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霍英东对运动有什么贡献?
2.国际象棋的简介
3.我国奥运成就
霍英东对运动有什么贡献?
霍英东年轻时最渴望的事业,是成为全职足球员。
霍英东说过:“我出身贫寒,少年时因过早为生计奔波而营养不良,尝够了体弱多病之苦。懂事后见国家贫弱,人民多难,更深感如果不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民族难兴国家无望之理。”为此,霍英东一直把体育运动视为振兴中华的重要标志和手段。
17年7月26日,霍英东带领香港足球队一举打进了在北京举行的亚非拉国际足球邀请赛决赛。在比赛前,来到了休息室,热情地和霍英东及全体队员握手,并和大家一起进入球场看台。此时,在场的8万观众一起鼓掌欢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这给霍英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霍英东把支持祖国的体育事业视为对祖国建设的最大贡献。
霍英东对经济和体育向来持辩证的观点,他坚信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带动体育的进步;同时,他也强调“强国须从强体开始”,他说:“没有经济的发展,中国体育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体育水平是国家兴盛的标志。体育在和平发展时期的影响力是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所无法替代的。我们在这次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取得的成绩堪称奇迹,为此中国人都很受鼓舞,外国人也很震惊,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霍英东本人也十分热运动,他年轻时是绿茵场上的健将,年纪大了之后还每天进行网球和游泳锻炼。霍英东曾语重心长地说:“以前中国人吃不饱、穿不好,现在经济好了,竞技体育也进步了,接下来应该让体育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对整个民族来说,金牌很重要,人民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国际象棋的简介
国际象棋的简介
囯 际象棋(英语:chess),又称欧洲象棋或西洋棋,是一种二人对弈的战略棋盘游戏,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家中、俱乐部中、网络上以通信 囯 际象棋或比赛的形式游玩。 囯 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2014年1月25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尔森与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上演了一场国际象棋大战,开局仅仅79秒后,比尔?盖茨便输掉了整场对决。
基本简介
国际象棋在所有棋盘游戏中,国际象棋(英文:chess)是一种把战略战术和纯技术融为一体的理想游戏。和西洋双陆相比,胜负决定于骰子一掷,诚然是不由自己作主;和国际跳棋相比,棋子的规模化控制了技术上的胜负。和国际象棋在思想性上、科学性上和深度上可以相比的只有日本将棋、中国围棋、中国象棋。
国际象棋几乎就是融艺术、科学、知识和灵感为一炉的一种游戏。分析对局时是一种逻辑的实验使用,而在攻王的战斗中和战略问题运筹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创造性的灵感。不过,国际象棋不是像纵横字谜那样单纯是一种文字智力的测试。国际象棋的竞争使双方投入一场不流血的战斗,是双方思想和意志的一场激烈尖锐的战斗以及体力上的坚韧不拔的较量。
游戏类型
国际象棋属于零和游戏
零和游戏又被称为游戏理论或零和博弈,源于博弈论(game theory)。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早在2000多年前这种零和游戏就广泛用于有赢家必有输家的竞争与对抗。?零和游戏规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人类社会中有许多与?零和游戏?相类似的局面。
与?零和?对应,21世纪也常用?双赢?概念。?双赢?的基本理论就是?利己?不?损人?,通过谈判、合作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
相关含义
世界上的4大棋类(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将棋)都与该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国际象棋所反应的政治制度是西方的封建社会。与其他3种棋类相比,国际象棋政治色彩更加浓郁:
首先,反应出的社会等级性更加明显,棋子名称与社会阶层挂上了钩?比如:主教、骑士等。
