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停摆让赞助商却步,361°逆势签约杭州亚运会-杭州亚运会接盘侠

tamoadmin

1.投资杭州的房子好一些还是投资杭州周边的县市更好?

2.投资杭州房子和杭州周边区市的房子有什么区别?

3.投资杭州市房子和投资周边城市有什么差别?

4.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试述你的观点和看法。范文有哪些

5.亚运会为什么没人申办

投资杭州的房子好一些还是投资杭州周边的县市更好?

赛事停摆让赞助商却步,361°逆势签约杭州亚运会-杭州亚运会接盘侠

投资立场上的杭州和沿杭房产分析:

如果您考虑投资,我建议您考虑杭州,沿杭州(比如富阳,临安,绍兴,湖州等)周边的房市不稳定,抗跌性太差,有价无市,投资风险大。给您几个理由吧。

1.抗跌性:首先说,临安,绍兴等地的房子会不会涨价,目前看来是会的,借助G20和亚运会的推动,整个杭州都在涨,加上轻轨的规划,导致环杭州的区县和城市房价也上涨,临安、富阳、海宁、绍兴等房价无一不是受杭州影响,包括嘉兴房子上涨,也不过是因为它近上海。但相比之下,杭州的房子更抗跌,不会因一两个政策变动或者市场调整而剧烈降价。例如,去年的北京930政策是调整北京住宅首付的,意外的结果竟然是沿京房子降了,尤其是河北北三县,与此同时10月北京住宅均价环比上涨4%。所以抗跌性,一定是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区县的,到时候想要出手,区县的基本是没有交易市场的。

2.?供需关系:富阳或邻杭州市的房子存量巨大,动辄一个楼盘几百上千户,而当地人大都拥有自己的房子,大部分的购买量来自于外地的投资客,这种“投资”,其实只能算投机,真正的投资是在产品到达价值之前买入,到达价值了卖出,而邻杭房子因为供需关系不匹配,现在的价格已经超过本身房子的价值,风险比较大,同时存量大也会影响市场活跃度,光新房就很难消化。那在当地人都有房、新房供应量也充足的情况下,出售二手房只能折价出售,而且还不一定卖的出去。如果是出租,租给谁?当地人有房,外地人才流入包括大学生、年轻情侣、中青年不会考虑去富阳、临安,只会在杭州城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出租市场并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下,租金水平和回报率当然也不高。

而杭州目前有2000家创业公司,集聚了大量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大量有买房和租房需求的年轻客群,同时,49.5%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杭州,回周边二三线城市的很少,杭州目前常住人口900多万,每年还以17-20万的增速增长,早在16年,杭州凭借4.10%的人口年增长率,成为全球第八个人口增速最快的城市,长期来看,杭州土地的供给远远人口对房子的需求的,供求,所以邻杭州很多城市会出现有价无市,无人接盘的情况,但是杭州不会,而且杭州租金很高,仅以滨江50平米的酒店公寓为例,每月能达到6000-7000的租金,而富阳和海宁等地90平米的三居住宅租金大都在2000左右。

3.配套: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浙江省最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杭州纳入富阳、临安,其实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城市人口,跻身新一线,另一方面不排除是为了在未来向周边输送人口,缓解城区压力。但是这种例子之前不是没有,日本东京之前人口1000万的时候,觉得城区压力大,于是开始修建地铁,结果建完之后,人口从1000万涨到3000万,反而出现了人口大量涌入的情况,其实这是交通通达之后,周边县市人群追最优的结果。

买房买的不是房子,而是房子周边的稀有的,并且越稀有,房子的保值性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杭州90年代的老破小,连电梯和基本的物业都没有,但是仅仅凭借安吉路小区,学军中学的学区优势能卖到6万,甚至更高的单价,但是富阳最好的欧式花园洋房的单价也不足2万的原因。不是所有的洼地都会涨起来,随着房子的折旧越来越高,产权年限越来越短,房子本身的价值越来越低,如果房子所在的区域连规划和配套都没有,也没有稳定的产业人口和高薪的租客,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投资杭州房子和杭州周边区市的房子有什么区别?

