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经拜仁一家独大的德甲联赛,为何本赛季的争冠形势如此混乱?
2.德甲为什么只有拜仁是超级豪门?
3.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拜仁是德甲毒瘤?拜仁买国内球员有错吗?
4.德甲为什么只有拜仁一家独大?
5.拜仁是德甲毒瘤还是促进了德甲发展,没拜仁的德甲会比现在好还是不如
曾经拜仁一家独大的德甲联赛,为何本赛季的争冠形势如此混乱?
因为拜伦失去了原先的战斗力和优势,本身也有很多跟拜仁势均力敌的队伍。换句话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各球队都力争夺冠又有何不可呢,但是相比前几年,拜伦今年的实力确实有所下降,本赛季现在也正在进行中,谁也不保证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那就来说说拜伦实力有所下降的原因吧。
球队大换血,球队压力大。今年拜伦加入新球员,训练和实战时间都少,球员间也缺乏默契,之前的战术和打法是否适应新队伍都还没有进一步的实践,其他球队的实力也同样在提升,此时的拜仁处于内忧外患的一步,球员也很难调整心态一时间。队伍有短板,没有选出一套完整成熟的进攻方案,新人需要时间融合,训练。主帅频繁的更换,替补实力差,整体实力变弱了一点,再加上球队士气不高,比赛时团队的配合度低。
但是各位,我想说的奇迹总是会发生,像拜伦这样的球队,只要团结一心的,打法务实,它永远都是第一,比如11.10VS多特蒙德,4-0在重压下获胜,气势不输对手,比赛中弗里克起了很大作用,可想而知,想要打败拜伦并非易事,但是我个人认为也怪科瓦奇着实不行,没有灵活的利用球员的优势。
从另一个反面来说拜伦其实也很不容易,现在的阵营正是新老交替的时候,问题有很多,但是拜伦的发展空间很大,新员个人实力也是很强的,请给它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吧。
德甲为什么只有拜仁是超级豪门?
因为拜仁是老牌强队,有着很多的历史,所以纵观德甲,只有拜仁是超级豪门。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注册协会是一家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的综合体育运动协会,成立于1900年2月27日,旗下最著名的是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
1932年拜仁赢得了队史首次德国全国联赛冠军;1963年因德国足协不允许同城市有两队参加德甲,球队遗憾地未能成为德甲创始成员;1965/66赛季球队首次参加德甲,最终获得第三。
拜仁慕尼黑其他情况简介。
拜仁队徽由红白蓝三色组成,其中核心的蓝白格子源自于巴伐利亚州旗的颜色及样式;球队主场球衣主色调为红色及白色偶有蓝色。2005年拜仁告别了使用长达33年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入驻安联竞技场。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注册协会拥有近30万名官方正式会员,是世界上拥有会员数量最多的球迷协会。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拜仁是德甲毒瘤?拜仁买国内球员有错吗?
老实说,英超多强争霸,西甲有双雄,意甲也不是一家独大,放眼德甲,则只有拜仁鹤立鸡群。所以,枪打出头鸟,很容易理解。换句话说,其他联赛中,一支强队挖其他队核心,别人会想,还有其他强队在,也还好。但拜仁一出手,别人就会说,本来就你一家在玩,还不让别人玩。从这个层面来说,拜仁的一家独大确实使其成为众矢之的。但是,把这个上升到毒瘤啊、不道德啊,我绝对就有点过了。首先,拜仁买的球员是他需要的,这几年的格策、诺伊尔、戈麦斯,确实是拜仁在这个位置上有需要才买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自身,而不是说我为了削弱对手实力,把你球星挖走。另外,作为同在一个联赛的球队,拜仁自然对于本国联赛的球星了解更多,购买他们不用担心对于德甲的适应问题,也不用球探长时间的考察报告。另一方面,买国外球星,尤其是英超、西甲,一是薪金水平上拜仁不太容易比得过,二是确实拜仁作为德甲霸主,很多球星会觉得来德甲的挑战性不高。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且,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德国球员很少有出国踢球的,成功的就更少了。既然有大量优秀的本土球员在,买来既实惠又实用,不用担心他的语言、适应问题,是谁都会优先考虑本土优秀球员。再说一点,格策这件事上升到拜仁是德甲毒瘤有点过了,毕竟人家条款确实设定了违约金,也没说只让拜仁买而不让其他俱乐部出这个价,不可否认,财力雄厚是拜仁巨大的优势,现代足球的发展也要求大量资本的注入。最后,单看拜仁这主力阵容,还真没多少是硬挖本国其他球队的球星,尤其是中前场,马丁内斯是西甲买的,小猪、克罗斯、穆勒是自己培养的,里贝里、罗本是国外买的,就一曼朱基奇还是人家沃尔夫斯堡不想要了然后在上打出身价才被拜仁看上的。拜仁依赖的是体系,反正要说他靠挖人墙角成功,我觉得对拜仁不公平。
德甲为什么只有拜仁一家独大?
