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乒乓球和乒乓板各是用什么东东做的?
2.亚萨卡系列底板中有哪些比较适合打40+的新塑料球
3.斯蒂卡底板哪款最经典?
4.cc7底板适合40加大球吗
5.TSP是什么牌子服装
6.乒乓球底板大揭秘
乒乓球和乒乓板各是用什么东东做的?
乒乓球,一直是用赛璐珞制成的。但在巴黎世乒赛上,国际乒联通过决议,自2014年7月1日起,包括国际乒联公开赛及总决赛在内的重大国际比赛都要使用新材料乒乓球。同时国际乒联还给出了两年的过渡期,到2016年6月底前,赛璐珞球和新塑料球可以同时在市场上合法销售,从2016年7月1日起,对赛璐珞球国际乒联将不再予以认可,这意味着有120多年历史的赛璐珞球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乒乓球底板,通常由一层或多层木材重叠粘合而成,在木层之间可以加入一定成分的粘合剂和纤维材料。底板按照形状来分,可以分为中式直板,日式直板,横板和异型球拍。按照适合的打法来分可以分为进攻型,全面型和防守型等。按照材质区分,可以分为纯木球拍和新型材料球拍。国际乒联对球拍的形状和重量没有规定,但应做到平整、坚硬。底板的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木料层之间的粘合层和纤维材料不得超过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亚萨卡系列底板中有哪些比较适合打40+的新塑料球
亚萨卡YEO纯木底板。
亚萨卡YEO纯木底板作为当年直板的神板,YEO这款乒乓球板子测评太多了,最简单说就是很适合控制为主,一板爆冲解决战斗的直板打法,而亚萨卡YEO的手感可以用“敏锐”来形容,小球摆短劈长挑打样样精通,在很小力量的来球都可以在手上感受到反馈;爆冲的一板,恰到好处的持球感和硬挺面材提供的速度,可以打出兼备命中率和威胁的效果。出球指向精准,速度快弧线低,让人难以防御。
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请您点一下采纳~
斯蒂卡底板哪款最经典?
Stiga作为国际著名品牌,有许多经典的底板,总体来说,如果你是横板打法,那么建议首选Stiga,具体需要根据打法进行选择。以下推荐几款Stiga的经典底板。
长盛不衰的CL系列
CL,全称StigaClipper Wood,七层纯木底板。是经典的快攻型底板,突出的速度和良好的手感为快攻选手所推崇。
经典的弧圈机器OC
斯帝卡OC,是一款五层纯木底板。采用了更快、更轻的设计样式。专为擅长弧圈快攻技术的运动员而设计。较薄的板身,较厚的芯材,灵敏可靠,底劲十足。是中远台相持打法选手的不二选择。
全能的红黑碳王
在碳纤维大量使用于底板的今天,STIGA红黑碳王使用独有的碳粉粘合技术。在保证纯木所有特点的同时。发挥了碳的特点,使得底板出球速度更快,发力更强,力量更大。是高水平业余选手的最佳选择。
硬木系列(黑檀,玫瑰系列)
这一系列中,最著名的就是黑檀和玫瑰系列底板,Stiga的硬木系列底板,性能均衡,很好的平衡了包括速度、重量、灵活性和击球弧线在内的各个方面,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和谐。在大球时代,硬木系列已经成为了众多职业选手的首选。
以上只是Stiga的几种经典系列底板概说,Stiga底板种类太多,经典不断,不可胜数。不过对于业余选手来说,个人比较推荐碳素45底板(快攻加弧圈打法的首选)。 Stiga碳素45重量适中,整体控制性好,稳定性突出,更接近纯木的击球感,非常适合业余选手,尤其是弧圈球打法的球友。但并不适合暴力型选手。相对斯蒂卡之前几款底板,比斯蒂卡玫瑰5、玫瑰7弹、硬,更有底劲;比CR弹,更有韧劲;控制性好于黑檀系列,发力也更稳定。更适合于大多数业余选手。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STIGA,瑞典品牌,中国翻译音译,斯蒂卡,最早进入国家队的专业器材。
斯蒂卡的产品众多,如果说最经典,那就是OC和CL。
小球时代,OC五夹板,持球感好,形变大,国家队多人使用。尤其与红双喜的套胶搭配,是国乒很多运动员最喜欢的配置。
像郭跃,王楠,丁宁,王励勤,都是斯蒂卡的最佳代言。
90年代后期,各个品牌开始签约运动员,赞助运动员,斯蒂卡的代言人有刘国梁,樊振东,朱雨玲等等。
王励勤的当时代言红双喜,见到真正使用的底板,是红双喜的柄,斯蒂卡OC的板,也是被大家俗称的“人妖板”。
说到刘国梁,就要说到手中的斯蒂卡CL,在小球时代,七夹CL板身较厚,出球速度快,一度成为打速度快攻的利器。
