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类16人单循环对阵表-单人棋规则

tamoadmin

1.什么是围棋

2.有关象棋旋风的问题

3.围棋的规则?

4.围棋怎么下,规则是什么,

5.中国象棋等级分

什么是围棋

棋类16人单循环对阵表-单人棋规则

学习下围棋易学难精。

你下载个游戏里面就有教你怎么下。

下载网址:://it.westcn/westsoft/list.asp?id=1788

://download.enet.cn/html/080582005041302.html

://download.21cn/downit.php?id=43969

围棋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围棋的棋具

1、棋盘

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简称为“点”。

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

在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作“星”。中央的星又称“天元”。

2、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形状为扁圆形体。

棋子的数量应能保证顺利终局。正式比赛以黑、白各180子为宜。

第2条 围棋的下法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

2、空枰开局。

3、黑先白后,交替着一子于棋盘的点上。

4、棋子下定后,不再向其他点移动。

5、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第3条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这些棋子就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此处的气便不存在。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气,就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第4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清理出棋盘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

1、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2、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第5条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

第6条 禁止全局同形

着子后不得使对方重复面临曾出现过的局面。

第7条 终局

1、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

2、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

3、双方连续使用虚着,为终局。

第8条 活棋与死棋

1、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2、终局时,经双方确认,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第9条 计算胜负

着子完毕的棋局,用数子法计算胜负。将双方死子清理出盘外后,对任意一方的活棋和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

棋盘总点数的一半180.5点为归本数。一方总得点数超过此数为胜,等于此数为和,小于此数为负。

用贴子方式的围棋竞赛,另行制定胜负标准。

第二章 竞赛规定

第10条 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竞赛规程对此应作明确表述。

猜先的顺序是:先由高段者握若干白子暂不示人。低段者出示一颗黑子,表示“奇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出示两颗黑子则表示“偶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高段者公示手握白子之数,先后手自然确定。双方段位相同时,由年长者握子。

第11条 贴子

正式比赛用黑棋贴子制度,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棋贴还3又3/4子。例如黑方总共得185子则黑胜3/4子,得184子则黑负1/4子,得184.5子则为黑胜1/4子。

第12条 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均应用计时制度。

1、计时器

提倡使用电子语音计时器。允许继续使用指针式机械钟。正式比赛时,计时钟一律置于白方右手一侧。人工读秒提倡使用秒表,允许使用其他计时器。高等级的由专职裁判员负责计时的比赛,由主办方另行规定计时器种类和放置方式。

2、时限

不同的赛事均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基本时限。

3、读秒

读秒是强制性的延续比赛的办法。在用规定基本时限外加读秒制的比赛中,应事先明确,在规定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此类慢棋比赛的读秒每手棋限时为60秒,不足60秒的着手不予计时。达到60秒的视为已使用保留时限之中的1分钟。

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60秒一手的读秒方式为: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1分、还剩×分。用至最后一分钟时,读秒方式变为:30秒、40秒、50秒,此后随即以准确的语音逐秒报出:1、2、3、4、5、6、7、8、9、10。裁判员读出“10”而棋手同时落子或尚未落子,均应判为已使用1分钟。

用30秒、20秒、10秒或其他读秒办法的快棋比赛,可根据上述原则,事先规定读秒实施细则。

4、包干用时制

包干用时制是规定基本时限之内必须结束比赛的计时办法,超时判负。

包干用时制的赛事均应事先规定基本时限,规定计时器材,并可制订其他实施细则,但以下几条须共同遵守。

(1)计时钟一律置于白方右手一侧。

(2)下子和按钟必须使用同一只手,不得一只手下棋,另一只手按钟。

(3)下单官仍须计时。

(4)当一方放弃盘上竞争而导致放弃着手权时,允许终止计时,双方可争之点全部归属于对方。双方地界的勘定由裁判长负责。

(5)提倡使用电子钟计时。使用机械指针式钟计时,以计时钟的红针倒下、分针、秒针均超过“12”为超时。

(6)当计时钟发生故障时,裁判长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临时更换计时钟、解释计时钟读数、对某方超时判负等果断裁决。

(7)裁判长有权制止无理消耗对方时间的非正常行棋。

5、定时限步制

这是象棋、国际象棋延时办法的移植。用完基本时限后,限在规定时间之内着完规定的步数。例如每10分钟限着15手等。着完规定的步数而未用完规定时间,节余时间可延至下一节使用。

第13条 终局

1、除总则第7条的规定外,凡参赛一方弃权或被判负、判和的棋局,也作终局处理。

2、双方确认终局的次序是:先由轮到着手的一方以简洁的语言表明“棋局结束”,“棋已下完”,对方予以回应,终局即告成立。

第14条 对局的暂停和封棋

在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规定的暂停时间一到,裁判员应立即指示对局双方退场,同时暂时关闭计时器,待续弈时重开计时器。

用封棋制度的赛事,应另行制订封棋实施细则。

第15条 棋手的职业道德和赛场纪律

1、棋手参赛,一律不得下棋,搞君子协定等行为。

2、棋手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3、比赛时,棋手不准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4、比赛中和暂停时,当局者不准与其他人议论该局,不准查阅有关资料。

5、比赛中禁止参赛者与其他人谈论与本局有关或与本队有关的内容。实属必要的谈话,应经裁判长许可并在裁判员监督下进行。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2分钟。

