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谁都不能输日本,郎平为何下这样命令?
2.郎平为什么弃王一梅不用?
3.郎平是这40年来女排精神最完美诠释者吗?
4.郎平在奥运会上几句深刻的话
5.女排历届主教练介绍
输谁都不能输日本,郎平为何下这样命令?
今年中国女排在教练郎平的带领下,一路猛进,成功卫冕了世界杯的冠军。而这次,恰好又是日本队作为东道主,女排也是毫不留情小组赛直接给了东道主一个3-0。熟知郎平的观众都知道,她和刘国梁都是喊过同一句口号,”输谁都不能输日本!“
要知道,中国女排和日本队的恩怨,要翻到40多年前,1977年的排球世界杯了。那年是中国第一次参赛,在最后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先是3-2打败了古巴队,当时是可以以小分的优势获得本场比赛的冠军的。当时身为东道主的日本,在稳获金牌的前提下,故意放水,直接输给了韩国队一局,让其在分数上领先中国队,使得中国队无缘领奖台。
当时的日本队的所作所为,不但违背了体育精神,更是对一种无声的挑衅,这让郎平一直记在心里。更何况在近些年的比赛,日本观众也多次挑衅中国队。在2015年,女排夺冠的时候,日本观众故意集体退场表示抗议,而今年的女排比赛中,更是现场举出带有歧视意义的标语。既然观众无脑,那女排自然就在赛场加倍奉,给日本队上一课了。
12年伦敦奥运,输给日本的时候,担当解说的郎平流下泪水,坦称,输掉了一场不该输的球。如今,重掌女排的郎平,带着女排姑娘们走出低谷,踏上王者之路。我们所熟悉的那支队伍终于又回来了,由衷的希望女排能越走越远。
郎平为什么弃王一梅不用?
王一梅是中国女排著名的重炮手,她在比赛中曾经两次暴扣将日本女排的木村纱织打得晕头转向,她的扣球是中国女排的得分利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王一梅成了中国队的重要得分点,她是中国队得分最多的球员,在最佳得分榜上,她以总得分120分排名第二。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表现不佳,止步于八强。王一梅作为主攻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
2013年郎平再次出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王一梅最初还是在郎平手下有一席之地,但是到了2014年王一梅却被排除在国家队之外。郎平为何放弃了队中的这一得分利器?
1.攻强守弱,成为球队软肋
不可否认王一梅的进攻能力非常强,但是她的弱点也很突出,就是防守不行,一传做得不好。
王一梅的这个弱点好比足球场上的前锋,有些前锋得分能力强,但是不愿参与防守,这样的球员教练是不喜欢的,毕竟足球和排球都是整体竞技项目,少一个人投入到防守,就会给对方多一个得分机会。
2.饮食不自律,喜欢吃零食,体重超重
运动员对饮食控制非常严格,如果不注意脂肪等容易超标,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耐力、力量、弹跳力等各项运动指标。
这方面王一梅做得不够自律,她爱吃零食,还喜欢分享给队友。而许多零食是容易导致肥胖的,是国家队严令禁止的。
这样的结果是王一梅的体重经常超标,长期在100公斤左右。体重超标影响了王一梅的弹跳力、耐力和体力。
由于王一梅在零食方面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也是郎平挥泪斩马谡,将王一梅排除在国家队之外的原因之一。
3.伤病问题
由于体重超标,也导致了王一梅伤病的问题,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她的腰伤十分严重,还有其他方面的伤病,这也是郎平放弃王一梅的原因。
4.朱婷的崛起
王一梅那批球员基本功不够扎实,郎平在13年接手中国女排时感叹到:“没见过基本功这么粗糙的”。
最初王一梅虽然入选了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2013年亚锦赛中国女排仅仅获得第四名。
如此糟糕的成绩让郎平痛下决心,将王一梅、张磊、马蕴雯等老将清除出国家队,起用选手朱婷、袁心玥等年轻的优秀球员。
当时的朱婷尽管在一传方面也存在不足,但是她胜在年轻,当时年仅20岁,可塑性强。而王一梅已经26岁,技术已经定型,因此,郎平为了女排的长远发展,选择了朱婷而放弃了王一梅。
事实证明,郎平的选择是正确的,朱婷经过郎平的点拨后,迅速成长起来,她三获MVP,已经追平恩师郎平的纪录,并且在今年的女排世界杯上发挥出色,带领女排姑娘以11连胜的骄人战绩获得了冠军。
因此,王一梅被郎平排除出国家队,有其自身原因,技术不够全面、伤病、超重是王一梅自身的原因,而朱婷的崛起则是外因。
无论如何,王一梅还是为女排作出了贡献,在女排处于低谷时,正是依靠王一梅这个重要得分点,中国女排才有了和强队抗衡的底气,如今王一梅仍然在辽宁女排奋战,也希望她能保持状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
技术粗糙,管不住嘴!
