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普通人来说,竞走的魅力在于什么?
2.50公里竞走为什么取消
3.奥运会竞走项目
对于普通人来说,竞走的魅力在于什么?
4月14日,距离东京奥运会整整100天。一天前,中国女足在苏州赢下奥运入场券,让女性运动员的精神和魅力再次成为焦点话题。而就在中国奥运军团的最新大名单中,刘虹的名字格外引人关注:
不仅因为她是奥运会“四朝元老”,更是因为她如今拥有一个比“全满贯竞走女王”更沉甸甸的头衔——“妈妈运动员”。
从2016年赢下里约奥运冠军后突然退役、回归家庭,到2019年带着不满半岁的女儿熙熙重回赛场,刘虹打破了外界对于中国女性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从运动员的角色来说,我成为了一个探路者,在为后来者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在踏上东京奥运赛场之前,刘虹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她聊起了复出这两年多的种种不易以及她对于东京奥运的期待;当然,作为一位妈妈,她也聊到了中国体坛甚至是中国社会对于女性运动员在观念上的进步。
“体育竞技不仅仅是运动员为国争光,它应该和更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快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刘虹展现运动之美。超越过去,证明复出是正确的决定差不多一个月前,在安徽黄山的全国竞走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上,25岁的杨家玉改写了女子20公里竞走的世界纪录。而原本那个纪录正是刘虹在2015年创造的。
也就是在同一条赛道上,刘虹第二个走过终点,最终的成绩定格在1小时24分27秒。虽然屈居亚军,但刘虹同样打破了自己6年前在西班牙创造的1小时24分38秒的纪录,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11秒。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真的做到了‘超越过去’。”
刘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超越过去”就是她在复出时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当她刷新了最好成绩并且拿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时,她已经感到非常满意,“只有超越过去才能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自己的选择是成功的。”
事实上,早在2019年复出后不久,刘虹就证明了自己依旧是竞走赛道上的“女王”——彼时,同样是在安徽黄山,她在女子50公里竞走的比赛中以3小时59分15秒赢得冠军,不仅创造了该项目的新世界纪录,而且成为田径史上首位在该项目上突破4小时的女性运动员。
几个月后,她又在多哈世锦赛上封后,摘得20公里竞走冠军。
“虽然我实现了几乎所有看得到的目标,但是我的心中还有一些憧憬需要去满足。”作为女子竞走世界里的“全满贯运动员”,刘虹选择复出单纯是因为她对于这个项目的热爱,并且渴望继续享受站上赛场的那份兴奋与。复出的这两年时间,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很多次描绘了刘虹艰苦的恢复过程和严苛的训练生活,包括她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巅峰时期的体重,重新找回身体的肌肉力量以及愿意以个人名义自费参赛……
而当舆论都在称赞刘虹的“决心和毅力”时,她却并不太愿意用这两个词来概括这一切,“如果别人不能理解我的选择,就会觉得需要很大勇气,但对我来说,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就过程。”
在刘虹自己看来,“决心和毅力,都有些不情愿和不得已的意思,我觉得不管是选择退役还是复出,我都遵从自己的内心,算是一个挺愉快的过程。”
希望女儿见证我的追梦之路这两年,不管恢复训练有多么艰苦,不管四处奔波有多么疲劳,不管成绩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不管夺冠、破纪录还是错失冠军,刘虹都在享受着整个过程。
今年5月就将年满34岁的刘虹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队员了,她自己都曾对着镜头调侃,“以前一起比赛的对手如今都成了教练,然后她们带着的小队员如今成了我的对手,而且都管我叫姨”。
也正是她在赛场上的“前辈”身份,加上参与过3届奥运会以及众多大大小小的国际赛事,让刘虹对于东京奥运会的结果变得更加成熟。
“我更看重的是过程,也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对我都非常宝贵,所以我更注重体验这个过程。”
确实,从2008年至今,刘虹在站上巅峰之前经历过太多起伏。北京奥运会,刚满21岁的刘虹最终以几秒之差错过了在家门口登上领奖台的机会;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刘虹已经代表着女子竞走的“亚洲速度”,并且志在争夺奖牌,但最终她又是第四名。
终于在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刘虹以1小时28分35秒的成绩获得冠军,站上人生巅峰……
而当她在为自己的第4次奥运之旅准备加速冲刺时,她却再次经历了一个不曾遇到的插曲,那就是东京奥运因为肺炎疫情延期。对于一名34岁的老将而言,多一年的等待存在着太多变数和挑战。
“去年的冬训其实我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可惜在上半年因为疫情没有比赛去检验训练成果。”
刘虹陪女儿玩耍。刘虹对澎湃新闻记者感慨,疫情确实打乱了她的,相比于年龄增长一岁,女儿上学的问题是她更主要的顾虑,“奥运延期是无法事先预料的,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还是女儿即将上幼儿园,需要稳定下来。”刘虹自己也深知,女儿熙熙这两年为她“牺牲”了不少。
