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男、女排球联赛中,目前有哪些问题和不足?
2.中国排球超级联赛正式启动了吗?
3.最新气排球比赛规则
4.女排夺冠,中国排球能迎来商业化转机吗
中国男、女排球联赛中,目前有哪些问题和不足?
三大球篮,职业化程度和人气程度也在下降,女排无疑是最弱的专业项目。为什么我们说我们的国家体育总是要专业?首先,专业性是指某个项目由于其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建立了联盟的事实。反过来,它通过竞争,赞助商和其他渠道的日收入获得了经济效益,最终形成了收入稳定,竞争水平不断提高的产业。就程度而言,它是工作国家的标准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显然,教练和球员有更多的训练时间和更多的技术和战术创新。一方面,游戏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一方面,更高的关注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和刺激的行业实践。人员竞争水平有所提高,进入良性循环。然后,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
实际上,它非常简单。除了高校的标准排球场外,真正的商业排球场很少见,这反映了体育基地的缺乏。当然,退一步,中国有这么多人,群众对经济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排的精神仍然存在市场。这时,最后一个问题出现了,排球管理组织。我们的国家体育协会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的行政机构。国家统一管理的优势在于“国家制度”战略能够有效,统一地实施,缺点是所有工作都是以行政命令而非体育产业本身为指导。这已成为我国所有体育运动中的常见问题。所有这些都由领导层领导,外部人员负责管理专业工作。当然,它不符合体育发展的规律。
其次,引进外国球员,高水平肯定会花费很多钱到那里。这笔钱由实体团队和团队的赞助商承担。最终的决定是在实体团队而不是赞助商。为什么?因为它不是承担所有费用的赞助商。其次是现场指挥问题。外国球员是否能够理解和理解教练的指导思想和执行战术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目前,职业排球翻译很少见,有些球队即使要求外援也不一定有翻译(这真是太棒了)。这是不可能的,在排球这样的集体项目中引入高水平的外援并不好。引进外国球员的另一个问题是挤压球员的数量。现在国内教练的一般思想仍然是一群对抗世界的固定球员。如果外援必然会挤出一个场地配额,那么他们的球员运动机会就会减少。外援可能只会持续一个赛季,归根结底,我仍然依赖于球队中的球员。为什么是这样?这个想法在早年非常普遍,因此不愿意引进外援。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正式启动了吗?
9月26日晚,以“超·未来”为主题的2016-2017赛季中国排球联赛颁奖盛典暨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启航仪式在北京举行。在对上赛季进行回顾并颁奖的同时,随着联赛新名称、新标识的发布,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也正式启航。
2016-2017赛季赛季是中国排球联赛改革的第一个赛季,赛事组委会通过增加比赛奖金、引进“鹰眼”系统、重启全明星赛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赛季。
作为联赛的主体,一批表现突出的俱乐部、教练员和运动员也受到表彰,盛典现场先后颁发了最佳赛区等多个奖项,共有十余名教练和球员获奖。其中北京汽车男排主力江川与江苏中天钢铁女排名将张常宁分别当选男、女排MVP,上海男排主帅沈琼、江苏女排主帅蔡斌荣膺最佳教练员。
正如盛典的主题“超·未来”,中国排协、总局排球中心和排球联赛运营方排球之窗将联手开创中国排球的崭新未来。同时,中国排球联赛更名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并且启用全新LOGO标识。
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出席了本次盛典,并担任颁奖嘉宾为男、女排联赛MVP颁奖。谈到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她直呼惊喜:“超级联赛在体育之窗的安排和组织下非常惊艳,能给所有运动员和球迷一个这样的平台,对推动中国排球发展有重要意义。”
最新气排球比赛规则
规则如下:
1、每队最多可有8名队员,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应由1号至8号。身前号码10厘米见方,身后号码15厘米见方。场上队长应在上衣胸前有一明显标志。
2、教练员和队员应了解并遵守规则,以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服从裁判员的判定。如有疑问只有场上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解释,教练员不得对判定提问异议或要求解释。
3、教练员和队员必须尊重裁判和对方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影响裁判的判断。不得以任何行动和表现去拖延球时间或被认为有意延误比赛。
4、比赛为三局两胜制。比赛上场队员5人,前排3名,后排2名。?
