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默契球的比赛没必要看-04欧洲杯默契球

tamoadmin

1.欧洲杯小组赛收官战:角逐4场比赛的8支球队,3队打平可晋级16强

2.平胸而论,欧冠欧联世界杯欧洲杯这样的比赛到底有没有被操纵

3.小组赛怎么同时踢

4.「观察」踢默契球故意放水?欧洲杯上的阴谋论如何被粉碎?

5.欧洲杯 为啥昨天称2:2为西班牙和克罗地亚之间的默契球对于意大利而言

欧洲杯小组赛收官战:角逐4场比赛的8支球队,3队打平可晋级16强

欧洲杯默契球的比赛没必要看-04欧洲杯默契球

欧洲杯小组赛终于迎来了尾声,最后两个小组的4场比赛结束后,16强的全部席位也都会水落石出。其实,随着此前的B组和C组的比赛结束后,16强的悬念就已经揭晓得差不多了,所剩的最大悬念,不过是各组排名,以及淘汰赛对阵情况。比较巧的是,排名变数最多的两个小组,正好都来自于最后这个比赛日的8支球队,可以说,一个进球,就可能改变整个小组,乃至整个欧洲杯的最终格局。

实话实说,这4场比赛的可能性分支结果实在太多,洋洋这短短的一篇文字,很难说得详尽,因此,还是用最简单的,也是咱们球迷最常见的一句话,打平就能出线,作为切入点,跟大家简单聊聊。那么,这8支球队中,已经确定出线的有瑞典和法国,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拿到了4分,因为B组和C组的小组第三都只有3分,所以拿到4分的球队,肯定已经进入16强了。如果有人非要刨根问底,说为什么瑞典和法国这两家4分球队不会垫底,请恕洋洋无力解答。

总之,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三支已经拿到3分的球队,也可以很确定地说,打平就会晋级,其中包括E组的斯洛伐克,以及F组的德国和葡萄牙,相比之下,目前只有2分的西班牙,反而是前途未卜。但也正是因此,这个小组拥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不能说西班牙如果3连平的话,可以在净胜球方面挤掉芬兰和乌克兰这两支净胜球为负数的3分球队,所以也不能说,西班牙和斯洛伐克打平,就能联手出线,原因很简单。毕竟波兰只要赢下提前出线的瑞典的话,莱万的球队也有4分在手,西班牙打平的话,不就垫底了吗?

当然,最简单的结果是西班牙输给斯洛伐克,这样的话,即使波兰也输球,西班牙这个2分的小组第三,也没有任何竞争力,所以,西班牙只有全力争胜这一条路。换句话说,斯洛伐克本场比赛,可以接受不败,甚至随着瑞典那场比赛的变化,承受小负的结果,而 西班牙只要赢球,就有5分,所以也没必要过多纠结于净胜球的问题 。因此,这种“默契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出现的结果,本场比赛的方向,自然也就清晰不少。倒是瑞典和波兰这场, 波兰平不起,瑞典打平也可能失去小组第一,因此,1分对这两队来说,意义不大 。至于一旦波兰赢瑞典,斯洛伐克平西班牙,斗牛士垫底的局面出现的话,三队同积4分,如何排名,那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总之,那时就不能计算三队与西班牙的结果了。关于这个问题,洋洋实在不想多说,在比利时那组的比赛中,这些规则的解读,已经让我心力憔悴了,有些人爱懂不懂吧,反正这种结果出现的概率也不大。

好了,该说的内容差不多就这么多,洋洋的一家之言,仅供各位参考,绝不作为衡量比赛结果的唯一标准,不当之处,还请多包涵,更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平胸而论,欧冠欧联世界杯欧洲杯这样的比赛到底有没有被操纵

肯定有被操纵

在2013/2014赛季欧联杯资格赛第一轮芬兰图尔库国际队与法罗群岛维京人戈塔队的比赛中,两队各获得一个点球,但裁判的判罚都较为勉强。而执法这场比赛的裁判组都来自亚美尼亚。

赛后经欧足联和亚美尼亚足协调查,有人在这场比赛中下了30万欧元,两支球队都能进球。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阿尔森扬判罚的两个点球中有一个踢飞了,比赛最终以维京人戈塔队1比0获胜而结束,这30万欧元也打了水漂。

还有一些存在默契球,比如2004年欧洲杯瑞典和丹麦的2-2

小组赛怎么同时踢

俄罗斯世界杯终于是来到了小组赛的最后一轮,这是真正的生大战时刻,有的小组为出线名额做决战,有的小组则为了争夺第一而厮杀,这轮之后世界杯的16强就将诞生,同时也将会有16支球队离开俄罗斯告别世界杯的舞台。

