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米世界纪录是多少
2.迎奥运剧本和搞笑剧本各一个
3.奥运赛场上的“黑科技”
4.100m谁第一个跑进10秒
100米世界纪录是多少
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为9秒58,女子100米世界纪录为10秒49。
男子100米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为牙买加名将博尔特,于2009年8月16日在柏林田径世界锦标赛创造的9秒58。而女子100米世界纪录是弗洛伦斯·格里菲斯·乔伊娜在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创造的,她只用了10秒49就跑完了100米。
说到百米赛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博尔特已经称霸短跑领域多年。在他巅峰时期,只要参加比赛,100米和200米的冠军基本不会掉出榜单,最终都是他以绝对优势拿下的。他也被球迷誉为这项运动的标杆运动员。
100米短跑的难度
100米短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田径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爆发力,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展现出最高速度和最佳技术。100米短跑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包括强大的腿部肌肉、核心力量和肩部稳定性。这些素质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稳定和高速奔跑的基础。
100米短跑需要爆发力。在起跑阶段,运动员需要迅速加速,摆脱静止状态,并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速度。这就需要运动员具备强大的爆发力和加速度。100米短跑还需要最佳的技术。在奔跑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流畅的动作,以减少空气阻力并提高速度。这需要运动员具备精湛的技术水平和长期的训练。
100米短跑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运动员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竞争,这会对他们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运动员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冷静的心态,以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情况。
迎奥运剧本和搞笑剧本各一个
2008 北京 我的奥运梦
2008 ,你可知,我一直在期待你的到来?让我设想:那历史性的时刻,奥运圣火将在神圣的京城点燃。那时,我的奥运梦想也会插上翅膀,飞向更加蔚蓝、缤纷的蓝天。
我,虽普普通通,但心中始终怀揣着绚丽的梦,有着对未来一殷切的期盼,梦想有一天到朝思暮想的北京,去看我们自己的奥运盛会,亲眼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让激动的泪花飞溅。我爱你, 2008 ;我爱你,北京;我爱你,我的祖国。
我不停的追寻,不止的寻觅,希望借助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付出不断的接近心中理想的圣地,实现生命最强烈的渴望,最斑斓的梦幻。虽然依旧遥远,但是我会坚持到底,执著自己的选择,继续前行的脚步,相信梦总会开出最幸福的花瓣。
曾经迷茫过,踟躇过,失落过,犹豫过,徘徊过,曾经痛过,悔过,哭过,伤过。是那梦想让自己走出低谷,重新捡起剩下的勇气和希望。为了 2008 ,为了我的奥运梦,我要坚强的站立,勇敢的航行。
2001 年 7 月 13 日,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时刻,我的生命深处也将刻下这永恒的美好。漫漫 9 年,历经艰辛,几经风雨,终于盼来了第 29 届奥运会的隆重到来。这一刻,属于你,属于我,属于北京,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那一夜,看着满天绽放的烟花、狂欢的人群、兴奋的笑脸,听着激动人心的口号、激扬的歌声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庆贺。我的眼泪冲破了闸,奔涌而下。
我想起了不知多少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想起了曾有的艰辛和心酸,想起了在尘封的日记里写下的心愿。所有的语言此刻都那么苍白,唯有最纯洁的眼泪才能最直白的表达我复杂的心情。
