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记录亚运会开幕式日记
2.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安保工作
3.关于亚运会闭幕式
4.2010广州亚运会观后感。
5.亚运会什么最好看
求记录亚运会开幕式日记
No.1 2010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今天在主场馆——海心沙拉开了帷幕,虽然这个场馆不是很大,但是总导演陈维亚巧妙的设置下,为我们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开幕式。
开幕式在序曲《梦想》中开始,
海心沙出现雨景画面和雨打芭蕉的淅沥声。这时芭蕉叶小舟飞来,1名小男孩手捧水瓶在场地中心降下,当他将水瓶中的水倾倒时,浅水区48名珠水神女喷射着奇特的水线起舞。场地中心喷泉将芭蕉叶小舟高高托起,小舟载着男孩向夜空飞去。深水区,水中升起16组水琴和16名水乐女子,两名骑手与白马在水面飞驰而过。
紧接着是《大地之水》的表演,这出戏
场内120片红棉背扇涌出,红棉花阵展开合拢,形成一朵巨型的红棉花。红棉花瓣内渔灯闪亮,花瓣盛开时100名孩童流动而出,花瓣间一只红棉花伞下1名岭南女子独舞。渔灯、孩童、花瓣相映成趣。180名女子身披发光LED笠裙转动闪烁,笠伞女和红棉花瓣共同构成一幅红棉报春图。场外45艘彩船上,同时绽放红棉花。
《海洋之舟》
场内上演着渔家故事。200名渔家姑娘目送男人们出海,120名大船操作者牵拉生命之船进中心舞台。水手号子声与女子们的哼唱刚柔相济,共同演绎南中国沿海的民俗风韵。出海的号角吹响!海上的水手们与风浪展开殊死的搏斗。渔家女们高擎渔灯,海边眺望,以岭南古老的渔歌祈祷亲人,平安远航。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水面上60面红帆在大船周围升起,同一时刻,一串串升起。场外珠江上45艘彩船渔灯同时亮起,扬起红色的风帆。
中篇《白云之帆》
钢琴家郎朗倾情演奏,女歌手章子怡演唱《时光》,此时珠江上45艘彩船起帆,亮起LED灯。深水区内50名水上芭蕾者柔美浪漫的表演。深水区高空4名威亚演员惊艳飞腾,6艘摩托快艇速划水面。180名帆屏健儿在四座八面的帆屏上做立体表演,最后以大鸟图形定格。此时焰火升起,场外珠江上45艘彩船海鸥亮起飞翔。
下篇《花城之邀》
520名亚细亚鼓手击鼓,45名圣水女子手持器皿向中心缓缓走来,她们集体将圣水倒入圣火盆中。场外,城市行为艺术配合“绿色一分钟”,此时海心沙岛周围及珠江两岸主要建筑瞬间变绿。主场地及珠江两岸2000盏高倍LED探照灯变色成为绿波回廊。鼓手们簇拥着四座同心桥桥臂向中心汇聚处行进,桥臂连接在一起。600名身着亚洲各国盛装的女子热情舞蹈,鼓手们在同心桥拼起亚奥理事会徽。歌手韦唯、金贤重、陶喆、谭晶共同演唱《日出东方》,火炬塔神奇地矗立起来。
9时左右,现场插入一个特别节目——“绿色一分钟”,由现场演员、观众、灯光和广州市民共同完成一个绿色环保节目。从这个特别的节目可以看出中国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这也是呼应世博会和奥运会上绿色节能减排的重要体现。由此充分体现广州打造低碳绿色城市的信心。
各代表团运动员进场,广州亚组委和亚奥理事会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宣布开幕。毛阿敏、孙楠演唱本届亚运会会歌《重逢》。升亚奥理事会会旗、奏亚奥理事会会歌。运动员、裁判员宣誓之后,最扣人心弦的最后五棒火炬开始传递,圣火点燃!
