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篮球队员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奥斯曼帝国

tamoadmin

1.奥斯曼为什么改名叫土耳其

2.土耳其由世俗重归保守,一面又四处树敌,“奥斯曼美梦”何时醒呢?

3.求土超劲旅费内巴切的球队历史

4.奥土战争是怎么回事?

奥斯曼为什么改名叫土耳其

土耳其篮球队员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奥斯曼帝国

这个国家改名叫土耳其的原因有与外界建立友好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适应现代化进程。

1、与外界建立友好关系:奥斯曼帝国为了避免与欧洲国家产生冲突,选择改名土耳其,以减少外界的敌意。

2、增强民族凝聚力:改名土耳其,可以更好地强调其地理位置、文化和历史,强化国家认同感,使国内各民族更加团结。

3、适应现代化进程: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加深,奥斯曼帝国逐渐意识到需要与现代国家接轨,改名土耳其,体现了国家的现代化追求,也有助于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投资。

土耳其由世俗重归保守,一面又四处树敌,“奥斯曼美梦”何时醒呢?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国力羸弱丧失了大片国土,清朝最大时疆域约为1316万平方公里,还被当时的西方称为?东亚病夫?。其实如果真算起来,我们还不是最惨的,被蔑称为?西亚病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损失的国土更多。

奥斯曼也曾是个盛极一时横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最广时疆域也达到了550万平方公里,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慢慢掉了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更是因为与俄罗斯的世仇而站错队,最终被肢解。

本来《色佛尔条约》下的土耳其会更惨,西边很大一部分国土要归于希腊,东边大部国土要让给亚美尼亚,国内还有个库尔德人闹腾。

不过土耳其硬生生出了个猛人凯末尔逆天改命,靠着军事实现了现代化土耳其的独立。

一、土耳其的世俗化

凯末尔在从军之初就读了很多西方文学家的著作,明白奥斯曼帝国最大的弊端就是封建思想太过落后,于是在上台之后全面西化世俗化,对于很多穆斯林行为、礼节予以打击,取缔苏丹与哈里发的宗教权威,还有为了缓和与西方的关系,将做了几百年清真寺的索菲亚教堂改成博物馆。

因其有铁腕手段加上兵权在握,他在世时一切规定都能顺利地推行下去。

但是很遗憾,他只领导了土耳其十五年,对于现代国家的***来说十五年是很长,但是要放在一个被伊斯兰统治了数百年并且穆斯林占全国人口95%的国家来说就太短了。

凯末尔生前能凭借个人威望压制,但他一死继承者显然没有那个能力,不过他还留了一个火种?军队。

因为凯末尔生前主张的西方式现代民主,因此有很多人都误解其意。

1945年,凯末尔的继任者兼好战友伊诺努总统公然表示土耳其不应该没有反对党,必须要建立一个?多党制?的现代民主国家,受到总统的鼓励,没多久土耳其就成立了24个反对党。

在这24个党中,有不少就是以伊斯兰传统交易为纲领的,没办法,毕竟占比太大。

二、世俗与保守的反复拉锯

1950年到1960年,民选的保守民主党掌权,开上了倒车转回到伊斯兰化。

1960年,军队发生,将交还到世俗派手中。

11年,伊斯兰运动复兴愈演愈烈,军方眼看不对,再次。

1980年,政党斗争猛烈,伊斯兰宗旨占据上风,军队又又。只是这时民间的伊斯兰化以前无法阻止,很多凯末尔时期禁止的事情都被堂而皇之摆上台面。

19年,军方为世俗化又又又。

40年不到的时间就发生过4次,由此可见其国内的保守势力有多强大。

凯末尔为世俗化的土耳其留下的火种也只能燃到这了。

2002年,正发党上台,重又走回了伊斯兰化。

正发党党魁埃尔多安。

求土超劲旅费内巴切的球队历史

19世纪末,土耳其还是伊斯兰教封建君主制国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雄霸伊斯坦布尔,苏丹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当时奥斯曼帝国没有任何足球队,因为帝国禁止人民踢足球,不过一些土耳其人开始私下开展足球运动!