6、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7、棋手进入赛场必须关闭手机、呼机。

8、棋手在对局中吸烟,必须符合比赛当地的法律和赛会的规定。

第16条 棋手的权利和义务

1、弘扬职业道德,遵守赛场纪律,维护赛场秩序,确保竞赛顺利进行是棋手的义务。

2、读秒时,棋手有查询剩余时间的权利。如读秒至最后一分钟而裁判未以相应方式读秒,棋手有权利要求裁判员按规定从读错之处重新读秒。

3、对于妨碍正常比赛的违规行为,棋手有提出意见和申诉的权利。但对于一局棋中对手违规行为的具体申诉,须在对局进行当时立即提出,逾期失效。

4、在双方正式确认胜败结果之前,棋手有权提出复核。对方有义务真诚配合复核。经对局双方和执行裁判正式确认的胜败结果,任何人均无权改变。

5、对局中一方离席期间,对方可以下子。当离席方回席时,对方有义务指明落子点。

6、比赛终局后,棋手有整理好棋具并按规定退场的义务。

7、参赛棋手有准时参加赛会规定的开、闭幕式和其他礼仪性、公益性、宣传性活动的义务。

第三章 裁判法则

第17条 行棋

1、已由赛会确定先后手的比赛中,如开赛后拿错黑白棋,在第10手之前(含)允许改正。超过10手棋之后,一律不予改正。此后的编排工作以原先赛会确定的为依据。

2、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下两着,判第二着无效并警告一次。

3、棋子离手,表示着子权完成。完成着子权后,再将棋子拿起下在别处,称为悔棋。发生悔棋时,由对方于下一手着手之前向裁判提出方为有效。悔棋无效,判棋子放回原处,并警告一次。如一方的棋子不慎掉落于棋盘,经对手同意后,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由裁判长裁决。

4、在使用计时器的比赛中,须于着子之后才能按计时器。着子之前或与着子同时按计时器的,判警告一次,不改变计时器读数。

5、比赛途中如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双方意见一致的前提下,应将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无法确认原处时,允许挪子于双方一致认可的点。如果双方无论如何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

(1)移动之子挪至合理点;

(2)移动之子有效;

(3)和棋;

(4)重赛;

(5)双方均负。

用电脑进行积分编排的比赛,由于编排时成绩一项不可空缺,不能判双方均负时,允许取抽签办法决定轮次的编排。

如有故意移子的证据,则应判移子者为负。

6、比赛中,因非对局双方原因造成棋局散乱,经复盘,如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应按复盘次序继续比赛。如果无论如何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裁判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判:

(1)和棋;

(2)重赛;

(3)双方均负。

双方均负之后的抽签,按第三章第17条第5款的原则处理。

如对局者确属无意中散乱了棋局,允许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

第18条 提子

1、下子后,误提对方有气之子,判误提者警告一次,将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2、下子后,未提或漏提对方无气之子,判未提、漏提者警告一次并提取无气之子。

3、劫争须找劫材时未找而提劫,判提劫之手无效,弃权一次并警告一次。

第19条 禁着点

棋子下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第20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全局同形再现是妨碍终局的唯一技术性原因,原则上必须禁止。

1、禁止单劫立即回提;

2、禁止生类多劫循环

3、原则上禁止三劫循环、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两子等全局同形再现的罕见特例。根据不同比赛,也可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如无胜负、和棋、加赛等。

第21条 终局

1、轮到着手的一方提议终局,随之放弃着手。如果对方不同意就此终局,则应允许对方着子。放弃着手方随即恢复着手权利,对局重新开始,直至双方一致同意终局。

2、双方已经确认终局,如果盘上尚留有可争之点,其归属按双活方式处理。

3、双方已经确认终局后,一方或双方即使又发现了有效手段,也不允许重新开始对局。

4、对死棋和活棋的确认,对局双方意见必须一致。如有争议,重新开始对局,由认为是死的一方先下,以实战解决。

第22条 计时

1、赛场和住地分离的,比赛开始时,棋手迟到不得超过1小时(含),超过这一时限判负。未超过这一时限的,在其规定时限内加倍扣除。暂停后续弈时迟到,一律打开计时器进入自然计时状态,但不设迟到判负时限。

2、赛场和住地基本上同在一处的,比赛开始时棋手迟到不得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一时限判负。其他规定同上款。

3、双方迟到应按以上两款分别处理,直至判双方负。关系到下一轮抽签时,按第三章第17条第5款原则处理。

4、在不设规定时限或规定时限很短的快棋比赛中棋手迟到,应实施按时缺席读秒。棋手在读秒过程中入座,允许参加比赛。如读秒过程告终,棋手即自动失去该局参赛资格。

5、读秒至最后1分钟超时而未着子,原则上应按判负裁决,但经读秒方申请,也可视为放弃着手权使用虚着,改判弃权一次,允许续弈,继续实施原先读秒方式。

6、提子是着手的组成部分,包含提子的着手,必须全部提清之后方可按钟,违者判警告一次,不改变计时器读数。读秒过程中出现提子,仍视全部提清为着手结束,应照常读秒。

7、读秒期间棋手在对方思考时间之内离席,须征得裁判员许可,每局仅限一次。其余情形的棋手离席,一律照常读秒。

8、比赛开始之后,发现计时器故障和失准,读数总和的误差超过每小时2分钟(含)的,应立即更换计时器,并参照双方已用时间按比例拨正时间。误差小于此数的,可以更换计时器但不改拨时间。单方面的时间读数改拨,须经裁判长的认可。

