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田径巨星苏炳添基因强大吗?
2.苏炳添或获奥运奖牌(中国短跑的崛起与挑战。)
3.苏炳添为了奥运决赛那一刻,努力十多年,却把巅峰留在了半决赛?
4.苏炳添的夺冠在中国田径史上有什么意义?
中国田径巨星苏炳添基因强大吗?
作为中国新一任的田径飞人,苏炳添不仅在赛场上为中国人扬眉吐气,也让全世界再次见识到了中国的新速度。因为田径实力出色,苏炳添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名气越来越高,同时也是一个国人的偶像,粉丝们不仅关心他的事业,同时也会很关心苏炳添私下里的生活。根据之前的新闻,就已经可以了解到苏炳添已经不是单身,他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因为感情顺利,苏炳添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长相帅气,而且从小就有腿长,这让网友们不得不感叹,基因太强大了!
苏炳添
苏炳添是目前国内田径领域的明星人物,因为他是目前亚洲男子60米和100米的纪录保持者,也是国人的骄傲。出生于1989年的苏炳添在男子短跑领域中的天赋太过突出,最终也是得到了省队和国家队的肯定,2007年的苏炳添就因为超凡脱俗的短跑成绩,成功进入了广东省队,刚开始参加国内比赛。通过两年在省队的训练之后,苏炳添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国家队,作为中国田径界的希望,苏炳添的天赋充分发挥在了赛场上,也留下了他傲人的身影。
一鸣惊人
在2018年的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强,苏炳添蓄势待发,在男子60米短跑比赛中一鸣惊人,同时也创造了最新的亚洲纪录。在此之后,作为中国人的苏炳添,首次在世界大赛上拿到男子短跑比赛的奖牌,他的出现也打破了其他人对于中国田径实力的质疑。
在雅加达亚运会上,苏炳添身上寄托着无数中国人的希望,而他最终也把这些寄托化成了他的动力,在最后男子百米决赛中一举夺得金牌。通过个人的努力,苏炳添已经成为中国目前田径界的****,而他的未来也更值得期待。
除了事业稳定之外,苏炳添也有一段让人羡慕的爱情和婚姻,他和妻子的相遇是在初中时期,两人青春懵懂,却一直爱慕着对方,在多年的努力之后,这段感情最终迎来了美好结局。2018年,正当苏炳添的事业正值上升期的时候,妻子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生下了儿子。虽然还小,但是可以看出苏炳添的儿子长相很帅气,相信他也会继承父亲出色的运动天赋,期待他的成长!
苏炳添或获奥运奖牌(中国短跑的崛起与挑战。)
随着中国体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短跑这项运动。中国短跑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其中,苏炳添成为了中国短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出色表现让人们对中国短跑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苏炳添的成长历程
苏炳添出生于1990年,是湖南岳阳人。他从小就对体育运动充满了热爱,尤其是对田径运动情有独钟。在初中时,苏炳添加入了学校的田径队,并开始接触短跑项目。经过几年的训练,他逐渐成为了学校短跑队的主力选手。
2008年,苏炳添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得了男子100米冠军。这个胜利让他意识到自己在短跑项目上的天赋和潜力。随后,他开始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并逐渐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
苏炳添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
2015年,苏炳添参加了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比赛。在半决赛中,他以9秒99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成为了第一个在100米项目上跑进9秒99的亚洲选手。虽然最终未能进入决赛,但这个成绩让人们看到了苏炳添的潜力和实力。
2019年,苏炳添再次参加了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比赛。在决赛中,他以9秒92的成绩获得了第四名。虽然未能获得奖牌,但这个成绩已经创造了中国短跑历史的新纪录。
中国短跑的崛起
苏炳添的出色表现代表了中国短跑的崛起。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短跑队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201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短跑队获得了男子4x100米接力比赛的亚军,这也是中国短跑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中国短跑的崛起离不开国家体育政策的支持和短跑教练团队的努力。近年来,中国体育总局加大了对短跑项目的投入,同时也加强了对短跑教练的培养和选拔。这些举措为中国短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短跑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短跑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世界强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短跑选手的体能和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中国短跑队在国际赛场上的经验也相对较少,需要更多的参赛机会和比赛经验。
展望中国短跑的未来
中国短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随着国家体育政策的不断优化和短跑教练团队的不断发展,中国短跑队的整体实力将会不断提升。同时,随着中国短跑选手的不断涌现,中国短跑队也将会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多的成绩。
苏炳添作为中国短跑的代表人物,将会继续为中国短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会在奥运会上获得属于自己的奖牌,为中国短跑再添光彩!