其次,国际象棋里威力最大的棋子是皇后,突出了西方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地位及作用(因为政治联姻,故皇后代表第三方联合军的支援,另外中国象棋里根本就没有皇后)。
历史渊源
国际象棋棋盘及棋子据现有史料记载,国际象棋的发展历史已快近2000年。关于它的起源,曾经有过多种不同的说法,诸如起源于中国、印度、锡兰、波斯、阿拉伯国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数棋史学家认为国际象棋最早出现在印度。18世纪时,W.琼斯指出:古印度是国际象棋诞生的摇篮。大约公元2~4世纪时,印度有一种叫作?恰图兰加?(chaturanga)的棋戏,内有车、马、象、兵 4种棋子,象征着印度古代的军制。在当时流传的印度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有"四军将士已安排"的诗句。?四军?就是指军队分为车、象、马、兵 4个兵种。但作为国际象棋前身的这种?四方棋?,当时是由掷骰子的方法来进行的。游戏的目的也不是将死对方的王,而是吃掉对方全部棋子。 以梵语?恰图兰加?命名的?四方棋?在 6世纪时由印度传入波斯,由于语音上的讹误,古波斯人把?恰图兰加?误读为?恰特兰格?(chatrang)。?恰特兰格? 就被阿拉伯人改称为?沙特兰兹? (shatranj),以后这种 ?沙特兰兹? 在中亚和阿拉伯国家广泛流传。10世纪前后,阿拉伯国家已经出现了许多闻名一时的棋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及哈里发何鲁纳?拉施德的宫廷诗人里有一位著名棋手。公元 819年,在巴格达还举行过几个棋手的比赛。
国际象棋大约在10世纪以后,经中亚和阿拉伯传到欧洲的各个地区,先传到意大利,然后是西班牙和法国。11世纪末叶,遍及欧洲各国。在当时的文献中,把国际象棋列为骑士教育的 ?七艺? 之一。?七艺?是骑术、游泳、射箭、击剑、、赋诗和下棋。法国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中,也谈及这一点。15、16世纪,国际象棋终于定型成现在的样式和棋制。现存最早的国际象棋谱,出版在14年。
国际象棋国际象棋的着法有过许多次变革。早先,王的走法虽一样,但据说是可以被吃掉的。关于王车易位的特权是从16世纪上半叶才开始有的,这是欧洲人的一项创造发明。皇后的名称、 性别和威力曾经有过多次奇妙的改变。在沙特拉兹时期,皇后这只棋子表示?律师?、?大臣?或?将军?。后来法国人把皇后一子的形式稍稍变了一下,成了现在这样的女性。过去,皇后并不是最强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与中国象棋的士非常类似。双方的皇后只能在不同颜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后具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威力,大约是在15世纪中叶以后。兵在过去只能前进1格,第1次走动时也一样,一直到16世纪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现在这样。兵到达第 8格,过去只能升变为皇后,不能升变成别的棋子。只有车和马的走法一直没有改变。至于国际象棋的棋盘,在13世纪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后汉明帝时(公元 1世纪下半叶),中国与印度开始正式交往,隋唐之后,文化交流更形频繁。中国的象棋与国际象棋着法类似,渊源相近,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可能互有影响。直到现在,这两种象棋的车和马走法相同(只是国际象棋的马不受蹩腿的限制),基本规则也类似。现代国际象棋盘完全一样;河南开封出土的北宋铜质棋子,?士?的图案为身穿戎装的女子,和国际象棋里的皇后性别一样。
起源研究
起源
国际象棋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一共有以下几种说法: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据说,有位印度教宗师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国王当时整天被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们包围,百无聊赖,很需要通过游戏方式来排遣郁闷的心情。
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宗师,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宗师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倍数,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 ?好吧!?国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应了宗师的这个谦卑的请求。
