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棒球为何在大陆火不起来?
2.棒球为什么在中国不普及?
3.大多数中国人不喜欢棒球,应该怎么解决这类问题?
4.懂棒球的过来下
5.为什么棒球在中国流行不起来?
棒球为何在大陆火不起来?
一,场地受限。在一座二三线城市恐怕也找不出一块棒球场地。标准棒球场地面积很大,边线长.54米,中线长121.88米,本垒到后档的距离18.25米。内场区域铺设红土,周边的草坪要经常维护,而且利用率很低,除了打棒球其他的不行,足球场的话带跑道,还可以跑步锻炼。
第二,普及成都不够。国家对于棒球的宣传少,在电视节目中也很少看得到。这就导致了棒球发展不起来,很少人知道规则,规则复杂,无法大规模普及,即使有人玩,但是找不到同伴,棒球是集体型运动,人少了没法玩。
第三,棒球运动危险性相对于其他运动危险性相对较大。打棒球要有专门的场地,要没要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你在田径场打,万一球飞出去砸到人怎么办,或者球棍飞出去打到怎么办,其次,球打到自己也不好受。
第四,设备昂贵。不像篮球装备一样,一双球鞋,一个篮球就OK了,买好一点的一两千就解决了,如果买国产几百块就够了。棒球费用要高跟多,一副手套2500左右,球棒1500左右,鞋子500到1000之间,仅仅这几样装备就把很多人拒之门外了。
第五,学校教育不支持。中国是应试性教育,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而服务的。比如,篮球,足球很多运动都是可以当做特长生来培养的,但是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没有棒球这个项目,这也成为一个限制因素。
棒球在世界上很受欢迎,但对于国人却很陌生,就连简单的规则都不是很清楚。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很难接触到棒球,就连一些棒球比赛的赛事都看不到,都别说打棒球了。
一是金钱因素。也是根本因素,棒球实际上是一项非常耗金钱的运动项目。比如棒球场地造价就比较高,小一点业余的场地投资也得100万以上,专业场地动辄几千万,国家不会在群众基础薄弱的项目上投入如此大的资金,企业更不会,投入进去不会有产出和效益。其次还有装备,普通的一个球棒价值1000元左右,专用手套1000元左右,服装七八百元,球鞋五六百,头盔两百多,腰带100多,全套下来3000元左右,相比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大众喜欢的运动项目投资1000元左右来说,确实有点高了。
二是社会因素。社会上,老百姓对棒球的认知度太低,据一项非官方的数据调查,群众对棒球基本了解的占比不到0.1%,且许多人把棒球和垒球都分不清,认为是同一项运动。学校也没有把棒球纳入体育课程,也没有几家专业的场地和优秀的教练。
三是历史因素。美国有悠久的棒球发展历史,近代棒球的起源据说是英国人移民至美国时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戏和波士顿地区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戏综合演变而成的运动。在经历了数次演变及许多不同的称呼之后,直到公元1839年,将这项运动定名为棒球并开始推行。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中国虽然早在清朝就有棒球的记载,但没有系统化的发展过程。
四是体制因素。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举国体制下每一个能够得到推广的体育运动都是有政治原因,乒乓球因为乒乓外交、排球因为有女排精神,篮球有明星效应和联赛,足球有联赛和金钱,几乎每个都有特定因素在内的。同时,排球、足球、篮球历来都是在举国体制下用过体校选拔-市队-省队-国家队的套路,但棒球这种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美国、日本为什么发展快,因为他们有职业联赛,我们也没有。
五是人文因素。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讲究团结,但在中国,讲究的都是个人的闪光,中国人性格比较内敛,天生没有强大的好战欲望,身体对抗先天不足,想必中国人是很不适应的。美国人和日本人好战欲望强,所以他们非常盛行,被称为“国球”。
六是特定因素。奥运会是现代社会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金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棒球缺席了2012年和2016年两届奥运会,2020年重回奥运项目。但比赛只设男子项目1枚金牌,对于一个强大的中国来说,这一块金牌中国是不会放到眼里去的。在1992年至2008年奥运会上,古巴获得三次金牌,美国和韩国各获一次金牌。
棒球为什么在中国不普及?