9、比赛暂停时,裁判员应将前半段双方用时记录在案并经对局双方确认。续弈时如发现计时器故障和失准,并且找不到前半段双方用时书面记录时,前半段用时判为双方均摊,对执行裁判员另行教育和处罚。

第23条 赛场纪律

1、在比赛中下棋、搞君子协定等行为,一经查实,可对有关棋局立即判负或判双方负。如现场已经宣布了比赛结果,已经按这一结果进行了下一轮抽签,甚至在经过数局之后才证实行为,仍允许作出部分或全部取消单方或双方成绩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允许作出今后的停赛处罚。

2、棋手报名参赛后,无正当理由,部分或全部退出比赛除对有关棋局判负之外,允许作出今后的停赛处罚。

3、对于比赛中严重妨碍对方思考和扰乱赛场秩序的行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4、比赛中和暂停时,当局者与其他人议论该局或者查阅有关资料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5、比赛中违反第二章第15条第5款交谈规定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6、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竞赛规程规定的开、闭幕式和其他礼仪性、公益性、宣传性活动的棋手,除通报批评之外,根据情节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允许作出降一个名次发放奖金及停赛处罚。

7、在赛场中禁止正在参赛的棋手的手机、呼机发出响声,初违者判警告一次,再违者判负。凡注视手机、呼机屏面显示内容的,一律判负。已赛完的棋手及不参赛的棋手在赛场中使用手机、呼机的,由大会通报批评。

8、棋手在对局中违反赛会禁烟规定而吸烟者,判警告一次。再违者判负。

第24条 警告处罚

1、被判警告一次时,该局计算胜负时在原规定基础上,被警告方罚出一子。

2、一名棋手在一局中,被判两次警告,则判该局为负。

第四章 比赛办法

第25条 比赛的种类

1、个人比赛

2、团体比赛

有两个以上的队参加,每队人数相等,通过事先约定的比赛方法分出胜负的比赛称为团体赛。团体赛是个人比赛的延伸,比赛类型有:分台定人制、定台换人制、临场出人制、全队轮赛制、队员总分制等。

目前的全国团体赛一般用分台定人制,各队按棋手段位结合近期公布等级分,排定台次,台次一经排定,比赛中不得更改。现行的职业联赛,用临场出人制,即赛前由教练员排定出场名单,棋手可以替换,台次可以任意变动。

在允许有替补队员的比赛中,替补细则由赛会竞赛部门制定。

3、棋手的段位及段位赛

段位是根据体育运动技术等级的要求,结合围棋项目实际而设置的棋手技术等级制度。职业棋手设初段至九段等9个等级;业余棋手设1段至7段等7个等级。职业段位和业余段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技术等级,职业棋手的段位主要通过全国段位赛获得,段位的晋升有专门设置的制度。而业余棋手的段位,主要通过参加地方举办的盛市、县等不同等级的比赛,及盛市、县等不同等级段位等级赛获得。参加国家承认的全国性大赛,获得相应的成绩,经批准可以获得业余6段的段位。经特别认定的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可以获得业余7段称号。

第26条 比赛办法

根据参加比赛人数的多少,赛程的长短,可用不同的比赛办法。

1、淘汰制比赛:分单败淘汰、双败淘汰和多败淘汰三种,败局超过限度即被淘汰,被淘汰者即失去继续比赛资格。

2、循环赛制比赛:分单循环、双循环和多循环三种,是由参赛个人或队,与其他参赛者逐一比赛的赛制。

3、积分编排制比赛:以积分的相同或相近为主要原则而进行编排的比赛,为积分编排制比赛。由于它的轮次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减,赛程介于淘汰制和循环制之间。

4、积分编排加淘汰:在积分编排比赛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多败淘汰进行的比赛叫积分编排加淘汰赛。这一方法适合使用电脑编排,必须注意参赛人数和淘汰人数的比例,并且始终要保持参赛人数为偶数的原则。

5、多局决胜制:在某些重大的比赛中,冠亚军决赛用多局决胜制。最少为3局2胜制,最多为7局4胜制等。

6、擂台赛:用打擂台的形式进行的团体对抗赛。参赛的人数由双方事前商定并排定出场顺序。

第27条 成绩的计算

1、个人赛:记分办法:每局棋的结果,在成绩表上,胜者记2分,负者记0分,和者各记1分。

名次确定:

①用循环赛制的比赛,计算成绩时,积分高者名次列前。如遇积分相同,则按下列原则依次比较,直至区分出名次。

A、累计个人所胜对手积分,加上所和对手积分的一半进行相互比较( 胜者小分),分数高者名次列前。

B、整个比赛,警告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C、如不允许名次并列,可加赛或抽签区分名次。

②、在用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可以取以下两种办法区分名次:

A、比较总得分,总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总得分计算公式为:

总得分=个人积分+(- 轮次 ) 如总得分相同,则按上项B、C二条区分名次。

B、比较积分区分名次,积分高者名次列前。积分相同,比较对手积分区分名次。如对手积分相同,则按上项B、C、二条区分名次。

2、团体赛:

记分办法:

团体赛每人局分的记法和个人赛相同。每场比赛根据两队间局分的多少记场分。局分多者为胜,场分记2分;局分少者为负,场分记0分;局分相等者为平,场分各记1分。

名次的确定:

1、在循环赛制的团体赛中,各队所得场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场分相同,局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局分相同,比第一台棋手的局分,高者名次列前;以下依次相比,如全部一样,允许并列。

