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了古代奥运会的-古代奥运会在哪些方面给我们留下宝贵的遗产

tamoadmin

1.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的异同点有哪些?

2.急需奥运常识。

3.顾拜旦倡导奥林匹克理想是什么

4.奥林匹克的文化特征是哪三点?

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的异同点有哪些?

吸收了古代奥运会的-古代奥运会在哪些方面给我们留下宝贵的遗产

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它以坚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和体育发展的潮流,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是14世纪以来勃然而起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产物,也是体育国际化的需要,而一个伟大的人物——法国教育家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的努力则使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末登上了历史舞台。

顾拜旦是公认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1892年,他正式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构想。顾拜旦阐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应该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但应该比古代奥运会有所发展和创新,用的应是以英国竞技运动为主的现代体育内容和形式,还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一开始就成为带有古典传统色彩的,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盛会。

1894年6月16日~24日,在顾拜旦的组织和积极推动下,“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来自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的79名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顾拜旦的主张,决定复兴奥运会。6月23日,大会又通过了成立国际奥委会的决议。

1896年4月6日—15日,第1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如期在雅典举行。13个国家的295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跳水、举重、摔跤、体操、自行车、射击、击剑等项目的比赛。虽然组织尚不很正规,但它却是奥林匹克运动正式诞生的重要标志。

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是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长期孕育的结果。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和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古希腊传统体育的影响、资产阶级的教育改革、体育的国际化趋势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的贡献则使奥林匹克运动变成了现实。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兴起的奥林匹克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类社会友谊、团结的象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进步事业,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主要特点的比较

(一)现代奥运会受到古代奥运会的深刻影响

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宝贵遗产,因此与古代奥运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1、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

为了唤起人们对古希腊体育文明崇高神圣的感情,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这种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只能用‘奥林匹克运动会’来命名,不可能再找到另外更合适的名称。”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对古代奥运会的宣传和赞美,使“奥林匹克”成了超越体育运动的词汇,顾拜旦利用了古希腊文化对欧洲的深远影响,将它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运动会的名称,使其更具感召力。

2、继承了每4年举办一届的传统

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周期已制度化,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一次,在1169年中,从未间断地举行了293届,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顾拜旦指出:“奥运会的庆祝活动必须准确地按照天体运行的节奏举行,它是庆祝4年一度的人类佳节的组成部分。意外的情况可能会阻止它的召开,但各届的顺序绝不改变。”

3、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

古代奥运会作为一个宗教祭祀性赛会,包含着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庄严仪式,这些仪式在古代奥运会漫长的历史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代奥运会的创始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继承和发展了点燃圣火、火炬接力、运动员和裁判员宣誓及授奖仪式,并创立了开幕式、闭幕式、运动员入场式、升降和交接会旗等仪式,以此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它们构成了一幕幕最庄严、最神圣、最激动人心的场景,体现了真、善、美的力量,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弘扬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4、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传统思想

渗透着公平竞争、奋勇拼搏、和谐发展思想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吸收,并发扬光大。

(二)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有本质的区别

现代奥运会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但它又是创始者们以“恢复古代奥运会”的名义实现的,由于二者在名称上仅有时代的区别,在形式上也有部分相同,易使人误解为现代奥运会就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混淆了它们的不同本质。

1、民族性与国际性

古代奥运会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排外的文化特征,它是一个民族性的祭礼赛会,总在同一地点举行,希腊血统是参加运动会的必须条件, 以维护竞技会的纯洁性。古奥运会起着繁荣希腊文化、融合民族感情和促进城邦交流的作用,是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但其局限性使它经不起多民族融合的风浪,只能在古希腊奴隶制繁荣的特定条件下发展,一旦遇到外族的入侵就难以生存。

而现代奥运会则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了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

2、古代体育与现代体育

古代奥运会用的是与军事技能紧密相关的古代体育内容,比赛方式原始、简朴,无规范的场地和明确的规则,只用一些习惯的方法评定胜负,是人类社会童年时代的运动竞赛,反映了奴隶制体育的特点。

而现代奥运会用的则是以英国户外竞技运动为主的现代体育内容。顾拜旦认为,比赛必须是现代的,内容必须以19世纪的体育运动为主,而不能单纯模仿古代项目。 因此,现代奥运会在项目设置上突破了古代传统,并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有统一的组织和明确的规则,有规范的竞赛制度与方法,产生了成绩纪录,反映了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

