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足球队有史以来成绩最好的一次?
2.新中国足球历史上曾出过一个球王,谁知道啊
3.中国足球曾经最好时期是什么时候?
4.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历届门将都有哪些?
中国足球队有史以来成绩最好的一次?
中国足球队有史以来成绩最好的情况如下:
1、中国男足:
2002年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国队唯一一次进入世界杯正赛。小组赛3场比赛:0比2输哥斯达黎加,0比4输巴西,0比3输土耳其。3场全部输掉,进0球丢9球。最终排名韩日世界杯第31名。
32强最终排名
名次 国家 赛 胜 平 负 进 失 净胜 积分
31 中国 3 0 0 3 0 9 -9 0
32 沙特 3 0 0 3 0 12 -12 0
2、中国女足:
1999年第三届女足世界杯,在决赛中互射点球4:5惜败于美国,获得亚军。
美国女足世界杯决赛,中国女足在120分钟内同美国女足战平,最终双方进入点球决战,在“生死战”中,刘英罚失了最后一球,中国女足以4:5不敌东道主,获得亚军。
那是中国女足最接近顶峰的时刻,在著名的玫瑰碗体育场,中国女足的姑娘们踢出了一场漂亮的比赛,她们的配合行云流水,胜利似乎触手可及。然而,娇艳的“中国玫瑰”最终没能绽放,只差最后一步,没能登上世界巅峰。不过中国球迷们并没有责怪女足姑娘们,伤停补时阶段,范运杰曾经头球攻门,皮球在球门线上被美国队的莉莉顶了出来,整场比赛中国女足占据了优势,只是差最后一口气没能破门成功,只能说运气欠佳。这样的输球是中国球迷们所能接受的,尽管遗憾仍存,但至少女足姑娘们输的不丢人。“玫瑰碗”感动国人,从此中国女足姑娘们被称作“铿锵玫瑰”。
新中国足球历史上曾出过一个球王,谁知道啊
李惠堂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
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 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
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
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
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 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
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到二十岁那年, 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
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 足球队,战绩显赫。“万
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
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 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
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 的首战中,南华队
以11比0 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 次,在和一支
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 倒跪在地
下。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
组建五 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
组高手,以“航 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
定的推动作用。 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
成都、自贡等地作 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李惠堂41岁“挂靴”退
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 章。曾4次代表国家
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 界足坛享有很
高的威望。16年在得意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据统计他
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 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以及球王贝利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四大巨星。
李惠堂(1905-19)
“亚洲球王”李惠堂祖籍广东五华,1905年出生于香港,身高1.80米,司职前锋。他从小酷爱足球运动,天资聪颖,求学与训练两不误。1921年考入开展足球运动甚广的皇仁书院。1922年入选南华足球队甲组,开始足球生涯。
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1936年,作为中国队队长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足球赛。
1925年,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1926年在上海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率队参加上海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史考托杯足球赛,击败由外国人组成的腊克斯队,首开华人足球队战胜外国人球队的纪录。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任队长。
1936年当选为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1937年左胫骨被踢成骨折。1938年重返球场参加为抗日救灾举行的义赛。1941年拒绝为日伪表演而从香港返回广东家乡。
李惠堂技术全面,球艺十分精湛,奔跑快速,身材高大,在球场上犹如鹤立鸡群。传球意识一流,头球摆渡、短传与长传都非常到位。控球出色,盘球过人轻而易举,善于强行突破。射门的功夫深厚,起脚快,脚法好,脚头硬,更有依人卧射的绝招。在其2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入1260个球。
1947年后从事教练、裁判员工作。1948年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4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2届、第3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成为中国在世界足坛获得最高职务者的人。
李惠堂学识不浅,著有《球圃菜根录》、《足球经》、《足球规律诠释》、《足球登龙术》、《我与足球》等。
中国足球曾经最好时期是什么时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众所周知,现代足球运动的鼻祖是英国。中国的土地上最早出现的足球运动就是由战争后的英国水兵带来的。香港也因此成了中国现代足球的桥头堡。由香港至内地,外国人最多的广东和上海也是足球运动最为普及的地方。
我国现代足球第一次国际比赛是1906年,在北京东单附近的足球场上进行的,由通州协和书院足球队对英国兵足球队,结果协和书院足球队以2:0获得胜利,并荣获”九龙杯”。在此以后,通州协和书院足球队和北京江文书院足球队多次击败了美兵、法兵、德兵等足球队,大大鼓舞了我国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并推动足球运动在华人中的开展。
1908年,成立了我国现代足球运动的第一个组织——南华足球会。同年,上海和香港两地共同发起举行埠际足球比赛,这是我国城市间足球比赛的开端。
1911年,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发起成立了“远东运动协会”。最后两届又先后有印度、印尼和越南参加,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洲际国际竞赛,也成为了“亚运会”的前身。当时的运动会内容还比较简单,足球成了远东运动会为数不多的比赛项目之一。1913年到1934年前,远东运动会共举办了10届足球比赛。除第一届屈居亚军外(比赛球队只有两只),在21年间中国队共获9届足球冠军。当时与日本队的比赛,经常打出赢四五个球的大,压得日本足球几十年抬不起头,日本媒体纷纷报道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1923年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举办。日本人想借东道主之利洗雪前耻。不料18岁小将李惠堂加入中国国家队,中国队实力大增。中日决战中,中国队五比一再次横扫日本队。又惊又气的日本媒体,纷纷印发号外,沮丧之情溢于言表。上海的《申报》将日本媒体的号外传回国内,把标题翻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大胜日本的喜讯流传甚广,使中国足球队在亚洲体坛内获得“铁军”的称号。李惠堂的加盟大大提高了中国队的实力,中国足球此后披荆斩棘,迎来了黄金时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字光梁,号鲁卫,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李惠堂在各类比赛中破门1000多次,获国内国际各种奖章近百枚,奖杯120多个。1923年被评为“亚洲球王”。
李惠堂1905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1921年,李惠堂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随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1925年后,李惠堂在上海迎来自己的巅峰时刻,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纪录,使李惠堂威望大增。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出色,满载而归。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大胜。在此役中,34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
1946年,41岁的李惠堂“挂靴”退役。在长达25年的足坛生涯重,李惠堂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1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历届门将都有哪些?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历届门将有:
1、王大雷。
1989年1月10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门将,效力于中超的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2006年5月,王大雷入选中国国家队,破纪录地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最年轻的国脚。
2、曾诚。
1987年1月8日生于湖北武汉,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守门员,现效力于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2014年12月23日,曾诚入选中国队2015年亚洲杯23人大名单。
3、杨智。
中国足球职业运动员,广东省广州市人,现效力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2011年11月9日,杨智入围2011年度全球最受欢迎球员的候选名单。中国国家队守门员。
4、李雷雷。
是中国足球运动员,现担任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守门员教练。2003年4月,入选国家队。2003年8月,因伤退出国足。
5、刘云飞。
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门将。2004年中国亚洲杯半决赛,在中国和伊朗点球决战中,刘云飞“点杀”伊朗队,帮助中国队杀进了亚洲杯决赛,这也达到了刘云飞个人事业的巅峰。
百度百科-刘云飞
百度百科-李雷雷
百度百科-杨智
百度百科-曾诚
百度百科-王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