很多打快攻的,比如横板反手生胶或者正胶的,都会选用CL。
大球时代,在有机胶水时期,国乒最流行的底板就是CL,当时流行一句话,基本功不好的用不了CL,用CL能练好基本功。
随着无极胶水时代来临,乒乓球由赛璐璐改为塑料ABS材质,现在用五夹OC的人比较少了。主要是五夹力量不足,打出的球速度不够,杀伤力不如七层或者芳碳。
CL仍然使用的人很多,与狂飙搭配,手感好,速度力量俱佳。
国乒很长一段时间里,女乒流行黑檀5,男乒流行玫瑰5,都是五夹的延伸,配合无极胶水,提高了速度,保持了手感。基本属于OC的延续。
后来陈梦,孙颖莎,朱雨玲都使用了45,现在孙颖莎还在使用,但是说最经典,还是OC和CL。
喜欢乒乓球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主页观看更多视频,更加直接方便。
精彩乒乓球,关注: 体育 生活不分离
从我打乒乓球这些年的经验来说,我认为斯蒂卡的cl底板是最经典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控制好。CL作为纯木底板,有很大的优势,打球的时候,纯木底板的上台率普遍是比纤维底板高的。
2、品牌效应。斯蒂卡在做底板这个方面上一直很有名。许多国手都曾使用过斯蒂卡品牌的底板,比如刘国梁,樊振东和王励勤等,因此,斯蒂卡这个牌子的底板质量和工艺也受到更多球友的认同。
3、使用的人数多。平时去比赛就可以看到十个球友里面大概有五个是使用或曾经使用过这个底板的,比如我就是当时在乒乓球队练球的时候,拍子是教练为我们整个乒乓球队统一挑选的,这个拍子因为综合性好,而且经典,所以也非常适合入门学生使用。
4、CL底板之所以叫做经典,是因为它的销量经久不衰。几十年前,刘国梁在比赛的时候就用了这块底板,现在这块底板在各种乒乓技术不断改进,各种胶皮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销量一直保持很高,也证明了自己是经典的底板,能够经久不衰。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clcr很多人用
当然斯蒂卡CL,从小球改到大球,从初学练功到专业队,从粘性套胶到涩性套胶(正胶长胶),绝对称得上经典!
斯蒂卡经典底板有很多,我认为最经典的就是斯蒂卡cl,它伴随着刘国梁成就了大满贯,现在也是业余界很受欢迎的一款底板。它属于百搭底板,不挑套胶,尤其适合颗粒,我本人就用这款底板,弧圈快攻皆可。
cc7底板适合40加大球吗
cc7底板不适合40加大球。同为暴力底板,进入塑料大球时代后,老VIS在二手市场上卖到2-3000,老cc7却无人问津。乒乓球改大球后,斯蒂卡和蝴蝶都推出了暴力底板,斯蒂卡推出了内置碳纤维暴力板CC7,蝴蝶推出了外置芳碳纤维暴力板VIS,但时至今日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cc7的优点
CC7是斯蒂卡2010年推出的扛鼎之作,首次搭载拥有纳米水晶技术的CC7,1730元的价格在乒乓器材市场独居榜首,过高的价格,限制了购买者的想象力,这使得国行CC7的存世量很少,那时候欧版还没有盛行。
CC7的改版和降价是不成功的,不再暴力的CC7已不再是CC7,已被市场无情抛弃,现在的CC7已经停产了,直到赛璐璐球改为塑料球,胶水改为无机,乒乓球的旋转降低,球速变慢,近台快攻打法被削弱,纯木底板被削弱。
TSP是什么牌子服装
TSP是日本乒乓球体育品牌,属于株式会社美克塔斯公司,所属行业为乒乓球用品,TSP品牌诞生于日本。
TSP在1931年创立了乒乓球用品综合品牌。产品从世界比赛用球,到世界冠军球拍,胶皮,球衣等,应有尽有,是乒乓球的专业综合厂家创业以来以拥有89年的制造技术,大多数产品都是在日企画制造,以及产品的高质量等为荣。
TSP发行的杂志Topics,是自80年代发行以来,持续报道以中国为首的各国世界乒乓球消息的,历史悠久的乒乓球专业杂志。当时中国队队员穿着TSP的制服,用SPECTOL参加过比赛。中日的交流比赛和中国选手的分析特集报道等也有刊登。
扩展资料:
TSP品牌的发展介绍:
1、1931 年铃木教之在东京北区的塑料工业所开始了创业。在那里开始了制造乒乓球。
2、1938 年把店移到了大阪、1952 年的时候把它变成了乒乓球综合牌子,成立了现在的公司(雅摩得乒乓球株式会社)。
3、2009年松下浩二胜任TSP社长后,把对TSP的感情和广大乒乓爱好者对乒乓的喜受组合起来,于2013年秋天加入新元素「Total Support for Players」。
4、85年以后,作为乒乓球的综合生产商走去了。多年的乒乓球运动的变迁中,各种各样的进化来了,不过,在2017年9月1日新的舞台挺进,卓球乒乓球株式会社株式会社VICTAS更名。
TSP官网-关于我们