透过依稀的泪光,我看到了祖国正如一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腾起,我看到了一个勤劳、善良、智慧、勇敢的民族的重新挺立,我看到了一个辉煌、繁荣的新世纪从这里开启。
古老的华夏民族,悠远的文明,在今日焕发光彩,熠熠闪耀,承载着千年的希冀,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在东方燃起希望的火光。
我骄傲,我自豪,我欣喜,我雀跃,为生为龙的传人,为生为中国人,为生在新中国,为生在新世纪。
就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放下满腹的心事,一起静新的聆听时钟敲打的声音。听,那有节奏的脚步声正一点点向我们走近,她的心跳,她的呼吸,我们也听的分明。她从远方来,来自古老的希腊,来自遥远的文明,她跨越了千山万水,经历风风雨雨,却依然青春美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我的心早已经远飞,追寻着她的脚印,探寻着她留下的足迹,看她静静的远行,朝着东方,朝着我梦想升起的地方。
神圣的五环旗,传到了我们的手里,这是我们的世纪。
新北京,新奥运,新的时代气息,新的民族风貌,新的精彩。
奥运福娃正张开双臂,笑迎八方来宾。让我们用真诚,用爱心,用豁达,用理解,用包容,用知识,用创新,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2008 ,北京,我为你祝福,为你许愿,为你期待,为你加油,为你歌唱,为你呐喊,为你翘首以盼……
奥林匹克,我为你放飞希望,放飞梦想,放飞心情,放飞生命的光彩……
我依然在等待,时刻在前行,仍旧在执著,我要用心托起我的梦,托起心中不落的太阳,托起生命的希望。把心中不灭的奥运热情和爱播撒,定能开出艳丽的花。
2008 ,北京,奥运,我正在向你走近,到你的心里,聆听最动人的旋律,最美的声音……
我的 2008 ,我的北京,我的奥运梦
给你得了
别找了
奥运赛场上的“黑科技”
奥运赛场上的“黑科技”
奥运赛场上的“黑科技”, 随着对体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和越来越科学的训练,现在的世界纪录基本已经接近人类极限了,破世界纪录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困难。 高科技运动装备,正在吸引更多眼球。
奥运赛场上的“黑科技”1北京时间13日凌晨,我国获得了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冠军。两位中国姑娘,戴着中国风运动头盔,收获了我国自行车奥运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除了头盔,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还有姑娘们脚下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只有一个齿轮,无闸,科技含量颇高,目的就是让运动员们能“快到飞起”。
高科技运动装备,正在吸引更多眼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国体科技开发服务中心总经理黄希发博士一直在关注奥运赛场上的“黑科技”。他内心最迫切的期待,是能有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到竞技体育科技产品的研发中来。
更多高科技装备用于日常运动训练
本届奥运会,排球赛场上动用了鹰眼系统,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长距离游泳比赛的泳池底下,用上了LED显示屏,贴心告诉运动员他们还剩多长距离到达终点;射击赛场使用了激光电子靶系统,数据精度进一步提升……奥运会台前幕后,各路炫酷玩意儿悉数登场。如果把他们集齐了,大概也能再顺便开一场科技博览会。
当然,这些只是竞技体育科技产品的冰山一角。
更多更“狠”的科技手段,用在了运动员日常训练中。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动员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教练团队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一块奖牌的背后,是一整套科学训练体系。
“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视频分析技术。”黄希发表示,现在主流视频采集频率为每秒50帧,如果对特定行为点进行分析,则能以每秒500—1000帧的高速摄像对运动员动作进行捕捉和采集,并分析运动员各项细节的技术指标。他记得,当年刘翔的教练团队,用摄像机捕捉其动态,将刘翔在110米栏训练中的跑动全程制成一张图。他们看着满图的“刘翔”,分析他每个关键节点的动作做得是否到位。
体育装备发展趋势:智能化和隐形化