①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王然而等到麦子成熟时,国王才发现,按照与宗师的约定,全印度的麦子竟然连棋盘一半的格子数目都不够。这位宗师索要的麦粒数目实际上是天文数字,折合小麦重量为2587亿吨以上。
许多学国际象棋的.人都以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这源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发表在《亚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国文化。
关于国际象棋的产生,国际上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自己独断专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国王有个亲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离开臣民而存在?的道理来劝告国王,但又不敢公开提出自己的意见。他想出了一个暗示的办法:在木制棋盘上,用骨制的棋子组成两支军队进行战斗;每一方面有一个首脑?王,另有车、马、象、兵四个兵种,组合成一个阵容的整体,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战斗便结束;王同时又是很弱的一环,他只能依靠战友?即别的更有力的棋子保护,这些棋子必须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同心协力来保卫王。棋子里面比王还要弱的,要算是兵了。它一方面往西传到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经过改变,形成现代的国际象棋;另一方面往东传到缅甸、东南亚和中国。
②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接着陆续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批驳印度起源说。1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切列夫考博士在年1月号的《苏联棋艺》上发表文章,根据他的研究,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的思想:64格,对应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专家学者的反驳文章。可以认为,切列夫考博士?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思想?的观点,在世界上已经站住了脚。
国际象棋大约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国出现了八乘以八的线图(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彩陶绘图)。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已经有了?六博?这种古棋。公元前5世纪六博经过改革而成?塞戏?。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论语》)这句话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围棋。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公元569年)和唐代于地下发现的?百宝象棋?基本相同:8?8盘(64格),立体子,棋子摆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现代国际象棋的格局。
至迟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象戏进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戏?和?类象戏?进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图朗兹?,进入中东形成了?沙特兰兹?。恰图朗兹和沙特兰兹译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实物根据是8世纪以后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关于?四色棋?的文字记载是公元九世纪的克什米尔史诗《拉特纳卡尔》。?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末定型为现代的国际象棋。
?印度起源说?产生于英国人,最后也是由英国人来否定?印度起源说?。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一上来就已经有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国际象棋是在远古的中国被发现?。要让英国学者改变观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