乒乓球底板大揭秘
乒乓球底板大揭秘
当我们第一次开始玩乒乓球,我们会经常问乒乓球拍底板怎么选?什么乒乓球底板最实用。乒乓球底板的选择是因人而异的,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以下是我整理的乒乓球底板大揭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是乒乓球大国,在市场上流行的乒乓球拍有近百个国内外品牌、近千个品种。其中有许多质量稳定、性能良好的知名品牌。早在五十年代上海生产的“顺风”牌乒乓球拍曾经是许多运动员追逐的目标、据说这种球板是无意间用了从东南亚进口水果包装箱留下的三合板制作的,因此它是一种六层木夹板的球拍。由于无从知道“顺风”底板的木材是如何处理的,所以许多厂家和研究机构虽然千方百计仿制,却始终未能克隆出与之性能一样的球板,因此市场上就有了“老顺风”和“新顺风”之说。由于“老顺风”已成“绝版”所以留下许多“故事”,曾经是26届至28届世乒赛男子单打三联冠的中国前世界冠军庄则栋,据说在他少年时期的一次参加比赛前夕,正在为没有一块合适的球拍而苦恼,当时第一届国家乒乓球队的元勋梁卓辉将自己的一块“老顺风”球板送给了他,自此在庄则栋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老教练雨夜送球拍”的佳话;第32届世乒赛男单冠军郗恩庭曾经在上海老城皇庙旧货市场上购得一支“老顺风”,如获至宝的他一直保存在自己身边,可是终于被弟子江嘉良“借去”不还,并帮助后者圆了世界单打冠军之梦,“一支球板两个冠军”也成佳话;在99年成都体育博览会上,中国乒乓球器材的龙头老大“红双喜”展位之前布置了一个精致的展柜,里面却放置了一支十分陈旧的球拍——这是前世界冠军有魔术大师之称的张燮林用过的长胶粒球拍,据说也是一支“老顺风”底板,这一独具特色的布置在博览会上成了一个景观。那个时代比较出名球拍还有广州出的“三线”、“文联”等。由于当时生产厂家多是制作贴好胶皮的成品拍出售,所以并未对底板给予足够的重视,每批生产球拍底板可能都不一样。运动员偶然得到一支好用的球板,总会爱不释手,如获至宝。那个时代工厂生产球板和在市场上购买球板都处在“自然”阶段。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举办的第一个世界比赛。为了筹备这次比赛的器材,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科技攻关,“红双喜”乒乓球、球台、球拍从此知名天下。那时候市场上才第一次出现了中国自己的“反胶海绵球拍”。记得当时的市场零售价大约在10 至20元左右,可以说是高档商品中的精品(因为此前的球拍一般都在5元以下)。从那时起上海的红双喜厂就开始了对乒乓球底板的研究与开发,经常见到他们辛勤的身影——带着新开发的底板和工具到国家乒乓球队、省市专业队去请运动员试打,如果发现拍形、握柄或重心不合适,他们会当场拿出锉或锯进行修改。后来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立下汗马功劳的红双喜032型、016型等底板就是这样产生的。那时候要在市场上买到一支这样的底板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专业队才能订购这些球板。球迷们如果能通过朋友关系得到一支运动员用过的旧球板都会欣喜万分。
70年代初,著名的“乒乓外交”使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又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 “中、外乒乓球邀请赛”连续在北京举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深入人心,许多第三世界的朋友即使乒乓球水平很低,但是为了友谊他们都会接受邀请,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天津的“友谊”牌乒乓球拍也随之卖的如火如荼,并且漂洋过海销到了全世界。