1899年一群足球爱好者在伊斯坦布尔成立了一个名为“Black Stockings”的足球俱乐部,这就是现在费内巴切队的前身,后来被苏丹强行关闭解散,但八年后Black Stockings的骨干分子们再次成立了费内巴切足球俱乐部(Fenerbahce S K)!球队的名字源于伊斯坦布尔城一个叫做费内巴切的区域,费内巴切这个名字是因为该区有一座灯塔(Fener在土耳其语就是灯塔的意思,Bahce是花园的意思)!

当时土耳其仍受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国内依然禁止人民踢球和成立球队,所以费内巴切队的核心人物松居尔和奥卡内尔带领球队都是以地下活动的形式秘密进行,直到1908年土耳其修改法律才停止,当时法律规定球队正式注册后可以合法存在,于是松居尔成了费内巴切首任,奥卡内尔则是球队队长!

1918年一战后土耳其作为战败国被英法占领,在1918年-1923年,费内巴切和当地的英法驻军共踢了50场比赛,取得了41胜5平4负的骄人战绩,由此也使得费内巴切成了当时土耳其最受欢迎的球队,就连土耳其共和国的建造者,有“土耳其之父”之称的凯末尔也是球队重视拥趸!甚至1932年6月5日费内巴切的一栋木结构建筑被毁,第一笔重建的捐款就来自凯末尔。

1923年土耳其足协成立,着手举办国内联赛。早期的土耳其联赛由各大城市自主举办!为尽快发展土耳其足球,足协举办全国性的联赛。1959年首届18只队伍参加的土耳其全国联赛拉开帷幕,当时实力最强的费内巴切队当仁不让的夺冠!

1959-60赛季费内巴切依然保持了高水平,但结果却是贝西克塔斯最后关头超越费内巴切而夺冠,接下来的赛季费内巴切再没有让冠军旁落,他们以较大优势问鼎!随后两个赛季则属于了加拉塔萨雷,该队出乎意料两连冠,成了第一支卫冕联赛成功的冠军!15-76赛季特拉布宗体育队在建队九年后首次夺冠,打破了伊斯坦布尔三强轮流坐庄的局面!

然后20世纪的80-90年代,大部分冠军被加拉塔萨雷和贝西克塔斯分瓜,费内巴切只是每隔上几年搅局一般的夺冠一次。

进入21世纪后,费内巴切成为了土耳其最有钱最富有的俱乐部,球队不仅拥有土耳其多名国脚,还召集了前尤文中场阿皮亚和巴西国脚阿莱士助阵,因此被国家球迷戏称为“土耳其”,连续数次夺冠并且在2004和2005年实现两连冠卫冕成功!

虽然球队在国内舍我其谁,但在欧洲战场费内巴切历史上一直是鲜有作为,唯一能拿的出手的还是1967年获得的现已经停办的巴尔干杯。球队首次杀入欧洲冠军联赛是1996-赛季,但当时没有取得一场胜利!2004-05赛季,被分在D组的费内巴切最终排名第三,勉强获得联盟杯32强,这居然已经是球队百年历史在征程上最好的成绩了!

在2005-06赛季,德国名帅道姆执掌球队获得亚军,屈居死对头加拉塔萨雷之后,为了再球队百年大庆的2007年有所斩获,俱乐部新闻官开始选帅并且明确要求“名头很响,拥有出色的球员履历,能将球队带到全新高度”,结果费内巴切2006-07赛季重金挖来巴西球员济科做主帅,并其高价从西甲英超买来凯日曼、阿内尔卡等名将,结果2006-07赛季土超赛场上独孤求败,百年庆典上顺利夺冠!

2007年6月,费内巴切又以400万欧元年薪加每年100万欧元奖金的高价挖来了的巴西左后卫卡洛斯,力图借助他的经验实现赛场上的历史性突破!

