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经拜仁一家独大的德甲联赛,为何本赛季的争冠形势如此混乱?
2.霍芬海姆到底是怎样发展成现在的德甲准强队的?
3.求:德甲,西甲,意甲,法甲,英超 所有球队资料, 哪几个球队是盟友 也请详细写出。谢谢
4.德甲「50+1 政策」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给德甲球队带来的影响?
曾经拜仁一家独大的德甲联赛,为何本赛季的争冠形势如此混乱?
因为拜伦失去了原先的战斗力和优势,本身也有很多跟拜仁势均力敌的队伍。换句话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各球队都力争夺冠又有何不可呢,但是相比前几年,拜伦今年的实力确实有所下降,本赛季现在也正在进行中,谁也不保证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那就来说说拜伦实力有所下降的原因吧。
球队大换血,球队压力大。今年拜伦加入新球员,训练和实战时间都少,球员间也缺乏默契,之前的战术和打法是否适应新队伍都还没有进一步的实践,其他球队的实力也同样在提升,此时的拜仁处于内忧外患的一步,球员也很难调整心态一时间。队伍有短板,没有选出一套完整成熟的进攻方案,新人需要时间融合,训练。主帅频繁的更换,替补实力差,整体实力变弱了一点,再加上球队士气不高,比赛时团队的配合度低。
但是各位,我想说的奇迹总是会发生,像拜伦这样的球队,只要团结一心的,打法务实,它永远都是第一,比如11.10VS多特蒙德,4-0在重压下获胜,气势不输对手,比赛中弗里克起了很大作用,可想而知,想要打败拜伦并非易事,但是我个人认为也怪科瓦奇着实不行,没有灵活的利用球员的优势。
从另一个反面来说拜伦其实也很不容易,现在的阵营正是新老交替的时候,问题有很多,但是拜伦的发展空间很大,新员个人实力也是很强的,请给它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吧。
霍芬海姆到底是怎样发展成现在的德甲准强队的?
首先,俱乐部有一个经济实力很强的后台老板欧洲SAP软件公司的老板霍普,这是最最主要的原因,想想现在英超中的切尔西,在阿布入主之前的切尔西是一支很平庸的球队;还有现在英超中的的曼城,在阿拉伯老板投资后,现在在英超中的上升势头也很猛。
其次,应该说霍芬海姆的打法很细腻,是一支崇尚进攻,崇尚集团作战的队伍,曾在上赛季的德甲中刮起过一股进攻的旋风,打法很赏心悦目。
最后,应该是球迷的支持和关注度,其它球队也有球迷和关注度,但霍芬海姆这只球队却是一个特例,想想从一个只有3000人左右的村庄中走出的球队,这种被关注的程度是其它球队远远比不了的,在这种受关注的情况下,场上的队员努力的拼搏,努力的表现自己来回报球迷,我想这也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以下是霍芬海姆的介绍:来源 baike.baidu/view/1596266.htm
霍芬海姆的前身是于1899年成立的"霍芬海姆体操俱乐部"与1921年成立的"霍芬海姆足球俱乐部".1945年,两个社团合并为现在的"霍芬海姆1899体操与体育联盟".
1989年之前,霍芬海姆一直是一个自娱自乐式的小球会.在这一年,混迹于德国第七级联赛的霍芬海姆惨遭降级,曾在霍芬海姆迭·霍普运动场青年队受训的欧洲著名软件公司SAP创始人之一的迪尔 霍普(Dietmar Hopp)开始投资俱乐部的足球事业.从此,霍芬海姆在不到20年间完成了7连跳.
1991年,球队重新杀回辛斯海姆市的地区联赛.1992年,霍芬海姆再升一级,进入莱茵-内卡大区联赛.此后的8年中,霍芬海姆俱乐部的参赛级别逐步提升.2000-01赛季,霍芬海姆足球队升入德国南部地区联赛,距离职业化的德乙联赛仅一步之遥.
进入南部地区联赛后,霍芬海姆的升级脚步开始放缓.不过2002-05年间,俱乐部连年登上巴登地区杯赛的冠军宝座,并于2003-04赛季打进了德国杯的1/4决赛--虽然最终0比1惜败给吕贝克俱乐部(Vfb Luebeck),但球队此前1/8决赛中3比2力克德甲劲旅勒沃库森已经爆出了不小的冷门.2005年,霍普开始将职业足球的精彩赛事带到莱茵-内卡地区.为了这一目标,霍普最初建议将霍芬海姆和瓦尔多夫(FC Astoria Walldorf)以及桑德豪森(SV Sandhausen)等三家俱乐部合并,组成一个"海德堡06俱乐部(FC Heidelberg 06)";并由他出资,在海德堡兴建一座现代化球场.不过在合并过程中,由于瓦尔多夫和桑德豪森俱乐部在新球场的选址问题上无法取得一致,谈判最终流产.