现在人们探讨国际象棋的起源,是通过传说、说、考古和逻辑这四种方式,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说指明考古论证之方向,传说补充考古逻辑之不足。毕竟国际象棋产生的年代太古老了,像最古老的历史一样,真实的再现要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整体方面看,关于起源问题,有两点得到世界的公认:1、国际象棋 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2、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走棋。
③关于国际象棋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国际象棋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因为人们现在熟悉的国际象棋是在波斯发展起来的,国际象棋里?战车?一词就源自波斯语。
共识
国际象棋此外,专家学者在起源逻辑上有几点似乎已经达到共识:第一,国际象棋是人造物。本质上是模型。第二,国际象棋是人类思想、意识的物化。本质上是模拟。第三,现代国际象棋是古代棋不断演变的结果。第四,演变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种棋相互之间的影响)。第五,演变的模式是渐变和突变。第六,演变和连续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应从国际象棋结构三要素?棋盘、棋子、棋规?入手。第八,对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演变和定型来说,棋盘、棋子、棋规担当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盘、棋子、棋规这三者未必是同时出现的。第十,没有?最初的发明者?。对此可以这样来解释: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时间可以创造历史,时间也可以消灭历史。从这种逻辑出发,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最初的发明者?。只好无奈地满足于?社会的产物,智慧的结晶。?实际上,从许多方面看,国际象棋更象**。
相关赛事
十九世纪中期,国际象棋开始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1924年曾被列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同年成立了?国际棋联?。国际棋联主办或委托成员国协会举办的重大世界性比赛有: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世界团体锦标赛、男女个人世界冠军赛、大学生世界团体赛、少年世界冠军赛,以及各大洲的国际象棋团体赛。至于各种杯赛、邀请赛、大师赛、特级大师赛、等级分赛等更是不可胜数。
;我国奥运成就
截止到2012年,中国共获得201枚奥运金牌。
中国奥运金体情况如下:
年份举办地运动员性别大项
洛杉矶许海峰男射击
洛杉矶曾国强男举重
洛杉矶吴数德男举重
洛杉矶李玉伟男射击
洛杉矶陈伟强男举重
洛杉矶姚景远男举重
洛杉矶吴小旋女射击
洛杉矶栾菊杰女击剑
洛杉矶李宁男竞技体操
洛杉矶李宁男竞技体操
洛杉矶李宁男竞技体操
洛杉矶楼云男竞技体操
洛杉矶马燕红女竞技体操
洛杉矶张蓉芳/郎平/朱玲/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女排球
洛杉矶周继红女跳水
1988 汉城许艳梅女跳水
1988 汉城楼云男竞技体操
1988 汉城高敏女跳水
1988 汉城陈龙灿/韦晴光男乒乓球
1988 汉城陈静女乒乓球
1992 巴塞罗那陈跃玲女田径
1992 巴塞罗那杨文意女游泳
1992 巴塞罗那庄泳女游泳
1992 巴塞罗那钱红女游泳
1992 巴塞罗那林莉女游泳
1992 巴塞罗那孙淑伟男跳水
1992 巴塞罗那伏明霞女跳水
1992 巴塞罗那高敏女跳水
1992 巴塞罗那李小双男竞技体操
1992 巴塞罗那陆莉女竞技体操
1992 巴塞罗那王涛/吕林男乒乓球
1992 巴塞罗那邓亚萍女乒乓球
1992 巴塞罗那邓亚萍/乔红女乒乓球
1992 巴塞罗那王义夫男射击
1992 巴塞罗那张山(女) 男射击
1992 巴塞罗那庄晓岩女柔道
1996 亚特兰大王军霞女田径
1996 亚特兰大乐靖宜女游泳
1996 亚特兰大熊倪男跳水
1996 亚特兰大伏明霞女跳水
1996 亚特兰大伏明霞女跳水
1996 亚特兰大李小双男竞技体操
1996 亚特兰大刘国梁男乒乓球
1996 亚特兰大孔令辉/刘国梁男乒乓球
1996 亚特兰大邓亚萍女乒乓球
1996 亚特兰大邓亚萍/乔红女乒乓球
1996 亚特兰大葛菲/顾俊女羽毛球
1996 亚特兰大杨凌男射击
1996 亚特兰大李对红女射击
1996 亚特兰灵生男举重
1996 亚特兰大占旭刚男举重
1996 亚特兰大孙福明女柔道
2000 悉尼王丽萍女田径