科技的进步,确实曾带来体育成绩的大幅提升。1963年,由于玻璃钢撑杆的使用,撑杆跳高项目成绩的提升幅度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然而到了现在,在材料改善和人体工学设计优化上,运动装备的改进幅度已到达极限。除非使用新材料,否则很难再有革命性的变化。
与此同时,智能化也成为运动装备界的一股新潮流。近几年来,可穿戴设备已成为专业运动员训练中的助手。黄希发介绍,在足球训练中,运动员会穿上内置传感器的背心,教练团队就能监测他们的跑动距离、跑动速度、跑动轨迹和心率等多项数据。
黄希发判断,未来可穿戴设备会更加隐形化,甚至成为衣物的一部分。这些设备未来不仅可以“被动记录”数据,还能对运动员施加“主动刺激”,提升他们的兴奋度。
在体育科技上,我国也在“憋大招”。
比如这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激光电子靶,就不算新鲜。国内已有相关公司研发了具有国际知识产权的激光电子靶系统。再如游泳项目,一直采用的是欧米茄公司的视频图像计时判断系统。黄希发透露,体科所、国体科技正合作研发视频图像触壁计时判断系统和游泳水下动作分析系统,相关软硬件今年年底就能在游泳队中测试运行。
大众体育发展也能提升竞技体育科技范儿
来自网络
北京国体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市场经理何聪坦言,在可穿戴设备这方面,我国企业确实研发出了不错的.产品。但是在算法上,还是国外企业更胜一筹。“他们一款设备能分析的指标,多达300余项;国内公司如果能分析到40多项,就已经相当不错。”技术上,我国和国外不是没有差距。
在大众健身领域,中国企业表现可圈可点。但是,由于受众群体相对局限,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装备发展步伐确实不如国外。
“以前是各玩各的。体育人自己玩体育、自己做科研,社会力量参与相对较少。现在提倡‘互联网+’,一些大公司也在介入,单打独斗的局面正在改变。”黄希发说。
何聪说,当体育是少数人的“游戏”时,鲜有企业愿意费心去研究体育装备;而当体育真正大众化,瞅准了商机,企业也就愿意投入。这投入的成果,应用到大众体育的同时,加以升级,也能用到竞技体育。当然,也可以走“自上而下”路线,企业先在竞技体育中谋求一席之地,将运动装备“减配”后再推而广之。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再借着这次奥运会的东风,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进入运动装备研发领域,形成井喷式的发展态势。”黄希发展望道。
奥运赛场上的“黑科技”2随着对体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和越来越科学的训练,现在的世界纪录基本已经接近人类极限了,破世界纪录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困难。
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除了埋头苦练之外,大家还把目光投向别的途径,例如高科技装备。
我们来看看近年来,在奥运会上出现过的一些高科技装备。
兴奋剂
兴奋剂这个臭名昭著的玩意,虽然属于“高科技”,但严格来说不算是装备,但必须提一嘴。
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奥运会赛场上便出现了兴奋剂,当时的运动员还一度以使用兴奋剂为荣。
在冷战期间,美苏争霸同样延伸到奥运赛场上,为出成绩,美苏运动员争相使用兴奋剂,兴奋剂的使用达到了巅峰。这使得比赛失去了公平,严重违背了奥林匹克的精神。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一点,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成为了反兴奋剂转折点,此后兴奋剂检测技术取得巨大进步,来到了2021年这个时间点,反兴奋剂的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并没有完全杜绝。
鲨鱼皮泳衣
鲨鱼皮泳衣首次出现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名将索普身着此款泳衣收获三枚金牌。据称这款泳衣可使游泳选手的速度增加3%,而这只是第一代鲨鱼皮泳衣,日后还研发到第四代。
鲨鱼皮泳衣是仿生学应用上一个成功的案例。科学家发现,鲨鱼皮肤表面粗糙的V形皱褶可以大大减少水流的摩擦力,使身体周围的水流更高效地流过,鲨鱼得以快速游动。鲨鱼皮泳衣超伸展纤维表面便是完全仿造鲨鱼皮肤表面制成的。
在鲨鱼皮泳衣盛行的时间里,各项游泳的世纪记录屡屡被破,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便是美国的传奇游泳健将菲尔普斯,在鲨鱼皮泳衣的加持下,狂揽23枚奥运金牌,前无古人,相信也很难有来者。
