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散打比赛-亚运会散打冠军周俊

tamoadmin

1.女子举重53公斤级挺举决赛有没有中国队的?

2.2008年奥运会上夺得举重冠军的外籍中国女性

3.中华台北男子篮球代表队的历届教练

4.华东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女子举重53公斤级挺举决赛有没有中国队的?

亚运会散打比赛-亚运会散打冠军周俊

10号下午3:30进行的女子举重53kg级的比赛中,我们将不会看到中国姑娘的身影。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女子举重在这个项目上不具备冲金的实力,但是由于规则所限,不是所有具有夺金实力的选手都有机会在奥运会上一显身手。 .. 国际举重联合会对各国(地区)参赛人数限制,规定各参赛国(地区)参赛人数为女子4人,男子6人,可以是同级别或不同级别。这样可以制衡各国实力,避免出现一国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利于项目的推广和发展。女队的整体优势实际上已经被弱化。由于东道主的身份,中国举重队获得了四女六男的满额门票,鉴于中国举重的超强实力,派出哪个级别哪个队员上阵成了举重队“幸福的烦恼”。 在最后的权衡后,中国举重队在女子项目上选择了48公斤级的陈燮霞、58公斤级的陈艳青、69公斤级的刘春红、75公斤级的曹磊参赛,而一直在摩拳擦掌积极备战的53公斤级比赛的邱红霞和李萍却遗憾落选。 2006年,中国邱红霞、邱红梅、李萍排名女子举重53公斤级世界前三;07年李萍和邱红霞又占据了该级别前两名。 邱红霞以前曾是58公斤级选手,在降级别以后体重保持的十分稳定,是2006年举重世锦赛女子53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打破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2008全国女举锦标赛53公斤级总成绩金牌,抓举金牌和挺举第二名。湖南选手李萍今年年仅20岁,但成绩辉煌:十运会冠军、05世锦赛挺举及总成绩冠军、07世锦赛挺举及总成绩冠军、06多哈亚运会冠军、07亚锦赛挺举及总成绩冠军。 李萍和邱红霞包揽了近三届世锦赛女子53公斤级总成绩的金牌,然而整个级别落选的事实无情地击碎了她们的奥运金牌梦。 纵观女举53kg级世界格局,其实也不乏强手。素以中小级别水平高著称的泰国女举,在53公斤级实力强劲。北京奥运会,她们会伺机在该级别向奖牌、乃至金牌发起冲击。随着雅典奥运会冠军波尔萨克波萨的退役,昆塔蒂安逐渐成为泰国53公斤级的“当家花旦”。 卡塔尔多哈女举世锦赛、多哈亚运会、亚锦赛,昆塔蒂都对中国选手构成很大威胁。 欧洲女举的强势主要体现在中大级别。去年清迈世锦赛,她们获得的惟一一枚总成绩金牌便出自69公斤级。但这种状况开始有所转变。该次比赛,白俄罗斯选手诺维卡瓦抓起了94公斤杠铃,力压中国选手李萍,获抓举银牌,这在以往的国际比赛中从未出现过。 此外,亚洲还有两名选手具有夺牌实力:一个是韩国的尹珍熙,清迈世锦赛,21岁的尹珍熙抓举成绩为94公斤,超过了中国的李萍获得金牌。因为挺举实力尚有差距,她以211公斤获总成绩第三。另一个是印尼的伦贝瓦斯,雅典奥运会女举53公斤级亚军。 尽管如此,中国女子举重无论派出哪位选手参赛,相信都可以独当一面。但是规则是残酷却又不能不说有其合理之处。让我们祝福有幸为国参战的四个级别的姑娘们,摘得四金,这是落选的队友的心愿,更是国人的心愿

满意请纳

2008年奥运会上夺得举重冠军的外籍中国女性

你说的情况是有的,是有个加入外籍的原中国女运动员曾在奥运会上获得了举重冠军。不过不是在2008年奥运会,而是在2012年奥运会。

她叫祖尔菲亚,哈萨克斯坦籍选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的比赛中,以总成绩226公斤(抓举95公斤、挺举131公斤)的成绩一举打破该项目的世界记录并夺得冠军。而来自中国的周俊三次试举失败,没有成绩。

祖尔菲亚,原名赵常玲,1993年7月25日出生于湖南永州道县,身高1.55米。9岁入选永州体校,开始练举重;2008年时14岁的她被湖南省体育局交流至哈萨克斯坦,并加入哈萨克斯坦女子举重队运动员,易名祖尔菲亚。此后,17岁时在广州亚运会上获得银牌,2009年获得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2011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2012年获得奥运会冠军。

希望能够帮到你~~

中华台北男子篮球代表队的历届教练

陈祖烈:1987年(曼谷亚锦赛)

刘俊卿:1989年(吉隆坡亚锦赛)

古吉雄:19年(釜山东亚运)

钟枝萌:1998年(曼谷亚运会)

钱一飞:1999-2002年(福冈亚锦赛、大阪东亚运、釜山亚运会)

李清棋:1991年(神户亚洲杯),2003年(哈尔滨亚锦赛)

李云光:2004-2006年(澳门东亚运、多哈亚运会)

郑光锡(朝鲜语:):2007-2009年(日本德岛亚锦赛、天津亚锦赛)

张学雷:2010年(广州亚运会)

周俊三:2011年(武汉亚锦赛)

许晋哲:2012年 (2012年亚洲杯篮球锦标赛、2013年亚洲篮球锦标赛、2013年亚洲篮球锦标赛资格赛、2013年东亚运动会)

华东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从华理走出的优秀人士数不胜数,在此我分享一位我特别崇拜的前辈吧,她叫帖雅娜

她在19年的时候入学华东理工,当时她是以特长生的身份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她在入学后,在大四那年,凭借世界大会这一机会一战成名,她她先后战胜张怡宁和牛剑锋,在2001年夺得世界大会女单、混双和团体三面金牌,成为华东理工大学的骄傲学子。

她凭借自己的能力崭露头角,但同时是因为华东理工大学给她了参与此次比赛的机会,天时地利人和,帖雅娜成功了。

因为在大会上出色的表现,帖雅娜收到了香港教练李惠芬的赏识,李惠芬邀请帖雅娜加盟中国香港队,此后,帖雅娜便加入了香港队,在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帖雅娜搭档张钰获得混双冠军,那是帖雅娜加入中国香港队的第一个年头。2006年,广州亚运会,帖雅娜女单和女双两个项目击败巅峰时期的王楠,那一年亚运会她收获了女单、女双和团体三枚银牌。2012年,第51届世乒赛团体赛进行了女团半决赛,中国香港女队迎战中国女队,中国香港一号主力帖雅娜3-1战胜巅峰时期的李晓霞,那是她在世乒赛上第二次战胜中国主力球员。经过这么多年的拼搏,帖雅娜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一个世界名将,是她成就了自己,是她的教练成就了她,同时也是华东理工大学成就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