2、在积分编排赛制的团体赛中,团体成绩根据总得分或总积分的高低区分名次,总得分计算办法与个人积分编排制比赛相同。如相同则依循环赛顺序区分名次。

3、区分名次的加赛:如比赛不允许名次并列,可安排加赛。加赛的细则,包括局数、时限、团体人数等,由竞赛组织机构事先制定。

第28条 棋手退出比赛

棋手退出比赛,按下列办法处理:

1、比赛尚未开始,有棋手退出比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重新抽签。

2、在循环制赛中,如果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局数不足总轮次的一半,则其已赛成绩全部无效。如果已赛局数达到轮次的一半,则其已赛成绩有效,以下的比赛按弃权处理。

3、在积分编排制比赛中,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成绩有效,以后的比赛不再编排。

4、在对抗赛或团体赛中,棋手中途退出比赛,已赛成绩均有效,未赛部分均作弃权处理。

第五章 竞赛组织及其他

第29条 竞赛组织

根据比赛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比赛的筹备工作,处理竞赛中的问题,做好比赛善后工作。比赛的筹备工作主要是:

1、根据比赛的规模和条件,聘请相应数量的裁判员,并指定裁判长。如裁判员人数较多,也可以增设副裁判长。

2、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比赛的方法和赛程。

3、准备比赛的场地和器材。

第30条 裁判长的职责

1、草拟本次比赛的竞赛补充规定,提供组委会讨论通过执行。

2、组织裁判员学习本规则和本次竞赛规程,并进行比赛前的实习工作。

3、对裁判员明确分工,对严重失职的裁判员有撤消裁判员资格的权利。

4、主持比赛的首轮抽签,监督比赛的编排及成绩公布。

5、检查比赛场地、设备及用具。

6、及时处理裁判员上报的各种问题,处理竞赛工作出现的特殊事例。

7、比赛结束后,向大会宣布比赛优胜名次。

8、做好赛后总结,对裁判员写出评语。

9、维护赛场纪律,倡导优良赛风,做精神文明的带头人。

第31条 裁判员的职责

1、裁判员应熟悉规则、了解规程,严肃认真,公正准确执行裁判任务。

2、坚决服从大会各项规定,维护赛场纪律,对犯规或违纪行为做出公正判决。

3、认真及时完成裁判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4、及时公布成绩,对难以处理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裁判长。

5、赛前检查比赛器材,不做妨碍棋手比赛的动作,不对未完棋局议论探讨。

第32条 比赛器材

1、棋盘:标准的围棋盘略呈长方形。横线的等距离为2.3-2.4厘米,纵线的等距离2.45-2.55厘米,棋盘的外侧留有2.5厘米边线为宜。 棋盘的颜色应为鹅**,配黑色线条为宜。比赛棋盘的厚度,应在2.5-5.5厘米之间。

2、棋子:标准围棋子的直径为2.25-2.35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为宜。比赛用棋子大孝颜色一定要统一,不得有异样的棋子出现。

3、计时钟:围棋比赛计时钟由两个钟面,两个按钮组成,能够一停一走并可以同时停止。

4、秒表:读秒使用一般的秒表。基层比赛可以用手表读秒。

5、比赛用桌:一般比赛用桌高度70厘米,宽度60厘米为宜。职业的高规格的比赛,根据条件可以使用沙发配相应的茶几,大致就坐与下棋感到舒服为宜。

第33条:本规则的解释权属国家体育总局。

六、围棋礼仪与弈德

围棋是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因此,围棋的精神、品格对于棋手来说尤为重要,下棋的人首先要讲究弈德,在棋艺进步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品格与修养。

⑴、礼仪

1.猜先的礼仪

对局前猜先时,下手方应请上手方抓白子,自己则取出1枚(或2枚)黑子,表示白子若是单数则已方执黑:若是双数已方执白(取2枚则相反)。比赛前的猜先,则应由卫冕者、段位高者、年长者来抓子。

2.黑棋的第一手应下在右上角。此礼仪来源于日本,黑棋的一手棋如果是占角的话,则应下在右上角,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对局前下手方应主动整理棋具。 在日本的大比赛、甚至是挑战赛对局前,晚辈、下手方、挑战者都主动用白布擦拭棋盘,以示敬意和学习的态度。

⑵、弈德

1.参加比赛不应迟到,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

2.对局前,双方应握手,或点头示意,以表尊重。

3.下棋时,坐姿应保持端正、不要歪坐。

4.思考后手再拿子、不应抓子、翻打或玩弄棋子。

5.下棋时应轻拿轻放,不应用力拍子。

6.尽量不要推子。

7.落子无悔。

8.对局时不应在席间与他人说话,更不应边评边弈。

9.对局时不应吃东西,尤其是带响声的食品。

10.对局时不应有用力敲打折扇、自言自语等干扰对方思考的行为。

11.对局时应节制吸烟。 在目前中、日、韩的职业比赛上,已分别制定了一些禁烟的措施。如赛场内不许吸烟,或如果对手不吸烟,则应该征求对手的意见等。

12.对方思考时,不应随意离席、走动、或是观看他局。

13.对局时,对手因故离席,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的义务。

14.“胜固欣然、败亦喜”。局后,双方应复盘研究,切磋棋艺,谦逊待人,增进友谊。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

15.局后,双方应收好棋子、整理好棋具方可离席。

有关象棋旋风的问题

包干:最多不超过这个时间,也就是局时X,无读秒.

层数:计算深度. 如十六层,大概相当于算出以后的十六回合..

扫描频率: 连线用的吧. 监视,防止出错的...

如果你不会拆棋,纯人水平又不高,建议你算到十六层以上...

