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体育馆篮球场收费-大运体育中心篮球馆

tamoadmin

1.成都大运会的开幕式场馆什么样

2.深圳大运会主会场可以进多少人?

3.大运会的哪个比赛在春茧举行呀?

4.大运会将在成都哪里举办?大运会什么时候举行?

5.2023成都大运会女篮赛程表

成都大运会的开幕式场馆什么样

大运体育馆篮球场收费-大运体育中心篮球馆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位于龙泉驿区的东安湖畔,形如“银色飞碟”的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大运会的主场馆以及开幕式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位于龙泉驿区车城大道旁,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比赛主场馆所在地。

东安湖体育公园总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包含“一场三馆”分别为承担开闭幕式的4万座甲级体育场承担体操比赛的1.8万座甲级多功能体育馆承担游泳比赛的4500座甲级游泳跳水馆和一座综合小球馆。

主体育场馆为圆形设计,体育场的透光屋顶上,艺术呈现了代表悠久古蜀文化精髓的太阳神鸟图案,承载于一个极具科技感和未来感的“飞碟”样式的建筑之上。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介绍:

整个东安湖体育公园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由主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小球馆四个单体建筑组成,将承担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以及承担体操、游泳等项目赛事。

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在大运会期间主要用于体操比赛及热身,可容纳1.8万名观众。据悉,这里具有“冰篮转换”系统,可在4到6小时内由冰球场转换为篮球场,并可承办多项体育赛事和大型文艺表演、商业活动。

目前,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大运会的重要一环已全面铺开。“小青椒”是成都大运会志愿者的昵称,“青椒”谐音“青交”,即青年交往,体现大运会是一场世界青年交流的盛会。

深圳大运会主会场可以进多少人?

深圳湾体育中心

深圳湾体育中心又名“春茧”,位于深圳市南山后海中心区东北角、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带中段,毗邻香港,北临滨海大道,西临科苑南路,东临沙河西路,南临深圳湾内湖,规划用地面积为30多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33万平方米。作为深圳大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深圳湾体育中心将在大运会期间承担开幕式、乒乓球预决赛等项目。该处场馆建设已全部完成,其中承办开幕式的体育场正在搭建布景,并同步进行紧张的排练。承担大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体育馆已经可以使用,6月份曾成功举办了深圳大运会前最高级别的测试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

深圳湾体育中心位于南山后海中心区东北角、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带中段,毗邻香港,是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要分会场, 也是深圳未来的重点城市景观和公共活动空间。整个项目占地约30.74公顷,总建筑面积达25.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市的又一座标志性建筑。

目录

简介

地理位置及地形

节能环保设计

四大平台

五大特点

“一场两馆”

活动赛事

经济战略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项目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员接待服务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其中,规划建设2万个固定座位的主体育场将承担大运会足球预赛的比赛和训练功能;可容纳1.3万名观众的主体育馆将成为大运会兵乓球比赛的主要场馆;同时游泳馆也将承担游泳比赛的训练功能。

深圳湾体育中心在设计上也是体育建筑的一大创新,名为“春茧”的独特设计通过用白色巨型网架结构做成的大屋面将“一场两馆”和商业设施进行建筑空间一体化的整合,另外该项目一体化、复合化、活性化的设计对赛前赛后的综合利用十分有利。

大运会之后,该中心,面对广大市民开放,成为全民健身的核心场所以及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赛场。目前深圳湾体育中心工程正在进行软基处理阶段,计划2010年4月30日完成钢结构吊装,2010年8月30日完成整体屋面封闭,2010年12月31日工程竣工验收,2011年6月进行体育设施验收。

主体育馆“春茧”

编辑本段

地理位置及地形

外形酷似“春茧”的深圳湾体育中心,位于南山区海德三道与科苑大道交口处,是一个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0.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

地图位置

,主要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中心、运动员接待服务中心、体育主体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

这个设计中最大的亮点是能看到海的体育场。在设计之初,中日两家设计方就充分考虑了体育中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深圳湾畔的这个地块是南山的一块宝地,将来的规划是高端的金融商务区,可以说是“寸土寸金”,所以,深圳湾体育中心将3个主要设施“一场两馆”在南部进行了一体化紧凑设计,以钢结构的单层空间网壳构成一个整体,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大设施覆盖在一个屋面下的、动态的一体化空间下,整合成一个新颖的体育设施。这样的设计方式是国内首创,同际鲜有,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保留最大的、利于今后发展的室外用地。同时,这一场两馆又不像传统的场馆,有封闭的围墙,它是开放式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通透的开口,均可以通过舒展的缓坡轻松进入,方便市民出入,也达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特别是最东端(体育场一边),结合深圳湾靠海的特点,大胆地“切”出了一个通透的剖面,横跨100多米,像一个开放的“落地窗”,这样,坐在体育场里就可以看到大海,为了更加突出这种无敌景观,这个剖面上又设计了一个横跨120米的展望天桥,届时,市民可以在那里喝着咖啡,一边看比赛,一边赏海景。