是因为拜仁慕尼黑的投入要比其他球队要大。几乎把德国本土表现出色的球员都笼络到球队中来了,加上一些高水平的外援球员,才造就了拜仁慕尼黑队在德甲赛场上的一家独大的情况。
德甲的特点
德甲俱乐部的运作方式比较传统,除了多特蒙德等少数几家上市以外,基本都是以俱乐部会员制大部分或者依托于某个大企业拜尔的勒沃库森,大众的狼堡等,所以每年的投入比较稳定,不会出现暴发户式的大手笔投入。
而且德国足协一直反对俱乐部盲目投资砸成绩,毕竟这样的发展方式对联赛本身的发展不利,拜仁虽然也是会员制,但是公司背后还有几个大财团股东安联、奥迪、阿迪达斯。另外俱乐部的历史底蕴加上成绩的保证让拜仁成为德甲赞助商最喜欢的球队,每年赞助费都是千万计算的,要知道下游球队可能就几百万。
拜仁对球员的吸引力大,大家能说出来名字的著名德国球员应该多数都在拜仁效力过,好的球员带来好的竞技成绩,好的成绩反过来又能吸引到更多优秀球员,如此良性循环,对外援的吸引力也如此,拜仁一直是国际声望最高的德甲球队国际化、专业化的俱乐部运营。
拜仁是德甲毒瘤还是促进了德甲发展,没拜仁的德甲会比现在好还是不如
胡梅尔斯从多特加盟拜仁
随着多特蒙德和拜仁2016年5月10日先后宣布胡梅尔斯转会的消息,多特队长的转会大戏也迎来了最终的结局。出自拜仁青训营的胡梅尔斯将回到母队,与博阿滕和诺伊尔组成德国国家队级别的后防组合。据德国媒体的消息,拜仁为胡梅尔斯掏出了3500万欧元左右的转会费。加上此前的格策和莱万多夫斯基,拜仁过去三年已经从主要对手多特蒙德阵中签下三名核心级别的球员。有人认为这是在“伤害”德甲,但也有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从药厂三杰到多特三杰
泽-罗伯托和巴拉克同年从药厂转投拜仁
过去14年拜仁已经从德甲其他参加的球队阵中签下14名球员,如今多特蒙德的情况就和本世纪初的勒沃库森有相似之处:同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样获得过亚军,也同样在杀入决赛之后不久的赛季就一度徘徊于降级区。2001-2002赛季勒沃库森获得“三亚王”,就在那个夏天,拜仁从药厂阵中签下了泽-罗伯托和巴拉克两员大将;2004年夏天,巴西后卫卢西奥也转会拜仁,三位老队友在拜仁重聚。这三名球员在加盟拜仁之后,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多特蒙德的三名队友同样在拜仁重聚,这也令人回想起了当年的“药厂三杰”。
克洛泽从不莱梅转会拜仁
除了勒沃库森和多特蒙德这两支球队之外,曾经连续5年参加的不莱梅队也有3名球员转会拜仁。最著名的无疑是克洛泽,K神当年还因为私自接触拜仁俱乐部一事向俱乐部管理层和球迷道歉。此外诺伊尔和戈麦斯两位德国国脚,以及范比滕和丹特这两位在德甲打出良好表现的外籍中卫,也都是从当赛季打入的德甲球队转投拜仁的。虽然这些俱乐部在把球员卖给拜仁获得转会费之后,也引进了相应的替代者(比如姆希塔良和奥巴梅扬),但不少人认为拜仁这么做还是削弱了主要对手的实力。
拜仁“伤害”德甲?
