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竞赛对高考有帮助吗?
2.ioi赛制是什么意思
3.信息学奥赛是什么
4.国家集训队保送政策
学竞赛对高考有帮助吗?
高中有五大学科竞赛,分别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
在过去两年的数据里面,平均有1000w人参加高考,清北每年录取6000人,那么录取率就是0.00006的几率。
在大多数普通人的思维,如果想去清北,那么就是参加高考。可是清北每年也有自己的招生路线,50%的学生是普通高考进来的,剩下的就是各种渠道,比如保送,竞赛就占到了10%。
普通高考考的是综合成绩,竞赛看的是单科成绩。简单来说:如果你去参加物理竞赛,拿到了省一或者前三就有资格进国家队,比如国家队有200人,那这200人清北都会争先恐后的要,也就是保送啦~
跟大家说说数学竞赛,数学竞赛和其他竞赛有很大区别,高中数学联赛的题目,不一定说, 矮油,你是大学数学专业的,或者甚至你是数学博士,你做起来就能占到多大的便宜。因为,它本身考察的是思维而不是知识本身。
不是说,你有熟知特别多的数学理论,多高深的就一定能怎么着。大部分题目,你学完高中20本必修加选修后,你的知识量本身基本够了。剩下的,就看你能把这些知识用到何种地步。
说白了,数学竞赛考察的是技巧。极致的追求技巧。所以,高中学数学竞赛,本身对高考数学是有一定好处的,不管你后期走不走竞赛这条路,质心姐姐觉得数学在五科竞赛里面算是最简单的一科啦,而且 数学竞赛 是可以从小学开始学习的。
参加竞赛的好处在于,你看高考压轴题时,就好像看普通题一样。因为,本身竞赛题大部分难度都在高考压轴题之上。
但是物理、化学、生物竞赛,就远远不能用高中教材内的知识解答了,很多都是大学教材。竞赛本身,就相当于要求你提前学完大学本科的知识内容。
大家比赛的是学习的速度。因为,你要在短短时间内,迅速的掌握本身是大学本科专业的内容,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很多人会后期选择参加一些竞赛辅导机构,来获得XX竞赛金牌等等。
大部分人,高中的东西都还没整明白呢。特别是化学,生物, 你学了大量的大学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会误导你高考解题的思路。
因为,高考有高考的套路,而你学多了,可能反而找不到路了。
至于信息学,从竞赛内容来讲,本来和高考一点关系没有。只能从思维上帮助你,其他的没有直接的帮助。如果对信息学竞赛兴趣不是很高不建议选这项,因为会占有你大量的时间,你后期基本上只能指望通过竞赛来保送。
最后呢,学竞赛就算不走竞赛这条路,对高考也是有帮助的,不管学习什么,前提都要有兴趣的存在才能学得更好,质心姐姐祝大家早日都能获得竞赛金牌。
ioi赛制是什么意思
ioi赛制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IOI赛制是国际上的信息学标准赛制,每道题提交之后都有反馈,可以看到“通过”、“运行错误”、“答案错误”等等结果,可以实时看到自己每道题得了多少分,但看不到错误的测试样例。每道题都有多个测试点,根据每道题通过的测试点的数量获得相应的分数。
每道题不限制提交次数,如果提交错误没有任何惩罚,仅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比赛过程中一般可以看到实时排名,如果是考试,一般看不到排名。
IOI赛制是子任务取最高分,也就是说你如果只会做子任务1和3,那么可以子任务1写一份代码,子任务3写一份代码,分别提交,不用花时间把两个代码拼起来。
IOI赛制是对会做选手最友好的赛制,有及时反馈,提交后发现错误可以改代码,一题交多少次都没有惩罚,因此只要你最终能改对,那么会做的分总能拿到。并且还能尽可能地帮助选手省时间:如果过了,就不用浪费时间对拍检查,可以专心做别的题,免得因为检查而来不及写会做的题。
IOI国际比赛期间选手看不到实时排名,但是场外的观众能够看到,所以也非常有趣,可以说,IOI赛制是结合了OI赛制和ACM赛制的特点。
IOI赛制虽然很好,但是在实现过程中缺点也比较多,比如出题人和比赛组织方工作量大,对题目要求高,评测系统要足够稳定,需要强大的评测机等等。
CCF从2017年开始,国家队的集训选拔开始使用IOI赛制,因为集训的时候所有人员集中在一起,人数也不多,所以比较容易实现。
IOI赛制的比赛:CTSC,APIO,CSP,CCF CCSP,IOI,线上各种比赛等 。
信息学奥赛是什么
信息学奥赛: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是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
全国从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竞赛。而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以来,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也更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NOI)。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担负着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任务,它是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科协具体领导,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第一阶段是~1986年,当时以BASIC语言作为主要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考核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以及编程技巧。
第二阶段从1987年开始,逐步增加了数据结构方面知识等内容,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熟悉程序设计语言外,还要学习一些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知识,加强上机编程调试能力的培养。
第三阶段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了一个整体性的全面要求,也即整个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已成为智力和应用计算机能力的竞赛;
涉及到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程序设计知识、组合数学和运筹学的知识、人工智能初步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等,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编程和上机调试的实践能力。
百度百科——信息学奥赛
国家集训队保送政策
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决赛前50名可获得清北保送机会,数学保送为前60名。也就是说,每年能够有260名同学依靠学科竞赛保送清北,这些同学一般都选择了清华姚班、智班、丘班,北大英才班、北大物院等大佬汇集的地方。
同时,在集训选拔中排名靠前的同学可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出赛,我国在学科竞赛中表现非常强势,已多次取得全金战绩。
具体名额为:数学国家队6人,物理国家队世赛5人、亚赛8人,其余学科均为4人。
决赛金银牌可获得次年强基破格入围的机会。
首先给同学们普及下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强基的现有政策:在实施强基的学校的入围办法中若考生是以学科竞赛奖项为依据入围时(破格入围),均要求获得过五大学科竞赛国二及以上奖项(即决赛金银牌)。
国家集训队保送政策旨在提供更为平等的教育机会,鼓励特定社会群体和地区内较优秀的学生,以及学生家庭背景下的社会贡献者,向更加高水平的大学获取教育机会,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包容的、力求公平的教育环境。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来自贫困地区和处于劣势地位的学生,获得教育机会,跨越社会贫富分化,实现教育公平化。
此外,政策也旨在提高普及率和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心态的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早期培养。国家集训队保送政策在不断完善之中,已经为国家实施普及性高等教育、走出西方化进程中扮演了独一无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