3、宙斯的节日与体育的庆典

古代奥运会是希腊人献给万神之首宙斯的祭礼赛会,宙斯神的凝聚功能,使具有共同的宗教文化但又彼此独立,甚至仇视的城邦能聚集起来共同参加奥林匹克祭礼盛会。 因此,古代奥运会不是一个独立的体育,而是宗教节日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宗教活动而独立存在。

现代奥运会则是一个世俗的、非宗教的体育庆典,它是真正的国际性体育竞赛,不依附于政治、经济和宗教,而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活动体系,是全世界运动员相聚一堂的盛大体育节。

4、奴隶主贵族仲裁机构与完整系统的现代组织机构

古代奥运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奴隶主贵族组成的仲裁机构。它由宙斯神殿中的专职祭司和地方官员共同担任,全部由来自单一城邦伊利斯的人组成。

现代奥运会则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它由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委会和举办城市组委组成,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非官方性组织,它不由一国人员所垄断,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它们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并制定出了详细的比赛规则。

5、奥林匹克休战与世界和平

古代希腊山脉纵横,河流交错,造成了城邦之间连续不断的和无法挽回的割据状态,200多个城邦从未有过真正的联合,这种强烈而固执的纷争意识使希腊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然而,由于他们始终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共同的宗教,使城邦同盟能在特殊的节日里共同维持和平,并制订某些条约使盟员之间减少战争,以保护参拜者的安全和维持通往神庙的道路。当时,能使具有强烈分离意识的希腊人联合起来的一个重要纽带就是每4年举行一次的奥运会。 为了保证这个最神圣的祭礼大会的举行,由希腊所有城邦参加的奥林匹克同盟缔结了“奥林匹克休战”条约,从而使古代奥运会没有间断一次地举行了一千多年,它是一个为希腊民族服务的独立于战争环境之外的和平盛会。

而现代奥运会则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服务。顾拜旦创立它的目的之一就是“将全世界的年轻人召唤到运动场上竞争,而不是到战场上拼杀。” 现代奥运会虽然没有能力停止正在进行的战争(它本身就3次成了战争的牺牲品),但它努力使全世界运动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曾弥合了众多国家、地区、民族和种族之间的矛盾,培养了人民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以期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是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两个本质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古代希腊政治上各自独立的奴隶制城邦体系、文化宗教的统一性、原始神祗的人性化和较完整的祭祀制度是古奥运会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它不可能超越古希腊奴隶制而存在,其衰落和灭绝的根本原因就是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已不复存在。 顾拜旦的成功就在于,他既非常策略地利用了具有极大号召力的古代奥运会这一古典模式,又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让奥运会现代化,而不要进行笨拙、简单的模仿和复原。” 因此,他始终以国际性和现代体育内容为基本原则,使新产生的奥运会成为带有古典传统色彩的、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盛会。

急需奥运常识。

1奥运会的全称是奥林匹克奥运会。

2奥运会起源于希腊雅典。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

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

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

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

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

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

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

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

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

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

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

巴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

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1896年4月在希腊首都雅典

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到19

92年,已经举行了25届奥运会。

附补充:

奥运会的由来与发展

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弱几个阶级。

第一, 古希腊自然环境与运动习俗的形成。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炝松缁岱⒄沟慕?蹋?诳蒲В?幕?帐鹾吞逵?攘煊蚶镂?死嘧龀隽硕喾矫娴淖吭焦毕祝?晌?鞣轿拿鞯姆⑾榈亍>辜荚硕?窍@叭松?畹闹匾?谌荨?BR>  

第二, 奥运会初期的比赛项目也反应了战争与古奥运的发展关系。从公元776年开始长达500年期间,奥运会项目逐步扩大,从单一的赛跑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四马战车,马车赛,角力,,五项运动项目等的综合运动会,这些比赛项目,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应了战争对奥运会比赛项目发展的驱动作用。虽然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是奥运会本身却是整个希腊民族欢聚一堂的盛会。虽然各城邦间的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它们之间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别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随着古希腊殖动的兴起,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一个希腊文明圈。

第三, 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

古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独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

第四,古奥运会的盛衰。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各希腊城邦参加的盛会,第二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全盛期,古奥运会达到鼎盛。第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古奥运会进入衰落期。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动因:

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运动的迅速发展,二是体育的国际化趋势,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建立一个综合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终于在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的问题。

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任第一任,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四年在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