2000 悉尼田亮男跳水
2000 悉尼熊倪男跳水
2000 悉尼熊倪/肖海亮男跳水
2000 悉尼李娜/桑雪女跳水
2000 悉尼伏明霞女跳水
2000 悉尼/邢傲伟/黄旭/杨威/肖俊峰/郑李辉男竞技体操
2000 悉尼男竞技体操
2000 悉尼刘璇女竞技体操
2000 悉尼孔令辉男乒乓球
2000 悉尼王励勤/阎森男乒乓球
2000 悉尼王楠女乒乓球
2000 悉尼王楠/李菊女乒乓球
2000 悉尼吉新鹏男羽毛球
2000 悉尼龚智超女羽毛球
2000 悉尼葛菲/顾俊女羽毛球
2000 悉尼张军/高崚(女) 混羽毛球
2000 悉尼蔡亚林男射击
2000 悉尼杨凌男射击
2000 悉尼陶璐娜女射击
2000 悉尼占旭刚男举重
2000 悉尼杨霞女举重
2000 悉尼陈晓敏女举重
2000 悉尼林伟宁女举重
2000 悉尼丁美媛女举重
2000 悉尼唐琳女柔道
2000 悉尼袁华女柔道
2000 悉尼陈中女跆拳道
2004 雅典杜丽女射击
2004 雅典王义夫男射击
2004 雅典郭晶晶/吴敏霞女跳水
2004 雅典田亮/杨景辉男跳水
2004 雅典冼东妹女柔道
2004 雅典朱启南男射击
2004 雅典陈艳青女举重
2004 雅典罗雪娟女游泳
2004 雅典石智勇男举重
2004 雅典劳丽诗/李婷女跳水
2004 雅典张国政男举重
2004 雅典张宁女羽毛球
2004 雅典刘春红女举重
2004 雅典张军/高凌混羽毛球
2004 雅典王楠/张怡宁女乒乓球
2004 雅典马琳/陈杞男乒乓球
2004 雅典杨维/张洁雯女羽毛球
2004 雅典唐功红女举重
2004 雅典贾占波男射击
2004 雅典张怡宁女乒乓球
2004 雅典李婷/孙甜甜女网球
2004 雅典腾海滨男竞技体操
2004 雅典王旭女摔跤
2004 雅典彭勃男跳水
2004 雅典郭晶晶女跳水
2004 雅典刘翔男田径
2004 雅典邢慧娜女田径
2004 雅典孟关良/杨文军男皮划艇
2004 雅典罗薇女跆拳道
2004 雅典胡佳男跳水
2004 雅典杨昊/王丽娜/赵蕊蕊/刘亚男/冯坤/宋妮娜/周苏红/李珊/张越红/张萍/张娜/陈静女排球
2004 雅典陈中女跆拳道
2008 北京陈燮霞女举重
2008 北京庞伟男射击
2008 北京郭文珺女射击
2008 北京郭晶晶/吴敏霞女跳水
2008 北京冼东妹女柔道
2008 北京龙清泉男举重
2008 北京林跃/火亮男跳水
2008 北京陈艳青女举重
2008 北京张湘祥男举重
2008 北京杨威//陈一冰/肖钦/邹凯/黄旭男竞技体操
2008 北京王鑫/陈若琳女跳水
2008 北京仲满男击剑
2008 北京廖辉男举重
2008 北京江钰源/何可欣/杨伊琳/李珊珊/程菲/邓琳琳女竞技体操
2008 北京陈颖女射击
2008 北京王峰/秦凯男跳水
2008 北京刘春红女举重
2008 北京刘子歌女游泳
2008 北京杜丽女射击
2008 北京杨威男竞技体操
2008 北京张娟娟女射箭
2008 北京杨秀丽女柔道
2008 北京曹磊女举重
2008 北京佟文女柔道
2008 北京陆永男举重
2008 北京杜婧/于洋女羽毛球
2008 北京张宁女羽毛球
2008 北京邱健男射击
2008 北京唐宾/奚爱华/金紫薇/张杨杨女赛艇
2008 北京王娇女摔跤
2008 北京邹凯男竞技体操
2008 北京肖钦男竞技体操
2008 北京郭跃/张怡宁/王楠女乒乓球
2008 北京林丹男羽毛球
2008 北京郭晶晶女跳水
2008 北京陈一冰男竞技体操
2008 北京何可欣女竞技体操
2008 北京何雯娜女蹦床
2008 北京马琳/王皓/王励勤男乒乓球
2008 北京男竞技体操
2008 北京邹凯男竞技体操
2008 北京陆春龙男蹦床
2008 北京何冲男跳水
2008 北京殷剑女帆船
2008 北京吴静钰女跆拳道
2008 北京陈若琳女跳水
2008 北京张怡宁女乒乓球
2008 北京孟关良/杨文军男皮划艇
2008 北京马琳男乒乓球
2008 北京邹市明男拳击
2008 北京张小平男拳击
2012 伦敦易思玲女射击
2012 伦敦王明娟女举重
2012 伦敦孙杨男游泳
2012 伦敦叶诗文女游泳
2012 伦敦郭文珺女射击
2012 伦敦吴敏霞/何姿女跳水
2012 伦敦曹缘张雁全男跳水
2012 伦敦李雪英女举重
2012 伦敦陈一冰/张成龙/冯喆/邹凯/郭伟阳男体操
2012 伦敦陈若琳/汪皓女跳水
2012 伦敦雷声男击剑
2012 伦敦叶诗文女游泳
2012 伦敦林清峰男举重
2012 伦敦秦凯/罗玉通男跳水
2012 伦敦李晓霞女乒乓球
2012 伦敦吕小军男举重
2012 伦敦焦刘洋女游泳
2012 伦敦张继科男乒乓球
2012 伦敦董栋男蹦床
2012 伦敦张楠/赵芸蕾混羽毛球
2012 伦敦李雪芮女羽毛球
2012 伦敦赵芸蕾/田卿女羽毛球
2012 伦敦陈定男田径
2012 伦敦孙杨男游泳
2012 伦敦李娜/骆晓娟/孙玉洁/许安琪女击剑
2012 伦敦林丹男羽毛球
2012 伦敦邹凯男体操
2012 伦敦蔡赟/傅海峰男羽毛球
2012 伦敦周璐璐女举重
2012 伦敦吴敏霞女跳水
2012 伦敦徐莉佳女帆船
2012 伦敦冯喆男体操
2012 伦敦邓琳琳女体操
2012 伦敦丁宁/郭跃/李晓霞女乒乓球
2012 伦敦马龙/王皓/张继科男乒乓球
2012 伦敦吴静钰女跆拳道
2012 伦敦陈若琳女跳水
2012 伦敦邹市明男拳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