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琳的裁判经历
2.奥运会为什么有这么多柔道比赛?
3.柔道比赛中为什么第三名有两个啊
4.柔道为何被设为奥运会固定项目,而武术并没有呢?
唐琳的裁判经历
换角色做裁判
悉尼奥运冠军唐琳:原来只是陪练
八年前勇夺奥运金牌时,唐琳没有想到,自己光彩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北京奥运会上,唐琳的身份是柔道“国内技术官”。唐琳说,自己离不开柔道,“裁判是很好的脚色转换”。 每晚伴着伤痛入眠
1993年,15岁的唐琳以陪练身份进入中国柔道国家队。柔道陪练就是一个被摔的角色,其他陪练总是尽量避免被摔,而唐琳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好的训练,“和这些国手过招、被摔,我是最划算的,我是在向优秀的人学习,所以我进步最快。”
抱着这样的心态,唐琳从被别人摔到摔别人,再到打成平手。三年以后,她成为国家队正式队员。
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唐琳已成队里的主力,有望参加奥运会。就在这时,唐琳训练中积累的伤痛日益严重。“没有哪一天晚上睡觉身上是不疼的”,唐琳回忆道。祸不单行的是,唐琳腰椎间盘突出很厉害,医生认为她继续练柔道“可能够呛。”最困难的时候,唐琳连洗脸、穿鞋、穿袜子这些基本的自理都没法完成,更不用说正常训练了。
国家队考虑其他运动员顶替唐琳出征悉尼奥运会。说到当时的感觉,唐琳说:“好像晴天霹雳。我觉得很委屈,有时候就哭。那时候两个人一个房间,哭也不敢让同房间的人知道,只能捂着被子哭,默默掉眼泪,第二天早上起来装作没事一样训练。”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唐琳不可能参加奥运会了,除了唐琳自己。“我必须要走到奥运会上去,没有退路。”距离悉尼奥运会不到20天,唐琳终于搭上了末班车。 谁也没有人想到唐琳会拿金牌,大家觉得她进前八名或者前五名就不错了。令人意外的是,唐琳一路杀进决赛,决赛对手是参加过四届奥运会的法国老将赛琳。
决赛上场不到半分钟,唐琳就被对手摔倒,丢掉两分。“在那一刹那,我闪一个念头,我是不是只能拿个第二名就回家了?我是不是就是与冠军无缘?”悲观的念头几秒钟闪过,唐琳立刻否定自己:“不行,比赛刚刚开始,只要比赛结束的哨声没有吹响,你就还有机会。”
在唐琳的凌厉进攻下,对手因为消极被罚掉一分,2比1,唐琳追回一分。“我使尽浑身解数一直进攻对方,对方又被罚了消极,这样我们分就平了。”28秒的时间,双方都没有再得分,2比2的比分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
根据柔道比赛的规则,当双方比分为平分时,裁判根据主动进攻次数和场上气势,判定获胜一方。唐琳凭借自己在比赛中的积极主动获得了金牌。
领奖那一刻,当颁奖嘉宾把奖牌挂在唐琳脖子上时,她像被电击了一样。“之前所有的辛酸、委屈、伤病、想起来就痛苦的事情,真像放**一样,一幕幕在眼前闪过。”唐琳再也忍不住眼泪。
为做裁判苦练英语现在,唐琳是四川省体育局工作人员,同时还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国内技术官”。奥运会裁判分国际技术官员和国内技术官员两种:国际技术官员由国际单项组织确定,国内技术官员由本国协会选拔人选,主要在奥运会中做竞赛辅助工作。后者的工作主要是为了配合前者的工作,“都是些很细的活,从运动员入场、服装是否符合要求,到计分,一直到比赛结束,保证正常比赛顺利完成。”唐琳介绍道。
这个工作是唐琳一直以来的心愿。“柔道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不做运动员后,还能以什么方式在这个圈子里存在?裁判是很好的角色转换。”
但做裁判比当运动员复杂得多,“运动员只需要了解自己,了解对手。而裁判要掌控全局,需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对项目也要有充分了解。”除此以外,唐琳最担心的就是英语,她用“很糟糕”来形容自己的英语基础。
“有一次做裁判,有个人跑来问我‘What’syourname?’我居然没有听懂,也可能是当时太紧张了。”说起这个段子,唐琳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英语能力是北京奥组委对国内技术官员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奥组委专门邀请英孚教育作为奥运会语言培训供应商,唐琳也成了其中一名学员。
课程持续了十周,学员的英语都不好,一圈人围在一起轮流自我介绍,每个人都很紧张。 唐琳很要面子,奥运冠军的光环一直围绕着她,她怕在同学面前丢脸,怕自己的英语水平落后,但她性格中四川人泼辣大胆的特点帮助了她。唐琳的英语老师里奇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的英语发音、语法和句子结构都有很大问题。可是她敢说又不怕出错,最终成了这一期学员中进步最快的一个。
“唐琳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她的外表像鲜花一样柔美,而内心却很强大,我想这就是一个奥运冠军的特点,也是她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出来的。”里奇由衷地评价道。
“奥运之心”问卷Q:你几岁知道有奥运会这回事?