事情的转折点在2019年,7月28日,菲尔普斯在游泳世锦赛200米自由泳决赛中被穿更先进的鲨鱼皮泳衣的德国选手比德尔曼击败,菲尔普斯的神话被终结。后来,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中 国际泳联于2009年7月底作出了决定:“从2010年起禁止在比赛中使用高科技泳衣”。
特制比赛服
美国的Marion Jones和澳大利亚的Cathy Freeman等短跑明星,使用耐克公司所开发的特制赛跑服。这种赛跑服非常圆滑,带有头罩,可盖住短跑选手面部和手脚之外的所有部位。这样可以对 肌肉起到保温和压缩的作用,提高选手的短跑成绩。
澳大利亚马拉松选手Steve Moneghetti穿着一种用再生软饮料瓶制成的短裤和背心参加比赛,据生产商耐克公司称,这种材料比其它织物更凉爽。
美国橄榄球和排球队的队服甚至借用了NASA的技术。这种运动服的内置网格结构能够吸收热量,并且快速将热量排到空气之中。
耐克公司也为许多运动员提供抗空气阻力运动服,帮助短跑运动员减少空气阻力,达到成绩提升的目的。设计过程用到了风洞测试和3D打印等新技术。
当然,我们中国队也不是毫无作为,国家田径队的队服采用了耐克的AeroBlades技术,该技术在运动服的腿部和手臂两侧增加了一个一个的“小三角”,在运动员运动时,这些不起眼的小三角可以“调节人周围的气动力环境,进而减少人体阻力”。
此外,中国队的运动服据称也采用了黑科技——这种运动服的材质可有效提升静脉回流,减少血液瘀滞,加速新陈代谢并实现短期的人体能量恢复。
特制跑鞋
奥运会百米赛跑冠军Donovan Bailey穿上阿迪达斯公司生产的特制跑鞋。据称,这种特制跑鞋有一个坚硬的金属板,可使人类的脚趾在赛跑时,像美洲豹的爪子一样保持僵硬。
美国短跑选手Trayvon Bromell穿的是新百伦3D打印的带钉跑鞋,肯尼亚短跑选手David Rudisha穿着的是阿迪达斯的Adizero MD跑鞋,这些跑鞋的共性是,质量更轻,强度更高,能够提 升跑步时稳定性和速度。
LumiWave可穿戴治疗仪
LumiWave是一款红外线可穿戴治疗仪,可以使用微光疗法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尤其对于拉伤、扭伤以及关节炎症非常有效,用后患者可以快速恢复。早在2004年,LumiWave就开始在奥运团队内部普及。
具体来说,该设备配有50个红外线LED灯,当运动员把LumiWave戴在身上,该设备会发射脉冲信号从而促进运动员伤患处的血液循环,进一步提升人体一氧化氮的释放,最终加快个体细胞的复原。
Solos智能眼镜
Solos智能眼镜这是一款跟谷歌眼镜类似的智能设备,它在骑行运动员中非常受欢迎,目前在美国自行车车队已经开始普及。
具体来说,这款外观上很普通的眼镜针对自行车选手进行了调整,内置心率传感器,可监测运动员的心率、燃烧热量,也能提供实时导航以及电话功能。与谷歌眼镜一样,Solos的显示屏会直接投射在眼镜的镜片上,将运动量化,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状态相应给出个性化建议,从而帮助运动员调整节奏和速度。
果冻头套
花样游泳是奥运众多项目中最赏心悦目的项目之一,选手们的形象非常重要。如果头发一入水不幸散开,披头散发的就有损形象了。而使用普通发胶效果并不显著,但这并难不倒聪明的运动员,她们使用的居然是果冻!
姑娘们用的“果冻”其实是不含糖分的果冻粉剂—凝胶。凝胶是没有流动性质的半固体状稠厚物质。比赛前,要将凝胶用温水搅合,再用刷子一层层地往头上刷,直到每根头发都被凝胶完全固定。
“冷冻舱”
“冷冻舱”能逐渐将温度降低至-140摄氏度,运动员要穿上特殊的袜子、内衣和耳罩进入一个狭小的房间,这个小房间逐渐被移进更冷、然后是最冷的舱室当中,极致的低温让运动员的血管变得狭窄,血液的流动和新陈代谢变缓,运动员两分钟后离开冷冻舱,他们的血管会膨胀到平常时的4倍大小,血液带着更多的氧气在身体内循环,受损或过度劳累的组织和关节都能得到治疗,同时,内啡肽在低温的情况下受到抑制,这对止痛效果非常好。”由于对体能恢复效果显著,冷冻恢复法”应用在一些从事长跑、游泳等耐力项目上。
“高原帐篷”
“高原帐篷”是一个能起到类似于高压氧舱作用的大帐篷,这个大帐篷有一套氧气循环系统,通电工作时,帐篷内含氧量较外界环境有所降低。这个大帐篷能够在平原上模拟出高原训练的环境。高原训练能够让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变得强大,但通常情况下,回到平原地带大约三周,运动员的状态就会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既能保证高原训练质量又能避免状态下滑的办法就是使用“高原帐篷”。
100m谁第一个跑进10秒
世界上第一个跑进10秒的,是美国运动员吉姆·海因斯
吉姆·海因斯,1946年9月10日生。1968年10月14日,他在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的男子田径赛100米决赛中首次突破10秒大关,以9秒9获胜,这项成绩电子计时为9秒95,直到1983年才被美国另一名运动员卡尔文·史密斯以9秒93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