苏炳添为了奥运决赛那一刻,努力十多年,却把巅峰留在了半决赛?
相信大家都看到这届奥运会上苏炳添百米赛跑半决赛的比赛录像了吧?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半决赛后苏炳添那个兴奋的状态吧?许多网友认为他是不是认为自己奥运夺冠了才会如此兴奋呢?因为如果单单是进入奥运决赛,也不至于兴奋到那个状态吧,要知道半决赛和决赛中间只相差两个小时,他如此兴奋,不会消耗他的体力吗?何况他之前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冠军,心态早已平稳了,他平时也很低调,所以也不至于因为只进了奥运决赛就如此兴奋呀?难道真的是我们的苏神把半决赛当成了决赛?要想回答网友的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苏炳添的成长之路,以及这次奥运会的战术安排吧!
看古今中外名人往事,寻沧海桑田 历史 遗珠,大家好,这里是世界名人榜!
1989年8月,苏炳添出生于广东中山古镇。父母在家务农,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在泥巴地里乱跑。虽然喜欢四处乱跑,但苏炳添其实一直是个乖宝宝。苏妈妈回忆,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很乖,性格很温和,很少和别的孩子发生什么纠葛。不过,在苏炳添的家族里,可是有不少出色的运动员。表哥蔡健发比苏炳添大9岁,是中山古镇的百米赛跑冠军,也是苏炳添最早追逐的目标。那时候的苏炳添还是跟着表哥屁股后面,在外公家外面空地四处追逐打闹的。
少年时的苏炳添,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的跑步天赋,倒是身材矮小的他有一手篮球绝活,读初一时,身高只有1.55米的他,放学后经常出现在篮球场上,有一次,一群孩子在一起比赛谁能跳起来摸到篮球架,没想个子最小的苏炳添轻松摸到,足见其弹跳力之强。
他的启蒙教练杨永强两眼放光,发现苏炳添拥有非凡的腿部、腰部肌肉,就像能快速迸发巨大力量的优质弹簧,这让他的纵跳数值达到40,比很多国家队年轻队友高一倍,而田径尤其是短跑,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力量。
杨永强老师透露,经过观察,发现他弹跳力和爆发力都特别好,所以才把他吸收进了学校的田径训练队。刚开始,我还想让他练跳高呢。
其实啊,初二时候的苏炳添已经展现出小小的短跑天赋,经常在他们村里的比赛拿到冠军,那时身高只有1米55的苏炳添已经可以超过很多大孩子,拿到第一名了。刚刚进入田径队,还没有经过什么系统训练,苏炳添在泥巴地里跑都跑得非常快。参加当地的中学生运动会,在很多石子上的跑道都能跑到11秒多。初中进入学校田径队,苏炳添并不像别的 体育 生那样张扬,一直都显得安静低调。杨永强教练回忆,苏炳添在学校田径队的时候,从来不缺勤,每次训练都积极参加,而且非常自律。
后来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展现出来。 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最好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可以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可以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 体育 老师都震住了。
2004年11月,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结果拿到了第一名。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宁德宝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不过,真正的 体育 训练并非那么轻松。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应。而且,由于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 2006年,在香港对抗赛上,苏炳添收获了100米和200米比赛的冠军,在100米跑出10秒59、200米跑出的21秒多的成绩都接近了健将级运动员的水平。尽管当时苏炳添成绩不错,但要进入更好层次的团队,很多教练并不看好她,毕竟只有1.72米的身高,身材太矮,与很多欧美、非洲1.8以上的身高相比,实在太吃亏。
9月,苏炳添参加广东省田径邀请赛以10秒66夺得100米冠军。同年12月,苏炳添被招进广东省田径队进行更高级别的训练。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时,他的成绩只是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帮助他坚持度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中国速度的故事。
2009年12月12日,在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苏炳添以10秒33夺得男子100米冠军,以全年11金的成绩结束赛季。
2010年,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男子4 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8夺得冠军,并刷新全国纪录和亚运会纪录,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摘金后,中国接力队时隔20年再度封王亚洲。