投资立场上的杭州和沿杭房产分析:

如果您考虑投资,我建议您考虑杭州,沿杭州(比如富阳,临安,绍兴,湖州等)周边的房市不稳定,抗跌性太差,有价无市,投资风险大。给您几个理由吧。

1.抗跌性:首先说,临安,绍兴等地的房子会不会涨价,目前看来是会的,借助G20和亚运会的推动,整个杭州都在涨,加上轻轨的规划,导致环杭州的区县和城市房价也上涨,临安、富阳、海宁、绍兴等房价无一不是受杭州影响,包括嘉兴房子上涨,也不过是因为它近上海。但相比之下,杭州的房子更抗跌,不会因一两个政策变动或者市场调整而剧烈降价。例如,去年的北京930政策是调整北京住宅首付的,意外的结果竟然是沿京房子降了,尤其是河北北三县,与此同时10月北京住宅均价环比上涨4%。所以抗跌性,一定是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区县的,到时候想要出手,区县的基本是没有交易市场的。

2.?供需关系:富阳或邻杭州市的房子存量巨大,动辄一个楼盘几百上千户,而当地人大都拥有自己的房子,大部分的购买量来自于外地的投资客,这种“投资”,其实只能算投机,真正的投资是在产品到达价值之前买入,到达价值了卖出,而邻杭房子因为供需关系不匹配,现在的价格已经超过本身房子的价值,风险比较大,同时存量大也会影响市场活跃度,光新房就很难消化。那在当地人都有房、新房供应量也充足的情况下,出售二手房只能折价出售,而且还不一定卖的出去。如果是出租,租给谁?当地人有房,外地人才流入包括大学生、年轻情侣、中青年不会考虑去富阳、临安,只会在杭州城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出租市场并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下,租金水平和回报率当然也不高。

而杭州目前有2000家创业公司,集聚了大量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大量有买房和租房需求的年轻客群,同时,49.5%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杭州,回周边二三线城市的很少,杭州目前常住人口900多万,每年还以17-20万的增速增长,早在16年,杭州凭借4.10%的人口年增长率,成为全球第八个人口增速最快的城市,长期来看,杭州土地的供给远远人口对房子的需求的,供求,所以邻杭州很多城市会出现有价无市,无人接盘的情况,但是杭州不会,而且杭州租金很高,仅以滨江50平米的酒店公寓为例,每月能达到6000-7000的租金,而富阳和海宁等地90平米的三居住宅租金大都在2000左右。

3.配套: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浙江省最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杭州纳入富阳、临安,其实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城市人口,跻身新一线,另一方面不排除是为了在未来向周边输送人口,缓解城区压力。但是这种例子之前不是没有,日本东京之前人口1000万的时候,觉得城区压力大,于是开始修建地铁,结果建完之后,人口从1000万涨到3000万,反而出现了人口大量涌入的情况,其实这是交通通达之后,周边县市人群追最优的结果。

买房买的不是房子,而是房子周边的稀有的,并且越稀有,房子的保值性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杭州90年代的老破小,连电梯和基本的物业都没有,但是仅仅凭借安吉路小区,学军中学的学区优势能卖到6万,甚至更高的单价,但是富阳最好的欧式花园洋房的单价也不足2万的原因。不是所有的洼地都会涨起来,随着房子的折旧越来越高,产权年限越来越短,房子本身的价值越来越低,如果房子所在的区域连规划和配套都没有,也没有稳定的产业人口和高薪的租客,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投资杭州市房子和投资周边城市有什么差别?

投资立场上的杭州和沿杭房产分析:

如果您考虑投资,我建议您考虑杭州,沿杭州(比如富阳,临安,绍兴,湖州等)周边的房市不稳定,抗跌性太差,有价无市,投资风险大。给您几个理由吧。

1.抗跌性:首先说,临安,绍兴等地的房子会不会涨价,目前看来是会的,借助G20和亚运会的推动,整个杭州都在涨,加上轻轨的规划,导致环杭州的区县和城市房价也上涨,临安、富阳、海宁、绍兴等房价无一不是受杭州影响,包括嘉兴房子上涨,也不过是因为它近上海。但相比之下,杭州的房子更抗跌,不会因一两个政策变动或者市场调整而剧烈降价。例如,去年的北京930政策是调整北京住宅首付的,意外的结果竟然是沿京房子降了,尤其是河北北三县,与此同时10月北京住宅均价环比上涨4%。所以抗跌性,一定是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区县的,到时候想要出手,区县的基本是没有交易市场的。