2008年4月,费内巴切队历史性地杀入欧洲冠军联赛8强,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两回合2-3负于切尔西,止步四强门外。这一战绩创造了费内巴切队史上欧战的最佳成绩!

奥土战争是怎么回事?

到18世纪间,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而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18世纪土耳其军队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13世纪末叶,奥斯曼突厥部落酋长的儿子奥斯曼袭封后,宣布成立独立公国,遂不断进行扩张,于1326年建立奥斯曼帝国。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乘拜占庭帝国内讧,开始插足欧洲。到14世纪末,巴尔干的绝大部分土地都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15世纪,土耳其开始对拜占庭帝国展开新的攻势。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占领。奥斯曼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1461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到15世纪末叶,奥斯曼帝国已经占有几乎整个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和东部地中海后,直接威胁巴尔干邻近的波兰、捷克、匈牙利、奥地利等国。这些国家不断与奥斯曼土耳其发生争斗,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多民族的奥地利国家也在长期争斗中形成。从此,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奥斯曼帝国在1453年占领君士坦丁堡后,继续对外扩张。塞里姆一世在位期间(1512—1520年),开始对伊朗的战争,占领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一部和库尔德斯坦。苏里曼一世在位期间(1520—1566年),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时期。苏里曼进行多次扩张,1521年,进占贝尔格莱德和罗德斯岛。1526年8月,土耳其军队在摩哈奇附近打败匈牙利和捷克联军。土耳其在匈牙利东部有了立足之地,也就有了向西进一步扩张的跳板。匈牙利王国其余领土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辖。匈牙利内部呈现两派,一部分贵族选立斐迪南为王,借以与土耳其对抗。土耳其苏里曼王支持另一部分贵族选立查帕尔亚为王,反对斐迪南,与哈布斯堡王朝发生直接冲突。1529年,土耳其苏里曼向匈牙利中部发起进攻,9月,占领布达,入侵奥地利,并开始围攻维也纳。但是,土耳其屡攻不克,最后由于粮秣匮乏和疾病流行被迫撤退。1530年,奥地利与土耳其进行和谈,但未达成任何协议。1532年夏,双方重又开战,奥军在查理五世统率下,在匈牙利中部地区,阻止了土军的进攻。1533年7月,奥土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订和约。根据条约规定,匈牙利西部和西北部仍归奥地利管辖;奥地利每年向土耳其苏丹纳贡3万杜卡特(古金币);匈牙利其余部分归苏里曼控制,奥军保证不对驻军进攻。

1540—1547年,土耳其与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联盟,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土军趁奥地利大部兵力被牵制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边境之际,对匈牙利西部发起攻势,于1541年和1543年先后占领布达和埃斯特格。1544年,奥地利与法国媾和,奥军得以抽出与法作战的兵力阻止土军的前进。1547年,奥土双方签订《亚得利亚那堡和约》,奥地利把匈牙利中部地区割让给土耳其,匈中部地区的落入土耳其代理人之手。哈布斯堡王朝承认土耳其对匈牙利大部地区的统治。1551—1562年,奥土双方为争夺特兰西瓦尼亚而展开争斗。土耳其军队获得局部胜利:1552年,攻占特梅什瓦尔(今蒂米什瓦拉);1553年,攻占埃格尔。但是,根据1562年的双方和约,土耳其寸土未得,双方呈胶着状态。在1566—1568年的战争中,土耳其仍无建树。

1592—1606年的战争是由土耳其挑起的,双方各有胜负。根据1606年双方缔结的《席特瓦托罗克和约》,奥地利首次被承认为平等的缔约一方,它无须每年向土耳其苏丹纳贡,但需一次付清20万杜卡特。1660—1664年的战争,是因土耳其大举进犯匈牙利西部地区而爆发的。双方于1664年8月,在拉布河畔的圣戈特哈特附近进行了决战,土军遭奥军迎头痛击失利。根据1664年双方缔结的《瓦什瓦尔和约》,土耳其从特兰西瓦尼亚撤军,但该地区仍属奥斯曼帝国所有。

