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离任中国国家队-米卢的中国队主力有哪些

tamoadmin

1.德国足球风格比较适合中国,为什么中国国足始终不愿意请德国主教练?

2.中国足球队主教练都有谁

3.里皮卸任后谁能担重任呢?

4.国足历任主教练的名单

5.张衡论文言文现象

德国足球风格比较适合中国,为什么中国国足始终不愿意请德国主教练?

米卢离任中国国家队-米卢的中国队主力有哪些

我不由得立刻想到了中国男足第一任外籍主帅——施拉普纳先生,而她就是德国人,足球理论和战术理念都是很有一套的,但是并没有在中国呆很久,而是以失败告终返回德国。

现在回想施拉普纳时期

其实也给中国足球带来很大希望的。施大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理念先进,而且能说会道,当时整得许多国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足球崇拜。但是,施大爷的理论,却是不能和中国足球的实际相结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实践,所以也就不能取得成功。

任何先进的理论,必须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在长征时期就在伟人的领导下,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党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成就。所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真理,是真谛。

关键是自己不给力,对不起广大热爱国足的球迷罢了。国家请外教,每次都是大手笔,每次都让球迷充满了期待。但是结果却总是让球迷大失所望,冷了球迷的心。唉!泱泱大中华,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足球竞然冲不出亚洲,何谈走向世界?

因为克劳琛听不懂中国话 ,对足协提的意见置之不理 ,他在挑选队员方面训练方面 甚至打热身赛方面 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虽然出了很大的成绩 因为不听足协某些人的话 。被罢免了。

第一个外籍教练就是德国人施拉普纳,那可是开创中国足球先河的外籍主教练

我记得当年春晚牛群冯巩的相声中还有拍卖施拉普纳头发的段子,可见那时的外籍主教练对于中国体育、中国足球的影响!

后来有人说施拉普纳是个骗子,不懂技战术打法,只会说,如果不知道把球往哪里踢,那就往球门里踢!

其实施拉普纳作为德国足协派过来的主教练,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1992年,带领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打入亚洲杯足球赛半决赛,但是次年未能帮助球队取得1994年世界杯足球赛参赛资格,其后被架空为技术顾问,1994年广岛亚运会后正式离职,由助理教练戚务生接任。

施拉普纳有德国甲级教练证书,还是科隆体育学院足球教师证书,曾经被评为德国年度十佳教练,执教中国队还是绰绰有余的!

其次再来分析一下德国教练是不是适合执教中国队?

我觉得只要高水平教练都适合执教中国队,不管他是哪国教练!

施拉普纳执教成绩一无是处吗?不是吧!曾经的亚洲杯第三,也是不错的成绩!

德国人不适合中国足球吗?并不是,后来中超引进的马加特,在鲁能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没有马加特,鲁能说不定就降级了!

还有国安的施密特,难道也不是好教练吗?他带领的国安队打出了最佳半程冠军,只是后来比埃拉的受伤才导致下课!

所以说,不要看是哪个国家教练,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绝对行不行!

我倒是觉得德国教练还是适合中国队的,中国球员技术差,只能依靠整体力量,德国那种按部就班注重整体打法,还是蛮适合中国队的!

所以,如果下一步有可能聘请德国教练,中国队也有可能取得好成绩,本来中国足球的水平与教练并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球员的水平太差!

关键是球员的水平太差

里皮冠军教头不是也中途下课了吗,李铁本土主帅不是也带领球队打入十二强了吗!

中国足球的延续性不强,喜欢各干各的,只彰显自己将要去干什么,从来不去考虑以前应该留下什么,所以克劳琛们很快就被遗忘了。

尤其克劳琛,世青赛战绩如此出色并非这些当时的年轻人能力有多么出众,是人家技战术打造的好。世青赛结束之后,很令人诧异的没有续约。传闻克劳琛铁腕治军的性格让某些人不爽了!谁知道呢?反正从此以后,德国教练在各级国家队绝迹。

德国足球对于青训有独到之处,注重团队配合,强调体能以及赛后恢复的手段都很先进。中国足球从来都是强调快速,按理德国足球的特点很符合。为啥不能一直学习借鉴呢?如果,从克劳琛开始这十几年都大面积的从青训都聘请德国教练,中国足球的青少年球员不会这么枯竭。

前泰达教练德国人施蒂利克,前国安教练德国人施密特,前鲁能教练德国人马加特

这几个德国教练都具有很强的能力,完全可以带队国足,先决条件给人家长期带队的时间。中国足球圈做不到,任期关联,谁愿意给别人做铺垫!