编辑本段

节能环保设计

深圳湾体育中心的设计中,节能是很重要的一块。由于有众多的通口,这里自然通风会非常好,同时利用峰谷电价,采取冰蓄冷的方式,可以节约很多空调电力。体育馆屋顶采用的是LOW-E玻璃,透光不透热,两侧的玻璃幕墙是可开启的。同时,体育中心还充分利用环境特点,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海水,采用海水源热泵系统及其他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各种节能系统。

体育中心结构的各个小板块连接处,都有一个个槽,设计师称之为天沟,将来雨水将通过数以万计的天沟收集,用于整个体育中心的冷却水、绿化用水等。

考虑到深圳湾体育中心靠海,钢结构将受到海盐腐蚀的考验,钢结构将涂上特别的防护涂料,屋面则采用不锈钢,同时,这些材料也有一定的自洁性,通过雨水的冲刷,在将来的运营中起到自我清洁的功能。

形似“春茧”的钢结构外壳让这里成为标志性的城市景观,深圳湾体育中心将钢结构屋架的形式通过合理的设计表面化钢结构屋架既是结构构件,又具有装饰功能,表里如一。通过屋面的钢结构与巧妙设计的支撑柱体,创造出一种具有开放感、轻快感、真实自然的建筑空间。支撑大屋面的柱子在端部缓慢的分成4个曲线支撑体,与上部的格子梁交叉处连接,形成树状支撑体系。

编辑本段

四大平台

深圳湾体育中心是以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一场两馆”为主体,以大运会举行为契机,以大型赛事为依托,以全民健身为重点,集体育比赛、运动训练、全民健身、会展博览、商贸购物、文艺汇演、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大型体育中心。深圳市及体育中心所在的南山区,将充分开发利用中心的复合功能,打造四大平台——

品牌赛事平台

目前,深圳后海体育中心F1摩托艇落户南山10年,2008年直线竞速车王挑战赛总决赛也将筹备举行。深圳湾体育中心将依托优越的场馆设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整合各项场馆设施、科研攻关、营养配餐、运动损伤康复和理疗等机构,以高科技、系统化、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吸引各级别运动队、运动员前来训练。经过一定时期的经营、发展与完善后,体育中心将成为全方位、多功能、现代化的专业训练和业余培训服务中心,培育出适合南山的品牌赛事。

休闲健身平台

深圳湾体育中心除保证训练、竞赛、商务办公外,还将向社会开放,开展多元化经营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健身活动,满足深圳市民的体育消费需求。针对南山区人口结构以高学历、高技术居多的特征,以及一般大众的健身娱乐需求,可以引入体育公园的概念,强调人的体育文化、体育休闲意识和大型体育设施的公园化;利用“一场两馆”及其室外的空间,可建篮球场、小型足球场、乒乓球台等,供群众平时健身娱乐使用,也可以作为开展三人篮球赛、五人足球赛等群众性体育比赛的场地;体育广场则为老年人提供了晨练场地,青少年也可以在此开展轮滑活动;针对区内部分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开设网球俱乐部,利用“一场两馆”的室内空间,开设高级的健身会所。

文化

深圳湾体育中心的运营充分考虑其体育战略意义和文化战略意义,强调体育场馆的专业功能与综合功能相结合,即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体育和文化娱乐相结合,体育与商业相结合。深圳湾体育中心内体育场观众席设置20000固定座位,体育馆10000固定座位,音响、照明、电视直播等设备的现代化程度高,服务设施齐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建成后的深圳湾体育中心将实现包括举办重大体育赛事、会议、文艺、展览等商务活动,提供市民休闲、健身、娱乐三项主要功能。

商贸服务平台

体育服务业具有传统服务业附加值高、产值大、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又作为新兴服务业具有吸纳和集聚能力强的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兴奋点。未来的深圳湾体育中心将形成以体育为主,集会议、会展、特色餐饮、零售、保健、培训等商贸服务行业于一体的综合商贸服务系统。

编辑本段

五大特点

特色一:体育建筑的创新

“春茧”创造了高效的体育文化设施,在黄金地段建造高集聚性体育设施,营造一个城市价值高密度化、具有都市度假性质、市民体育休闲的环境,与周边的城市酒店、商业文化中心共同形成休闲度假地;“一场两馆”一体化设计,并同时与商业设施、运动员接待中心复合,相对于独立设置的单体建筑,更能有效、灵活的互相利用各种配套设施;有氧健身运动中心、健身俱乐部等体育综合体设施面向市民,市民可以根据医学数据的分析与专业指导,综合自身年龄、体力等素质选择不同的项目,轻松体验健康运动。