拆复杂局面多看看思考细节. 当然这是对付棋软或大师级左右的...

竞赛规则简介

(一)象棋的赛制

传统的象棋比赛往往用循环赛,就是所有参赛选手都互相比赛一(两)局,称为单(双)循环。比赛结束后将个人得分累加起来,按现行规定胜者得1分,打平各得0.5分,负者得0分。最后根据得分多少排定名次。如果得分相同,再比较小分。小分等于所胜对手的得分加上所平对手的得分的一半,小分高者名次列前。通常用单循环制,对阵安排由事先规定的对弈表确定。抽签之后,大家的赛程安排也就随之固定下来了。这种赛制得出的名次比较客观准确,但也有明显的缺陷:一是赛程较长,如先用分组淘汰,则又面临确定选手的难题;二是赛程后半段高分与低分相遇时常常出现“放水”弊端。

另外一种赛制就是单(双)败淘汰赛,两名棋手通过一(两)局比赛来确定一名优胜者进入下一轮。象棋比赛经常出现平局,所以常常要加赛快棋才能确定最后的赢家。为了避免乏味的和棋,目前越来越多的杯赛也已经用了“慢”棋打平,快棋决胜的方式,为分出胜负常常决斗数局方见分晓。淘汰赛大大缩短了赛程,使比赛更加激烈而残酷,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突出:选手排位是否合理?比赛结果是否带有偶然性?

考虑到上面两种常规赛制的优缺点,现在人数较多的大型比赛更多是用积分循环制(亦称瑞士循环制)来进行。赛制主要包括下面几条原则:1在参赛人数确定后,首先决定赛多少轮,轮次数约为人数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比较合理。例如40人参加的比赛可进行9或11轮,也就是每人对弈9或11盘棋。整个赛程没有选手被淘汰。2除第一轮需随机决定对手之外,每轮都按个人的得分多少来配对,即同分或最接近的相对弈。已经赛过的不论什么情况都不再相遇。3比赛结束后根据个人积分确定成绩。积分相同则比较对手分。对手分等于遇过的全部对手的积分总和。为了便于编排和平衡先后手,参赛人数一般为双数;比赛轮次一般为单数。显而易见,积分循环制省去了确定的烦琐;两两相遇时积分相近,要么都有可能入围而见红,要么双双无望而心平如水,于是“”现象几可绝迹;通过实践表明,经过积分循环制得到的比赛结果相对于淘汰赛来说更加准确。

(二)允许走法和禁止走法

对弈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双方的着法循环往复,这种情况称为棋例。棋例如何判决,就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允许走法,什么是禁止走法。常见的允许走法包括长拦、长兑、长跟、长献等;常见的禁止走法包括长将、长捉、长要杀、长要抽等。凡是属于将军、要杀、要抽、捉子的着法统称为“打”;不属于“打”的着法统称为“闲”,比如兑子、拦截、牵制等等。在棋例总纲中有几条常用的法则摘录如下:1双方均为允许走法,双方不变作和。比如一打一闲对两闲。2双方均为禁止走法(不包括一方为长将),双方不变作和。比如两打对两打。3一方为禁止走法,另一方为允许走法,应由前者变着,不变作负。比如两打对一打一闲。4双方均为非长打,双方不变作和。一方为长打,另一方为非长打,应由前者变着,不变作负。5允许将帅本身长捉对方的棋子,按闲着处理。6允许兵卒本身长捉对方的棋子,按闲着处理。

(三)比赛中应注意的细节

1、时限

正式比赛为限制“马拉松”式的长考,往往都有严格的时限规定。计时总体上说有两种:分段法和包干法,计时用棋类比赛专用的双面计时钟。分段计时法对于每个时限段有不同的要求,计时方案五花八门。以全国赛惯用的规定为例,要求开始(即第一时限段)每方每一个半小时要走满四十着棋。时间用完进入第二时限段,要求每三十分钟至少走满二十着棋,时间用完后再进入第三、第四…时限段,以下每一段都要求每十五分钟至少走满十着棋,直至比赛结束。如果在任何一个时限段内,走不满规定着数即判作超时作负;(一些有经验的棋手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经常利用盘面上的长将、长捉走上若干回合以凑着数)若着数走满而时间有富裕的话可自由使用,但超出的着法不再计入下一时限段。一局比赛平均四十回合左右,按照上述全国赛的时间限制,那么一盘棋要持续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广大的象棋爱好者更加希望能够欣赏到高手之间短小精悍的表演,于是适合荧屏现场直播的快棋表演赛应运而生。19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首次全程播出的“中立杯”电视快棋赛,规定开始每十分钟至少走满三十着,以后每五分钟至少走满二十着,一盘棋被缩短到半个小时左右。包干计时法就是事先约定好单方用时后,双方谁先用尽谁被判负,时间紧张时,优势一方提出,裁判员可酌情有权判和。

2、自然限着

有些残局胜和与否没有定论,即便是例胜的局面往往也因棋手不谙要领而破门乏术。遇到这种局面,如果没有限制,占优一方可反复尝试各种攻法,不仅使对局冗长无味,而且对守方也不尽公平。过去遇到此类情况,裁判员往往要进行限着,然而什么局面需要限着,限多少着显然有很多的人为因素,掌握起来难免彼此有一定的出入。八七年规则在这一点上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提出六十回合自然限着的概念。根据这条规定从一局棋的无论哪一着算起,至少在六十回合中,双方都没有吃过任何一个子力,允许由一方提和。裁判员可停钟审查记录,如属实就判和,另一方不得拒绝。根据这条规定,当局面出现僵持时,劣势方常常尽可能地利用长将、长捉等“禁止着法”循环几次以争取尽快凑满六十回合。(当然“禁止走法”不能走得过多,不然计入无效着)