5、发球队员发球时,双方队员须在本场区内各站两排,当发球队胜一球时,则由下一轮次的队员继续发球。不准连续发球。比赛采取每球得分制。?
6、队员的一脚或双脚踏过中线不算犯规,但触及对方或影响对方的则判犯规。?
7、任何队员只有在两米线后(踩线犯规)才可以对高于网的球做进攻性扣球动作。
8、拦网不算一次触球,还可再击球三次将球击入对方场区。
8、在对方发球时,前排队员不允许单手上手击球或拦网。
9、每局比赛有六人次换人,取消暂停。
10、第一局和决胜局由双方抽签决定发球权,第二局则由另一方发球。
扩展资料
气排球特点
球质软:富有弹性,手感舒适,不易伤人。
球体大:圆周为80~83厘米;重量轻约100~120克,在空中飘游缓慢、容易控制。适合于老年人的眼、手、脚的节奏。
球网低:男高2.10米,女高1.90米。打球时可减少跳跃,运动安全。
场地小:全场长13.4米,宽6.1米,室内外均可开展活动。
运动量适宜:气排球活动有跑、跳、蹲、转身,使脑、眼、手、腰、脚等都运动,但活动量不大,有利于健身强体。
集体性极强:必须协调配合,有利于团结奋进和展现高尚的道德风范。
规则宽。人体任何部位触球都可以。有时候为了救球,手来不及的情况下,可以用脚踢。只要按规则要求,将球打到对方场内地面上空为有效。
百度百科:气排球
女排夺冠,中国排球能迎来商业化转机吗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56岁的“铁榔头”朗平和年轻一代的女排队员,让传承三十多年的“女排精神”,再次将全国上下点燃。
排球与足球、篮球并称为“三大球”,观赏性不亚于后两者。中国的“三大球”中,排球成绩最好,而且 三十多年来形成了具有“女排情结”的庞大的群体基础。但是,中国排球的商业化程度却远逊于足球和篮球。
在举国体制下的“大球”运动中,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女排连续拿下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等五个世界冠军,一度辉煌并催生了“学习女排精神”。中国生于80、90年代的年轻人,就算没亲眼见识中国女排最辉煌的年代,多少皆有耳闻。自90年代以来的多年里,中国女排成绩历经起伏,在今年里约奥运会时隔12年再夺金牌,着实赚足了几代人的感慨。
排球在国家队层面很火,联赛层面很冷,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虽然中国女排频频交出令人振奋的成绩,但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吸金效应,远不如足球和篮球。多年以来,中国金牌至上的体育战略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了众多运动项目的商业化进程,排球也是其中之一。
如今,政策层面推进联赛职业化改革,国内体育产业整体升温,各路资本介入,加之女排奥运会再夺金引发讨论热潮,中国排球能否真正迎来商业化的转机?
没有赞助商的排球联赛
2015年9月,朗平率领中国女排重夺女排世界杯冠军,排球迷们热情高涨,然而,一个月后的全国排球联赛的冠名商却仍然空缺了。没了赞助商,也没了装备提供商,刚登上最高领奖台的排球,沉陷于商业开发困境,令人唏嘘。
中国从1996年创立排球联赛以来,先后有金施尔康、维达、步步高、安踏和361°成为赞助商。2015年,彼时361°和联赛推广方中视体育的合同到期,排管中心和中视体育的合同要到新赛季排球联赛结束之后才到期,两者出现了时间差,361°退出后没有新的冠名赞助商接替,中视体育“兜底”承担相关的办赛费用。
中视体育对中国排球联赛的开发和包装运营被广为批评,连最基本的赛事转播场次都无法保证。为期十年的合作到期后,2016年6月,体育之窗竞标获得了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推广权。体育之窗曾运营过中国女排系列赛、2015女排亚锦赛、天津赛区女排联赛、中日女排对抗赛等多个排球赛事。
体育之窗签下合同之后对外称:“未来将与中国排协一起共同打造中国排球全产业链一体化开发运营体系,搭建中国排球联赛全产业合作平台,以此来推广中国排球联赛,做好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工作。在联赛商务赞助、赛事运营、电视版权、特许授权、球迷票务、明星经纪、电子竞技、场馆建设等诸多方面。”
具体的签约价格并未对外公布,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文斌表示,与体育之窗合作签约价格与中视体育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排协在其通稿中称,与体育之窗的合作“标志着中国排球联赛的职业化改革,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也预示着中国排球联赛运营推广工作将向市场化和商业化大幅迈进。”