8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到了90年代以后市场上的乒乓球器材开始多了起来,消费者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就乒乓球底板来说国外的著名品牌如:日本的蝴蝶、TSP、亚萨卡、尼它古,瑞典的斯迪卡、班达、阿瓦拉,德国的多尼克、提巴、阳光等从那时开始纷纷涌入中国,他们都想在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乒乓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否则就无法成就他们真正的“品牌”之梦。这时候国内的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动作比较迟缓,产品单一,做工粗糙,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与需要。其实早在80年代中期,快速弧圈球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乒坛的主流,可是国产的底板依然是老样子。记得一个中国教练到国外教球,把自己带去的国产“名牌”底板送给当地的少年运动员使用,却十分尴尬地遭到了拒绝,细问才知道对方认为这些中国底板太重、太硬不适合打弧圈球。我们的教练在训练弧圈球时也感到:用国产底板连续拉球时,其拍形必须十分前倾,然而过分前倾的拍形又会直接影响与快攻、扣杀的结合,使弧圈球与快攻球技术的结合运用十分困难。90年代初瑞典的一家著名企业希望进入中国市场,主动为中国运动员设计了五层和七层的两种底板。由于他们自己也没把握获得成功,因此不敢贸然使用他们自己的品牌,于是就起了个新名字“阿瓦拉”,并注明为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使用,当然用好了这个品牌会一夜成名,用不好也不会影响他们自己。没想到由于这款球板结合了中国运动员的特点,又加入了欧洲人对弧圈球技术需要的理解,居然一炮打响。由于国产底板长时间拿不出相应的产品,从此逐渐退出国家乒乓球队和省市优秀运动队这一主导阵地。
直到90年代中期以“郗恩庭”牌为首的新兴企业才开始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作为该品牌的创始人之一,我是从教练生涯中体会到底板对技术的重要作用的。70年代末笔者偶然得到一块进口包装箱板,一时兴趣拿来做了两支横板,由于不满意当时国产拍柄式样的千篇一律,还特地参照将拍柄做成“收腰”形。后来这两支底板都送给了当时的北京乒乓球运动员藤义,就是这两支底板坏了再修,修了再用一直伴随着他进入国家队,夺取了全国冠军、亚洲杯冠军、世界杯冠军和世界锦标赛冠军。为了防止丢失,他的教练总是特地为他保存另一支底板。当他手上的底板用坏了,教练才会将保存的另一支拿给他用,并将损坏的拿去修理。也因为这支球板的珍贵从此激发了我研究球板的兴趣。《郗恩庭》牌底板是国内首次以性能与价格划分的系列产品,而在此之前底板的研究与生产多是为满足运动员的需要,没有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郗恩庭”牌底板不仅推出了适合进攻、全面和防守等不同技术类型的产品,开发了收腰、长斜、葫芦、长直、短斜、短直等多种款式的拍柄,而且还根据市场承受力分为若干不同价位,并开始了用不同染色的拍柄来美化底板,由于它是率先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品,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但还是很快地登上了国内市场份额的榜首。《郗恩庭》品牌的兴起启发了国内众多厂家,从此市场上的国产球板种类日趋丰富起来。
长时间以来,由于受材料、工艺的局限,国产底板的外观总是没有价格不菲的进口产品漂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香港在秦皇岛投资的金棕榈公司利用它们独有的优势率先引入进口染色彩木来装饰他们的产品。将国产球板做的可与进口产品比美,从此《拍里奥》也成为中国乒乓球器材中的知名品牌。
市场上另一个品质较好的球板是《银河》,由于它的创始人韩国华先生是原《友谊》球拍厂的退休工程师,精通工业化生产工艺,再加上他们又是乡办企业体制,所以不仅生产的球板质量较稳定,并成本低廉具有价格优势,而且对市场的反映比较灵活,在众多球迷中也很有市场。
但是应该说在九十年中期,由于众多进口品牌涌入中国市场,并且占据了高档球板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而相对那时候的大多数国产品牌在其开发与生产方面都还处在初级的模仿阶段。不仅在木层、材料、结构上模仿进口品牌的五层、七层、而且在外观上也极力模仿人家的拍形、柄色,有的甚至连包装都做得与之十分相像,希望能迎合市场上追逐洋货的风潮,以此保住自己市场的一席之地。曾经有一个大厂家为了夺回失去的“底板”市场,特别聘请了某林业学院的研究生来帮他们开发产品。当他们将新研制的几款底板拿来北京试打时,人们看到的几乎是与进口底板一样的结构和材质,当时这位研究生断言说必须用进口的材料,因为中国的木材不行,仿制之风由此可见一般。