许许多多的外国教练在离任后都提到了:中国足球缺乏延续性这句话!!这句话很关键,但是无一例外会被忽视!

还在中国任教的都不愿意明说,听得人也懂啥意思,当然更不能说明喽!

国事如此,足球也是如此。德国足球理念也好,欧洲足球理念也好,巴西足球理念也好,必须与中国足球实际相结合,这才是中国足球能够进步、并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关键。

愿中国足球人浴火重生,立足实际,融入世界,将中国足球带入新天地。

首先得清楚一点,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教练的问题

再就是世界上最懂足球的教练不一定懂中国足球。世界名帅里皮已经证明上述观点。

其次,中国足球还没有强大到今天学西班牙,明天学意大利,后天学巴西的地步,中国足球首先要学习的不是外国先进足球纪念,而是首先立足国内,立足自己。

再次,中国足球的发展不可能立竿见影,中国足球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需要足球理念的沉积,需要足球技术的积累,需要基层足球的协同发展。不是说一个教练能解决的问题。

然后,中国足球不是多规划几个外国球员就能解决了的。内因是主要原因,外因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事物的发展。即便国足首发队员全部是规划的巴西球员,就能保证中国足球会超过巴西足球么?

再次,某些球员在踢球之前先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最后,中国足球首先是足球,其次才是中国的,不能将中国强加于足球之上,因为这是足球的发展规律,足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足球看的是整体,小则说场上十一名球员,中则说全体球员和教练组,大则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努力。所以足球不会出现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在足球场上也不能每次都力挽狂澜。所以在某些体育项目上中国的举国体制不适用于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队主教练都有谁

第1任:李凤楼

中国体育活动家、足球界元勋。1952年,新中国成立了首届国家足球队,由李凤楼出任中国男足首任国家队主帅。

第2任:阿姆别尔?约瑟夫(匈牙利)

1954年,中国为了迅速提高足球水平,决定派遣一支队伍赴匈牙利学习。当时赴匈牙利留学的共有25名球员,其中包括足坛名宿张宏根、年维泗、陈成达、曾雪麟等一批后来响彻中国足球历史的名字。当时,中国队在匈牙利的教练是约瑟夫,他也是中国足球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位外籍教练。

第3任:戴麟经

戴麟经原是解放军八一队足球总教练。1957年上任担任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他率队参加了第六届世界杯预选赛,但首战即负于印尼队而遭淘汰。

第4任:陈成达

陈成达是中国足球界元老,青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是新中国首支国家足球队队员。1958-1962年间担任中国男足主帅,不过他在任期间中国男足并没有参加任何大型赛事。

第5任:年维泗

1933年5月11日生于北京,北京籍。身高1.76米,少年时受其兄影响,喜爱足球运动。曾赴匈牙利学习。1963年,年维泗上任成为中国男足主帅。他掌印期间,中国队参加了在雅加达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这也是中国队第二次参加正式国际大赛。在比赛中,中国队胜马里队、平印尼队,获小组第一,但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负于乌拉圭队,未能更进一步。

第6任:方纫秋

1959年历任中国青年队,中国二队教练,1961年至1963年被选派为中国援助柬甫寨体育组组长,并兼任柬国家队主教练。1964年上任,他回国出任中国男足国家队主帅,在任期间没有大型赛事,后来又由年维泗接任。

资料图:年维泗(左三)。中新社发 钟欣 摄

第7任:年维泗

1965年,年维泗接手国足,二度成为中国男足主帅。在这个位置上,他一直掌管中国男足直到16年。其中14-16年兼任领队,实际主教练的事务由任彬担当。

第8任:张宏根

他是新中国早期足坛最有名的足球名宿,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足球头号球星,也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优秀的球员之一。17年接任国足主帅,任期内无大型赛事。

第9任:年维泗

18年,年维泗三度出山接手国足。他带队参加了当年的亚运会,在争夺第三名的决赛中以1:0击败伊拉克队,获得铜牌。

第10任:张宏根

张宏根同样也是第二次出任国足帅位一职,无大型赛事。

第11任:年维泗

年维泗于1980年再度接任,但率队出战奥运会预选赛失利后,宣告辞职。

第12任:苏永舜

1980年,苏永舜带领中国队参加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最终含恨而归,他本人也远走加拿大。

第13任:张宏根

1982年,张宏根第三次出任国足主帅,带队参加了当年的亚运会,负于朝鲜后遭到淘汰。

第14任:曾雪麟

1983年,曾雪麟麾下的国足参加了第23届奥运会预选赛,但小组未能出线。1985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意外地负于中国香港,也由此引发了著名的“519”,曾雪麟被迫辞职。

