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详细过程
2.中国申奥的历史
3.中国申奥的过程
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详细过程
2000年6月19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报告。报告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向申请城市提出的22个问题,陈述了关于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和构想,这份报告是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向国际奥委会递交的第一份正式答卷。为记录这一申奥历程中的重要,中国集邮总公司与北京2008年奥申委该日合作发行《北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申请报告》纪念封一枚。
2000年8月28日北京时间19时39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洛桑举行会议,确定北京、大阪、巴黎、多伦多和伊斯坦布尔获得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候选资格。国际奥委会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北京等城市“总体水平超过了奥运会申办城市的基本标准”。舆论分析认为,1993年仅以两票之差输给悉尼,未能取得2000年奥运会举办资格的北京,是这次竞争的最大热门。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对于国际奥委会来说,是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中国申奥的历史
1908年,中国一本名为《天津青年》的杂志曾向国人提出过三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从1908年到2008年整整100年。中国人早已实现了前两个愿望,而第三个愿望五年后即成现实。自1998年以后,中国人的申奥梦想就越来越接近现实了,在申奥成功两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们截取了几个时间点来和观众一起回顾一下艰辛和甜蜜共存的申奥历程。
0、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
1、1998年11月,院总理办公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对申办工作进行了研究,决定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2、1999年9月6日,经党中央、院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民和院相关部门组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申办大幕正式拉开。
3、2000年2月1日,北京2008年奥申委举行第二次全体委员会,通过表决确定了奥申会徽和奥申口号,奥申网站正式开通。
4、2000年8月28日19时39分,中国北京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之一。一同进入候选城市的还有: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
5、2001年1月17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
6、2001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官员网站上公布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对5个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北京为三个领先城市之一。
7、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届全体会议投票选出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8、五个月后也就是2001年12月13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附: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内幕
1993年9月23日,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举行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将投票选定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9月17日下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举行会议。会议还未开始,萨马兰奇就让秘书把几则电讯稿送给振梁看。萨马兰奇在电讯稿上写了“何”字,并在后面打上了个大惊叹号。振梁看了电讯后吃了一惊,原来是几家通讯社分别从悉尼和蒙特卡洛发出消息,说张百发于8月31日在北京接受了澳大利亚特别广播公司电视台的访。张说,如果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而使北京申办失败,中国要抵制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加以报复。振梁不相信张百发会在这个敏感时刻发表这种授人以柄的谈话,但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他又无法立即与代表团取得联系。
果然,执委会一开始,萨马兰奇就问振梁有没有抵制这回事,振梁毫不含糊地表示根本没有。萨马兰奇听后很高兴,立即让国际奥委会公共关系主任纳皮埃在当天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安排振梁讲话。
这天在蒙特卡洛,这件事马上被“哄”成了最大新闻。几家电视台一小时一次地播放“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新闻,还播出了澳大利亚电视台访时的一些镜头来证明他们“言之有据”。西方几大通讯社一天几次地播发有关中国要抵制的消息,有的消息别有用心,说中国从来就把政治利益放在奥林匹克理想之上,以往就有过抵制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历史;说北京又在打政治牌,这次是想用抵制来“讹诈”国际奥委会以取得举办权。西方记者抓住所谓“抵制”问题,频频向我代表团发言人发难。
在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振梁对几百位记者开门见山地说明:“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目的,是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作贡献,促进人民间的相互理解与世界和平。不论表决的结果如何,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作贡献的立场将始终不渝。”记者继续追问“中国是否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你对张百发的讲话有何评论”等。振梁先用法语回答:“我不知道张百发先生有这类谈话,有关他的讲话显属误译误传。我想指出的是,我是中国奥委会的,我再重复一遍,不论蒙特卡洛的表决结果如何,我们将参加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他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穷追不舍的记者们终于不再提问。