2.?供需关系:富阳或邻杭州市的房子存量巨大,动辄一个楼盘几百上千户,而当地人大都拥有自己的房子,大部分的购买量来自于外地的投资客,这种“投资”,其实只能算投机,真正的投资是在产品到达价值之前买入,到达价值了卖出,而邻杭房子因为供需关系不匹配,现在的价格已经超过本身房子的价值,风险比较大,同时存量大也会影响市场活跃度,光新房就很难消化。那在当地人都有房、新房供应量也充足的情况下,出售二手房只能折价出售,而且还不一定卖的出去。如果是出租,租给谁?当地人有房,外地人才流入包括大学生、年轻情侣、中青年不会考虑去富阳、临安,只会在杭州城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出租市场并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下,租金水平和回报率当然也不高。

而杭州目前有2000家创业公司,集聚了大量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大量有买房和租房需求的年轻客群,同时,49.5%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杭州,回周边二三线城市的很少,杭州目前常住人口900多万,每年还以17-20万的增速增长,早在16年,杭州凭借4.10%的人口年增长率,成为全球第八个人口增速最快的城市,长期来看,杭州土地的供给远远人口对房子的需求的,供求,所以邻杭州很多城市会出现有价无市,无人接盘的情况,但是杭州不会,而且杭州租金很高,仅以滨江50平米的酒店公寓为例,每月能达到6000-7000的租金,而富阳和海宁等地90平米的三居住宅租金大都在2000左右。

3.配套: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浙江省最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杭州纳入富阳、临安,其实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城市人口,跻身新一线,另一方面不排除是为了在未来向周边输送人口,缓解城区压力。但是这种例子之前不是没有,日本东京之前人口1000万的时候,觉得城区压力大,于是开始修建地铁,结果建完之后,人口从1000万涨到3000万,反而出现了人口大量涌入的情况,其实这是交通通达之后,周边县市人群追最优的结果。

买房买的不是房子,而是房子周边的稀有的,并且越稀有,房子的保值性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杭州90年代的老破小,连电梯和基本的物业都没有,但是仅仅凭借安吉路小区,学军中学的学区优势能卖到6万,甚至更高的单价,但是富阳最好的欧式花园洋房的单价也不足2万的原因。不是所有的洼地都会涨起来,随着房子的折旧越来越高,产权年限越来越短,房子本身的价值越来越低,如果房子所在的区域连规划和配套都没有,也没有稳定的产业人口和高薪的租客,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试述你的观点和看法。范文有哪些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今年是中国经济L型继续探底之年。据我多年观察,每年天涯及百度上均有各种关于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论调,年年都说今年经济怎么困难,大部分是杞人忧天,大家就当新闻,看看也就算了。这里我举个例子,实际上多年前就有一些悲观的朋友担心经济崩溃,执意要把手中的人民币换成美元,并汇进外资银行或者干脆换成美钞存在保险柜。事实证明这些人都错过了大牛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的房子及人民币大幅升值,其中人民币自05年汇改以来经历了将近十年的牛市,有效汇率上涨了50%左右,而全国房地产价格从2003年至今更是上涨了10倍。后来我私底下问这些朋友:你们可以看空中国经济,但为什么要把外币汇到外资银行或者换成现金?他们的答案居然是担心国家强制结汇。对此我只想说:不要放弃治疗,药不能停。话说回来,今年经济困不困难?今年很困难,而且是真困难。你看看,许多城市地产项目大片闲置的,开发商不敢动工,因为动工就是死,但不动就是等死。已开发的房子库存有多少?实体经济也哀鸿遍野,许多工业园企业关门歇业。一些一线富豪家族一夜归零。就连理发店,零售市场这样的快速消费市场都比往年生意差了许多。

为了搞清楚经济始末,我想从规律说起,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而经济本身是有周期规律的。我有一个室友,研究生期间不务正业,根据什么博弈论居然研究了什么万象归宗理论,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读中毒太深的结果。偏题太多了,为什么这里说到他的万象归宗理论呢,字面意思就是一切事务的发展都是个轮回。因此我这里要说说中国经济这轮周期的始点,以及周期的终点会去向哪里?

