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比赛中应如何破解二三联防?
2.打篮球时怎样面对联防的队伍?
3.篮球比赛中,联防最好的破解方法是?
篮球比赛中应如何破解二三联防?
首先, 按照常理来说, 要破二三联防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传球+突破+投3分+前场篮板. 基本上就是传切和突分. 还有就是挡拆. 可是我们队没有很好的中锋, 身高也不够, 意识还可以. 这一点比较让我头疼. 所以就形成我在顶弧分球到两边45度角, 然后有机会就投3分和冲抢篮板(我们的外线投手还不错, 能突能分). 但是如果对方卡位好的话, 很难拿到前场篮板. 所以就完成了一次进攻.
第二, 我们的中锋喜欢在禁区右侧单打或者策应(他只会这些), 不喜欢上来给前锋和后卫做挡拆, 所以光靠前锋死突收效有限, 这样就经常形成4个人看一个人打, 大家也不跑动, 既不能打乱对方阵脚, 也容易造成失误.
防守时常用的是半场盯人, 因为有些人对于联防的站位和各自的防守区域还不明确, 所以我们在防守上花的力气太大, 我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些战术不系统化的球队, 我们根本就不需要用盯人, 那样就可以节省更多的体力放在进攻上.
打篮球时怎样面对联防的队伍?
联防主要限制突破,但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漏洞 就是两个底角三分的位置,可以突破分给等在底角的队友。如常见的23联防 突破的时候,底线左右两人肯定会收缩这时突破的人分球给底线埋伏的队友,就有空位三分的机会。
首先,破联防的方法得根据对手打的是什么样的联防。
其次,想通过战术破联防,得有很好的战术执行能力,说白了,就是你会跑战术,如果一些基本的进攻战术,传切,掩护,这些做不出来,也就做不到用战术来破联防了。
第三,还得看他们是真正的联防,还是形似联防的区域防守,一个真正的联防是靠积极的滑动,来造成区域多防少的。
如果只是这种业余的,形似二三联防的区域防守就好破的多了,这种防守罚球线位置,两侧的底角,都是弱点。
只要中锋站罚球线,由一侧45度位置空球,两个底角的球员做一个溜底线,或者两个人一起溜底线,做一个单挡掩护,这时候罚球线位置的中锋,两侧底角的球员,包括远端的另一个后卫就都有可能出现空挡了。
篮球比赛中,联防最好的破解方法是?
1,解读变化多端的防守方式--联防: 联防,顾名思义,乃联合防守之意。它分站位联防和对位联防,如果与盯人结合,还可以变化成混防(混合防守),联防与盯人的最大不同,就是盯人以防人为最终目的,而联防则以防球为最终目的。 对位联防则以固定人员固定防守一定区域的方式进行防守,不容易读解而且变化多端,可随时变成盯人和站位联防,但因为对球队默契和个人能力要求太高,而且攻击性稍弱,对于打快节奏的比赛不利,而较少被强调个人能力和快节奏的NBA教练使用,即使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也很少有人长时间地使用对位联防。 站位联防,对于应用范围的不同,又分为2-1-2、3-2、2-3、1-2-2等常规站位法,甚至在去年总决赛中,SPURS还使用过比较少见的2-2-1联防,都是根据对方的攻击优势和自己的人员配置类型而作出的各种调动而已。 在国际篮联中,如果为了巩固篮板发动长传,一般用2-1-2联防,但其篮底和两侧还有弧顶三分处是其防守盲区,进攻可以根据1-3-1落位通过传球进行破解。 2-3联防是从最基本的2-1-2联防变形而来,优点和2-1-2类似,都以巩固篮板和保护篮下为目的,并加强了对对方溜底线的防范,外线盲区和2-1-2类似,但如果篮下中锋上提过慢的话,有可能被对方从45度插入的前锋在罚球线和小禁区的盲区里作威作福。 3-2联防则一般用来对付对方的外线投手群,因为它对上区(不好意思引用了非法防守下的术语)无论弧顶、45度的三分都可以进行压迫力很强的防范,而它的扩大范围的防守,对抢断传球发动快攻也十分有利;但两侧及底线的三分以及罚球线以下小禁区以上的地区都是其防范盲点。 当今NBA最流行的联防方式,乃是当的1-2-2联防以及其衍生出来的几个变种。为何1-2-2联防成为教练的新宠和压箱宝呢?这要从它的几个优点谈起: 1。由于NBA在取消非法防守后,为减少突破难度(理论上),而设定了防守三秒违例的法则,法则规定,如果内线球员没有自己的固定防守对象,在三秒区内停留不能超过三秒;另外规定,“非固定防守对象”的定义为,与防守球员离开超过一臂距离的内线球员,则为“非固定防守对象”。 因此,有此规定,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国际规则下大行其道的3-2和2-1-2联防为什么在NBA乏人问津了,那个站桩式的中锋,估计会在整场中因为将精力集中于如何避免防守三秒而导致休克。 2。在NBA这个过去强调个人单打和得分能力的联盟中,不单是内线,很多外线球员也有一定的低位背框单打能力,因此除了射手成群的球队如KINGS、MAVERICKS或者是没有多少单打能力的球队以外,一般在进攻中都用1-2-2进攻落位,而1-2-2联防则刚好在这个阵型中,将联防对对位球员的夹击施展到极致,而让那些过去习惯了背框打的球员如SHAQ、DUNCAN、PIERCE、T MAC等人感到有力没处使。 3。1-2-2联防在进攻方读解时,因为阵型看上去很像盯人,因此当PG还没有醒悟过来,而让攻击手在底线交叉掩护,或者在45度POSE UP时,24秒的进攻时间已经用去不少,而当他们拿球后才发现这是联防,已经大限已到,再想重新布置进攻站位破解联防,进攻时间已经剩下几秒,于是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仓促出手,这也是联防导致得分和命中率下降以及失误增多的原因。对于国际篮联的30秒出手,应付联防反而是绰绰有余。 4。1-2-2联防乃3-2联防变形而来,既对外线进行一定的压迫,对45度下球进行阻挠,也相应地收缩了罚球线以下小禁区以上的盲点的防范,保持了抢断球的特点,也对AI和HOUSTON等人习惯的空切掩护中距离进行了防守,是对目前的NBA来说,最四平八稳的防守阵式 5。1-2-2联防可随时变形成四联防一盯人的DIAMOND-ONE(禁区菱形站位)和BOX-ONE的阵式(禁区四方站位),而让进攻方在读解中陷入极度的判断混乱当中,不能执行好自己的既定战术 当然,1-2-2联防也非全无缺点,任何一种联防,都有自己的防守盲区,怎样通过站位方式破解联防,相信通过磨合以后的其他NBA球队可以进一步掌握,而不是象现在那样一遇到联防就任人宰割。 而任何使用联防的球队,在联防的类型选择中,对单个球员的站位选择都必须以他的个人能力和类型是否适合这种联防作判断标准,比如森林狼队,在拥有快速一定能力和肌力的MADSON站内线时的效果,就堪比CANDYMAN这个虽然有贵价合同和高大身材,但移动相对缓慢的中锋在防守上的效果来得好,而1-2-2联防中站罚球线两端的那两个后卫,如果能够有高大迅速的摇摆人比如T MAC和KOBE等人执行,效果会加数倍。 由于NBA的三分线比国际篮联更远,因此NBA的联防防区也相对加大许多,联防的效果相对来说要打一些折扣.联防只是比赛中的一种可以加以利用的方式方式,而并非最终获胜之道。对教练和球员来说,轻视联防和迷信联防都同样危险。 你可以到包卜篮球论坛上看看啊
满意请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