双方经过16—17世纪的角逐,奥斯曼帝国已经渡过它的强盛时代。从16世纪后期开始,奥斯曼帝国对西方的威胁的势头逐渐减弱。由于广大农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地方贵族的离心倾向和宫廷贵族争夺的内讧,以及因侵略扩张政策而引起的与邻国的不断战争,土耳其的实力开始走向衰落。到17世纪中期,土耳其矛盾重重,内外交困,越来越走向衰落。

在1683—1699年的战争中,土耳其企图联合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不满的匈牙利封建主的军队进行对奥的战争。1683年7月,土耳其军队围困维也纳。奥军得到波兰军队的支持,9月,土军被击溃,损失惨重:亡2万余人,损失火炮300门。维也纳一战的败北,迫使奥斯曼帝国转入防御,并逐步撤离中欧。1684年,奥地利、波兰和之间建立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1686年,俄国加盟。此后,战局发生变化。1686年,奥军攻占被土耳其占领的布达,1687—1688年,先后占领匈牙利东部、斯拉沃尼亚、贝尔格莱德等地。1689年,土耳其海军在多瑙河上的维丁城附近败北。同年,土耳其曾一度扭转败局,迫使奥军放弃原先占领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特兰西瓦尼亚等地。由于俄国的参战,使奥地利得以恢复原来的态势。16年9月,奥军在蒂萨河畔泽特一战获胜,土军亡3万余人,损失全部火炮和辎重。根据1699年奥地利、波兰、与土耳其签订的《卡尔洛维茨和约》,以及次年俄国、土耳其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奥地利获得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大片领土;波兰获得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南部和波多里亚;获得摩里亚和爱琴海中的土属各岛;俄国获得亚速夫要塞。这是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分割。

进入18世纪,土耳其利用俄国与瑞典战争的机会,伺机报复俄国,土耳其取得了胜利。1716年,土耳其乘胜向奥地利开战,但告失败。1716年10月,奥军攻占特梅什瓦尔;1717年8月,在贝尔格莱德附近击溃土军,贝尔格莱德守军投降。根据1718年《波日阿雷瓦茨和约》,土耳其又失去包括贝尔格莱德在内的塞尔维亚北部。1735—1739年期间,奥斯曼帝国连战失利,奥军开始取得部分胜利,占领了波斯尼亚、塞尔维亚等地。军事失败加深了奥斯曼帝国的危机。1788—1790年期间。根据1781年奥俄同盟条约,奥军发起进攻,1788年9月,在洛多什城附近被土军击溃。俄军在俄土战争中的获胜使奥军得以整顿兵力,重新转入进攻。1789年10月,奥军经过三个星期的围攻,攻占了贝尔格莱德,接着又攻陷谢苗德利亚、波日阿雷瓦茨等要塞。欧洲形势,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后形势的变化促使奥地利退出战争。1790年之后,奥地利和土耳其在解决双方冲突时不再诉诸武力,并且转而相互合作。总之,奥土战争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促进了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形成。

奥土战争持续近三个世纪。奥斯曼帝国曾盛行一时,在其鼎盛时期,幅员跨欧、亚、非三大洲。早在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就开始远征欧洲,之后,土耳其与东南欧和中欧各邻国之间一直存在领土纠纷,各国统治者经常进行武力争夺。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政策激起了各邻国之间的不满,促使各邻国结成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在战略上把自己摆在东南欧和中欧国家的对立面,“失道寡助”,长期的征战使国库空虚,激起了广大农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人民愤懑情绪增长。1730年9月,伊斯坦布尔爆发人民起义。到18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也掀起争取独立的斗争。这一切都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日趋衰落,给欧洲各国瓜分土耳其的欧洲领土创造了契机,昔日的奥斯曼帝国已无往日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