三: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主要特点的比较

1. 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

2. 继承了“奥林匹亚”每四年一个周期的传统

3. 借用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某些仪式。

4. 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思想。

3奥运会至今为止一共举行了27届奥运会

第一届雅典奥运会

第二届巴黎奥运会

第三届圣路易斯奥运会

第四届伦敦奥运会

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第七届安特卫普奥运会

第八届巴黎奥运会

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

第11届柏林奥运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届伦敦奥运会

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

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

第17届罗马奥运会

第18届东京奥运会

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

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

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

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

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

第24届汉城奥运会

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第27届悉尼奥运会

第28届雅典奥运会

4奥运会的会旗是它象征着什么?(这我不知道)

4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那是第二十八届。

说法1:

福娃妮妮*金*风筝或燕子 燕子、沙燕风筝

福娃晶晶*木*熊猫 熊猫、宋代瓷器莲花造型

福娃贝贝*水*中华鲟 中国年画-莲年有余、中国传统鱼纹样、水浪纹样

福娃欢欢*火*火娃哪吒 中国传统火纹图案、敦煌壁画中的火焰纹样

福娃迎迎*土*藏羚羊 中国青藏地区的装饰造型纹样、小藏羚羊

福娃贝贝

代表物:鱼

寓意:传递财富

福娃晶晶

代表物:大熊猫

寓意:奉上欢乐

福娃欢欢

代表物:奥林匹克圣火

寓意:带来

福娃迎迎

代表物:藏羚羊

寓意:展示绿色奥运

福娃妮妮

代表物:燕子

寓意:送上喜悦

说法2:

吉祥物共有五个,她们分别为:福娃欢欢,福娃贝贝,福娃迎迎,福娃晶晶,福娃妮妮,而这些可爱的福娃加起来正好是“北京欢迎你”的寓意。他们的原型分别来自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金燕。

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健康与好运。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2008奥运盛典。

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

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的化身,他将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的一环。

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还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谓)。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将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她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顾拜旦倡导奥林匹克理想是什么

puoktlbhhg86760283042012/2/23 星期四 22:41:20

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由国际奥委会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来源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这就说明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综观现代奥林匹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不难发现奥林匹克主义具有这样的特点: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顾拜旦从他恢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那天起,就以教育为主线。他认为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他从事复兴奥运会工作的基本目的,不是以奥林匹克运动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把体育纳入一般教育,进而把一般教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过程中。要想使体育运动发挥其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功能,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标,体育运动就必须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 为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和改善社会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社会改良方案,而奥林匹克主义提倡的是通过教育来完成此重大历史使命。顾拜旦在1896年就强调:“总的来说,大部分重大的国家问题可以归结为教育问题。”1925年他又明确指出:“以我看来,文明的未来此刻既不依赖于政治的又不依赖于经济的基础,而是完全决于教育的方向。奥托·西惹密泽克也曾说过:“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在于纯粹追求教育,它的对象不只是那些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还包括人民大众。”奥林匹克主义提倡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在当时起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奥林匹克宪章》也提出“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这些言论都说明了奥林匹克主义是以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大体上有: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宗旨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等方面。 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宝贵历史遗产,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优良传统思想。如公平竞争、拼搏进取和身心和谐发展等思想意识,并保留了四年一个奥林匹克周期,以及点燃圣火、火炬接力、开闭幕式等古代奥运会传统仪式,充分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继承性。因此,要从继承优良传统的历史角度来理解奥林匹克主义。正如奥托·西惹密泽克所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已经历了好几个发展阶段,然而奥运会的基本理想并没有改变和动摇,它仍然以古代传统为基点的。” 奥林匹克主义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人类社会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奥林匹克主义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试图通过竞技运动来改造社会,造就人类未来的希望。顾拜旦在1896年曾写道:“和平只能产生于一个好的世界,一个好的世界只能由好的个人组成,好的个人只能从激烈的比赛中造就。”他在1912年以笔名获得奥林匹克文学金奖的著名诗篇《体育颂》中,曾热情歌颂了体育的价值,可以说是对奥林匹克主义做了艺术性的脚注。匈牙利体育史学家拉斯洛·孔指出顾拜旦的奥林匹克观念,虽然存在矛盾,甚至是唯心主义的,但是,这种思想体系却是组织运动竞赛和促进世界各民族接触的相互可以接受的思想基础。 奥林匹克主义发扬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是崇尚精英、崇拜英雄的,但这种精英和英雄必须来自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决不。无论是皇帝还是乞丐,都要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听同一声发枪的号令,没有什么尊卑贵贱之分。顾拜旦说过:“精美完全出自平等,因为在比赛中仅仅取决于他身体的先天优势和取决于他训练意志所达到的水平。”为此,《奥林匹克宪章》规定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要宣誓遵守体育道德和保持公正判决。可以说,奥林匹克主义的所有价值和功能都是以公平竞争为基础的。因此,顾拜旦非常推崇“费厄泼赖”精神,这是指在公平原则下的竞争,承认人们在能力上的不平等。如年龄、智力、体力等自然因素,也就是说只保证竞争过程的公正平等,而不保证竞争结果的平等。鼓励运动员本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力量。 奥林匹克主义极大地丰富了体育的内涵,扩大了体育的作用。它不但是主宰体育的最高纲领,而且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生活哲学。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规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即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的奥林匹克运动,不只局限于体育,更不局限于奥运会的竞技比赛,而是一种超越体育和竞技运动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完善和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和运动。其特征是以体育为载体,通过体育运动的社会学校对青年进行身体、心智和精神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或完善的人为目标的世界性的社会运动。 奥林匹克主义是从体育和文化、教育,体质和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谋求把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意志和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把其上升到生活哲学的高度,成为人类生活准则。不管学校体育、群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任何人只要投身体育比赛,就必然受到熏陶,经过身体力行和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必然会养成这些意志和精神。编辑本段对人类的文明产生的深刻影响 首先,它提倡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其次,就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再次是虽然强调公平原则下的竞争,但承认人们在能力上的不平等,故而只保证竞争过程的公正平等,而不保证竞赛结果的平等。所以它鼓励人们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首先,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社会在开始大规模、全方位交往的同时也出现了剧烈的国际间冲突,再加上人类掌握了毁灭其自身的武器手段,使得今天的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此外,当代世界各国面临着诸多要靠共同协作才能应付的问题,如环境、难民、地区冲突、贸易壁垒等。奥林匹克运动试图架设沟通各国人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减少战争的威胁。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与人类社会正义事业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致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国际社会的需要,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人类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使它成为世界和平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定了它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奥林匹克运动试图以富有人文精神的体育运动作为实现自己宗旨的途径,在世界各国青年间建立起友谊的纽带。正如国际奥委会第四任埃德斯特隆所说:“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但是它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亲兄弟一样欢聚一堂提供了机会。”