这种局面直到九十年代末才有了明显的改观,40毫米大球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激发和丰富了国内各厂家开发新产品的热情和想象力。在2000年长沙体博会上,许多厂家为了大球推出了一些列的新产品。底板的木层结构也由传统的五层和七层发展为九层、十层甚至更多。其中一贯注重性能质量的国产知名品牌《世奥得》开发出的RG系列底板尤为引人注目,因为RG系列底板不仅有全面针对大球特点的明确技术设计,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加入了三层不同纤维材料的高性能产品,开创了在球板结构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代。RG系列球板进入市场后经常供不应求,受到专业和业余选手的广泛好评,并出口到日本与国际大品牌同台竟价,再此见证了“民族的就是国际的”这一真理。
用做制造底板的天然木材的确实各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国产材质真的做不出适合高水平专业运动员需要的球板来吗?在这方面世奥得《龙之剑》做了大胆的尝试,经过反复的试验与筛选最终开发出这一款全部选用国产材质的高性能专业底板,并将它取名为《龙之剑》。当它被拿到国家乒乓球队和部分省市运动队的专业运动员中去试打时得到的反馈是:“其性能完全可以与进口的名牌底板相比”的高度评价。这样我们又有了一条就地取材为自己的运动员制作“精良武器”的途径,当然我们也可以毫无技术障碍地向国人、国手推荐“国货”了。
面对市场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品牌,看着国手们手中精良的“洋枪、洋炮”,以及被世界冠军们的超人魅力所吸引的众多追星族和模仿秀。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底板始终是一个困扰的问题,有位年轻的球友曾向我倾诉选择底板的困惑:他拿着一位前世界冠军签字赠送的进口底板,并高价选购了两片炸弹牌的进口海绵,可是打球却发不出力,打不出速度,花了不少的钱,闹得挺窝心。 殊不知专业运动员不仅都是经受了过长期艰苦训练,具备良好的专项素质,这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而且他们在每次练习或比赛之前还要在海绵上涂抹多层快速胶水,利用胶水所含的溶剂挥发气体使海绵微孔在短时间内充足气体,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球拍的弹性速度。一板球迷、爱好者大多数都不具备上述条件,所以即使选用世界冠军全套的配置也只能落得个“相似就是不是”的结果。更何况进口的底板大多是根据外国人的使用反馈长期发展起来的,民族不同、打法不同、习惯不同,对底板的要求也会有不同的侧重。 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底板,才能充分挥洒属于自己的风采。而盲从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发烧友。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市场的极大丰富,现在的市场上可以买到国外十数个品牌的产品,以《蝴蝶》等品牌为首的日本产品,他们的特点是较多选用日本特产的会木和亚洲桐木等东方材质,直板做得比较厚,对底板的素材选择比较重视,率先推出多款加入了碳素、芳基等特殊材质的产品,这些都代表了日本制造业与世界结合过程中对乒乓球底板的认识。以《斯迪卡》等品牌为首的欧洲产品,他们的特点是较多的选用北欧和非洲等地的木材,板体较薄,对球板的工艺和结构更加青睐,如空心拍柄和用紫外光照射增加硬度等,这是欧洲人对于世界碰撞过程中对乒乓球底板得出的结论。当然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欧亚产品也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欧洲的新产品中也开始选用桐木、而日本的产品系列中也包括了不少欧种类型的品种。相信不久的未来中国的产品也会以自己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全方位的认识自立于世界乒乓球底板之林。
拓展相关: 乒乓球底板对打乒乓球的影响
(1)越重越能产生速度