2012年5月6日,在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日本川崎站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10秒04(顺风2.9米/秒)超风速的成绩战胜美国选手麦克·罗杰斯和前世锦赛冠军金·科林斯夺得冠军,此次夺冠是中国队队员首次在男子百米成年组国际比赛中战胜美国选手。8月4日,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了中国短跑史上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
2014年 10月2日,在仁川亚运田径男子4 x 100米接力的比赛中,他和陈时伟、谢震业、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99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这是中国队连续在两届亚运会上以打破记录的方式夺得该项目的冠军。在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 历史 突破,他更改了起跑脚,尽管这对于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但最终换来了巨大的成就。
2015年5月31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比赛男子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三名,这个成绩不但打破了10秒的全国纪录,并且也在正常风速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
2017年5月13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百米赛苏炳添以10秒09夺冠,成为第一个在钻石联赛百米大战中夺冠的中国人。
2018年,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3次打破室内赛60米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中赢得男子短跑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室外赛百米两次跑出9秒91的亚洲纪录。
细数苏炳添长达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他一直在不断进步,并维持着极高的竞技水准。无论是莫斯科世锦赛被判抢跑的失落,还是两届全运会与金牌擦肩而过的遗憾,还有一直伴随的伤病和伤痛,都没能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
苏炳添最大的优势是善于学习和总结,为提供训练成绩,他养成了回顾总结的好习惯,训练后写训练日记,把所有比赛资料存在电脑里,空闲时就翻出来从头到尾地看回看比赛录像,进行总结和提高。日复一日的科学练习,他终于站上了最高水平的赛道。
与在田径赛场上创造诸多辉煌的刘翔相比,苏炳添显然属于慢热型选手,靠“坚持的力量”终成大器。苏炳添不因失败而放弃赛道,也不因年龄渐大,而放弃对更快速度的追求,他持续追求每个0.01秒的跨越,不断超越自我,终于迎来自己的时代。所以他经常做的一个手势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更让人们称道的是,苏炳添是普通人学习的楷模,他考取了暨南大学2013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2018年4月,又正式被聘任为暨南大学 体育 学院副教授,他的授课是学校最热门的课程。
在很多人看来,苏炳添就如一个最普通的人,2016年10月10日,他晒出了结婚证宣,妻子是小学同学林艳芳,多年来两人的感情十分稳定;2018年7月11日凌晨,苏炳添的儿子出生。
时间来到了2021年7月14日,苏炳添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 体育 代表团田径项目运动员名单。 7月3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预赛,苏炳添以10秒05排名小组第二,晋级半决赛。8月1日,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也成为了首个百米破9.9秒的亚洲运动员。2小时后,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他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一次创造了 历史 。
回到视频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何苏炳添在半决赛和决赛中的成绩差别会这么大呢?是不是苏炳添出力出错了比赛,把半决赛当成了决赛了?他为何半决赛晋级后,会如此兴奋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有时候,当外行的声音太大,往往内行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任何 体育 项目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技术,尤其是细腻的技术掌握,以及一些技巧性的突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到诸如“经济腾飞改变了国人DNA”等话题,可是为什么中小学生体质下降了呢?回到苏炳添的奥运战绩,现在网络上普遍认可苏炳添外籍教练的部分说法,说半决赛到决赛的休息时间不够,太不利于黄种人了。这种话说得真是够酸,刚才黄种人胜利了,立即又主动去承认黄种人体力不如人。这样的讨论有多大个意思?