回顾这轮房屋牛市,可以追溯到2003年8月份,院明确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明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之后的两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于是从2005年开始调控,相继出台了国八条和新国八条,之后是n次升息升准,提高首付比率,国六条,征收二手房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提高准备金等,终于房屋价格控制初见成效。但2008年次贷危机后,政策调控戛然而止,2008年9月15日,央行宣布“双率”齐降。2008年10月12日,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支持房地产,如首次购买住房和改善性普通住房提供利率7折优惠,最低首付下调为20%。房地产又迎来一次暴涨。之后几年又迎来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终于在2014年调控取得效果,而当前国家再次出手救市,但这次恐怕是最后一次。可以说近十年来挣钱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买房-买房-房屋升值-重评估再-继续买房,这种加杠杆的买房策略使很多人暴富。当然还有一些高手,他们通过类似炒购房期货牟利,比如说甲与开发商签订了100万元的购房合同,并付了开发商两万元定金,但如果甲和开发商和房管局关系好的话,他可以迟迟不交首付款并办理按揭,一定时间后房屋价格上涨到120万元,甲决定出售给乙,并找到开发和房管部门修改合同备案,将购房人一栏的名字直接改为乙,乙需要支付甲20万元,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开发商98万元(扣除甲已经支付的两万定金)即可。于是甲只用两万元的投入获得了20万的收益。

可怜的老百姓一直幻想调控会使房价回调,但是越调控房价越是上涨,老百姓如果相信调控,结局会很悲剧,房子越等越买不起,原来的全款,到现在可能只够付个首付。终于经过多年的洗礼,再也没有人相信房价会下跌,什么房屋租售比,房价收入比,这些指标都是浮云,大家都相信买到即挣到,买到必升值!即使有少部分人知道房地产有泡沫,但他们更坚信泡沫是铁做的。于是结婚变成一件非常奢侈的体验,如果一个男人要结婚,他必须乖乖去买房,如果买不起房,最难搞定的是丈母娘,而这仅仅是第一关,哪怕你搞定了丈母娘,还有老丈人呢,还有姑姑婶婶一大帮人给你指手画脚。不买房结婚实实在在被认为是耍流氓,你需要搞定的人太多,不止丈母娘一个。

有位经济学家说,成功的投资人很不合群,当音乐响起时大家起身跳舞,他却独自躲在角落里默默地喝着闷酒,当音乐停止时,大家都在抢椅子,他却翩翩起舞。也有人说,泡沫膨胀时才是最好的盈利期。我认为都是有道理的,关键看你如何把握这个度,折中地处理这个问题,你当然可以拥抱泡沫,但绝不能刀口舔血。而现在2016年,你已经拥抱了泡沫这么多年,现在就是刀口舔血的时间,我必须提醒各位,音乐已经接近尾声,请从容地安排hy edding,守住你的票子,留下一套房子,揣紧核心的铺子,带上你的孩子,抱紧你的娘子,享受人生的乐子,让别人去抢最后的栗子吧。也许房地产未来还有一定的盈利,也许你可能会有一些意犹未尽,但这种钱还是给别人挣为好,记住永远不要羡慕赌徒赢了钱。

近十年房地产上涨的逻辑,这里仅罗列三个观点,一是热钱推动说,二是土地财政说,三是货币通胀说。

目前这三个因素基本全部熄火。首先谈谈热钱推动,华尔街有句名言money never sleep,资本是逐利的,随着前些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的资产不断升值,闻到血腥味的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进一步推升了国内房价。网上有个段子,说一美国人到中国旅游,用20万美元换了134万人民币,100万买一单身公寓,34万吃喝玩乐一年。第二年要回去时房子涨了卖了200万,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1:6.2,200万人民币换回32万美元。美国人白玩一年还倒挣12万美元,非常高兴地回家了。但2015年美元强势回归,人民币对美元快速贬值,资本加速外逃,据央行网站消息,2015年12月外汇储备33303.62亿美元,较上月下降1000亿美元。事实表明国际资本对中国投资已经不像原来那么有兴趣。李嘉诚密集出售了中国的商业物业,还有谁愿意做接盘侠?