事后了解,8月31日澳大利亚特别电视台访张百发时,张百发曾对美国国会明目张胆地违反奥林匹克原则、干涉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的权利表达了气愤的心情。他说,有一位美国朋友对他说,美国那样对付你们,你们完全有理由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张百发同澳大利亚电视台记者说,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但我们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们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没有想到澳大利亚方面把这段讲话掐头去尾地加以制作之后,在蒙特卡洛表决前夕播出,并且把内容事先透露给西方各大通讯社。澳方的真实意图就是在临近表决之时,突然投下一颗重磅,使我们难以在短短的最后关头翻过身来。
1993年9月23日晚上8时,最后一轮投票结束后,全体委员到路易二世体育馆参加投票结果宣布大会。会前,振梁曾同万嗣铨商量好,由万在他的旅馆门口等着,这里是振梁从会场到路易二世体育馆的必经之地。如果申办有望成功,振梁以向万微笑招手为号;如果没有希望,振梁将无任何表情和手势。天下着大雨,振梁在约定的旅馆门口没有见到万,而是在体育馆门口见万伫立在那里,满脸期待的表情。两人的眼睛对视了一下,振梁就转过脸去。进入体育馆,振梁对萨马兰奇说:“看来悉尼获得了主办权。”萨马兰奇说:“你怎么知道呢?也许是北京呢?信封打开之前,谁也难以确定谁家获胜。”振梁说:“不,曼彻斯特的支持者大多数将支持悉尼。”萨马兰奇走上台,他庄重地掏出信封,取出表决结果,然后宣布:“胜利者是悉尼。”
此时此刻,振梁感到特别难受。虽然一切在他意料之中,但看到台下的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同志们的表情似乎凝固住了时,他真感到受不了了。而全世界电视观众看到的是,振梁在台上大度地祝贺他身边的第二副、澳大利亚的高斯珀。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
其他原因还有
1.最后一轮曼彻斯特被淘汰后,欧美的票都流向了悉尼。
2.悉尼在环保,硬件方面确实比北京好一些。
中国申奥的过程
2001年 7月13日 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在此之前,北京申奥代表团成员、刘淇、袁伟民、楼大鹏、王伟、邓亚萍、杨澜以及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向国际奥委会作陈述报告,并就环境、反、交通、语言等问题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提问。
2001年 7月12日 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在莫斯科著名的大剧院隆重开幕。。来俄罗斯参加本次全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院副总理也出席了开幕式。同日中午,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莫斯科斯拉夫饭店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奥申委代表团按照以往抽签顺序排在大阪、巴黎、多伦多之后第四个出场。
2001年 7月10日 院副总理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莫斯科,代表中国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一百一十二次全体会议。随同一同前往的有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和院副秘书长等。
2001年 7月 3日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北京宣布:院副总理将于2001年7月10日至14日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召开的第112次全体会议。
2001年 6月30日 "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 活动历时半月到达终点--北京。这次活动自6月16日在台北起跑,先后经过高雄、深圳、宁波、杭州、上海、无锡、南京、青岛,所到之处均得到了当地体育部门及市民的积极响应,参加各地长跑活动的总计有数万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中国奥委会副张发强和北京市、北京奥申委常务副刘敬民为长跑活动鸣枪发令。在北京奥申委形象大使邓亚萍、田径名将邹振先等领跑下,长跑活动进入高潮。
2001年 2月24日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在北京进行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的考察。上午,北京奥申委向评估团陈述了技术、医疗卫生、安全保卫、传播和媒体、奥林匹克主义与文化5个主题。下午评估团兵分两路,分别参观考察了朝阳公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电信公司、中央电视台、奥体中心、中华世纪坛等。同日下午,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维尔布鲁根和评估团全体成员出席,维尔布鲁根等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2000年6月19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报告。
2000年6月18日 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启程,前往国际奥委会总部递交申办城市必答的22个问题的答卷。
2000年6月13日 刘淇主持第23次市常务会议,讨论了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工作。刘淇强调,举全市之力,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进申奥工作。
2000年6月上旬 北京奥申委颁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名称、会徽等标志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2000年6月1日 奥运畅想少儿绘画大赛在北京贵宾楼举行了颁奖仪式。北京小学的王一南和成都青少年宫的赵岳获得了在中国国内举行的大赛的特等奖。他们将代表中国儿童前往澳大利亚观摩悉尼奥运会。
2000年5月27日在王府井工美大厦立起申奥倒计时牌,这是北(上午) 京市民自发设立的第一块申奥倒计时牌。
2000年5月19日
北京奥申委刘淇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题目为《扎实推进北京申办工作》。
2000年5月18日 奥申委领导小组举行第四次扩大会议,听取奥申委前段工作汇报。市委书记指出,总理代表党中央、院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讲话,表达了北京市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支持申办的热情。他强调要有声有色扎扎实实推进申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