奥林匹克的文化特征是哪三点?

奥林匹克的文化特征是哪三点?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征

(一)鲜明的象征性

顾朝旦多次说过,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象征。”的确,奥林匹克运动表现了人类社会的团结、进步、友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有一系列独特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标、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用简明洗练的艺术形象符号,表达奥林匹克思想的基本点,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可见的、可听的、可触的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化认知。如:奥林匹克标志:蓝、黄、黑、绿、红互相套接的五环表示著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今天,奥林匹克五环已经成为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 象征。再如,奥林匹克吉祥物:多用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动物,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拟人化,从而变得更加诙谐而富有人情味,成为奥运会的象征物。

(二)浓郁的艺术性

在奥林匹克各种活动中,为了增加高雅的情趣,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使这些活动达到极高的审美意境,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奥林匹克运动意在创造和展示一美的世界。这里不仅展示世界第一流的人体美,如人体形态美、力的美、运动的美等,而且也集中了其他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美。人们创造这些美好事物的同时也加深了自己的美感修养,而人们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欣赏,也就是接受美感的过程。美在现实社会的作用,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协调社会生活,达到人与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提倡美,以美来陶冶人的精神,可以使现实生活得到升华。在这种意义上说,奥林匹克运动也是一种大规模的美育过程,运用艺术美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风貌,这也是人文性的重要表现。

(三)内涵的丰富性

奥林匹克运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挖掘展示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而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涉及范围较大,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个体到社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各个方面。因此,各种文化形式和艺术手段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成为这一恢巨集的社会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天地。这里有别具特色的奥林匹克建筑、形象生动的绘画和雕塑、旋律起伏的声乐、舞蹈、文学和歌舞等。

(四)组成的多元性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希腊,因而带有浓厚的以古希腊文化为主体的西方文化的烙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百年,普及全世界,无论从参赛国家,还是参赛运动员都越来越多广泛。奥运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要求其文化的多元性。奥运会在哪儿举办,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就要与举办国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组成其文化的多元性。另外,奥运会还会吸纳举办国的民族传统专案,如:日本的柔道、美国的篮球、巴西的足球等来丰富自己,因而使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色彼此相容,相互包容发展成为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为奥林匹克的持续发展和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

