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外国媒体-北京奥运会的媒体包外国记者还在背

tamoadmin

1.mpc的发展历史

2.北京冬奥会在海外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3.外国记者背着08北京奥运媒体包来到冬奥会,08年奥运会的包有多耐用?

4.为什么北京奥运会被称为历史上举办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

mpc的发展历史

北京奥运会外国媒体-北京奥运会的媒体包外国记者还在背

介绍及评价

MPC[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英文缩写]

,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奥运主新闻中心正式对媒体开放。位于“鸟巢”和“水立方”以北,清新淡雅的木色墙砖和纯净通透的玻璃外墙使得主新闻中心这座庞然大物看起来非常娴静。不过到了奥运期间,这里将是5600名注册记者的赛时之家,就在这天到访参观的230多名中外记者已经让这里人声鼎沸。

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正式启动。众多在第一时间进驻中心的外国媒体记者给出的印象可归结为三个字: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是奥运历史上面积最大的主新闻中心。9日正在美联社租用办公室铺设线路的一名华裔工程师被问及对MPC的印象,脱口而出“大气”一词。

这位名叫吴敬德的工程师在美联社有着20多年的工作经验。他说四年前雅典奥运会开幕前夕,比赛场馆与地铁设施都未竣工,但7日一进入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即发现整个中心设施齐备,感觉宽敞大气。

据美联社工作人员介绍,该社在MPC租用的办公面积达700平方米,参与北京奥运会的工作人员有300多人,比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多出100多人。除记者、编辑、技术工程师等人员,还雇佣了21名随时待命的北京司机。奥运会期间,美联社将根据北京交通状况随时调遣这些司机。

据悉,现共有144家媒体在主新闻中心租用了110间办公室;此外,中心一层设有文字记者工作间,共1个工位,是历届奥运会工位最多的工作间。

巴西最大网站“Terra”先期抵京的两名工作人员9日下午正在工作间工作。一名工作人员除对中心面积之大印象深刻,志愿者的热情服务也让他赞赏有加,“往往询问一个问题会有好几位志愿者上前热情提供服务”。

中心文字记者工作间1个工位中,有680个工位设有宽带网络接口,并且每个工位上还有一把防止电脑丢失的链锁;这些齐全的服务让看在眼中的吴敬德连说“主办方想得很周到,真是该有的都有了”。

由于据北京奥运会开幕尚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截至九日进驻主新闻中心的外国媒体不算太多,但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以及日本共同社、《读卖新闻》等较有影响力的外国媒体均在启动后的第一时间入驻;7月25日后,主新闻中心将开始24小时运行,预计会有逾20000名记者依托主新闻中心以及国际广播中心(IBC)向全世界报道奥运会盛况。

MPC轮廓

新闻记者的大本营

MPC[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英文缩写]

百年奥运赋予主新闻中心一个响亮、浪漫而诗意化的英文名字:MPC,它是英文Main Press Centre的缩写。

作为奥运新闻大战的大本营,各大媒体的作战室和总参谋部,MPC是奥运新闻的集结地和播发地,更是奥运会最重要的场馆之一。有关奥运会的赛场战况,主办城市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人民的精神风貌等各种评价都从这里发出。为此,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于2005年年初就成立了主新闻中心处,专门负责MPC从方案设计到施工,从装修到赛时运行的各项事务。

MPC规模

奥运历史上最大

MPC[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英文缩写]

据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介绍,北京奥运会MPC所在的建筑群为国家会议中心的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它由两座星级宾馆和两栋写字楼以及把这四座建筑连在一起的群楼组成。工程2005年5月开工,作为MPC使用的地下一层到地上二层底部相通的三个楼层的群楼,以及B座写字楼的三层4月25日已竣工验收。内部商业设施的内装修以及租用办公室的内装修还将继续,至5月底全部完成,进入测试、模拟演练和员工培训阶段。

7月8日,即奥运会开幕前一个月,MPC正式对注册媒体开放。开幕式前两周进入24小时运行。奥运会结束后,经必要改建,马上转入残奥会新闻运行。

南北长400米、高三层、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北京奥运会MPC,仿佛是一艘行进中的巨型航空母舰,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大的MPC。2008年奥运会期间,驻扎在“航母”上的4400名文字记者和1200名摄影记者,将组成一个超级豪华的“奥运会报道舰队”,向全世界全面报道北京奥运会的盛况和中国人民的东道主风。

MPC印象

交通便利位置绝佳

MPC[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英文缩写]

“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将成为历史上最优秀的一座。在这里工作的新闻记者们,将尽情享受各种新闻信手拈来的快感。”安东尼此言,并非空穴来风。身临其境的他这样评价:“主新闻中心的绝佳地理位置,让它占尽了奥运会新闻赛场上的地利先机。”