概括来讲就这两个原因,王一梅是2004年黄金一代之后,陈忠和看重并打造的人。可是陈导当时也陷入困难,随着黄金一代相继退役,中国女排无人可用。
因为陈导平时没有注意女排的断代问题,他打球几年不换一个人,一直打到雅典奥运会,七仙女就这么得名的。
坦率讲,当时冯坤等人已经是强弩之末,这是奥运会,球员们当时拼了"老命"干的,换个小赛式,那次真不一定能赢。
之后,陈导打造王一梅出现了偏差,他只看到大梅进攻很好,身体素质和条件都不错,一直朝暴力主攻方面培养,可暴力主攻必须有全面型小主攻和接应做支撑,可当时没有。陈导还讲过,为什么周苏红可以,王一梅不行。
这难怪了,周苏红是全能接应,攻守平衡,进攻快速暴力,六轮一传和防守密不透风。王一梅真没那天赋,她又是主攻,不能和接应完全比对。
久而久之,王一梅形成固有的技术形式,随着年龄的增大,不好改变了。除她暴力之外,其他点都不行。当时惠若琪才进国家队,远没有后来的全面厉害。也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女排就打大梅一点攻。并且在亚洲无敌,还有人们至今津津乐道的砸日本场子,砸晕木村纱织。其实说良心话,王一梅扣球好看,暴力,但得势不得分。
郎导2013年回归,国际女排已经变化很大,随着俄、美、巴等国的崛起,高大拦网封王一梅还不是很困难。所以王一梅被限制,中国女排赢不了球,好像现在的意大利,封或拖垮艾格努,意大利输球正常。
尽管这样,郎导开始还是留用了王一梅,但随着朱婷、惠若琪、张常宁等人的逐渐成熟,大梅技术明显落后。还有一条很要命,郎导对球员饮食进行科学控制,大梅我行我素,偷偷把零食带进宿舍吃,还让小队员也吃。
别小瞧这个事,让你控制饮食,就是科学控制体重。作为主攻超重,严重影响弹跳,时间长了,不用打,个人就气喘如牛,还怎么打球?影响不好呀。所以郎导选择把王一梅退回省队,同时退回的还有马蕴雯等人。
这个事可以这么讲,不是郎导不用,是大梅不太适合国家队郎导战术。也可以说陈导技战术方向有点问题。虽然人们至今怀念那个场上的大梅,可球迷毕竟外行,好看暴力不赢球,那个教练会用?
关注中国女排的球迷就一定知道王一梅这个人的,她是中国女排运动员,为国家队可以说是拿下很多荣誉,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过世界性顶级比赛,而且在现在的世锦赛结束之后,很多怀念王一梅的球迷们还是希望能不能用舆论的压力,使得王一梅能够重回赛场。
但是之前随着里约奥运会的谢幕,王一梅以0分的成绩也彻底的说明,属于王一梅的 历史 再也不会回来了,而且自从北京奥运会之后,王一梅就成为中国女排教练的最大挑战,之后,郎平也给予了王一梅等球员机会,结果在亚锦赛第四的成绩使得郎平彻底放弃。
即便在之后的比赛中,没有重用王一梅而使王一梅的粉丝谩骂也不再少数,她其实并没有站在女排的对立面,但是为什么会被教练认为成“刺儿头”?这个答案我们可以在朱婷袁心玥得到,我们知道一个运动员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但是王一梅经常控制不了而且经常偷吃零食,还与队友分享,很是不好,但是朱婷袁心玥以及队长惠若琪能够严格控制好自己的饮食,这就是职业运动员的素养,如果选择了就必须遵守。
自律对于运动员来说很重要,一个好的运动员不仅有努力,还要有职业素养,对于郎平弃用王一梅你们怎么看?