自己所打的球的速度,是由以下三个要素决定的。
1.对手打球的速度。
2.打击物(以球拍为主)的质量。
3.球拍的速度。
即使你挥拍速度的很快,但如果使用的是纸板做的乒乓球拍,那么也无法产生更快的速度。因为轻的球拍比重的球拍不容易产生加速度。
(2)球拍过重会降低挥拍的速度
这么说,球拍是不是越重越好呢?当然不是。必须估计自己肌肉的力量来选择球拍的重量,否则无法以最佳速度挥拍。因为球拍挥得太慢,球无法产生速度。
如属于慢挥拍才能展现技术的人,可选择较重的球拍。但这些人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因长时间的连续对打,必须具有强健的体力,此外,耐性也是一定要有的。
如果是借着灵感而在桌球场上争胜负的右脑型选手,应选择较轻,能够快速挥拍的球拍较好。如果是属于想要等待对手疲惫,再扭转形势的耐性派的左脑型选手,则可以选择较重的球拍。
(3)厚度会造成迟钝
球拍越厚越能产生速度,但却很难操控球的速度,所以用厚球拍打球是比较平凡的演出。如果随时都能够很有耐心地打具有同样球质的球,则适合使用较厚的球拍。如果是使用强打或是使球富于变化的人,最好选择较薄的球拍。
缺乏力量的人想要借着球拍的反弹力产生速度,则要选择厚球拍。有力量的人要靠自己的力量产生速度,想要使球停止时,可以借着木板的薄度使球停止,适合使用较薄的球拍。感觉派,灵感派的桌球选手,使用较薄的球拍比较好。
看历代的桌球选手,劳动型的选手使用较厚的球拍,因为这类型的人不喜欢变化,有靠着耐性和体力取胜的倾向。战术,技术与球拍一定要一致才行。
如果属于感觉派,快攻派,变化派的战术较拿手,或是具有这一方面性格的球员,选择较薄的球拍较好。较厚的球拍适合让对方在球台外演出,较薄的球拍适合让对方在球台上演出。
乒乓球击球技术
1、击球弧线
击球弧线是指乒乓球被击后的飞行轨迹。它是由于球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地心引力和空气阻力作用而形成的。第一弧线(亦称出手弧线)和第二弧线(亦称弹起弧线)组成击球弧线。
第一弧线指球被球拍击出后,到落在对方台面为止的飞行路线。第二弧线指球从对方台面弹起直至碰到其他物体(如球拍、地面等)为止的这段飞行路线。合理的第一弧线可以增加球的威胁性。
2、击球速度
乒乓球比赛或练习中,球飞行速度的快慢,是为自己争取时间、取得主动的先决条件。球速是由挥拍速度和击球力量决定的。
乒乓球的“速度”,是指从对方来球落到我方台面始(来球第二弧线),到弹起被我方球拍回击后又落到对方台面为止(击球第一弧线),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
时间越短,球速越快。因此,提高击球速度,即要缩短来球第二弧线与击球第一弧线所用的时间。但是,单纯研究球速是不够的,还须研究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步法移动速度。
3、击球旋转
旋转,也是乒乓球运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因素。
在力学中,要使物体产生旋转,一定要有力矩,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即M=FL。从公式中可以看出,F与L越大,M就越大,该物体旋转得也越狠。
根据F=KN这一公式,摩擦力(F)与摩擦系数(K)及物体间的正压力(N)成正比。因此,球拍底板弹性、海绵厚度、硬度、胶皮性质,击球的作用力、作用时间等都直接影响着球的旋转程度。
此外,乒乓球本身的质量、直径、转动惯量、球面的光滑程度也是影响旋转的.重要因素。
4、击球力量
击球力量也是乒乓球运动的重要制胜因素之一。力量大、板头重者常可在遇到机会球时一板解决问题。
我国乒乓球界历来都把板头的轻重视为进攻型运动员基本功深浅和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击球力量的轻重取决于击球瞬间球拍摆速的大小,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
5、落点
落点是指将球击到对方台面的着台点。落点准确而富有变化,可以使对方的移动范围扩大,从而使自己获得一定的准备时间,为进攻创造更多的机会,可以增大对方让位的难度,例如攻追身球。
乒乓球击球时前臂的作用
(1)由于前臂可以屈、伸,具有速度杠杆的特点,因而可以加大击球力量。
(2)靠前臂的旋内、旋外带领手腕、手指调节拍形的角度(因为手腕只能作屈伸和旋转运动),尤其是直拍反手推挡时,必须由前臂旋外才能达到足够的前倾角度。这一点被很多学生所忽视。