主新闻中心距离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直线距离约为800米,距离“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以及其它6个竞赛场馆只有一箭之遥。主新闻中心南北两端分别耸立着一座三星酒店和五星酒店,将为访北京奥运会的媒体要员提供近800间标准和商务套房,这被国际奥委会官员称为北京奥运会赛期媒体运行的“神来之笔”——同时,因其与主新闻中心合二为一,被载入奥运史册。

MPC布局

人性化的记者之家

MPC[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英文缩写]

从北侧主入口进MPC首层,映入记者眼帘的是1650平方米的服务大堂和新闻访服务台——各国记者与北京奥组委的沟通平台。此外,咖啡厅、国际书报亭、银行、自动机、日杂店、电信店、邮局、药店、急救站、旅行社、干洗店、健身房应有尽有。记者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一层5000平方米的文字记者工作区内度过。近1000个座位的文字记者席,图书馆、室、健身房、理发室、纸张存储室、复印传真中心、奥林匹克新闻服务(ONS)办公室、收费卡中心等,这里将是赛时最繁忙、记者最集中的区域。

MPC二层拥有800座和200座新闻发布厅各一个,以及3个80座新闻发布厅,大小不同的新闻发布厅分别以“梅兰竹菊松”命名。古色古香的仿古家具和梅兰竹菊松等花卉绿植奠定了发布厅的高雅格调。在最大的“梅”厅内,一字儿排开的8间通透的玻璃小房子里将提供中、英、法、西、俄、日、德、韩8种语言的同声传译。奥运会开闭幕式前后20多天里,将有400余场大大小小的新闻发布会在这里举行,平均每天20场以上。发布区旁边是近1万平方米的出租办公空间。目前已有143家中外媒体机构租用了109间办公室,其中不乏几个媒体共用一间的情况。

目前这些媒体已将按照奥组委出版的“媒体收费卡目录”将办公室布局图呈交给媒体运行部,大到通讯和供电设备的安装,小到白色家电的摆放,工作人员已经在据此将每家媒体所需的办公用品和家电设备配置到位。7月8日MPC对外开放后,远道而来的国际媒体进入MPC的租用空间,将看到一个熟悉的、完全合乎个性化使用需求的办公室。

在二层室外平台,还特别为记者开设了500平方米的露天餐饮吧和啤酒吧,类似的露天休息区曾经在雅典奥运会上受到各国记者的追捧。

地下一层除了餐饮区,最重要的区域要数摄影工作区和柯达影像中心。

尽管内部装修还在进行,行走在MPC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直梯和扶梯随处可见,布局合理,路线四通八达。北京奥运会MPC功能区布局综合了悉尼和雅典奥运会MPC设计的长处,用“楼层少、空间大”的布局,一经推出,便受到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的认可。他们认为,楼层布局按照奥运会媒体工作和生活需求特点和各功能区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思路设计,媒体记者在各功能区之间流动顺畅,MPC运行将能始终处于高效率状态。

MPC员工

新闻经验丰富和外语流利

MPC[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英文缩写]

对于参与北京奥运会MPC的前期规划、设计和赛时运行的员工,国际奥委会《媒体指南》特别强调“要有多年的奥运会访经验”。对于媒体运行的主要部门负责人,国际奥委会要求最好具备3届奥运会访经验和15年以上的体育记者经历,流利使用英语交流等。

新华社记者、著名篮球解说员徐济成,一位有着20年体育访经验、报道过四届奥运会和雅典残奥会的记者,在奥运期间将担任MPC常务副主任,他和来自新华社、科技日报、竞报的新闻工作者们共同组成了北京MPC运行团队。

徐济成在谈到奥运会访经验时说,奥运会媒体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朋友招待朋友,记者为记者服务”。只有体育记者最知道自己的同行需要什么。

多年访奥运会的老记者都有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和“亚文化圈”。他们是一群视时效和新闻为生命的工作狂,不会苛求生活条件,但是对于访、通讯和交通等工作条件的要求却十分苛刻。所以国际奥委会才会要求MPC的主要员工必须了解和熟悉这些“工作狂人”。

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表示,6万平方米的主新闻中心将是北京奥运会的一项窗口工程。“我们的场馆是一流的,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要达到一流。让我们的MPC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北京奥运会的一个亮点。”

MPC大堂

为您“排忧解难”

MPC[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英文缩写]

从北侧入口步入MPC,环顾四周,但见以奥运会五环颜色为基调的彩色立柱,简洁硬朗的顶棚设计,银灰色的吊灯,使MPC的整体装修风格在简洁大气中透出几分动感。通道两侧的墙壁上,运动员急速奔跑的照片与极富东方美感的古代中国壁画相互辉映,默默彰显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古代体育项目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沿着通道,来到面积达1650平方米的服务大堂,商业区、语言服务区、主接待台等服务区域划分十分清晰。服务台前,身穿蓝色服装的志愿者,面带笑容、随时待命。大堂两侧,银行网点、邮局、电脑维修点、国际书报亭、旅行社等服务点一应俱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您所需要的所有服务,都可以在MPC大堂得到满意的解决。