二、奥林匹克运动是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先进文化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一百多年,从奥运会的举办国和国际奥委会委员的组成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国家举办的奥运会要多于东方国家,东方国家只有日本和韩国举办过。另外,奥委会的决策层由西方人士主导,在国际奥委会的123名委员中52.6%来自欧美国家。还有奥运会的竞赛专案中源于西方的运动专案站绝对主导地位。在夏季奥运会的28个大项的300个小项中,除极个别专案像柔道和跆拳道以外,其余均为西方运动专案。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通讯资讯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交融比以往更迫切。所以,奥林匹克文化的多次交融促成其更加丰富先进,引领世界潮流,从而它会主动迎合这一趋势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东方文化交融、碰撞,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数千年来中国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包括了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它博大精深,其内容包括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无比深厚的思想内蕴,渗透著中国人的哲理和智慧。

(一)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公灭私、公而忘私、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舍生取义”“尽忠报国”“天下为公”等已成为人们所尊奉的崇高的道德要求。从范仲淹的忧乐观,到文天祥的生死观,再到林则徐的祸福观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载,奋发向上的品质,是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强健有为”,“自强不息”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是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人们同时也要求国家和民族自力更生积极进取革新图强。就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强不息不断进取革新图强。不自强就落后,落后就挨打。历史不止一次地给出了证明。所以说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是人生之本、民族之魂。

(三)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因而是面向现实,重视人生的。如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另外,在农业社会供应不足且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人考虑的主要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比较看重物质层面的需要和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很少有人信奉宗教信仰,往往把宗教作为一种实现现实生活要求的工具或摆脱现实生活的无奈的归宿。

(四)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意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和肯定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有其近似性、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处理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努力营造一个有序的道德社会。因此,“中庸”也导致中国民族恶斗死,宁忍辱(陈独秀语)即忍、让、仁等观念深入人心。另外,如:“家和万事兴”、“知足常乐”都是“中庸”在不同方面的写照。今天,我们与时俱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前进中的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五)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崇尚道德修养,追求道德修养的尽善尽美。孔孟主张修身为本,以德服人、正心诚意、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他们认为“修”“齐”的目的是“治”“平”进而实现天下大同。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自古重视道德修养,历来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在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这又一次说明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四、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而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尤其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更能激发起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鲍明晓认为,“有三件事可以提升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出现战争,二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三是出现能吸引全民族持续关注的重大。”前两件目前我国不会出现,而持续两周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恰恰是符合第三个条件的重大。奥运会期间世界各地的教练员、运动员官员等聚集北京,各国都会转播奥运会,当五星红旗在奥运会赛场升起,每一个炎黄子孙会为之欢呼、骄傲、自豪。因此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充分展现。

(二)“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将激励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进取

“更快、更高、更强 ”的口号,不仅仅在于运动场上的优异成绩,而是向全人类发出的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号角。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致的。 *** 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个人的完善和进步、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是其动力之源。现在,奥林匹克口号已经超出原来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又一动力。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创新进取,我们才有今天的繁荣与发展,才有取得举办奥运会的资本,才有与奥林匹克运动全面接触的机会,而二者的碰撞必将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动力,从而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先进文化的支援。

(三)务实的实践品格与美好的理想相结合

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从过去的小国寡民到现今逐渐富裕的农民,他们仍然关注的是自己的现实以及可能实现的美好理想。但是,今天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是面向世界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既需要实事求是,又要有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指导,既要适应现在的潮流,又要有将来的美好蓝图。这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也是一致的,即为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因此,实践与理想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结果。

(四)和谐意识将有新的科学内涵

卢元镇认为,“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强者文化。”因为最初是“永远超过对手,永远争取第一”口号中也反映了强者的意志。虽然现在进行了修正,但仍是一种强势文化即西方文化,因为它从许多方面反映了西方人的意志。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奥林匹克文化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良好的相容性会吸收其先进的思想内容。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又不失新意,更重要的是和谐意识有了新的内涵即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展现。其中的张扬、展现是适应现代社会并与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另外,现实许多条件下再讲中庸就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就是落伍,更不用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贵和持中”将有新的内容加以充实,否则我们将被抛弃。