A失败后,急于缔造一支德甲球队的霍普改在辛斯海姆市兴建新的体育场以作为霍芬海姆冲甲成功后的主场.新的体育场由霍普基金会出资兴建,名为"莱茵-内卡体育场",标准容量30500人,于2009年1月投入使用.
德国男足国家队的现任助理教练弗利克曾于2000-06赛季执教霍芬海姆.2005-06赛季,霍芬海姆打进乙级的再次受挫后,合同原本签到2010年的弗利克赛季中途下课.2006-07赛季,霍普为霍芬海姆俱乐部挖来曾任沙尔克04主教练的"足球教授"拉尔夫 兰尼克(Ralf Rangnick),并将前曲棍球国家队主教练贝恩哈德 彼得斯(Bernhard Peters)请来担任自己的基金会的体育总监.而德国国家队的心理医师汉斯-迪特 赫尔曼(Hans Dieter Herman)也被请来在俱乐部中兼职,豪华的管理团队就此搭建完成.在兰尼克的率领下,霍芬海姆2006-07赛季成功升入德乙.2007-08赛季,霍普投入近1900万欧元引援.实力得到极大加强的霍芬海姆后程发力,一举杀入德甲.伊比舍维奇
08-09赛季,在伊比舍维奇,巴和奥巴西组成的攻击三叉戟的惊艳发挥下,霍芬海姆成为欧洲足坛最大的黑马,不惜体力的拼抢和极具观赏性的攻势足球也为霍村赚足了人气.魏斯,康珀,贝克这些球队的中坚力量也陆续入选了勒夫的德国国家队.第16轮与拜仁的榜首之战更是被168个国家和地区转播,也创下了德甲联赛的一个记录.圣诞节来临之际,霍芬海姆更是以主场不败的成绩夺下了德甲的半程冠军.签下希尔德布兰加上即将迁入新的球场也让球迷们开始憧憬球队复制凯泽斯劳滕升班马夺冠的奇迹.然而告别了曼海姆的临时主场,霍村好像也告别了好运气.随着联赛上半程17场比赛攻入18球的波黑射手伊比舍维奇在友谊赛中重伤,赛季报销,霍芬海姆阵容单薄,后劲不足的弱点也开始显现出来.后半程4胜8平5负的战绩也使球队早早退出了联赛冠军的争夺,最终积55分排名联赛第7,与欧洲赛事擦肩而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本就经验不足的霍村得以专心于联赛也未尝不是好事.09年夏天,霍芬海姆花费1610万欧元先后签入西穆尼奇(700万欧元),祖库里尼(460万欧元),麦科斯韦尔(450万欧元).俱乐部还引进了格拉尔,艾希纳,塔戈埃(后因心脏问题解约),莱塔拉充实球队阵容.算上从青年队提拔的5名90后球员,霍芬海姆已然成了德甲最年轻的球队...
求:德甲,西甲,意甲,法甲,英超 所有球队资料, 哪几个球队是盟友 也请详细写出。谢谢
网上都有。球队一般不会是盟友,除非两家球队是同一个老板
豪门:
曼联 PL
切尔西 PL
利物浦 PL
曼城 PL
阿森纳 PL
热刺 PL
巴萨 BBVA
BBVA
ac米兰 SA
国米 SA
尤文图斯 SA
拜仁 B1
多特门德 B1
巴黎圣日耳曼 L1
PL=英超
BBVA=西甲
SA=意甲
B1=德甲
L1=法甲
德甲「50+1 政策」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给德甲球队带来的影响?
德甲50+1下政策指的是俱乐部会员至少拥有50%的投票权,商业伙伴或者说是投资者最多只能拥有49%。换句话说就是即使有一老板买下球队50%以上的股份,他的表决权也无法超过俱乐部。
50+1政策的条款限制了诸如阿布和曼苏尔这样的大金主,就算他们出巨资买下一支德甲球队,决策权也不在自己手里。例如星和选这些重大决策,依然有半数的表决权留在球迷手里。
该条款的设置,无疑是希望俱乐部能引入资金的同时,俱乐部也能良好的运转,球队的核心决策权依然能够牢牢掌握在会员手里。但是该条款的存在也会将各金主拒之门外。
老板花了巨资买了球队,每个转会期还烧钱星,到关键时刻发现自己说了也不算,违了球迷的意甚至有被弹劾下台的风险。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大金主自然是对德甲望而却步。所以这些所来,阿布和一些中东土豪纷纷投资英超,甚至法甲。
50+1政策的优点:
50+1政策杜绝了球队花钱大手大脚,保证了俱乐部资金稳定,健康运营,还能保证本土球员健康成长,避免像英超一样涌入大量外援,压制着本土球员。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受制于该政策,德甲在当今的金元足球下,无法出巨资星或是留下球星,一直是他们的中转站或者说是前往英超和西甲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