资料图:年维泗

第15任:年维泗

“519”过后,年维泗在1985年第五次接手国家队,参加了1986年的亚运会。

第16任:高丰文

1986年,高丰文执掌中国队帅印,他带队取得了汉城奥运会的足球决赛权,这也是中国队第一次参加世界级的国际赛事。1988年,中国队获得亚洲杯第四名。1989年,在第14届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队将到手的胜利拱手相让。

第17任:徐根宝

1991年,徐根宝同时兼任国家队和国奥队的主教练,但一年之后就宣告下课。

第18任:施拉普纳(德国)

1992年,中国队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外籍主帅——德国人施拉普纳。同年,他率领中国队夺得第10届亚洲杯季军,但是1993年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未能出线,只得离任。

资料图:施拉普纳。

第19任:戚务生

戚务生在1994年上任,1995年,中国队在参加第26届奥运会预选赛时未能出线。19年,中国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又未能出线,戚务生下课。

第20任:霍顿(英国)

英国人霍顿在1998年接手中国队,同年亚运会上获季军,但1999年的奥运会预选赛未能出线。

第21任:米卢蒂诺维奇(南斯拉夫)

“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堪称目前为止中国队最成功的主教练,他在2001年十强赛上率中国队小组出线,成功进军韩日世界杯,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2002年,米卢带领中国队征战世界杯,小组赛三战皆墨后引咎辞职。

第22任:阿里-汉(荷兰)

荷兰人阿里-汉在2002年就任中国队主教练,参加了2004年的世界杯预选赛,未能出线。同年进行的亚洲杯赛中,阿里-汉带领中国队闯进决赛,可惜不敌日本,与冠军失之交臂。

资料图:朱广沪。来源:Osports全体育社

第23任:朱广沪

朱广沪于2005年接手中国队,取得2005年东亚足球锦标赛和东亚运动会冠军,但在2007年亚洲杯惨败于乌兹别克斯坦后黯然下课。

第24任:杜伊科维奇/福拉多(南斯拉夫)

2007年9月,杜伊科维奇成为国家队主帅,好友福拉多任执行教练。但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小组垫底惨遭淘汰,两人也随之下课。

第25任:高洪波

高洪波于2009年起担任国足新任主帅,虽然在热身赛中曾有过逼平德国、力克法国的辉煌战绩,但因为2011年亚洲杯上小组未能出线而被迫下课。

第26任:卡马乔(西班牙)

2011年,西班牙人卡马乔上任。但在他执教期间,国足不但无缘2014年巴西世界杯,而且还耻辱性地以1:5负于泰国队。最终在2013年,卡马乔下课。

第27任:佩兰(法国)

2014年,法国人阿兰-佩兰上任,在2015年亚洲杯上带领国足小组出线,淘汰赛中不敌东道主澳大利亚队遭到淘汰。随后在世界杯预选赛中成绩不佳,导致其黯然下课。

资料图:2016年10月11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2018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中国男足客场0:2不敌乌兹别克斯坦,出线形势渺茫。中国队主教练高洪波在赛后发布会上称,主教练应该承担责任,因健康原因请辞。 来源:视觉中国

第28任:高洪波

2016年2月3日,高洪波再次成为中国队主教练,带领国足奇迹般杀入12强赛。但由于12强赛前4战仅1平3负,高洪波黯然请辞。

第29任:里皮

2016年10月22日里皮正式出任中国国家队主帅。在位829天的时间内,带领中国男足出战30场比赛,10胜9平11负。其间既有12强赛中0:1克服恐韩症的高潮,也有中国杯连续惨败的低谷。2019年带领中国男足止步亚洲杯八强后,里皮辞职。

第30任:里皮

国足帅位空缺了几个月,中间还经历了卡纳瓦罗短暂挂帅的“国足集训队”时期。2019年5月24日,里皮回归。2019年11月15日,在中国男足1:2不敌叙利亚后,里皮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宣布辞职。“二进宫”6个月时间里,里皮带队征战了7场比赛,收获5胜1平1负的战绩,其中仅有的2次不胜,恰恰是40强赛最关键的两场。

资料图:里皮。来源:Osports全体育社

第31任:李铁

2020年1月2日,中国足协宣布李铁出任国足新帅。李铁是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杰出代表,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过2002韩日世界杯,也曾在英超埃弗顿俱乐部效力。退役之后,先后担任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队助理教练、中国男足国家队助理教练、华夏幸福俱乐部队主教练、武汉卓尔俱乐部队主教练以及国家男子足球选拔队主教练。(完)

里皮卸任后谁能担重任呢?

