,一共只有7秒多钟的出场时间!而他重用的郭艾伦、方硕、赵继伟、周琦等球员,不论在球场上状态如何,他都会给足够的时间。至于易建联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是最后阶段受伤了,他可能是打算把阿联“焊”在球场上!
毫无疑问,世界杯的失利是让人失望的,但我们不能为此而否定李楠的能力和贡献。只是如果李楠和中国篮球都想走得更长远,那他就必须要拿出前辈们那种魄力,如果有实力、有态度的新鲜血液能够不断涌入,那势必会给中国篮球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张德贵教练简历
张德贵,生于1957年,前中国篮球运动员,现任四川金强篮球俱乐部主教练。
张德贵球员时期曾是北京部队男篮神投手,1990年入选国家队,1993年宣布退役。2021年5月,张德贵加盟天津教练组。
2021年10月24日晚,天津先行者男篮官方发布公告,公告中表示俱乐部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外籍教练凯撒将不再担任球队主教练,助理教练张德贵将担任球队主帅,带领天津男篮完成本赛季剩余比赛。
2022年12月27日,张德贵转为球队总教练。2023年7月,四川男篮官方宣布,聘请张德贵担任俱乐部一线队助理教练。2023年11月6日晚间,四川金强篮球俱乐部公告:即日起由张德贵指导担任球队主教练,带领球队征战本赛季剩余比赛。
张德贵教练的国家队生涯:
张德贵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和许多京城少年一样,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都喜欢通过运动来释放自己。相比于其他北京少年喜欢踢球和滑冰,他更喜欢酷爱篮球运动。
后来,天赋异禀的他成功入选了北京部队篮球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篮球生涯。张德贵的国家队生涯算得上大器晚成,直到33岁才正式入选中国男篮。但他同样是幸运的,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张德贵在北京家门口跟随中国队夺得了男子篮球金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三年之后,36岁的张德贵代表八一队参加了全运会,并夺得了最终的冠军。这位老将把自己的最后一丝力气挥洒在篮球场上,年龄偏大的张德贵选择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中国篮球之父是谁?
中国的篮球之父是:董守义
董守义(1895~1978)1895年11月20日,董守义出生在河北省蠡县郑村的一个农民家里,取名兴顺。这一年,马关条约激怒了上京赶考的举人们,掀起了一场推行西学西政的革新运动,在郑村也出现了洋学堂,它成了兴顺新生活的起点。
1907年初,董守义进了保定公理会办的同仁学堂。在这里,他学会了打篮球,并成为一个基督徒。篮球和十字架从此成为他半生的生命之歇的主旋律
1910年初,董守义来到通县协和书院中斋部上学。升入大学部后,成为校篮球队的队长和中锋,同时还是学生体育会的委员和足球队的中锋,1915年又担任了学生体育会会长。在校期间他代表学校参加了三届华北运动会、一届全国运动会和连续四年的三校对抗赛。毕业后,他到天津青年会体育部当练习生1917年,董守义担任中国篮球队队长、前锋,第一次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远东运动会篮球比赛。
1923年,董守义作为中国运动员最后一次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
之后,在美国麻省斯普林菲尔德市的春田学院留学,两年后回国,担任青年会体育部主任。
1932年,他写下了"运动员应守的三个信条":1.在任何的运动中,当绝对遵守那种运动的规则;2.自己一到运动场上,要消除自己一切的脾气,对人应当较平日更加和蔼可亲;3.不以胜败为荣辱,只用全力求技术的精神,身心的健全,变成一个有为的中国国民。
董守义从1930年起,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民国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西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体育系任教授,并任华北体育联合会理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常委等职。
1936年,董守义作为中国篮球队指导带队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运动会期间,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篮球协会会议,被推选为国际篮球裁判会会员。;1947年,董守义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1948年,董守义被推为中国代表团总干事参加在伦敦举办的第14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重蹈柏林奥运会覆辙,全军覆没。
;董守义为中国体育事业奔波劳累30多年,鞠躬尽瘁,中国在国际体坛上的地位却江河日下,他不禁潸然泪下。
1949年,董守义留在了大陆。
1952年,董守义作为总指导参加了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
1956年,董守义参加国际奥委会第51届和第52届会议和第7届奥运会。
1958年,由于国际奥委会制造"",董守义辞去奥委会委员职务。
1947年6月~1958年6月整整10年的国际奥委会委员生涯结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守义积极为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而努力。并历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体委运动技术委员会主任、运动司副司长等职,并任第二、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8年6月13日,董守义与世长辞,终年83岁,他一生献身于体育,被称为"中国篮球运动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