从官方提供的数据来看,排球运动不乏市场开发潜力。据中国排协统计,2015-2016年赛季,中国排球联赛在引入外援、观众人数上均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男、女排联赛的决赛上座率基本超过了90%,其中男排决赛上海队的第二场比赛甚至出现了“超员”,上座率达到了107%。
职业化的基础是俱乐部制度。将排球联赛进行商业化运作,前提是打破依附于金牌战略和全运会思维的体系。职业化改革虽早在几年前就提及,但对比足球、篮球旗帜鲜明的市场化职业化大旗,排球联赛的路要难得多。
中国女排的庞大粉丝基础今天(8月21日)得到了充分验证,可谓“人气爆表”。对阵塞尔维亚的这场奥运决赛收视率堪称逆天:媒体截取的全国电视收视率排行榜显示,CCTV5的收视率超过56%,排名第二的是同样转播这场比赛的CCTV1,两者之合达到惊人的70%。同一时期湖南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台的收视率仅1%左右。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被女排夺冠的话题刷屏,“女排精神”再次被引爆。
恒大女排的资本幻影
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高调而来、低调而去,令恒大女排成为市场上一个从辉煌到黯淡的资本故事。
2009年,当时的恒大地产递交上市申请,在IPO缄默期,恒大高调入主广东女排,邀请郎平执教。随后,恒大女排飞速崛起,从甲B跻身甲A,第一年就打进决赛,后连续斩获甲A冠亚军。
恒大女排以企业模式运作,注册资金2000万元,打造出了国内惟一一支完全职业化运营的排球俱乐部。这波辉煌持续了5年,恒大女排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恒大不再投资女排,球队濒临解散”的消息广为流传。公开报道称,2014年4月,恒大女排二队队员搬离恒大豪华公寓,让位给恒大男足。恒大方面当时对此回应,广东恒大女排仍由恒大集团投资与管理,并将组队参加2017年全运会。
与此同时,朗平重回国家队执教。2015年,恒大女排从甲A降入甲B。
国内体育产业化,“恒大式”的资本推动是“王道”吗?分析人士认为,恒大并非游刃有余,虽手握大把钞票,国内引援也寸步难行,全运会思维注定这段姻缘走不远。另一方面,恒大找到了更有商业价值的运动——足球,遂抽身而退,将资金大力投向了中国男足,迅速两度拿下亚冠。
这让中国排球的职业化进程蒙上遗憾色彩。官方的表态是,中国女排联赛从来都不是职业联赛。排管中心主任徐利两年前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文件,我们从来没有说过中国的排球联赛是职业化的联赛。我们仅仅是在专业队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根据中国排球的实际情况面向市场,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法来操作这个联赛,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彻底的职业化的联赛。”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对外称,排球改革将三步走,向职业化联盟靠拢,最终实现公司化运营。这三步是:2015至2016年,尝试转变联赛运营管理模式,鼓励多元资本投入,扩展联赛市场;2017至2018年,加快推进俱乐部职业化建设,推出联赛俱乐部准入制,逐步实现球员自由转会;2018至2020年,简政放权,成立联赛股份制公司,实现管办分离。
“要把职业体育和全运会的体系分开,竞赛体系也要做相应改革。全运会怎么运作?联赛怎么运作?要分别考虑。我们也得客观认识排球项目在吸引社会资本方面的不足,不能完全拿排球去跟足球和篮球比。但是,在排球项目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应该是做得到的。”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文斌表示。
职业化的提法,几步走的改革战略,在包括排球在内的多个体育运动改革上被屡屡提及,却难动真格。刘文斌今年3月公开表示,2016-2017赛季将是中国排球联赛改革的过渡赛季,各项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计划将从2017-2018赛季开始,逐步实施联赛俱乐部准入制,同时改革排球竞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