再说说土地财政说,可以说目前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都是靠卖地,但是显然他们心急了一点,房地产已经严重过剩。据观察经营房地产并不比养猪高明多少,大家应该知道有个猪周期,循环一般是:猪价下跌-养猪户减少-猪肉供给减少-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增多-猪肉供给过剩。如果把猪肉改成房子,养猪户改成开发商上述周期同样成立。现在属于房地产过剩阶段,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家应该有个预期和判断。2015年在多次会议中强调去库存化是房地产市场的当务之急。房子现在有多过剩呢,以我市为例,据简单地抽样统计本市每个家庭约有两套商品住房,但仅信江新区未出售的房子又可以够旧城区每户家庭再买一套,你说房子多不多?再看看全国的数据,如果包括已批的和在建的有140亿平方米,即使按照最好的销售年2013年,目前的库存量包含已批未建的需要十年才能消化。现在已经看到某些城市炸掉一些烂尾楼盘,许多人开始骂娘,一边是百姓买不起房,一边是的严重浪费。对此我想说:还记得中学政治课本上把牛奶倒进沟里的故事吗?这叫生产过剩,大家要接受并习惯这种现象。也猛然意识到,老百姓的房子保有量已经非常高了,光靠卖土地是不可持续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于是当机立断地出台了不动产登记和房地产税等,未来再也不需要靠卖地维持生计,税务部门要按人头现有住房面积计算,面积越大的缴税越多,财政照样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最后说说货币通胀,货币通胀这个东西非常厉害,中国超发货币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你相信统计局的数据,并把钱存进银行你可能要悲剧了,每年官方公布的CPI数字都很低,近十年最高的年份不到4%,一般认为5%以内都不属于恶性通胀。但实际上据观察,每5年中国的物价就上涨了一倍!中国长期在负利率环境下运转,如果把钱存进银行,财富非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因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穷人存钱,越存越穷;富人,越贷越富。国际上那些大亨负债率一般不超过20%,而中国却是多多益善,只能说现在这种状态是不正常的,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把资产投进了房地产,并进一步推高了房价。时至今日,物价指数这玩意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一个北京的老太太可能凭其一套破四合院坐拥千万资产,你说大米、猪肉、蔬菜即使涨个一倍对她有何意义?一般情况下一线城市的老百姓普遍蛮有钱了,如果卖掉一套房子,仅仅是吃是花不完的,但如果再买套房子估计也是蛮困难的,对于老百姓而言房子的月供已经是最大的消费,只要房价不涨,生活成本就不会涨,神马cpi一篮子价格指数都是浮云。现在继续买房可能会供房一辈子,卖掉一套房子你会一辈子轻松,你会选哪个?说到这里很多人要骂人了,你这不是败家吗?我打个比方,如果你在6000点卖出公司股份,还有谁敢指责你,你看看那些大股东哪个不在减持呢,他们是败家业吗?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下,上述建议是对于有多套住房的人群而说的,我身边的富豪都在抛,今天你抛了没有?另外,上述建议也是针对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人群的。如果你的房子在北上广深,如果你的房子是二三线核心区域的房子,目前来看还是安全的。无论你在哪个城市,如果一套房子都没有,请择时考虑买一套房子,毕竟房价已经下跌了不少,另外许多地方还有配套补贴政策和落户政策,你要充分利用公积金,利率是非常优惠的,一辈子只能使用两次必须珍惜,要尽可能降低首付比率,另外要测算好,使月供与公积金缴款匹配,现在的政策允许每月取出公积金支付月供,你要做到每月不需要额外支出,而且每月尽量把缴纳的公积金花完。选房方面首先我建议你购买已经装修好的房子,这样相当于装修款也可通过公积金出来,下一步无需再筹钱装修。尽量选装修大众化些的,清爽实用的,比如万科的带装修的房子,质量非常好,适合首次置业。二建议购买成熟地段的房子,这里生活方便,相对保值增值,作为自住房,新城区我是不太建议的,房子最好离父母近一点,现在年轻人都要忙事业,父母可以帮忙照顾小孩。三建议购买学区房地铁房,这是锦上添花的事,如果买不到就算了,不必刻意追求,未来教育平均化应该是大趋势。四建议购买大品牌楼盘,这些楼盘价格贵一点,物业费高一点,但是生活舒心太多,如果你不在乎物业环境,可忽略此条。五买房要选对时机,如果你买一手房,选择在淡季比较好,比如说过年之后的几个月,虽然类似十一这样的期间,促销活动和营销宣传多,但价格并不实惠,卖东西是这样的,买的人多了价格就跌不下来,客流小了价格自然实惠。如果你买的是二手房建议选在春节前买,很多老板房子多,年前急需要钱结账或者进货,很有可能被你淘到实惠的房子,另外多关注一些银行拍卖信息,可能会有意外收获。六房子这个东西真不是东西,不能着急,要相信房子没什么好牛气的,它绝对不能买到姐的自由。