2019年亚洲杯开赛在即,目前国足正在积极备战,这对于主教练里皮来讲,亚洲杯 将是他执教中国足球队最后一次大型赛事。里皮的卸任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当国足连印度都拿不下来的时候,里皮的国足执教生涯就已经宣告结束了。

国足

两年前,正值世界杯预选赛亚洲40强突围12强赛,12强赛中国足输给乌兹别克斯坦,当任主教练高洪波扛不住压力,提出辞职,不到两周的时间,中国足协宣布,正式聘用

马尔切洛·里皮 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此则消息宣布的同时,也标志中国足坛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牌主教练的到来。

里皮执教当里皮上任后,12强赛的后6场比赛,3胜2平1负,这对于国足来讲,这是一份优秀的成绩单,更是让所有国足球迷看到了希望,有所期待。抛开国足自身实力,里皮的执教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12强赛过后,国足的状态开始出现严重下滑,两场热身赛,先后输给塞尔维亚和哥伦比亚,当然,输的结果大家都可以接受。今年3月份,中国杯两场比赛,中国队0比6惨败威尔士。

全家福随后,1比4输给了捷克,抛开实力差距,身体素质之外,国足对于比赛的胜利并不渴望,丝毫看不出这是一支为国家效力的球队,没有了荣誉感,没有了12强赛中的。当然,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里皮带队成绩不佳。米卢、阿里·汉、朱广沪、杜伊科维奇、佩兰等知名国际主教练都未曾解决,都难逃高开低走的命运,里皮也不例外。其实里皮是走是留都不会对自己产生多少影响,也并不重要,在12强赛中,已经看到里皮带给国足的改变,球迷们也已经看到,里皮所带来的希望。

3名韩国教练

2019年亚洲杯无论成绩好坏,可能都无法改变里皮的卸任,中国足协已经开始着手下一任主教练的工作,将在本土教练当中选出代替里皮的人,并且,根据韩国媒体爆料,中国足协已经聘请3名韩国主教练,在里皮离任后,会进入国足教练组,协助主教练工作。世界级名帅都无法改变当前国足的形势,那么本土教练谁又能担此重任呢?这个答案要等到里皮正式离任后,才会知晓。现在的国足要好好准备亚洲杯了,争取小组赛成功出线,打进淘汰赛。

国足历任主教练的名单

第一任:李凤楼(北京)?

中国体育活动家、足球界元勋。是已故中国足球运动员和教练,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一任主教练。

第二任:阿姆别尔·约瑟夫(匈牙利)

1954年,中国为了迅速提高足球水平,决定派遣一支队伍赴匈牙利学习。当时赴匈牙利留学的共有

25名球员,其中包括足坛名宿张宏根、年维泗、陈成达、曾雪麟等。中国队在匈牙利的教练是约瑟

夫,他也是中国足球第一位外籍教练。

第三任:戴麟经(上海)

戴麟经,原是解放军八一队足球总教练、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第四任:陈成达(上海)

中国足球界元老,在中国足坛可谓资深位重,青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是新中

国首支国家足球队中的秀才。

第五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1933年5月11日生于北京,北京籍。身高1.76米,少年时受其兄影响,喜爱足球运动。

第六任:方纫秋(上海)

1959年历任中国青年队,中国二队教练,1961年至1963年被选派为中国援助柬甫寨体育组组长,并

兼任柬国家队主教练。

第7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1965年接任,一直到16年。其中14-16年兼任领队,实际主教练的事务由任彬担当。

第8任:张宏根(上海)

新中国早期足坛最有名的足球名宿,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头号球星,也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优秀的

球员之一。

第9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18年再次接手,参加了当年的亚运会,在争夺第三名的决赛中以1:0击败伊拉克队,获得铜牌。

第10任:张宏根(上海)

第11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第12任:苏永舜(广东广州)

1980年亚洲杯赛之前接手国家队,但小组赛中未能出线。1980年底,苏永舜带领中国队参加了第12

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最终功亏一篑。

第13任:张宏根(上海)

第14任:曾雪麟(广东梅州)

1983年初~1985年担任中国国家队足球主教练。

第15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第16任:高丰文(辽宁开原)

第17任:徐根宝(上海)

第18任:施拉普纳(德国)

第19任:戚务生(山东威海)

戚务生1957年开始自己的足球生涯,曾先后入选辽宁青年队、辽宁工人队、辽宁队,16年退役。

1994年出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

第20任:霍顿(英国)