不同于前两轮的比赛,最后一轮的小组赛是同组两场同时开踢,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事实上,大型杯赛无论是欧洲杯还是世界杯的小组赛最后一轮起初还是先后进行的,直到1984年的欧洲杯,那时候第一次引进了同时开踢的新规则,原因当然是从教训中吸取的经验。

而这个起到推进作用的负面案例来自于1982年的世界杯,那届的第二小组中有联邦德国,阿尔及利亚,智利和奥地利。前两轮小组赛中,联邦德国先后1:2阿尔及利亚,4:1智利,积2分(那时候还是2分时代)有2个净胜球,奥地利先后1:0智利,2:0阿尔及利亚积4分有3个净胜球,出线权将在联邦德国,奥地利和阿尔及利亚三队之间争夺。最后一轮,阿尔及利亚和智利先出场比赛,阿尔及利亚3:2艰难险胜了对手,这样他们就积了4分净胜球为0。

后出场的联邦德国想要出线就必须要战胜奥地利,而奥地利可以接受小比分的失利,因为那样他们照样能够以净胜球优势出线。考虑到两国不同寻常的关系,他们决定打一场默契球。在比赛的第11分钟,联邦德国就攻入了一球,只要保住这个比分那么两队就将携手晋级,而阿尔及利亚则将生生地被做掉。

随后的80分钟里两队开启了无限倒脚,一直消极比赛让时间慢慢流淌。这场景连当场的解说员都拒绝进行解说,而主办国西班牙的现场观众更是在看台上挥舞钞票来表达着讽刺的抗议。

至此,国际足联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迅速出台了小组赛最后一轮同组比赛同时开踢,以力求比赛的公正性。而这项新举措的正式亮相则是在1984年的欧洲杯上,并一直沿用至今。

结语:最后一轮同时开赛防止默契球

任何一项进步都是从曾经的苦痛中汲取而来,后人只不过成为了栽树乘凉的获益者。

就像当今的VAR一样,若不是过往太多的错判漏判误判导致了诸多不公,好比英格兰在南非世界杯上的超级冤案就此将不会再现,但连央视的解说都质疑这种进步的必要,可是技术的革新不正是为了公平公正吗?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明明就是一个犯规却被当做美谈,事不关己的角度那确实是个津津有味的谈资,但是对于遭遇不公的当事人呢,那种伤害是永远都无法修复了。

「观察」踢默契球故意放水?欧洲杯上的阴谋论如何被粉碎?

欧洲杯小组赛结束,16强对阵又呈现出一种微妙的感觉——汇聚比葡意法西的上半区明显很有亡的味道;与之相对应的,只有英德荷的下半区则更像是直通半决赛甚至是决赛的高速路。而如此局面,恐怕很快就会有人联想到“刻意选择”这一条。为了去更轻松的半区,某些队伍是不是该踢默契球故意放水?这种阴谋论可是一直都很有市场。

然而稍微注意一下,便不难觉察这奇妙的对阵恰恰是没有“默契”的结果。虽然有些努力争第一的球队确实不算好命,但那些没有丢掉脸皮去故意让球的,也绝对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不可否认,“争小组第一不如选个好半区”这种思路,至少在球迷群体中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经历了2018年世界杯的奇妙格局之后,很多人都笃信踢默契球或者故意放水才是小组赛阶段的真理。君不见在俄罗斯,英格兰几乎是躺进了四强么?包括杀进决赛的克罗地亚,也曾被认为没有经历太多的难关。

正因如此,自本届大赛开幕,断断续续都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声音:“聪明点,英格兰拿小组第二才更保险”,又或者“看起来好像不拿小组第一,未来可能还更容易些?”后面一句疑问还是来自于比利时队的库尔图瓦,足够说明无论是否真的有阴谋。阴谋论的说法都已经影响到了各支球队。

不过实际结果呢?至少我们并没有看到类似3年前“比英替补大战”的翻版。那一回淘汰赛分区大局已定,最后一轮在最后一天举行的G组两强有充分的理由选择小组第二。于是乎无论比利时还是英格兰,都排出了一套几乎没有主力的首发阵容,任凭替补们自由发挥“消磨时间”。最终贾努扎伊不解风情的一脚爆射,才改变了世界的时间线,让三狮军团“阴谋得逞”。

3年过后,也有人把斯特林的头球破门说成是“不解风情”,仿佛英格兰又一次做好了要“屈居第二”的准备,只不过不巧被矮个子的曼城前锋用头球粉碎。这话倒也不算完全没道理,至少三狮的对手捷克并没有做出要拼的架势,丢球之后早早“鸣金收兵”,完全没有要和英格兰争着去对垒F组第二的意思。