3、违例

当棋手出现技术性犯规时,要给予违例处罚。以下是十种违例情况:走子违反行棋规定或比赛规则(如马走田字,象过河界);在对方走棋时间内无故提出问题;在对局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擅自暂停计时钟(自动认输或同意作和,不受此限),或在裁判员停钟研究问题时,擅自开启计时钟;在对方走棋时间内触摸或摆正棋子;记录错漏过多,超出规定限度;一方“提和”经对方拒绝后,再次重复提出;提出“六十回合规则”审核要求,经查证不属实者;走子后,形成听任对方吃掉己方的将帅或主动送吃将帅者;对局终了后,不认真核对与补齐记录,或有其他不服从裁判员,不尊重对方的言行;违犯运动员注意事项中的有关规定,而情节尚不严重者。一局棋中若一方出现三次违例则判负。尽管判罚违例一般不影响一局棋的结果,但不要小视它的不利后果,因为当两名选手大小分相同时,可以通过违例的次数区分伯仲。

4、行棋的规范

从学棋一开始,就要养成“摸子走子,落子无悔”这条基本行棋规范,这也是正式比赛中严格执行、必须遵守的。特别要强调在走车、炮这两个兵种时,不要在棋盘上推子,否则严格按照规则判决,就要强迫落在第一个交叉点上。另外为避“缓步”之嫌,在摆正棋子时要征得对手或裁判员的许可。

围棋的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园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见图一。

┌┬┬┬┬┬┬┬┬┬┬┬┬┬┬┬┬┬┐

├┼┼┼┼┼┼┼┼┼┼┼┼┼┼┼┼┼┤

├┼┼┼┼┼┼┼┼┼┼┼┼┼┼┼┼┼┤

├┼┼╋┼┼┼┼┼╋┼┼┼┼┼╋┼┼┤

├┼┼┼┼┼┼┼┼┼┼┼┼┼┼┼┼┼┤

├┼┼┼┼┼┼┼┼┼┼┼┼┼┼┼┼┼┤

├┼┼┼┼┼┼┼┼┼┼┼┼┼┼┼┼┼┤

├┼┼┼┼┼┼┼┼┼┼┼┼┼┼┼┼┼┤

├┼┼┼┼┼┼┼┼┼┼┼┼┼┼┼┼┼┤

├┼┼╋┼┼┼┼┼╋┼┼┼┼┼╋┼┼┤

├┼┼┼┼┼┼┼┼┼┼┼┼┼┼┼┼┼┤

├┼┼┼┼┼┼┼┼┼┼┼┼┼┼┼┼┼┤

├┼┼┼┼┼┼┼┼┼┼┼┼┼┼┼┼┼┤

├┼┼┼┼┼┼┼┼┼┼┼┼┼┼┼┼┼┤

├┼┼┼┼┼┼┼┼┼┼┼┼┼┼┼┼┼┤

├┼┼╋┼┼┼┼┼╋┼┼┼┼┼╋┼┼┤

├┼┼┼┼┼┼┼┼┼┼┼┼┼┼┼┼┼┤

├┼┼┼┼┼┼┼┼┼┼┼┼┼┼┼┼┼┤

└┴┴┴┴┴┴┴┴┴┴┴┴┴┴┴┴┴┘

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园形。

棋子的数量以黑子、白子各180个为宜。

第二条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它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第三条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第四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三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第五条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下子如图二的甲、乙 、丙三例的A点都是黑方的禁着点。

├┼┼┼┼┼┼┼┼┼┼┼┼┼┼┼┼┼┤

├┼┼┼┼┼┼┼┼○○○┼┼┼○┼┼┤

├┼○○○┼┼┼┼○●○┼┼○●○┼┤

├┼○A○┼┼┼○●A○┼┼○A○┼┤

├┼┼○○┼┼┼○○○○┼┼┼○┼┼┤

├┼┼┼┼┼┼┼┼┼┼┼┼┼┼┼┼┼┤

└┴┴┴┴┴┴┴┴┴┴┴┴┴┴┴┴┴┘

第六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第七条 终局

一、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

第八条 活棋和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第九条 计算胜负

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用数子法。

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即为一子。

胜负的基准以棋盘总点数的一半180又1/2 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于此者为胜,小于此数者为负,等于此数者为和。

用贴子方式的棋局,胜负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 竞赛规定

第十条 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第十一条 贴子

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现行全国性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方需贴出2又3/4 子。

第十二条 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应用计时制度。

一、时限

根据比赛性质的不同,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可用时限。棋手用时不得超过规定时限。规定一局棋的时限可长可短,基层比赛可规定为 1至2小时,全国比赛要求在一天之内结束。

二、读秒

在用读秒的比赛中,应事先规定在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全国比赛保留五分钟读秒,基层比赛亦可保留一分钟开始读秒。

读秒时,凡一步棋用时不足一分钟的不计时间。每满一分钟则在保留时间内扣除一分钟,但不得用完规定时间。

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在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一分种时各报秒一次。每扣除保留的一分钟,裁判员应及时通知棋手“还剩×分钟”。最后一分钟读秒的方式是30秒、40秒、50秒、60秒、然后、1、2、3、4、5、6、7、8、9……以准确的语声逐秒报出。最后的报法是“10,超时判负”。