看了些朋友的评论发现有些贬低王一梅的很没有意思居然连什么技术粗糙的理由都想出来了,首先,年轻而有力的王一梅自陈忠和时代起,一直是重炮手大杀四方,这么有特点的队员在当时整体年龄偏大的队伍里算是大杀器,她是中国队当时不多的世界级重炮手,后来自08后,年龄加上女性身体发育原因体重进一步增加,加上朗导追求正常的国家队新陈代谢当然就慢慢淡出国家队了,我个人估计她的体型就是那种易胖体型,没办法的。
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上以第5名的成绩收官,当时是在与日本女排争夺4强门票的时候以2分之差兵败,这场激烈的比赛被球迷称之为“伦敦之殇”,从入选为球迷“最不愿回顾的比赛”之一,比赛失利,中国女排自此跌入谷底,郎平在13年开始接手中国女排,当时就感慨:“没见过基本功这么粗糙的”,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好好打磨基本功,真正从零开始
而当时的女排主攻,中国女排头号的分手王一梅也是非常幸运的再次入选了国家队,不过,由于技术已经成型,很难再做出改变,特别是对于一个攻手来说的一传能力,王一梅几乎是没有,曾经也尝试接一传,都是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女排13年的成绩并不好,亚锦赛只获得了第4,郎平下定决心重新打造女排阵容,王一梅那一批队员,大部分自此无缘国家队了
为什么这样的重炮手不用了?球迷很湿疑惑,其实,不用的原因也很简单,大致有以下几点吧,第一王一梅跟郎平打造的排球体系不符,郎平作为运动员的时候是世界级的主攻,这个世界级是建立在全面的基础上的,不仅能有暴力的扣球,关键在于技术的全面性,显然王一梅是不全面的,最最致命的因素是没有一传能力,当时的中国女排技术都很粗糙,没有人有黄金一代的那种稳定的一传能力来保障王一梅的进攻,加上王一梅受伤严重影响了弹跳,不能超手进攻,而且打法偏慢,这是一点
第二,朱婷的横空出世,王一梅一直在国家女排没有人可以取代的一个原因是,找不出谁能顶替她的位置,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有那种高点的暴力进攻,但是随着朱婷被发掘,王一梅的位置就变得可顶替了,尽管当时的朱婷也不怎么全面,但是年轻,可塑性强,关键是全面性可以练得出来
也不能说王一梅生不逢时,毕竟也遇上了黄金一代和陈忠和,她们这一代本来可以在伦敦大放异彩的,却因为伦敦周期三度换帅耽误了几年时间,如果陈忠和当时可以留任,如果当时郎平可以接手,说不定“那时花开”一代已经圆了自己的梦想了,毕竟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发挥还是非常好的,小组赛甚至差点送巴西女排回家,没有遇见一个好的教练,着实可惜了
打球要靠脑子!我相信看过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的人会对她有正确的评价!我当时一看到她上场就急的骂:陈忠和!你不想拿冠军了!?过程不需多说,看看终场哨响后哭着庆祝的女排姑娘们,有谁拿她当回事!当时王一梅就一个局外人!
因为王一梅的伤病和状态,已经不适合目前国家队。大梅曾经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郎导也肯定看在眼里,大梅的伤病真的不适合了,在国内打打联赛挺好的,曾经的光辉我们都留在心里可好
很简单,她是主教练,她为了升国旗唱国歌的目标,有权利决定用哪个队员
因为王一梅不适应郎导的战术体系!