可话说回来,“阴谋论”通常所指都是强队放水,而此番索斯盖特的球队既没有派替补阵容(除了芒特和奇尔韦尔因被隔离无法出赛),也早早取得了破门,所以无论他们是否动过“小组第二更好”的念头,英格兰人的选择都是先要脸面,赢下小组头名再去考虑要怎样对付F组第二。

结果德国成为了三狮的1/8决赛对手,这很糟糕么?如果只踢一场比赛,那似乎是很糟糕的选择。但从更长远来看,留在下半区可是比小组第二去上半区轻松不少。别忘了D组第二是要在哥本哈根面对西班牙,对手同样是传统强队。与此同时,面对德国的英格兰却至少还能保住在伦敦比赛的主场优势。

此时再回顾一下其他小组的战况,“默契放水说”大抵也都站不住脚。意大利、比利时和荷兰都是早早拿下两连胜,最后一场也完全没给对手送分。其中与“默契”一词关联较多的欧洲红魔,主帅马丁内斯也曾公开暗示小组赛阶段会“悠着踢”,工作重点在于给刚刚伤愈的多名大将找状态,但即便如此,比利时既没有在第二轮给刚刚遭难的丹麦送分(曾向埃里克森致意,但完成了2比1逆转),末轮也没让芬兰捞到任何油水。

至于剩余的E组和F组,情况太过复杂实际并不具备踢默契球的条件——哪怕事后会有声音如此描述:“C罗本泽马半场就交换球衣,早就计划平局携手出线。”但事实上要不是孔德手球被判极刑,葡萄牙艰难扳成2比2平;另一场地上的德国也最终扳平匈牙利,C罗的球队可是有过那么一瞬间差点小组垫底出局。

而当比赛进行到最后,场上球员已经开始来回倒脚拖时间时,站在场边的葡萄牙主帅桑托斯却仍然在示意队员们要继续压上,这大概是因为他心理明白:小组第三踢比利时肯定比第一踢瑞士艰难。但无奈法国队的防线已经没时间再攻破,此时桑托斯的心情大概也和勒夫一样有些复杂。分区结果看上去并不算十分艰险的德国人,是早就盯着小组第二准备就打“病猫”吗?不,事实是他们被匈牙利狠揍了两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艰难夺回出线权。所以最后阶段萨内浪费了决定胜利的反击良机,勒夫才会显得颇为生气。

最后再回过头来说说比F组早几个小时结束的E组比赛。由于欧洲杯扩军到24强后的特殊晋级规则,E组的战斗结果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F组第三的命运。若莱万多夫斯基的球队多争一口气,2比2之后能再进一球而非被瑞典人再度超出,那么晋级的小组第三就该来自ADEF(实际是ACDF),这样F3就会对上下半区的荷兰而非上半区的比利时,而末轮5比0大胜的西班牙也能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在下半区。

足球就是如此玄妙,不默契的交手反倒可以编排出出人意料的布局。此刻再回想一下上届欧洲杯葡萄牙的夺冠征程,他们被分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半区,是因为踢了默契球么?不,恰恰是因为不默契的冰岛人在已经能出线的情况下,补时阶段又多进了奥地利一个,才让葡萄牙避免了要连遇英法德的局面。

欧洲杯 为啥昨天称2:2为西班牙和克罗地亚之间的默契球对于意大利而言

因为按照规则,积分相同的球队排定名次的依据是球队之间小循环的战绩,如果昨天西班牙和克罗地亚2:2打平。那么西、意、克三支球队同积5分(他们三支球队的比赛称为小循环),而三支球队相互战平,意味着胜负关系及净胜球都互相没有优势,这时候比较小循环的进球数,意大利两场1:1进球数为2,而西班牙和克罗地亚在小循环进球数均为3。因此意大利会因小循环进球数少而遭到淘汰!

西班牙 1:1 意大利

克罗地亚 1:1 意大利

西班牙 2:2 克罗地亚

这三场比赛称为小循环,此时他们与爱尔兰的比赛结果先不计在内。而小循环比赛中,西班牙和克罗地亚各进了3个球,而意大利只进了2个球,所以会被淘汰。

而如果西班牙和克罗地亚也战成1:1,那么三队之间比赛互相无任何胜负、净胜球及进球优势,这时候他们与爱尔兰的结果将会影响最终名次,即比较小组赛全部比赛的净胜球及进球,有优势一方排名靠前,因此这时西班牙依靠着4:0的结果铁定晋级,克罗地亚3:1爱尔兰,意大利若不能3球以上胜爱尔兰将被淘汰。

有意思的是,如果昨天的比赛结果是西班牙1:1克罗地亚,意大利3:1爱尔兰,那么意大利和克罗地亚成绩将完全相同,这时的规则是“在欧足联国家队积分系统排名靠前者,名次列前”,因此此时意大利将会力压克罗地亚出线,因为在国家队排名中,意大利排第4,而克罗地亚排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