快棋比赛的读秒办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竞赛大会另作规定。

第十三条 终局

一、除总则第七条的规定外,凡比赛一方弃权或因各种原因被裁判员判}负、判和的对局,也作终局处理。

二、双方确认的终局,确认的次序应是,先由轮走方,后是对方以异色棋子一枚放于已方棋盘右下角的线外。

第十四条 对局的暂停和封棋

在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如一日制比赛,中午须暂停等)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

重大的比赛,可用封棋制度,当比赛到规定的封棋时间,而对局尚未结束,已下过子的一方应立即退场,轮下子的一方思考后,把准备下的点写在记录纸上,然后密封交裁判员。续赛时,裁判员当场启封,按所标记的位

置下子,比赛继续进行。

第十五条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二、比赛时,对局者不得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三、比赛中,对局者不得和其他人议论对局的棋势,或查阅有关资料。

四、比赛中,对局者不得随意在赛场来回走动,观看他人的棋局。

五、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第十六条 对局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读秒时,有询问已方还剩几分钟的权利

二、如出现足以妨碍自己正常比赛的现象或发现问题,有向裁判员提出意见的权利。但除较紧迫的外,对局者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提出。

三、终局计算胜负时,对局者有要求纠正数子和计算胜负失误的权利。

四、裁判员作出判决,对局者必须服从,如有疑义应通过组织程序立即向大会提出申诉。

五、对局者有遵守赛场纪律的义务。

六、在对手离席时下的子,有告诉对方棋子下在哪里的义务。

七、比赛终局后,对局者有整理好棋具和立即退场的义务。

第三章 裁判法

第十七条 行棋

一、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走二步,判连走二步者为负。

二、棋子下完后,又从棋盘上拿起下在别处。判棋子放回原处,警告一次。如棋子确系掉落,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

三、对局中途如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征得对局者一致意见后,可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或者判移子有效。

在对局者意见不一致时,应立即报请裁判长处理,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序,判:

1、移动之子挪回原处;

2、移动之子有效;

3、和棋;

4、重下。

如属故意移子,应判移子者为负。

四、对局中,因外界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棋局散乱,应经双方复盘确认后,继续比赛。如双方没有能力复盘,则判和或重下。

如对局者确属无意散乱了棋局,可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局一方为负。

第十八条 提子

下子后,误将对方有气之子提取,判误提者警告一次,把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第十九条 禁着点

棋子下子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第二十条 全局同形再现

一、劫争马上回提,判回提者着手无效,弃权一次。图三

二、终局时,按照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不允许如图三所示的“生”作为活棋。

三、对双方互不相让的三劫、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二子等罕见特例,可判和棋或者重下。见图四、图五、图六、图七。

四、根据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对局不得把如图八或类似的情况作为不能终局的理由。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第二十一条 终局

一、轮走方确认终局,着手随之弃权,如对方不同意终局,可再下子。此时弃权方恢复着手权利,对局继续进行,直至双方确认终局.

二、双方都表示终局后,如棋盘上尚留有双方可争之点,按双活处理。

三、对死棋和活棋的确认,必须对局者双方意见一致,如有争议,以实战解决。

第二十二条 封棋

续弈时,封局方必须按封棋的点下子。如封棋之点已有棋子时,判弃权一次,轮对方下子。

第二十三条 计时

在有计时制的比赛中:

一、一方迟到超过赛场规定时间,判其弃权作负。

二、双方迟到超过赛场规定时间,则判双方弃权作负。

三、一方或双方迟到均未超过规定时间,则在一方或双方时限内分别扣除各自的迟到时间。

四、提子时,必须把棋子提清后方可按钟,违者劝告或警告一次。但在读秒时,提子不计时间。

五、对局者用时(包括读秒)超过时限,一律判负。

六、读秒时间棋手离席,裁判员应按规定继续计秒计时,超时判负。棋手如急需离席,须在对方思考时提出,并征得裁判员同意,但每局只限一次。

第二十四条 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在比赛中,无故中途退场,警告一次并申报大会组委会。

二、对局者如有妨碍他人思考的行为,给予劝告或警告一次。

三、对局者在比赛未终局时,查阅资料或与他人交谈棋势者,根据情节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第二十五条 其他

一、凡裁判法所未包括的犯规现象,裁判员根据总则或竞赛规程的精神,作合理的判决,对不能确认的判例,应及时申报裁判长处理。

二、对局者被判的警告,应记录在案,在一局棋里满二次者,判该局为负。

第四章 比赛办法

第二十六条比赛种类

一、个人比赛

二、团体比赛

有两队以上参加,每队人数相同,通过事先规定的比赛方法决出名次或分出胜负。

团体赛有:分台定人制、分台换人制、临时定台制、全队轮赛制、队员总分制等。

全国团体比赛一般用分台定人制。各队按棋手的段位高低或棋艺水平排定台次,台次排定后不得更动。

在有替补队员的团体赛中,替补细则由比赛大会另订。

三、段、级位比赛

一、淘汰制。分单败淘汰、双败淘汰和多败淘汰三种,凡被淘汰者,即失去续赛资格。淘汰制比赛适用于人数多,赛程短的情况。

二、循环制。由一个棋手(队)与参赛的其他棋手(队)逐个轮流进行比赛。

循环制适用于参加人(队)数不多,赛程又允许的情况。

循环制通常用一局制,也可用每个对手下二局的双循环制。

三、积分编排制。以积分的相同或相近为主要原则而进行编排的比赛,为积分编排比赛。由于它的轮次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减,赛程介于淘汰制和循环制之间。