工作间

面积最大服务最细的工作间

MPC[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英文缩写]

面积达5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0人的文字记者工作间,堪称历届奥运会之最。34台宽屏电视安置其间,令记者们足不出户,便可实时了解到比赛的最新进程。宽大整洁的工作台上方,设有一个网络接口和3个标准电源接口

北京冬奥会在海外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中国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各国赞同的声音不断。运动员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件大事,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对此大加赞赏。国际奥委会官员赞扬了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的表现超乎我们的想象。”

疫情之下,北京冬奥会大放异彩,中国兑现了申办承诺,世界获得了更多宝贵的办会经验,也提振了世界各国的信心。北京冬奥会带来的遗产非常令人振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北京有这么好的体育场馆,将来会成为世界重大赛事的选择地。北京举办赛事的经验也将成为世界级赛事选择北京的重要因素,必然会发挥更大的后冬奥效应。

北京冬奥会自申办以来就备受关注,筹备过程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开赛以来。北京冬奥组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认为,从上半年的比赛组织情况来看,一流的比赛场馆、一流的世界级运动员、一流的比赛组织运行、一流的气象服务保障和一流的医疗救治服务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北京已经创造了历史,并将继续创造历史。“双奥运城市”很了不起,中国冰雪运动的潜力还会继续扩大。正如国际奥委会巴赫所说,北京冬奥会开启了世界冰雪运动的新时代。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将是北京冬奥会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到2021年10月,全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24.56%。北京在申办期间向世界承诺的“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经实现。北京新的双重奥运遗产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冰雪运动的“好处”还会继续,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冰雪运动都将产生更加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外国记者背着08北京奥运媒体包来到冬奥会,08年奥运会的包有多耐用?

外国记者背着08北京奥运媒体包来到冬奥会,08年奥运会的包真的非常耐用。

冬奥会倒计时,外国记者的包又双叒被盯上了!这背包质量是真的好,在媒体中心出现多位记者背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体背包?。曾有伊朗记者坦言:?每逢大赛都背着它,这个包的质量太好了,背包对于一个摄影记者来说太重要了,这个背包的质量和设计得很好。

一个赛事记者还背着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专属背包,可以看出这个背包的耐用性,也可以看出这个赛事记者对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认同 !期待今年的冬季奥运会,期待张艺谋老爷子新的视觉盛宴,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22年冬季奥运会让世界爱上中国!西班牙记者费南多背着这个包去了伦敦、里约,又背到了东京.....而今年世界各地前往北京参与报道的媒体工作者都将收到全新的媒体包,媒体包内除了有保温杯,恰逢春节,窗花、中国结也有。小小的背包成为?中国制造?的缩影。为中国点赞!为中国制作点赞!

其实,北京奥运会媒体包早已现身多次,有记者称赞北京奥运会的媒体包是最好的、最实用的、最结实的。还有参加过四届奥运会访报道的记者,每一次都会背着它,这可真是奥运会的?老将?啊!北京冬奥会媒体包上新啦!参与报道的媒体工作者将收到全新的媒体背包。恰逢中国春节,包内除了保温杯、笔记本等用品,还有?福?字剪纸窗花、中国结、徽章等便于收藏的纪念品。

中国制造,就是高品质,相信未来还会在奥运会上看到它们,走向世界。?

为什么北京奥运会被称为历史上举办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重视,尤其是的支持力度是以前所有奥运都没有的..而且准备的时间很长,并且十分细致....

有几个地方确实可以称作历史上最好,

首先,是志愿者的工作,这次的志愿者的数量和工作热情都是被国外广为称赞的,闭幕式也因此增加了给志愿者颁奖的仪式,而且很可能把这个仪式延续下去....

其次,对运动员的服务,这次奥运村的服务真的被运动员普遍赞赏.

第三,民众的热情,这点不用多说,13亿等了这么多年的中国人,不可能不热情,这一点是很多过于悠闲的西方国家很难做到的

第四,作为中国本身就有的关注优势,中国现在在世界的地位是特殊的,有很大的争议,但又被世界感兴趣,奥运被看作世界了解中国的机会,这点上,举办方大力在奥运期间做了中国文化的宣传,而外国人又对此很感兴趣....比较一下,中国举办了一个好的奥运会比美国举办一个好的奥运会,会更让世界惊喜.

第五,有了个非常好的开幕式

第六,出现了能让人们记住的比赛成绩,相信有很多人会因为博尔特的短跑记录和菲尔普斯的一届8金而反复提起北京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