既然孤注一掷地投资房地产已经不是个好办法,那么该如何管理你的财富呢?现在很多人认为2016年存在资产配置荒的问题,这里我想为大家提示复利的概念,前几年许多朋友把钱借出去,少于两分的利息都不好意思对别人说。如果现在大家依然带着这种预期去找资产,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一分息的回报已经很高了,很多人以为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巨大的资金基础和高额的盈利回报,但其实并非如此。搞怪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设你现在有100万元,每年按12%复利增长,10年后为311万元,20年后为965万元,30年后为2996万元。你可以对比一下,你未来三十年工资总收入有多少?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告诉大家,大家一定要降低资本回报的预期,前几年的回报是短暂不可持续的。目前银行房屋利率约5%左右,现在一些中小银行理财产品也能达到这个水平,比如南京银行的珠联璧合系列有5.1%左右的收益。实际上5%左右的收益率在目前这个时段也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一般工薪阶层,2016年还是以稳定过冬为前提,主线还是休息。我建议大家把资产做如下配置,40%做银行理财产品,记住要买非保本型的,收益在5%左右,保本与非保本风险差不多,只是银行操作手段不一样。20%购买债券型基金,记住要买纯债型的,混合型和可转债型都别买,很多人看到2015年股市暴跌,2016年的熔断,但很少人注意到2015年很多债券基金收益率达到15%,理论上债券和股市及利率水平呈负相关,目前股市不景气,利率还有下降的预期,至少2016年上半年债市还处在牛市。20%投资p2p龙头,一定要是龙头企业,比如陆金所、恒大金服,收益也有7%左右。另外留10%左右放在余额宝、投资股市或者换成美元,2016年人民币贬值预期在5%左右,招商银行美元理财有2%左右的收益,整体回报率在8%左右。最后留一点钱抄底,如果发现有回报率比较好的商铺和房子是可以入手的,比如说杭州亚运会及G20概念下滨江板块。这样配置下来整体资产回报率应在8%左右,远远跑赢通胀,也跑赢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幅。2016年中国经济有多台大戏,剧情怎么样?我们边看边说。

亚运会为什么没人申办

杭州成功获得亚运会举办权,自然可喜可贺。不过鉴于只有杭州一个城市申办,某种程度上,与其感谢亚运会给了中国机会,倒不如说中国拯救了亚运会。

这并非在故意危言耸听,不信可以去问问前任。2019年亚运会举办权,本来属于越南河内。就在去年,越南反悔了,以自己家太穷为理由弃办。越南一甩锅,亚奥理事会也有些急眼,只能满亚洲寻找接盘侠。最后是印尼雅加达够仗义,表示实在没人,那就我来吧。

说到这,还有个插曲。为了避开足球世界杯的风头,亚运会决定,从双数年改至单数年举办,这正是越南亚运会为什么会在2019年举办的缘故。可印尼提出,届时他们国家将进行总统大选,要接盘的前提,是亚运会必须改回到2018年。亚奥理事会一合计,算了,你说咋样就咋样。

考虑到2022年的年头,中国还会举办冬奥会,万一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呢?所以也不排除杭州提申请,再把亚运会改到2023年办的可能。

说一千道一万,亚运会早已不是香饽饽了,近几年来的地位,尤其有些尴尬。越南为何弃办?归根结底,不过是对它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提升其国际形象缺乏信心。

当亚运会不再具备天然聚宝盆属性,相信我们之中,也会有不少人心存疑虑。所以这种时候,杭州方面不仅得打动评委,保证亚运会将如何令他们满意,也需要向民众解惑——办亚运会能给城市带来些什么,要付出多少成本,比越南有底气的地方具体在哪儿。

只有这样,亚运会才有可能办得更好,令更多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