她曾经一年里转战7个城市参加7场比赛,只能带着女儿四处奔走,即便是待在意大利训练,她也要不停改变训练地点,“每隔一段时间改变训练地点是我们这个项目的常规做法,也是保持训练新鲜感所需要的。”
随着熙熙年龄的增长,刘虹决定要稳定下来,“我们决定还是在训练地点上做一些让步,从去年6月起我们全家都到了昆明住下,女儿在当地上幼儿园,我们就长期在昆明训练。”
而这位家里的小成员,如今也是刘虹冲击东京奥运的另一份动力。
“现在参赛不是我个人的事了,我的家人和我已经融为一体。我特别希望让女儿见证我的追梦之路。”
这就是刘虹对待自己的第四次奥运会的态度和期待,“我依然会努力,但是没有逼着自己一定要怎样,我比以前更平和了。”
见证转变,愿更多人理解“妈妈运动员”两岁的女儿成了刘虹的动力,同时也让她成了这条竞走赛道上不一样的焦点。
如今,刘虹参加的每一场竞走比赛或者公益活动,现场主持人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妈妈运动员”这个头衔,在现场不论是对手还是观众,都会为此报以掌声和呐喊。
“现在大家特别留意我这个有点另类的头衔,正说明妈妈运动员很少见,很不寻常。”
如今的中国体坛,能够被称为“妈妈运动员”的确实不多——除了刘虹,还有跆拳道冠军吴静钰、花样游泳姐妹蒋文文和蒋婷婷、黄雪辰,以及蹦床运动员李丹。而相比于其他的“妈妈运动员”,刘虹的成绩是最突出的,她的故事也是最的。
刘虹愿意让大家关注到她的这个身份,“如果未来同样有很多运动员像我一样以妈妈的身份继续从事竞技运动,大家不再特别关注了,那才说明我们有更多的女性运动员能够兼顾家庭的角色,能够更自然地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前行。”
之所以说出这样的感慨,正是因为刘虹亲历了中国体坛甚至是整个社会对于女性运动员的观念改变。
刘虹多哈世锦赛夺冠。彼时,当刘虹还是一名年轻运动员时,她身边就有很多前辈因为家庭或者伤病的原因早早选择退役,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先不说当妈妈,我们以前固有观念就是田径运动员在25岁左右达到巅峰期,再之后便无法提高了。”
刘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其中有训练思路方法的限制,也有运动员普遍存在的伤病问题,以及治疗和康复手段上的落后。
而刘虹自己在心态和观念上的改变,是受到了意大利运动员艾丽莎的启发。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是艾丽莎比刘虹快了5秒冲过终点,最终抢下了一枚奖牌。而在那届奥运结束后一年,刘虹来到意大利北部小镇训练,和艾丽莎成了好朋友。
“我看着她在穿梭于训练场和家庭中间,不但能照顾女儿成长,还在训练中提高了自己的成绩,我开始很吃惊,后面也有些羡慕。”
刘虹把艾丽莎当时的训练和生活模式看作是“一种更美好的运动生涯”,而如今,她也成了其他的年轻运动员羡慕的对象。
“这些年,除了自我认识的改变,社会的观念确实在进步。”刘虹坦言,过往她常听说运动员退役后会多少有点怨恨自己的运动经历,因为很多运动员从很小就被安排来从事竞技训练,并没有太多选择的机会,更难言热爱,而像她这样“妈妈运动员”的出现,正是自我选择人生方式和方向以及坚持热爱的最好例子。“在‘妈妈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特别明显的自信、自律和自强。同时这样的运动员也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刘虹也希望她能成为探路者,为更多女性运动员去寻找一条可以走得通的“美好运动生涯”。
“我最初的动力只有拿金牌和为国争光,那时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运动员的全部使命。但现在我才觉得体育竞技不仅仅是运动员为国争光,它可以和更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体育能带给人强健的体魄,也能给人带来积极上进的态度。公平公正的观念,同时参与体育运动也确实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快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50公里竞走为什么取消
50公里竞走为什么取消
50公里竞走为什么取消,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的田径项目的小项数量仍保持在48项,确认新增竞走混合团体赛,而被取消的项目是男子50公里竞走。50公里竞走为什么取消。
50公里竞走为什么取消1竞走有10公里、20公里、50公里,前两个等级的比赛就已经非常的残酷了,这漫长的竞逐,对于每一个运动员都是非常大的考验,闷热和疲惫伴随着每一个人,不只是参赛选手,还有观众。
之所以取消这个项目也是因为如此,一是比赛时间太长,二是动作规则简单,不具备观赏性。
竞走规则要求: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前腿从着地的一瞬间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须始终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比赛过程中,裁判依靠眼睛来判断运动员是否存在犯规行为。
10公里和20公里已经是非常大的考验了,能够满足运动员和观众的需求,能够推动这个体育项目的推广,50公里更多的是让人们看到了残酷,时间上的疲劳,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奥运会在此次比赛结束后,将会移除50公里竞走。
50公里竞走是最长的田径比赛,有两个核心规则:首先,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其次,前腿从着地的一瞬间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须始终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