四、多局决胜制。适用于两个人的比赛,一般是三局两胜制、五局三胜制、七局四胜制,或十局制。

五、全队循环制。适用于两个队的对抗赛,即一方队员逐一和另一方所有队员轮流对弈。

六、擂台赛。用打擂台的方式进行团体对抗。

参加擂台赛的双方人员,必须依次排好顺序。打擂台的方式为每次只赛一局,负者淘汰,胜者接着和对方加一人比赛,凡一方最后一位棋手败北,擂台赛好即结束。

第二十八条 成绩计算

一、个人赛

记分办法。每局棋的结果,在成绩表上,胜者记2分,负者记0分,和者各记1分。

名次确定:

1、用循环制的比赛,计算成绩时根据个人积分排定名,积分高者列前,如遇积分相同,则按下列原则依次比较,并区分名次。

A、累计个人所胜对手积分,加上所和对手积分的一半进行相互比较,分数高者列前。

B、整个比赛,警告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C、名次并列。

D、如名次不允许并列,应加赛或抽签区分名次。

2、在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用比较总得分的方法区分名次,总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总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总得分=个人积分+{[对手积分总和÷(最高积分/2)]-轮次数}

如总得分相等,则按上项B、C、D三条区分名次.

二、团体赛

记分方法:团体赛每人局分的记法和个人赛相同.每场比赛根据两队间局分的多少记场分.局分多者为胜,场分记2分;局分少者为负,场分记0分;局分相得为平,场分各记1分.

名次确定:

1、在循环制的团体赛中,各队所得场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场分相等,局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局分相同,比第一台棋手的局分,高者列前;以下台次相比,如全部一样,允许并列。

2、在积分编排制的团体赛中,团体成绩根据总得分的高低区分名次,总得分为:

总得分=场分+{[对手场分总和÷(最高场分÷2)〕-轮次数}

如相同则依循环赛顺序区分名次。

三、区分名次的加赛

如比赛不允许名次并列,可安排加赛。加赛的细则,包括局数、时限、团体人数等,由竞赛组织机构事先规定。

第二十九条 棋手退出比赛,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比赛尚未开始,有棋手退出比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重新抽签。

二、在循环制比赛中,如果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局数不足总轮次的一半,则其已赛成绩全部无效。如果已赛局数达到轮次的一半,则以下弃权的各局,都作对手胜。

三、在积分的循环的比赛中,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成绩有效,以后各轮比赛,不再编排。

计算与该棋手已同过的对手分的办法:已赛部分积分有效。

未赛部分应为A(即积分÷已赛局数)×未赛局数。A如大于1,则接1计

算。

四、在对抗赛或团体赛中棋手中途退出比赛,已赛成绩均有效,末赛部分均作对方胜。

第五章 竞赛组织及其它

第三十条 竞赛组织

根据各种比赛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竞赛组织机构,负责比赛的筹备工作,处理竞赛中的问题,做出比赛善后工作。

比赛的筹备工作主要是:

一、根据比赛的规模和条件,聘请相应数量的裁判员,并指定裁判长。如裁判员人数较多,也可增设副裁判长。

二、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比赛的方法和赛程。

三、准备比赛的场地和器材。

第三十一条 裁判长的职责

一、草拟本次比赛的补充规定,提供组委会讨论通过执行。

二、组织裁判员学习规则和规程。

三、对裁判员明确分工,对严重失职的裁判员有撤消裁判资格的权利。

四、主持比赛的首轮抽签,监督比赛的编排及成绩公布。

五、检查比赛场地、设备及用具。

六、及时处理裁判员上报的各种问题,处理竞赛工作特殊事例。

七、比赛结束后,向大会宣布优胜名次。

八、做好赛后总结,对裁判员写出评语。

第三十二条 裁判员职责

一、裁判员应熟悉规则,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地执行任务。

二、执行竞赛规程,围棋规则和赛场纪律。对犯规或违纪的棋手及时做出公正的判决。

三、负责比赛的监局、记录、计时和计算胜负等工作。

四、及时公布比赛成绩 ,正确做好编排工作。

五、对难以处理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裁判长。

六、不做任何妨碍棋手比赛的动作,不对未完的棋局进行议论探讨。

七、裁判员有及时校对比赛记时钟准确的义务。

第三十三条 比赛器材

一、棋盘

标准的围棋盘略呈长方形。横线的等距离为2.25至2.35厘米,纵线的等距离2.4至2.5厘米,盘面外侧留有2厘米。

二、棋子

标准围棋子的直径2、2--2、3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

三、计时钟

围棋比赛计时钟由两个钟面、两个按钮组成 ,能够一停一停一走或同时停止的专用棋类比赛钟。

四、秒表

读秒使用一般的秒表。基层比赛也可用手表代替。

第三十四条 本规则的解释权属中国体委。

围棋怎么下,规则是什么,

规则简单讲如果你是白方的话,你的白子能把黑子围得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可以吃掉,吃光你就赢了。

围棋的下法: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3、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它点移动。

4、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扩展资料:

围棋简介: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

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围棋

中国象棋等级分

中国象棋等级分为:特级大师,大师,一级棋士,二级棋士,棋士这五个基本等级。

1,特级大师、大师由国家体委批准授予。

2,一级棋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及享有审批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权限的单位批准授予。

3,二级棋士由地区、省辖市体委及享有审批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权限的单位批准授予,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4,棋士由县体委批准授予,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