多特上次捧起德甲沙拉盘还是5年前
对于拜仁从主要竞争对手阵中引进球员的做法,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有人就在《世界足球论坛》网站评论道:“德甲曾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联赛,但现在愈发朝着拜仁一家独大的方向发展了。在争冠的激烈程度方面,德甲一度能和英超相提并论,但如今正在快速沦为拜仁垄断冠军的联赛。”这一说法乍一听有些夸张,毕竟英超是以竞争激烈而著称的。但从21世纪以来两大联赛的冠军球队数来看,英超有5个冠军(曼联、阿森纳、切尔西、曼城、莱斯特),德甲同样是5个(拜仁、多特蒙德、不莱梅、斯图加特、沃尔夫斯堡)。其中夺冠次数最多的曼联为16年7冠,拜仁则是16年10冠。
这四人中只剩罗伊斯留在多特蒙德
从统治级球队的表现来看,拜仁在德甲当然比曼联在英超优势更大。不过能有5个不同的冠军,也说明德甲绝非死水一潭。英超有曼城最后一分钟夺冠的神迹,德甲也有帕特里克-安德森最后时刻的任意球绝杀夺冠,冠军大戏持续到最后一两轮的情况至少有5次。但德甲除拜仁外的其他球队都难以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不少人认为这就和拜仁的“挖角”有关。法兰克福布鲁赫哈根就表示:“拥有博阿滕和胡梅尔斯的中卫组合,拜仁将会扩大他们的优势,第二名的多特蒙德则失去了胡梅尔斯——这对德甲来说并不是个好的决定。”
瓦茨克曾表示拜仁在摧毁多特
《每日邮报》的名记马丁-萨缪尔也谈到了此事:“如果拜仁总是挖角德甲联赛第二好球队中的核心球员,他们怎么会被击败?但是问题是,拜仁会在德甲实现统治,但是如果是在英超,他们做不到。”当莱万加盟拜仁时,不少人认为这是终结德甲悬念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多特2015-2016赛季表现非常强势的情况下胡梅尔斯又选择投奔拜仁,这一论点又要被拿出来谈论一番了。多特CEO瓦茨克也曾抱怨称:“拜仁在摧毁多特。”根据《体育》2014年的报道,因为鲁梅尼格公开讨论罗伊斯的毁约金问题,当时瓦茨克做出了与鲁梅尼格“断交”的决定。
生意就是生意,其他豪门也挖
勒沃库森当时没把比达尔卖给拜仁
尽管拜仁的“挖角”引起了不少非议,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这就是正常的转会交易,不必大加挞伐。勒沃库森体育总监沃勒尔就不认同瓦茨克的“拜仁摧毁德甲”的言论:“拜仁一直都希望得到好的球员来增强实力,他们需要世界级球星,就像所做的那样。他们也有这个经济实力,生意就是生意。虽然他们也曾从我们这里带走过巴拉克和泽-罗伯托,但这都是符合规则的引援,不过在比达尔和本德的问题上我们获得了成功,留住了他们。多特蒙德的情况不太一样,格策是因为有解约金,而莱万则是自由转会。”当年比达尔希望转会拜仁,但药厂CEO霍尔茨豪泽明确表示不会把比达尔卖到拜仁,最后智利球星去了尤文图斯。
从德甲球队转会国外的部分球员
球员追求更多的冠军奖杯和更高的薪金待遇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足球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拜仁在赛场内外取得的成功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资金来吸引球员。药厂和多特蒙德高层都曾表示,在球员薪水方面无法与拜仁竞争。对于在德甲踢球的球员来说,愿意留在德国是很自然的选择,而如果要追求更好的待遇和冠军机会,选择拜仁也不难理解。正因为薪金待遇难以与豪门匹敌,其他德甲球队想要留住自己的球员也并不容易,即便拜仁不挖也会有其他豪门出手。像罗西基、范德法特、厄齐尔、赫迪拉、默特萨克、迭戈、沙欣、贝尔巴托夫、德布劳内、香川真司、哲科、许尔勒、特尔施特根等球员,就选择了加盟巴萨或者投奔英超。
70年代杀入决赛的门兴,也很难留住核心阵容
克洛普曾表示多特蒙德不是一个能留住球员的俱乐部:“总是会这样,我们最优秀的球员往往到了一定时候就会选择离开。”那么如拜仁不挖人呢?10年代的门兴格拉德巴赫就是一个例子。在1969-17年的8个赛季中,门兴5次夺得德甲冠军,压倒了拜仁的3次,还在16-17赛季杀入决赛。这段时期内门兴没有将任何球员出售给拜仁,但核心内策尔、两大德国主力国脚邦霍夫和施蒂利克,以及获得过金球奖的阿兰-西蒙森都选择了投奔西甲。门兴并不想把西蒙森卖给巴萨,但他等到合同到期之后还是转投国外。而福格茨、海因克斯等一些核心成员,则选择留在球队。这也就像沃勒尔所说,有的留下球员的努力失败了,有的则成功了。
正如多特名宿里德尔所言,德甲的其他球队很难与拜仁比较,他们总是希望获得最好的球员。这些事情确实会发生,或许未来还会继续,但你很难阻止这一切。挖角竞争对手,这对被挖角的球队肯定有伤害,但这也是足球转会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