(3)根据不同的来球,与上臂构成适宜的角度。当来球较低时,前臂与上臂的夹角稍大,保证挥拍有足够的加速距离;当来球较高时,屈前臂与上臂的夹角稍小,但前臂需作爆发式收缩,加快手臂的摆速,从而加快击球速度、增大击球力量和对球的摩擦力,以利于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杀伤力。
(4)前臂的挥动方向决定击球的旋转性质。前臂由下向上挥动,打出的是上旋球,反之是下旋球;前臂从左向右挥动,打出的是右侧旋球,反之是左侧旋球。
手腕和手指的作用
(1)在前臂的带领下,手腕加速转动(外展、内收),是增强旋转的关键。
(2)调节拍面方向和拍形角度,制造合理弧线,决定击球线路。
(3)手腕和手指适度紧张,有利于固定拍形,提高击球的准确性。
(4)回击近网球,主要靠手腕和手指发力。
健心益智乒乓球
乒乓球是由塑料制成,形状呈圆球体。标准用球的直径应为40毫米,重量为2.5克。球拍由木制底板和表面覆盖物制成,其尺寸、形状和重量均不限。有直拍和横拍两大类。
运动员根据不同的打法和技术,而选用不同性能的球拍。乒乓球的球台为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0.76米。台面应与水平面平行。标准的球网高为15.25厘米,且与台面垂直。球网将球台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
打乒乓球有哪些好处
1.安全,由于乒乓球是隔网对抗,所以它比足球、篮球等有身体接触的体育项目更有安全性,适合于喜欢健身的中老年爱好者。
2.强身,乒乓球运动能全面锻炼人的身体,使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运动系统等得到全面锻炼。
3.益智,乒乓球运动在发展人体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锻炼和培养人们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协作,乒乓球运动使人的反应更快,思维更敏锐,动作更协调,乒乓球比赛中的双打还可以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两人的默契感。
5.舒心,打乒乓球还能调节人的情绪,使人心情愉快,性格开朗大方;能开发人体大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怎样打好乒乓球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乒乓球战术如何变化多端,它的技术离不开四个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
1.力量,击球力量是乒乓球运动的制胜因素之一,力量大者常可在遇到机会球时一板解决问题。如果你在进攻当中猛力扣杀,使对方接不好,那你就要打得有力量。
2.速度,“快”是乒乓球运动的主要制胜因素之一,也是争取主动,制造扣杀机会以及使对方措手不及而直接得分的重要手段。而速度作为乒乓球运动的一个术语,是指乒乓球飞行的时间和击球间隙时间的长短。
为了尽量减少对方的反应时间、准备时间和完成动作的时间,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把球回击到对方的台面上,使对方措手不及。
3.旋转,为了增加对方还击的难度,还可以制造各种旋转球,迫使对方回球失误。现在乒乓球技术发展要求既要有旋转,还要有很快的球速。
4.落点,相对乒乓球的球台,乒乓球的面积就比较小,要使自己打过去的球更具威力,落点也是很关键的。乒乓球的落点是指在台面上的落点。
适当的落点与击球线路相配合,可迫使对方前、后、左、右奔跑,并迫使对方改变击球方法,增加对方回击的难度。
正确判断球速的快慢
乒乓球是弧线运动,因此,球的运行速度实质上可以由弧线轨迹运行所需的时间长短来衡量其球速的快慢。
不管采用什么击球方式,力量大小,对运行的弧线要求等因素,只要是球在弧线中运行时间短,则表明球的速度快;时间长,则表明球速慢。这个弧线的范围,是由两个时间段决定的。
准备击球的时间(即A-B段),这段时间从对方将球击球第一弧线时间,来球第二弧线时间击到本方台面后反弹瞬间起,至本方挥拍击球触球的一瞬间止。只要缩短这段弧线运行时间,也就是缩短击球的准备时间,击球时间早,将使回球速度加快,反之则慢。
球在空中运行时间这段时间从拍将球击出的一瞬间起,至球落对方球台的一瞬间止,即通称的第一弧线。如果弧线低,运行快,打出距离短,则也体现球速快,反之则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