(五)道德修养将进一步提升

公正、公开、公平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既指运动场上公平竞争,也是指运动员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竞争的典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素来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誉,历来把道德修养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其中,儒家道德最具有代表性,讲求仁、义、礼、诚,为其最高道德原则。另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经过西方文化的催化,不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平等的观念,而且还有利于市场道德观念的建设。我国的现代化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是其重要的支柱之一。因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于我国不平等的思想观念是一次洗礼,对于市场中的不正当行为是一次整顿,从而使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五、结论

奥运会在悠久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迅速发展的文明古国—中国举办,将促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的迅速发展及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因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同时,中国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必将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自我更新是一种推动力量,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文化的支援,进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奥林匹克的英文

OLYMPIC

对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是( )。奥林匹克格言是( )奥林匹克的口号是( )

高度概括:“和平、友谊、进步”。

奥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强。

奥林匹克的口号每一届都是不一样的:

一九八四年洛杉矶Play part in History参与历史

一九八八年 汉城 Harmony and Progress 和谐、进步

一九九二年 巴塞罗那 Friends for life 永远的朋友

一九九六年 亚特兰大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世纪庆典

一九九八年 长野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二000年 悉尼 Share the spirit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二00二年 盐湖城 Light the fire within 点燃心中之火

二00四年 雅典 Wele Home 欢迎回家

二00六年 都灵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二零零八年北京 One World,One Dream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奥林匹克的读音

奥林匹克(ào lín pǐ kè)

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顾拜旦提出的,它是《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把提高人的体质、才智和意志素质结合为一平衡的整体,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使人们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方式。现代奥林匹克主义追求典范的教育价值,尊重普遍的基本原则。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促进和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这是一个由力量转变社会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人来共同努力。为了那个目标一起向前跑。

奥林匹克的故乡

希腊——欧洲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故事则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实际上,奥运会的起源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著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专案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奥林匹克的由来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 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

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 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专案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 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4月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到1992年,已经举行了25届奥运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专案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专案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专案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目前奥运会的比赛专案有(未含冬奥会专案):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击、举重、脚踏车、射箭、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体操(含艺术体操)、击剑、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击、柔道、赛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马术、现代五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络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古代奥运会的由来

在半岛上的阿尔菲斯河之滨,克罗菲斯山麓,属于伊林斯地区的奥林匹亚村,被认为是诸神聚居之所。因此在这里建筑厂宙斯神庙,其附近被称为阿尔齐斯神域。当时每年七、八月间,各城邦都要来此祭祀宙斯。除献纳祭品、举行仪式外,竞技运动也被列为—种祭神活动。4年一次的闰年扩大祭祀,后来形成制度,这就是奥运会4年举行一次的由来。4年一次的古代奥运会周期,被称作“奥林匹亚德”。

关于古代奥运会的最早的诞生,有不少的神话传说,其中.最为哙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是:海神之子伯罗普斯为娶公主希波达米亚,在车中战胜了国王俄诺马依斯,因而得到了公主和王位。为了庆祝胜利和感谢神灵佑护,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竞技盛会。

当然神话井非历史。事实上,古代奥运以在古希腊出现,是由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铸造成的一个客观历史现象。—般历史学家都认为,从公元前776年始,竞技表演以比赛形式出现,因而人们通常把这作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始年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弱几个阶级。

第一, 古希腊自然环境与运动习俗的形成。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快了社会发展的程序,在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运动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二, 奥运会初期的比赛专案也反应了战争与古奥运的发展关系。从公元776年开始长达500年期间,奥运会专案逐步扩大,从单一的赛跑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四马战车,马车赛,角力,,五项运动专案等的综合运动会,这些比赛专案,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应了战争对奥运会比赛专案发展的驱动作用。虽然古奥运会的比赛专案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是奥运会本身却是整个希腊民族欢聚一堂的盛会。虽然各城邦间的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它们之间联络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别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随着古希腊殖动的兴起,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一个希腊文明圈。

第三, 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

古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独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

第四,古奥运会的盛衰。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各希腊城邦参加的盛会,第二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全盛期,古奥运会达到鼎盛。第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古奥运会进入衰落期。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动因:

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运动的迅速发展,二是体育的国际化趋势,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建立一个综合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终于在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的问题。

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档案----(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任第一任,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四年在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

三: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主要特点的比较

1. 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

2. 继承了“奥林匹亚”每四年一个周期的传统

3. 借用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某些仪式。

4. 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思想。

奥林匹克的拼音?

奥林匹克的拼音如下:

奥(ào)林(lín)匹(pǐ)克(k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