特色二:优美的建筑造型与活性化空间

大屋面联系“一场两馆”,通过视觉上一体感的空间构成,形成标志性的城市景观;中心的“绿树广场”将向市民开放,可举办各种活动;体育用品专卖店、体育文化展示及其他服务设施,将成为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特色三:人性化的设计

考虑到使用者及步行者的安全,“春茧”以“人车分流理念”为基础进行了剖面设计,将位于标高6米处的二层平台设定为主要通道,作为通往会场的步行者专用空间,既确保行人安全,又能在避难疏导上有效的发挥作用。其次,在一层设置了体育馆内部人员车道、后勤车道和贵宾专用车道,作为专用的车行空间进行规划。再次,将南北走向的次干道设置在地下一层,最终将行人与车辆分离开。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体育中心临海丰富的自然环境与西部商业文化中心,通过大屋面下的空间联系在一起,并可以步行穿越其中。同时,体育中心通过人行天桥,与西侧、南侧的F1商务中心区及北侧的高新技术区形成紧密的联系。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中心用地四面均可以通过舒展的缓坡轻松进入。各设施之间紧凑、一体化设计,尽可能缩短行走距离,配套设施布局简洁,内部流线简明清晰,标识设计醒目易懂的。观众坐席、设施用房、卫生间、停车场均设置无障碍设施,为市民提供可轻松进出的、开放性的空间。

特色四:结构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春茧”的钢结构屋架被设计成具有装饰性的外形,既是结构构件,又具有装饰功能,表里如一。“绿树广场”位于设施中心,是设施整体的主要入口空间,集公共性、聚会性于一体,是具有较高利用率的广场空间。“绿树广场”使人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充满光与影的“红树林”。在“绿树广场”周边配置有体育用品专卖店及体育文化产业设施。

特色五:节能、节地、节材

“一场两馆”一体化紧凑设计,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保留住利于今后发展的最大室外用地;各种设施紧凑集约设置,避免功能的重复,节省空间,节约建筑材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除常规的节能措施外,因地制宜,在建筑中尽量采用中水、太阳能等其他各种节能系统;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节能措施,利用大屋面收集雨水循环使用,能够降低运行成本。

编辑本段

“一场两馆”

体育场

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场设有1个标准田径场和1个热身场,共有2万个座位,主要看台设在西侧,该侧约1.2万个座位,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设18个包厢。在西看台下设计了附属配套比赛用房。罩棚最高处平均高度约40米,满足灯具防眩光的要求,东侧设置透空天空走廊,让人们在观看比赛时能感受到海的气息。

体育馆

1万多个座位的近圆形体育馆,比赛场地40×70米,可布置16张乒乓球台。热身场地37×51米,可布置12张乒乓球台。

在比赛场地周围设计了附属配套比赛用房。体育馆场地净空不低于15米,比赛(热身)场地、比赛用房设置及流线组织符合大运会比赛的需要。固定座位合计1万席,可动座位3000席。

游泳馆

游泳馆建筑面积达19,730平方米;比赛大厅设有固定观众坐席675个;游泳馆设有一个50×25米标准比赛池和一个25×25米训练热身池,可作为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游泳、水球等)、群众体育活动、业余及专业队伍训练等场地。

编辑本段

活动赛事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中国深圳举行。作为大运会比赛场馆之一的深圳湾体育中心,占地面积30.74公顷,位于深圳南山后海中心区,毗邻深圳湾和香港,主要建设内容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员接待服务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届时将承担足球预赛、乒乓球决赛、游泳等比赛和运动训练功能。

深圳湾体育中心将是深圳未来的重点城市景观和公共活动空间,市政府希望打造成标志性建筑、城市精品

编辑本段

经济战略

深圳湾体育中心地处深圳湾海域和南头半岛交汇处,紧邻未来南山高密度金融商业区,滨海大道和深港西部跨海大桥在这里交汇,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和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将有效地吸引深、港、澳和珠三角地区的广大消费群体。

深圳湾体育中心是以一场两馆为主体,以大运会举行为契机,以大型赛事为依托,以全民健身为重点,集体育比赛、运动训练、全民健身、会展博览、商贸购物、文艺汇演、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大型体育中心。在完成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规定的比赛任务以后,该中心将成为南山区全民健身的核心场所,成为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赛场,深、港、澳博览会展的靓丽平台,逐步发展为辐射珠三角的知名演艺中心,全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和旅游观光点,成为南山吸引国际友人健身、娱乐、投资的主要窗口,成为拉动南山经济发展、文化创新、商业繁荣的有力引擎。

