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学篮球哪里好-吉林市哪里有篮球培训机构

tamoadmin

1.吉林医药学院怎么样?

2.吉林机电工程学校的发展历史

3.吉林医药学院是公办的吗

吉林医药学院怎么样?

吉林市学篮球哪里好-吉林市哪里有篮球培训机构

吉林医药学院(Jilin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独立设置的一所西医本科院校,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省属首批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试点单位。

吉林医药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组建的东北军区空军长春护士训练队,1954年8月,更名为空军461医院附属高级护士学校。1993年6月,更名为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8月,经院、中央批准,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定名为吉林医药学院。

校徽释义::

标志主题造型是“医药”的首字母“Y”,体现出医药院校的属性。“Y”像一棵大树,又似一个张开双臂的人拥抱着上方代表解放军的红五星,彰显出学校传承优秀军队院校作风、百年树人的高尚职责,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茁壮成长的美好景象。

背景图案是吉林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雾凇的写照,雾凇的承载体为松树,松树傲雪常青、坚韧不拨的品质巧妙的融合到标志中,体现出学校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Y”下方柔和的圆形洋溢着人情关怀般温暖,喻示了学校给予学生的希望与呵护。1952是建校时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的发展历史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前身是“吉林市拖拉机驾驶员学校”,始建于1963年3月,座落在吉林市江南大长屯(原吉林市钢厂旧址)。1964年省决定将“延边拖拉机驾驶员学校”并入“吉林市拖拉机驾驶员学校”,并将学校更名为“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工学校”。1993年,经省批准,在原校名基础上另冠“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建校初期,职工48人,在校生500人左右,占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当年建校当年招生,首届招生250人,共分为5个班。1963年到1966年共招四届学生,计1000人(其中包括1964年延边并入50人),1967年停招。1969年末,经永吉地委决定学校下马,职工“插队落户”,走“五·七”道路。

13年3月,开始复校。因原校址被占用,经吉林市农机局决定,选定现校址(原吉林市种马厂),职工21人。当时可供利用的只有三栋破旧平房,一个马厩、一个隔离厩。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办公设备只有二张办公桌和一个铁皮箱子。

14年春天,建500平方米平房两栋(学生宿舍、食堂),并开始筹建3000平方米教学楼,马厩就成了当时最“理想”的教室。14年9月,迎来了复校后的第一批工农兵学员,2个班,100人,学制二年。15年和16年,招收两届社来社区学生,计363人,在校生300~360人。到16年末,职工由21人增加到65人,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固定资产不足百万。

1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当年招生98人,2个班,从此,步入了统招统分阶段。18年,教学楼交付使用,马厩改为实习工厂。

1989年末,省教委对全省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办学基本条件”评估。由于学校基本设施不够,被评为“基本不合格”学校,限期改进。学校就此事向主管局进行了汇报,此事,引起了吉林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0年4月,由吉林市计委牵头,市农委、教委、财政局、农机局联合来我校召开了现场办公会,经研究决定筹建3000平方米教学楼。1991年复评时,教学楼已开始施工,摘掉了“基本不合格”的帽子。

1991年,学校将“农村电气化专业”改造为“工企电气化专业”、“乡镇企业管理专业”改造为“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增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强化了技术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

1993年,根据市场变化,重新调整专业。组建了汽车运用工程、电气化工程、企业管理工程、机械工程四个学科,成立共同课学科。先后开设了八个专业,并已具备相应的办学能力,具有“机、电、管”特色四个工程学科的专业结构雏型已经形成,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办学规模和渠道不断拓宽。1993年10月,经省同意,省教委行文,批准我校另冠“吉林机电工程学校”校名。

1993年3月,原吉林市郊区农机校整建制划并我校。划入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6平方米,固定资产485.610万元,职工人数13人。

从1994年到2000年,是我校快速发展并走向成功的七年。在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思想的指导下,我校着重进行了改善办学条件的基本建设。1995年,新建540平方米的实习工厂,3101.85平方米的男公寓;1996年,新建2215平方米的综合楼;19年,新建1402平方米体育馆,2058平方米的图书馆;1998年,新建2100平方米学生食堂,组建了30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下设25个实验室,新建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四百米跑道),新建8000平方米柏油风雨操场(篮球场、排球场各四个);1999年新建8000平方米水泥干道,校区进行了软硬覆盖,种植了花草树木,草坪和绿篱。

1998年,省教委对全省中专学校进行选优评估,我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年吉林省招生实行并轨,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扩招,高中升温,中专生源急剧下降。面对“赵胜难、就业难”的困境,我校大胆解放思想,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先后开辟了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四省,招生区域扩大到了六个省,实现了跨省、跨区域招生。在全校职工的积极参与下,招生人数逐年提高,从此,我校走出了低谷,摆脱了困境。