王一梅是陈忠和教练手里的爱将,从06年世锦赛开始闪耀排坛,之后又参加了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的王一梅差不多被广大群众所知,原来中国女排有这么一名猛将,扣球非常凶狠,力量十足,砸的地板叮咚响,特别是与日本女排比赛的第一局,中国女排3:12落后时,王一梅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前排轰到后排,砸的日本女排披头散发,比分逐渐追平并反超,随后带领中国女排3:0横扫日本女排。王一梅可以说是日本女排克星,日本女排每次面对她的扣球都痛苦不堪,拦不住也防不住,其主攻手木村纱织更是在赛场被她的扣球砸晕。
伦敦周期,中国女排频繁换主帅,导致中国女排青黄不接,参差不齐,王一梅就是中国女排低谷期的唯一遮羞布,多次在比赛中发挥出色,狂轰滥炸,赢下比赛。但是兵败伦敦之后,郎导重新出山,在第一年,王一梅还入选国家队,但是亚锦赛失利之后,郎导在第二年大洗牌,把王一梅,张磊,马蕴文等老将全都踢了出去。
王一梅因为不接一传,所以不符合郎导的要求,郎导曾表示不接一传的主攻不要,所以像朱婷,李盈莹这样优秀的选手,都把一传给锻炼出来了,而且王一梅随着年龄的增大,伤病增多,她的技战术水平已经定型,一传练不出来,而且她的进攻速度偏慢,由于身体沉,弹跳不是很高,进攻特别容易被拦,在大奖赛面对塞尔维亚,意大利等高拦网,她的进攻被限制的非常厉害,所以最终被郎导弃用。
只能说王一梅与郎导的时间是错开的,王一梅的巅峰期碰上了陈忠和,但是在自己的低谷期碰到了郎导,所以无奈,应了那句生不逢时,如果王一梅在晚个几年出生,说不定她在郎导手里会被打造成为一名世界顶级主攻手。
谢朋友邀请,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其实很简单,王一梅的技术特点不适合现在这支中国女排战术体系,被教练弃用在预料之中。 王一梅是中国女排青铜时代的代表人物,中国女排在那段艰难岁月里,全靠王一梅一个抗起中国女排进攻大旗,很多球迷想念她是可以理解的。但球迷也应该清楚,王一梅司职主攻,最大的技术特点是进攻力量足,在中国女排队内不在一传体系内,也不参与后排主要区域防守,她只专注于四号位进攻。2013年,郎平再度接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对球队进行大刀破斧的改革,使中国女排战术打法更接近国际化流行打法。 中国女排采用两主攻+自由人主接一传的后排保障体系,所有主攻手都不例外,小主攻必须具备接六轮一传能力,大主攻最低需要接三轮一传,同时需要具备接六轮的一传能力。而王一梅从开始到结束都不在一传体系内,技术特点已经定型,再去训练一传基本功已是不可能完成的技术改进,再加上王一梅脚下移动速度慢,她适合慢节奏上步的球,这显然和中国女排新战术体系相背道而驰,教练放弃她也是无奈之举。 球迷再看当时的主攻阵容,朱婷,惠若琪,汪慧敏,刘晓彤,接应:曾春蕾,杨芳旭,从这个阵容也可以看出来,朱婷是新晋国家队主攻手,进攻实力强劲,同时,还具备接三轮一传能力,后排技术没有定型,有很大提升空间,3.30米的扣球高度明显优于王一梅,力量也还不弱。而惠若琪则是专注于后排技术保障,进攻实力还不弱。汪慧敏的入选是为了预防朱婷后排一传挺不住,可以轮换上场保一传。刘晓彤就不用多作介绍了,就是当奇兵使用。主攻线这样的配备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看来,教练放弃王一梅,确实是因为她的技术特点不适合中国女排新战术体系。
郎平是这40年来女排精神最完美诠释者吗?