第21任:米卢蒂诺维奇(前南斯拉夫)

第22任:阿里·汉(荷兰)

2002年12月22日成为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主教练。2004年离任。

第23任:朱广沪(上海)

第24任:福拉多(塞尔维亚,执行教练)、杜伊科维奇(塞尔维亚,主教练)

第25任:高洪波(北京)

第26任:卡马乔(西班牙)

第27任:阿兰·佩兰(法国)

第28任:高洪波(北京)

第29任:马尔切洛·里皮(意大利)

此外还经历过代理主教练:金志扬、沈祥福、殷铁生、傅博等人。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第31名)、奥运会(1936、1948和

1988年三度进入决赛圈)、远东运动会(获得9次冠军)、亚运会(获得1994年亚军)亚洲杯(获

得和2004年2次亚军)、东亚杯(获得2005和2010年2次冠军)等国际大赛及其他国际友谊

赛。

1924年中国足球协会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新的中国足球协会于1955年成立。1931年加入国际足球联

合会(FIFA)。1958年因政治原因退出,在19年重新加入。14年加入亚洲足球联合会

(AFC),2002年同日本、韩国、朝鲜等国足协共同创建了东亚足球联盟。

参考资料: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百度百科

张衡论文言文现象

1. 张衡传文言词语要张衡传的一些文言词语特殊句式,特别是上课的时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记得给分偶。

2. 文言文从那些方面介绍了张衡的成就

《张衡传》这篇文言文,主要从科学技术、文学创作、政治才干等方面介绍了张衡的成就。

在科学技术方面,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4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

在文学创作方面,张衡看到“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不惜花了十年工夫,模拟班固的《两都赋》,而写了《二京赋》。在《西京赋》和《东京赋》中,极力铺写了二京的所有宫室、动植物、游侠辩论之士、角抵大傩之戏,讽谏当朝的穷奢极侈。这是婉转的讽喻。有时他也挺身而出“上疏陈事”,“讽议左右”,向皇上直言进谏,弹劾奸佞。

在政治才干方面,张衡没有官欲,但并非没有官才。他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腕。他掌握了一定权力之后,就大力剪锄奸徒丑类。他出为河间王刘政的相时,看到刘政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他一到任就能“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收到“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的效果,可见张衡不仅具有如何做官的认识、理论,而且有着实际施行的本领。

3. 文言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张衡的成就

文言文《张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了张衡的成就。

1、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在第二到第四自然段,作者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

张衡在科技上的成就

2、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3、张衡在文学上的成就。“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介绍《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4. 张衡传文言文直译

翻译: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却不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 *** 。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顺帝初年,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5. 出师表文言文现象总结

具体你想问什么啊? 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2、重点实词。布衣:平民 。

躬耕:亲自。 以驱驰:奔走效劳 。

倾覆:兵败。 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大。义:适宜、恰当。

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刑:罚。

遗:给予。 夙夜:早晚。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攘除:排除、铲除。

彰:表明。 之慢:怠慢、疏忽。

以咨诹(询问)善道, 雅言(正言) 之理:治。3、通字:阙(通“缺”当“缺点、疏漏”讲)漏。

简(通“检”选拔)拔4、古今异义字: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由是感激: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

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

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5、一字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予) 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恐托付不效。

(成效)。 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6、特殊用法:之秋:时。

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猥(这里指:降低身份)自。

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7、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翻译重点句子:(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翻译: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翻译: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理解性背诵:(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6. 翻译古文《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 *** 。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

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 *** 。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

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

他不慕高官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盖子中央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

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的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

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

(地震发生时)虽然只有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寻找它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地方。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

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这样的仪器。曾有一次,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惊异地动仪这次怎么不灵验了。

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叹服地动仪的巧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大权落到了宦官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提出关于政事的意见。…… 东汉王朝建立之初,汉光武喜欢符谶,以至后来的显宗、肃宗也就继承效法他。

从汉光武复兴汉王朝之后,儒生争相学习图谶和纬书,加上还附以迷惑人的邪说。张衡认为图谶和纬书虚荒谬,不是圣人的法规,于是给皇帝上疏。

…… 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入宫廷,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

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回答后出来了。这些阉人竖子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毁谤张衡。

张衡也常考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知道。于是作《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

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

著《周官训诂》,崔瑗认为与其他儒生的说解没有区别。又想继承孔丘研究《易经》的《彖》、《象》等篇的残缺部分,但终于没有完成。

所著的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图》共三十二篇。

7. 张衡传文言词语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记得给分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