很少有人打棒球是因为中国人多地少,寸土寸金,因此受经济条件制约,棒球尽在少数发达城市很普及。不过说到底还是国家不肯拿出足够的钱,日本同样面临人口密度大的压力,但是肯拿出钱大力开发自然,同时为居民留出空地。 与之成对比的是日本人视棒球为他们的国球,日本人从幼儿园时期就有棒球教育,有儿棒比赛,高中的棒球比赛——甲子园全国选手权大赛则更加成熟,他们自己的棒球联赛NPB有12支球队,球迷遍布全国,我就是其中读卖巨人的球迷。
中国与其他棒球大国的差距在于:由于没有从小抓起,基础一般不好,一般高中或大学后才开始系统练;受经济条件制约,没有充足的训练场地;我国棒球还处于发展阶段。
大多数中国人不喜欢棒球,应该怎么解决这类问题?
棒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很低,大多数的对于棒球都不是特别了解,具体原因是因为棒球的规则非常复杂,很多人看了一场比赛之后都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每个位置的人的作用是什么,所以入门难度就非常高。另外就是棒球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家长来说,棒球棒是一种危险的工具。最后就是棒球对于场地的要求非常高,首先要非常大,而且要分很多区域,还不能有什么遮挡物。这些种种不利的条件导致了棒球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很低,也很难进行推广。如果要在让中国人喜欢上棒球,要从校园和职业比赛上进行着手,如果我们的校园棒球和职业棒球发展的很好,取得了好成绩,就能够带动这个项目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棒球这项运动。
不过目前国内棒球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虽然也有职业联赛,但是棒球的关注度是比较低的,原因前面也说过了,不利的因素太多了,短期内,中国棒球的成绩是很难提高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校园棒球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大学校园里。
棒球其实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它是一种比较时尚的运动,虽然对于棒球比赛大家的了解比较少,但是对于棒球的装备,尤其是棒球帽可是非常流行的,比如带有纽约扬基队LOGO棒球棒,可是非常时尚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人爱上棒球这项运动。
不过棒球在国内的推广之路还是比较困难的,相比于日韩,我们起步是比较晚的,而且棒球这项运动更多的是在美国流行,国内开始的比较晚,但是也一直在发展,相信只要基础打好,我们也是可以追上来的。
懂棒球的过来下
就我所见说一下吧~
真正的职业比赛都是用木棒(没见过美职的人拿金属棒打比赛的...),好的木棒远贵于金属棒,原来在台湾网上看MIZUNO的木棒是9000多,而在北京能买到的日本产的硬式用金属棒1000多就能买到.木棒很容易打断.身边的来说,北方工在大学生棒球联赛中参加的是职业组(北大清华理工都是业余组的),人家比赛都是一大包木棒,几场下来棒根满地.但是木棒手感比金属棒好,能打出更远的球.
金属棒啦,就是职业比赛之外的比赛和平时练习用的.中学小学比赛用的大多是金属棒.金属耗损与木头相比就小多的,不到正式比赛,一般情况下都用金属棒.毕竟学生社团没有那么多钱去买木棒费着玩.
我在学校的棒球社里见过一只MIZUNO的被打裂的碳纤维棒,手感很轻.还见过竹制的棒子,弹性很好。
还有,平时市场看到防身的棒子,100块以内拿下的,实际上是垒球棒,比棒球棒要轻,要小,击达时会有响亮的"当"的声音.要耍的话,还是买只真棒子吧~
为什么棒球在中国流行不起来?
我一直觉得打一场棒球比赛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因为你要拉上至少19个人,而且还得有能保证比赛质量的裁判,本身要找到这些人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当然也有人说从兴趣爱好开始培养也可以啊,但我想说的是,能找到一个让你可以培养别人兴趣的又很安全的场地也不容易。中国的公众体育还是偏少的,免费的就更少了,大家想不花费任何成本运动,最好的去处基本就是大学的体育场了,而大学的免费体育场一般场地条件一般,有时候还会挪作他用。所以从最初开始,要普及棒球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内现在也有不少的棒球打击馆,可以让不少人体会到棒球运动中最刺激的部分:打击,但是打击并不是棒球的全部,也不能让人通过挥几次棒就增加对这项运动的了解。更何况,要普及一项运动,必须普及规则,打击过后有兴趣练习的人不一定能过之后传球守备练习那一关,对于很多规则必须亲身经历才能理解的棒球运动而言,这当中的过程还是太漫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