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一时间女排精神感动全国,总教练郎平也再次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郎平,这40年来,女排精神最完美的诠释者,女排偶像祭坛上的唯一图腾。
郎平,197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1981年随中国女排夺得第3届世界杯冠军,获“优秀运动员奖”。在运动员期间中国队创造了“五连冠”的神话,郎平也被网友称为“铁榔头”。作为我国第一代女子排球队的杰出代表兼女排总教练,郎平为我国女排拿到奥运金牌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郎平就没有今天中国女排的耀眼成绩。
1994年中国女排遭遇历史上的首个低谷,相继在世锦赛和亚运会上受挫,成绩低迷,当时远在美国的郎平毅然回国,首次担当女排总教练。在郎平的指挥下,女排的战斗力一路攀升,1995年成功夺取世界杯季军,带领女排走出了低谷。
2013年,郎平再次回归总教练战场。这一次中国女排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2020年世锦赛上惨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输给日本无缘四强,一时间女排陷入了迷惘,不知所措。郎平的回归给女排带来了希望,带领队伍重新登上世界巅峰,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这也是女排历史上的第三枚奥运金牌。
郎平是女排精神的最好诠释。两次临危上任,带领女排一次又一次的走出困境,她把所有热情全都奉献给了中国女排。这一路走来,她坚定目标和梦想,简坚持不懈的挑起女排发展的大梁,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会放弃。尽管是处于低位,也永远相信女排总会有逆风飞翔的一天。这正如她所说的,“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自己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再到今天的备战东京奥运会,时间过去了40年,中国女排身上的“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却是一直在传承和延续,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努力拼搏!郎平,在新时代面前,为了女排的前程,为了祖国未来,一次次不畏困难上战场,带领中国女排攀越一个又一个高峰,永远是中国女排最骄傲的旗帜。
郎平在奥运会上几句深刻的话
郎平在比赛时说过,这有可能是我带她们的最后一次训练,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
就连训练结束时有人提议来张大合影,并不是所有人都入镜,他们在说:“今天不会是结束,明天一定会再来训练。”
于是,明天还要再来训练就成了郎平团队自我鼓励的方式之一。
女排历届主教练介绍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隶属于中国排球协会,是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那么你知道女排的历届主教练是谁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女排历届主教练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女排历届主教练的介绍
中国女排现任主教练郎平
中国现任女排教练是郎平,曾经的奥运女排冠军。郎平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绰号。曾入选第二届中国体育劳伦斯奖十佳名单(1980年)。荣膺1982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1996年获得国际排联颁发的?世界最佳教练" 。2002年10月,由知名排球教练、运动员和记者组成的评委会以100%的得票,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2012年3月3日,在2011-2012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决赛中,带领广东恒大女排3:0战胜上海女排夺得冠军。2013年4月25日,郎平正式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俞觉敏 2010年9月15日-2012年9月
2011年: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季军;2012年:第30届奥运会第五名
2012年9月带领中国女排在亚洲杯决赛中不敌泰国,正式结束了中国女排主教练的生涯。
王宝泉 2010年3月-9月
总统杯女排邀请赛亚军;大奖赛总决赛第四名。
2010年3月25日接替蔡斌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同年9月2日,中国排协对外宣布,中国女排主教练王宝泉因脑膜炎发作辞去女排主教练一职。
蔡斌 2009年-2010年
2009年:第12届瑞士女排精英赛季军;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亚锦赛亚军;东亚运动会冠军;
蔡斌,蔡斌是二传出身,属于国内排坛少壮派教练中的佼佼者,训练严谨、刻苦,要求严格、治军严厉是蔡斌的风格。此外蔡斌技术和头脑都堪称一流,人称?小诸葛?。
2009年3月23日蔡斌正式成为中国国家女排主教练。2010年3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排球管理中心正式宣布,由原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接替蔡斌,出任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
陈忠和 2001年-2008年
2001年2月2日,成为国家队女排主教练。
2003年率队以全胜战绩获得第九届女排世界杯冠军。
2004年8月29日,率队在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击败俄罗斯女排获得奥运会冠军。
2008年8月23日,率队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排球铜牌战中击败古巴女排获得铜牌。
2009年3月23日,新任国家女排队主教练出炉,陈忠和遗憾的卸任了中国女排主教练,任期整整八年。
胡进 1999年-2000年
胡进,辽宁省鞍山人。1976年入选中国男排。1984年12月至1986年6月任国家女排助理教练。1988年2月至5月任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1988年5 月至1989年1月任国家女排二队主教练。1989年1月至1993年3月任国家女排主教练。1999年3月再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1999年:第八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5名;第十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七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3名;第二届瑞士精英赛亚军;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女排赛第5名;第八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第三届瑞士精英赛冠军。