占地2.4平方公里的南山后海中心区是深圳湾十五公里滨海岸线的重要相关城市功能区域,也是未来南山城区空间系统和城市活动向海东扩连接深圳湾的核心滨海城市功能区段,与目前已经开发建设完成的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一起承担区域中心功能。

南山后海中心区的基本功能定位为:依据深圳城市双中心的发展结构,形成服务南山主城区的核心区,包括商务办公、金融、酒店、商业、文化、体育、娱乐、服务业在内的多种城市中心区职能,并结合良好的南山内湖以及深圳湾自然环境,建设体现滨水环境特征的核心城区,积极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形态,在生态环境、公共空间、步行系统、绿化环境、商业环境、滨水岸线等方面形成特征。

交通

附近乘车路线:地铁2号线 后海站

公交:72路及其他路线 滨海之窗站

大运会的哪个比赛在春茧举行呀?

春茧又叫做“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馆”里面会举行男女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体操等多项专业赛事。春茧里还有室外网球场及篮球场:体育中心设有室外网球场15片,室外篮球场8片;

室内网球馆:馆内设有4片标准网球场地,2个贵宾休息室;

热身馆:热身场地长51米,宽37米,可设羽毛球场地14片或篮球场3片;

室外标准足球训练场:设有天然草坪足球场1片。

当然,开幕式也在春茧。

大运会将在成都哪里举办?大运会什么时候举行?

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大运会宣传大使许魏洲正式揭晓。这次世界大会规模非常大,选择成都作为最终会址,我感到非常自豪。那么2021年世界大会什么时候举行呢?会在成都哪里举办?

成都大运会主会场

开始时间:2021年8月8日

结束:2021年8月19日

在场馆设置和建设方面,成都已确定龙泉驿区东安湖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为大运会开闭幕式主会场。体育中心占地约678亩,由4万个主体育场、1.8万个多功能体育馆、小型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组成。主体育场将于2021年4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位置:东安湖体育中心位于龙泉驿区东安湖区。

根据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要求,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制定了51个场馆的分配方案,并通过了FISU的评估。包括12个新建场馆和39个改建场馆。目前,新建场馆已全部开工建设,改造场馆正在制定建设改造指导标准,计划今年年底前全面开工建设。

四川省已确定近20所高校为大运会提供比赛和训练场地。四川省教育厅还将鼓励省内高校积极参与大运会相关比赛,支持四川大学生为大运会提供志愿服务。

大运村

大运会运动员村位于成都大学,于4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大运村新建项目37.4万平方米,包括运动员公寓、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中心、行政保障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体育馆附楼、游泳池、东盟艺术学院等8个项目。

主田径场

双流体育中心作为成都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赛场,将在2021年大运会期间承担大量的田径赛事。

由西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双流体育中心于2008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是双流新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场馆占地234亩,总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是集体育场、体育馆、训练场、训练馆、游泳馆、篮球场、网球场、五人制足球场、门球场、健身房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体育场馆。可承办区域性综合比赛和国际比赛。

2023成都大运会女篮赛程表

2023年成都大运会女篮赛程表是:女篮小组赛于2023年7月28日开始,中国队分别对阵葡萄牙和波兰,7月31日对阵韩国女篮,8月4日对阵中国台北,决赛于2023年8月5日晚19:30开打,对阵日本女篮。

小组赛:

2023年7月28日,10:00,中国女篮对阵葡萄牙女篮。

2023年7月30日,15:00,中国女篮对阵波兰女篮。

中国女篮1/4决赛:

2023年7月31日,10:00,中国女篮对阵韩国女篮。

中国女篮半决赛:

2023年8月4日,19:30,中国女篮对阵中国台北。

中国女篮决赛:

2023年8月5日,19:30,中国女篮对阵日本女篮。

对于中国女篮来说,成都大运会女篮冠军意味着更大的荣耀和肯定。作为国家队的重要成员,所有球员都会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国家取得最好的成绩。他们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国家和所有支持他们的球迷。

2023年成都大运会女篮比赛场馆介绍

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距离成都市中心仅有12公里左右的距离,属于成都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重大赛事场馆“一城两区多点”布局规划的北部赛事场馆区。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承担了第31届成都大运会的篮球比赛项目。

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是一座可容纳1.8万人的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为特大型甲级馆,地上7层,地下1层。可承办顶级的篮球、冰球等室内赛事,篮球场符合NBA赛事标准,也可以转换为冰球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