实际上,苏炳添的半决赛的佳绩和决赛没有跑出个人最佳水平,都是和技术有关的。这里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解析。
半决赛苏炳添跑出个人最佳成绩9秒83,打破亚洲纪录,这一跑可以说是把他的个人特点、技术突破发挥到了最佳水平。
技术突破到底在哪里呢?可以说,苏炳添实现了一个奇迹——小个子成为世界级的百米飞人。
严格地说,男子100米被非洲裔运动员垄断的说法并不正确,实际是被西非裔的运动员垄断。西非后裔拥有特别的大长腿,博尔特就是 历史 最佳代表。
奥运 历史 上一个“小个子”百米冠军是身高1.77米的加拿大运动员本 约翰逊,但他立即就因为禁药问题身败名裂。
从起跑器的摆放,都可以知道苏炳添的腿长和他的对手们之间的差距。一个身高只有1.72米的运动员,不管他是什么人种,要想进入奥运男子100米决赛,都是极难极难的,进入一次,就是一个神话!
小个子运动员只拥有一个优势:他们在起跑以后的加速更快,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进入最快步频。但是他们的劣势在100米比赛中也实在太明显:当对手的步频也进入最佳,后程跑就只能眼看自己被对方追上。博尔特的大长腿和潇洒迷人的后程跑,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来说,小个子运动员一般会在60到70米左右被对手追上和甩开,最后30米完全无能为力。但是苏炳添在半决赛中跑出了极好的战略,这必定是他进行针对性训练的结果。奥运男子100米金牌得主雅各布斯是在最后10米才终于缩小了差距,他的半决赛成绩稍逊于苏炳添。
通过对比决赛成绩,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苏炳添跑出半决赛一样的9秒83,他至少可以拿到银牌。但为什么苏炳添在决赛中显得明显要吃力很多呢?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决赛100米的起跑阶段,并且对比半决赛100米的起跑阶段。
英国运动员休斯抢跑被罚下,当时我们立即有一种强烈的不安的预感,尽管是所有运动员都被“闪了一下”,但我们认为这可能对非常需要在起跑和前半程跑出自己节奏的苏炳添影响最大,对更擅长后程跑的对手影响更小。
技术发挥和心理直接相关。另一个问题在于,决赛对手的竞争力强过半决赛。在决赛起跑之后,苏炳添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优势,还略有落后对手,他有明显的迈大步倾向,节奏明显受到周围的运动员带动,而不是他在半决赛里的致胜战略——尽快达到自己最佳步频,争取在前半程取得一些优势。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1.72米的小个子被一帮大长腿对手带上了节奏,竟然也跑出9秒98,其实是实力非常高了。但这可能也是苏炳添未来在继续寻求精进的时候必须总结的经验:如何尽最大努力跑出自己的节奏,不受任何一种情形干扰。或许他还需要争取参加更多的高水平比赛,在这样的比赛中去提升抗干扰能力。
尽管苏炳添的美国教练说:很遗憾!是我的错,他本可以在决赛中跑得更快,苏炳添在半决赛中,付出了100%的努力!他很难在短短的两小时内再做到第二次。这很大程度上,是我的错!训练中,我没有想到半决赛与决赛之间只有两个小时,我们没有准备好,让他能够很快地再跑一枪!从而能让他跑出像半决赛一样的成绩。对于这一点,我有点后悔,我可以为他准备得更好!另外英国选手的抢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炳添。
单纯从运动和竞技的角度说,苏炳添的半决赛录像永远都值得热爱田径、想要在田径场上取得成绩的青少年学习。这场半决赛不仅是一个神话的诞生,同时也为小个子短跑运动员指出了一条路:战胜长腿运动员是可能的,关键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至于他半决赛晋级后会如此兴奋,完全是因为他努力了十多年的回报,要知道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奥运,前两次都没有进决赛,这一次终于进决赛了,情绪得到了释放,比拿到冠军还开心。
虽然决赛只拿到了第6名的成绩,但这也完成属于黄种人的传奇,而他对“年龄魔咒”的打破,更是属于他个人的传奇。今年已经32岁的苏炳添,是不折不扣的高龄跑者。即便在世界顶尖高手那里,32岁也绝对不是一个黄金年龄。和他同时代的100米天才,金牌拿到手软的博尔特的故事颇能说明问题——今年35岁的博尔特已经退役4年了。我们也不知道苏炳添还能再坚持几年。