郎平 1995年-1999年3月
1995年:第七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3名;第三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第八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排赛亚军;第四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1997年:第九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五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5名;第二届大冠军杯赛第4名;1998年:第十三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第六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第十三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第一届瑞士精英赛亚军。
栗晓峰 1993年-1994年
辽宁鞍山人。原八一男排主力二传、队长。1969年入选国家队。1974年退役。1978年任八一队教练、主教练。1986年援外到新加坡执教两年。1993年至1995年1月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1993年:第一届大冠军杯赛亚军;第七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一届世界女排大奖赛亚军;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8名;第二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3名;第十二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亚军。
胡进 1989年-1992年
1989年:第五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3名;第五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1991年:第六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亚军;第六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排赛第7名
李耀先 1987年-1988年
李耀先。原籍为河北唐山。河北唐山一中1950届学生,1953年,被直接选进北京男排(即当时的国家队),为一名优秀的二传手,多次参加国际大赛,退役后于1965年任中国女排副教练。
1988年汉城奥运会,热爱中国女排的人们都期待着听到六连冠的喜讯。但李耀先带领的中国女排在卫冕途中遭遇到前苏联女排强有力的阻击,半决赛不但以0比3的比分被对手击败,而且3局的总得分仅有11分,虽然中国队最终获得第三,但习惯了女排夺冠的人们难以接受这样的结局,主教练李耀先也随后离开了中国女排。
1987年:第四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1988年:第24届奥运会女排赛第3名
张蓉芳 1986年
张蓉芳,排球运动员,1957年4月1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70年入四川队。1976年被选入国家队。历任中国女子排球队队长、四川省体委副主任、中国女子排球队主教练。
第十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第十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
邓若曾 1984.12-1985.12
邓若曾,1955年入四川队。1959年被选入国队,历任国家青年排球队教练,国家女子排球队教练、总教练。
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
袁伟民 1976年-1984年
袁伟民,出生于1939年7月8日,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前中国排球运动员、前中国女排主教练,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1981年:七战全胜首次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1982年:世锦赛连续赢下六个3-0,决赛拿下东道主秘鲁夺冠;1982年第九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1983年:第三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率领中国女排先胜日本后再横扫东道主美国获得冠军;1984年12月,袁伟民调任原国家体委副主任
韩云波 1975年
第一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第3名
徐杰 1972年
李宗镛 1972年-1974年
李宗镛,男,1939年出生,中国著名板球运动员,代表中国参与多个国际大型排球运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中国赢得了荣誉,后转型做排球教练,1970年任中国青年男排教练,1972年任中国女排教练。1976年任上海女排教练,1980年获国家级教练称号。
1974年: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第3名;第七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14名;后任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院长
王素云 1972年
马占元 1966年
何炳堃 1965年
亚非体育比赛女排赛冠军
阙永伍 1963年-1964年
1963年: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女排赛冠军;首届亚新会亚军
侯维义 1959年-1962年
1959年:六国排球赛第4名;1960年:中朝蒙越四国排球友谊赛冠军;1961年:中蒙越三国排球友谊赛冠军;1962年:第四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9名
何炳堃 1957年
中朝蒙越四国排球联赛亚军
钱家祥 1957年
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女排赛第7名。曾任1980年任中国排球协会秘书长,创建漳州、郴州排球基地。1983年荣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1985年任亚洲排球联合会竞赛委员会主席,1986年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
侯维义 1956年
第二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6名
李安格 1954年-1956年
李安格,山东青岛人,1953年任中国女排教练员,是建国后第一位中国女排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