A:10来岁。
Q:在你参加奥运会之前,你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A:没什么好担心的。
Q:在奥运赛场上,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A:害怕失败,但当时都想不到。
Q:在你的回忆中,你个人奥运史上最辉煌的是哪一刻? A:悉尼奥运会胜利以后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
Q:你最敬佩奥运会历史中哪位运动员?
A:所有默默无闻的运动员。
Q:现在,一想到奥运会,你脑中马上联想的东西是什么?
A:紧张的训练。
Q:对“奥运之心”说一句话。
A:“奥运之心”给你一个诉说的平台。
奥运会为什么有这么多柔道比赛?
柔道是日本的强项,日本在柔道项目上一直都是世界领跑者。
柔道比赛,是第29届奥运会主要赛事之一。1964年5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男子柔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
柔道比赛,是第29届奥运会主要赛事之一。1964年5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男子柔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1968年奥运会上,柔道项目被取消。
1972年,男子柔道再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84年,国际奥委会同意将女子柔道列入1988年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女子柔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奥运会柔道比赛
柔道比赛中为什么第三名有两个啊
出现并列第三名与奥运会柔道赛制有关
2008年北京奥运会柔道比赛将按照《国际柔联体育和竞赛组织规则》及《国际柔联裁判法则》的规定执行。
比赛实行单败淘汰复活赛制。通过抽签,柔道运动员被分成A、B两个半区,各半区又相应地被分成两组:A1、A2组和B1、B2组。淘汰制将产生两名获胜者。
2007年世锦赛前三名运动员将作为种子选手参加本人相同级别的奥运会比赛。
所有被A1、A2、B1和B2组胜者击败的柔道选手将参加各自小组的复活赛,比如:被A1组胜者击败的第一个选手将与被A1组胜者击败的第二个选手进行比赛,比赛的胜方将与第三个被A1组胜者击败的选手进行比赛,其他依此类推;A1组复活赛的胜者将与A2组复活赛的胜者进行复活赛决赛。复活赛决赛的两名胜者将与另一半区决赛的失败者进行争夺铜牌的比赛(2名铜牌获得者)。A、B半区的胜者将进行金、银牌的比赛。
参考资料:
一、被误认为是一种表演艺术,而非体育比赛项目
中国武术要进入奥运会,首先得被大家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而被世人所接受。但是事实上,人们了解中国武术大多是从成龙、李连杰所拍摄的功夫片中,而不是从体育比赛的竞技场上。
二、中国武术难以规则化和量化
正所谓,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在奥运会的各项比赛中,比赛成绩是需要用科学和具体的量化标准来检验的。对比赛项目的规则细化到了具体的动作上,对于哪些动作得分、哪些动作犯规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如在柔道比赛中,将对方控制后,在裁判宣布“压技开始”后25秒钟内不能摆脱控制,就可一本得分。
三、武术普及程度不广,达不到列入奥运比赛项目的标准
尽管中国武术是世界上练习人数最多的单项运动项目,达到了7000万人以上,但这些人都集中在较少的几个国家中,中国武术一家独大,在全世界都普及程度不高,这是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最大障碍。
四、中国武术入奥时机不对,成了“奥运瘦身计划”的“牺牲品”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这是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最好机会。当时,我国竭尽全力,想借中国申奥成功的契机,将中国武术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武术的发展情况
2015年6月22日,在日本东京都召开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东道主城市提议候补比赛项目选择大会”——组委会工作会议上,8个项目被选为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候补项目,这其中就包括武术。
2015年9月28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了他们将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新增项目提名名单,武术未在5个被提名的项目之中,这意味着武术项目将无缘2020年东京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