竞走(race walk)是在旅行走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田径运动项目。男子竞走于1908年伦敦奥运会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女子竞走比赛始于1932年的捷克,直至1992年的奥运会,女子10千米竞走才正式成为比赛项目。
50公里竞走为什么取消2这项开始于1932年第10届奥运会的50公里竞走,终于在东京奥运会上迎来谢幕。
50公里竞走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力,可以说和马拉松一样累人。本届奥运会尽管将50公里竞走的比赛场地调整到了北海道,但是开赛时气温也达到了27摄氏度。
在50公里竞走中,中国派出了王钦、罗亚东、边通达三位选手,其中成绩最好的是边通达第7名,总用时3小时52分01秒。
59名运动员,经过4个小时的角逐,最后一场50公里竞走终于告别了历史舞台。最终波兰选手以3小时50分08秒夺冠,德国选手以3小时50分44秒夺得银牌,加拿大选手以3小时50分59秒夺得铜牌。
赛后访中,中国选手边通达透露,比赛中途曾想过放弃,但是一想到胸间的国旗,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为此,边通达特意在腰间放置了一个小别针,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有别针扎自己。
最终59人中,10人没有完成比赛,2人丧失比赛资格。其中世界纪录保持者,法国名将约昂·迪亚兹因身体不适中途退赛。
迪亚兹真的是在奥运会上意外频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腿部和胃肠疼痛放弃比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因为在指定区域外饮水被取消比赛资格;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途拉肚子一度虚脱倒地仍然获得第8名。
竞走改革
2019年国际田联批准将在2022年后取消50公里竞走项目,但是在东京奥运会上仍然保留,
2020年12月,国际奥委会确认巴黎奥运会取消50公里竞走项目,并且会减少举重项目。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最终赛程将有329个项目,相对于东京奥运会减少了10个项目。
50公里竞走这个项目,近些年一直有争议,国际田联一直想要改革。50公里竞走耗时长,在电视转播上没有优势而言,从事这个项目的运动员也在逐渐减少。
因为在奥运会50公里竞走这个项目中,只有男子50公里竞走,为了促进男女公平,这也是取消的原因之一。
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女性参赛人数占比约为48.8%,2024年巴黎运动会将会提到百分之50。
为什么50公里竞走争议这么大?
竞走是在旅行走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体育项目,起源于英国。竞走要求运动员两脚不能同时离开地面否则视为犯规,前脚着地时必须伸直不得弯曲,后脚脚尖在前脚脚跟着地之前不能离地。竞走的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相对于普通走路,竞走每步更快,这加大了肌肉的负担。
50公里竞走距离比马拉松还要长,同时对选手的动作有严格要求,选手是否犯规,往往要靠裁判的眼睛。
选手既要保持动作合规,又要保证抢先到达,说好听点是挑战极限,说难听点有点反人类了。
相对于其他竞技项目,50公里竞走又长又乏味,受到的关注较少,取消是再所难免的。
如果单纯的是为了折磨人,这个50公里竞走取消也罢。
50公里竞走为什么取消3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决定,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的田径项目的小项数量仍保持在48项,确认新增竞走混合团体赛,而被取消的项目是男子50公里竞走。
增设竞走混合团体赛是为了寻求平等。而关于竞走混合团体赛的比赛距离和参赛人数,国际田联将于12月提交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
50公里竞走是一个很考验运动员体力的项目,距离比42.195公里的马拉松还要长。选手要在炎炎夏日走至少3个半小时,中途抽筋、中暑等现象常见。这一项目时间过长、对转播不利、吸引观众有限,影响整个田径运动的发展。此外,该项目对人体的伤害也一直是被讨论的焦点,奥运会从来不设女子50公里竞走比赛。
中国队在男子50公里项目上实力稍逊,2016年里约奥运会于伟名列第五,王振东和韩玉成排名第11和第46位。
而中国女子竞走一直处于世界顶尖的水平,统治力极强。刘虹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今年3月20日,2021年全国竞走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杨家玉以1小时23分49秒成绩夺冠,刘虹紧随其后以1小时24分27秒获得亚军,两人均打破了原世界纪录。东京奥运会,中国有可能包揽女子20公里竞走前三名。
因此,奥运新增的竞走混合团体赛,可能是中国队的一大冲金点。
此外,在这次会议上正式确认男、女水翼风筝板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帆船竞赛项目。至此,巴黎奥运会10个帆船竞赛项目全部确定。
现代五项项目在巴黎奥运会也有调整,90分钟内在一个馆内完成全部比赛,比赛依次是马术20分钟,击剑15分钟,游泳20分钟和15分钟的激光跑。各项休息时间为5-15分钟。
2024年巴黎奥运会定于当年7月26日-8月11日举行,这将是第一届男女比例完全平衡的奥运会,男女参赛比例将达到50%。
奥运会竞走项目
8-16 09:00 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
- 国家体育场 俄罗斯,厄瓜多尔,澳大利亚 分别是前三名
8-22 07:30 男子50公里竞走决赛
- 国家体育场 虞朝鸿,李建波,赵成良
8-21 09:00 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
- 国家体育场 刘虹,蒋秋艳,杨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