2000年5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中专)。

2000年,我校启动了“能力教育”新模式。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指导,改革教学内容;以实训教学为重点,改革教学方法;以学分为管理手段,改革管理模式;以能力考核为重点,改革考核办法。

2002年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示范专业。

2004年,我校被教育部确定全国百所“半工半读“试点学校之一;

2005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教育部等国家八部委评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培训基地,建成了吉林地区第一个汽车公共实训基地。

2009年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等三个专业被吉林市教育局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

2010年我校我校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为校企合作优秀人才培养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机械行业全国骨干建设专业;

2011年,学校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人力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第一批项目学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的复核评审,正式成为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

吉林医药学院是公办的吗

吉林医药学院原为中国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院创建于 1952 年,初期为空军鞍山军医中学,后发展为空军长春卫生学校、空军军医学校、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9 年学校编制由空军转隶为中国总后勤部,归并当时军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医学院校—第四军医大学,学校更名为中国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至 2004 年 7 月前,学校一直为中国军队院校的编制序列,主要为空军部队培养各类医务人才,是一所具有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军队医学院校。 2004 年 8 月,经院、中央批准,学院按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整体移交吉林省,纳入国家普通高校序列,成为吉林省惟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高等医科院校。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定额 10000 人,以本科教学为主,面向全国招生,承担国防生培养任务。学院整体移交仅 3 年,已面向全国 27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5000 余人。

学院位于松花江之滨、美丽的北国江城、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市。校区位于吉林市区江南的文化教育区,这里松花江三面环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人文气息浓厚,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好地方。

学院占地面积 70 多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36 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6 亿 元。教学用房 17 万平方米 。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设施,新建 2. 5 万平方米 的教学大楼 设 有学术交流中心、科学会堂、语音室、电子图书阅览室、 网络微机教室 等 ,所有教室 均配有现代化的 多媒体教学设备;新建 4.8 万平方米的实验大楼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能同时容纳 9000 余名学生同时上课。。

学院现有 9 个一级学科 :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心理学、电气信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开设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16 个: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生殖医学)、临床医学(妇幼卫生)、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市场营销(医药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药学、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医学检验、医学检验(临床输血)医学影像学、护理学、护理学(英语护理);专科专业 8 个:临床医学、医学营养、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口腔医学。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师资培养为关键,以提高人才培训质量为核心, 坚持立足基层,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体现专业和层次特色,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学院现有军队级重点建设学科 2 个,军队级医学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精品课程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3 门,省级优秀课程 6 门。

学院有一 支以 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事业心强,教学、医疗、科研能力突出。专任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占 30% 以上,专兼职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190 余人,研究生导师 31 人。享受特殊津贴 2 人。入选我国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1 人。有 21 人次先后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解放军总后勤部育才奖和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省级以上学术机构担任理事长和理事 24 人。

学院具备了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实力。先后完成国家、军队重点课题 86 项,获得国家、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 574 项,国家发明奖和国家专利 39 项,各级教学成果奖和教育技术成果奖 40 余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 6000 余篇。已完成主编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 6 部,其中 1 部被评为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医药教材一等奖。现有 2 部教材选题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学院还被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临床医学生生殖医学方向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单位及该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校园网络信息丰富,图书馆藏书 30 余万册,电子图书 5 万余册,期刊 600 余种,被评为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学院主办的《吉林医药学院学报》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 - 数字化期刊》等收录,曾被评为全军医学期刊一等奖和《 CAJ-CD 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互联网全部接入教学办公区和学生宿舍,实现了教学、办公网络化。

学院附属 465 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甲等园林式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多排螺旋 CT 、 DR 数字摄影机、数字化胃肠机、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彩色超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能聚焦超声刀、高压氧舱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能熟练开展肾移植、心肺联合移植、双瓣和大血管置换、微创冠心病 PTCA 和搭桥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直视手术等。医院是省“光明扶贫”定点医院,有 3 个专科是吉林地区重点专科。

学院拥有一流的文化体育设施。现代化的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近 5000 平方米 ,可容纳 3600 余人。内设有标准的室击场、乒乓球馆、篮球场和健身房等,既是学院开展文体活动、组织集会的主要场所,也是吉林市组织举办大型活动的首选之地。室外体育场占地面积 40000平方米 ,设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冰球场和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等,可完全满足体育教学、训练及比赛的需要。

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新建的学生公寓楼、综合性学生餐厅、功能齐全的商务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优质、舒适、方便的学习环境。 学院自建的美丽的人工湖和 500 多米长的文化长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师生学习、休闲、和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扬“博学厚德,扶伤济世”的校训精神,按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创建名校”总体办学思路和“依法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建院、科技强院”的办学理念,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目前,全校上下正振奋精神,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努力使学院的办学条件更加完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医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