百米跑道上的“老兵”苏炳添,也曾差一点在创造辉煌之前退役。悬在亚洲短跑选手头上“28岁定律”有着挥之不去的魔性:28岁被认为是一个无形的极限,由盛转衰的规律不可遏止。据报道,2014年亚运会后,苏炳添状态持续低迷,在对未来感到深深迷茫的情况下,他考虑过退役。如果苏炳添坚持不到32岁或者28岁就转身离去,没有人会苛责。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黄种人能挑战的极限十分有限,坚守未必有意义。但苏炳添最终给出的答案是做个“固执的人”。2015年他第一次跑进9秒区,是对苏炳添自己也是对所有人的回报和启示。当然,欢笑背后,是无尽的伤痛和寂寞。
苏炳添的故事证明了,所有的高光时刻都来自于背后的长期主义。对孤独的勇士来说,最大的对手,从来都是自己。坚守内心梦想,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激发出最好的自己,成为一个领域的最强者。
这样的 体育 精神,不仅 体育 界需要,任何行业都需要。因为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缺少的发展动力。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不论身处什么岗位,愈挫愈勇,力争上游,都是最好的精神风貌。说到底,永不言弃的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 社会 、一个时代进步的力量源泉。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总会面对各种“极限”挑战,有时,这种挑战是自身一时难以承受的,有时,还会因各种意外因素导致伤痕累累,但只有不断强大自己,像苏炳添那样,不断和“身体”对话,不断发现和挖掘自身更大的潜能,坚持长期主义,才有可能触及胜利的荣光,抵达我们的星辰大海。
苏炳添的夺冠在中国田径史上有什么意义?
苏炳添是我母校的校友,正因为这一点一直特别关注这个家乡运动员,他的成功可以说堪比刘翔当年的奥运会上摘得金牌一样的震撼人心吧!2004年在那个美妙的雅典之夏,决赛中的刘翔以12秒91、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奥运会的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
大家都知道,在这种激烈的体育赛事里,特别是田径赛夺冠的往往都是西方人和黑人,这也是基于他们天生的身体素质啊!而当年的刘翔算是为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2015年,中国百米飞人苏炳添创作了9.9米的好成绩跑进了百米决赛。我觉得这个成绩在中国田径史上有以下意义:
一、苏炳添的夺冠给中国田径训练带来了希望,成为了10秒内跑进百米赛的中国第一人。苏炳添的成绩很好的向世界说明了中国人也正在努力开拓田径史,就算先天条件没优势,依然可以凭借努力创造出奇迹。苏炳添的成绩在中国田径赛事的上也会被载入史册。
二、其实苏炳添的身体条件(身高只有1米72)放眼全世界都是不被看好,还记得当年苏炳添走上体育之路也算是偶然,初中时候本以为以体育特长去考上更好的高中、大学,就开始练习,后来阴差阳错的去了中山体校,并非从小开始的苦练生。记得苏炳添还说过小时候永远都跑过他哥哥,所以都抢不到零食,这个虽然是玩笑般的记忆,但也可以说明了他并非田径史上的天才。并且在当今男子百米的研究领域里,像博尔特这样的高个儿选手才被认为是未来人类追求身体极限速度的发展趋势。但因为苏炳添的成功突破了常规和当今世界的最前沿理论,才让他的9"99更显难能可贵。从这些琐事当中,苏炳添很好的阐释了努力比天生更重要,且在中山古镇一个在中国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镇能跑到国家队,跑出中国,绝对是中国田径史上的励志哥吧!
三、苏炳添的教练是第一个破10秒6的中国人,而苏炳添的夺冠与胜利也是中国田径几代人奋斗的结果。苏炳添作为亚洲百米项目上真正的突破,苏炳添的商业价值无疑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也是体育界与商界的一个必然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