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出色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广州独特的文化,将含蓄地表达了天人合一的主题思想。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把中国特色的广州岭南文化的内涵艺术地告诉世界,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认识广州。
广州亚运会不仅促进亚洲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同时促进亚洲体育水平和亚洲的团结精神。开展亚运推动了我国经济特别是广州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对我国的经济实力、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经营管理、民众素质、技术水平、环境卫生以及体育竞争力的一次综合检阅。这也促使了广州、中国、亚洲以至全世界的体育的全面发展。亚运使中国与世界强国更加的接近,将加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进程。
广州是祖国对外开放的鼻祖之一,亚运将使广州这个对外开放的大港口更加成熟,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可以实现我果的跨越发展,尤其是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阶段、处于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的这种促进作用就更为明显。
开幕式在宋祖英的《微笑》及焰火表演的歌声中落下帷幕,真是一场精彩的开幕式。让我们在这欢声与歌舞中期待亚运会精彩的比赛吧,也预祝我们的亚运健儿能在亚运会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No.2 幕式开始啦!我们看到奥林匹克中心周围“噼噼”地放出五颜六色的烟花,这些烟花有像脚印的,有像从盆子里泼出的水,有像七色彩虹的,真是美丽极了!这些烟花的颜色真艳啊,有葡萄紫的、有火焰红的、有稻麦黄的、有橙子橙的、有丝绸粉的……五光十色,我们看得都眼花缭乱了。
表演开始啦!“咚咚”地鼓声拉开了2010年亚运会的序幕,随着鼓声,几位舞蹈表演者翻着跟斗进了舞台中心,他们做着超高难度的动作,既有力而又优美。
这个节目完了,又到下一个更好看的节目。许多位穿着白色的舞裙,踮着脚尖走进舞台,她们排好队伍,跳起优美的芭蕾舞。过了一会儿,一条紫红色的丝带从高空缓缓垂下,一位舞者“腾”地跳上丝带,在上面编一个巨大的蝴蝶结。这工作可不是一般的难。编完了蝴蝶结,这位舞者又“腾”地跳下来,被下面的好几位舞者接住,再在上面跳舞。除了这两个节目,还有其他精彩的内容,有气势雄伟的、有优雅动人的、有温馨感人的等。
No.3 北京时间11月12日晚8:00,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将拉开她神秘的面纱。11日上午,广州亚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亚组委庆典和文化活动部部长、亚运会开闭幕式指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开闭幕式运行团队仪式与表演子团队总协调人何继青介绍了开幕式的基本流程。
亚运会开幕式即将于12日晚上拉开帷幕,届时,开幕式将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打造一个融岭南文化、中华文化、亚洲文化和体育文化为一体的盛典,为现场嘉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献上一副全景式的城市风情长卷。本届亚运会开幕式将分为珠江巡游、开幕仪式和文艺表演三大部分。
开幕式仪式与表演的基本流程:
19:00,开始热场表演,节目包括情景互动舞动、助威操、亚运歌曲联唱等,总时长约50分钟。
20:00,进入开幕式倒计时,随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举行升旗仪式。
20:06,大型开幕式文艺表演《启航》开始。节目分为序曲、上篇《大地之水》和《海洋之舟》、中篇《白云之帆》、下篇《花城之邀》三个篇章。
20点52分左右,现场将插播一个特别的节目——“绿色一分钟”城市行为艺术,由现场演员、观众、灯光和广州市民共同完成一个绿色环保节目。文艺演出节目总时长约1小时。
21:15,进入文艺表演后仪式部分,先是运动员入场,接着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同时演唱会歌。然后是圣火入场,点燃火炬塔。
约23:00,开幕式在歌声和火焰表演中结束。仪式部分总时长约1小时45分。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安保工作
广州亚运会,水是重要的“舞台”:万众期待的“海心沙”小岛上神秘的开幕式将以“珠江为舞台,城市为背景”,吸引亚洲乃至世界的目光;在赛事安排上,龙舟、帆船……广州亚运会汇集了不少涉水的项目。 如何让“水”这一重要载体展现最大的精彩,是“水上交警”广东海事人自始至终思考的问题。
广东海事局亚运办副主任郭伟斌告诉记者,船在水中行,绝不等同于车在路上跑,水和船都有着远远超越路和车的不确定性和难操控性;加之珠江口水网密布,航道窄,事故易发,航标布设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等客观因素,为了护航亚运盛事,广东海事局想了很多办法。 记者在中山大学码头附近看到,一艘红白相间的趸船停靠在码头,这艘远眺海心沙、在珠江水中纹丝不动的趸船正是广州亚运会水上交通管理和应急保障中心。朴素的外表让人想不到,这艘船内部几乎汇集了全球海事尖端科技设备。 在趸船的首层,8块60寸的DLP显示屏拼接成了大屏幕显示墙,可以看到芳村、白鹅潭等多个信号源。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些点分布在开幕式上神秘的“珠江巡游”中45艘花船所要经过的水域。在工作人员切换“水域3D系统”后记者看到,波光粼粼的珠江顿时在屏幕上“立”起来了,两岸的建筑清晰可见,水底的浅礁沙石也一览无遗。
“这正是亚运专用‘立体海图’的效果,”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测量队队长刘铜仿说。记者看到,亚运专用海图栩栩如生,相对于传统平面海图更加形象、立体,更鲜活,使用人员更易识别和使用。
他说:“‘珠江巡游’是亚运会开幕式的特色之一,为做好巡游船舶的航海保障,我们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海事测绘保障工作小组,利用海洋磁力仪、侧扫声纳系统、多波束测深系统等国际先进测量设备,精心绘制了广州亚运会专用海图。”
“珠江水域水较浅,和海洋环境不一样,我们需要重新测绘,发现浅滩暗礁及时排除”。据刘铜仿介绍,2010年2月以来,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已经为在汕尾遮浪角海域进行的第14届亚洲帆船锦标赛制作比赛专用海图,保障了亚锦赛顺利进行。接下来的亚运会,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制作的《2010年亚运会专用示意图》等系列专用海图,将让参与亚运会涉水赛事和活动的参赛队伍、警戒船只、后勤保障船只等掌握精确水下数据、比赛重点水域的岸上实景信息,全力做好汕尾亚帆赛和亚运会各种水上活动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广州亚运会水上交通管理和应急保障工作,广东海事局在中山大学码头这艘亚运会专用趸船上,运用了雷达、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三维全景显示、动态仿真等高科技监管设备加强比赛水域的监管。
“几乎全球最先进的海事科技设备都汇集在这艘亚运趸船上,”广州市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主任邱建宁说。 此外,指挥中心和船只的通信畅通非常重要,如果卫星通信受到干扰,移动通信受到破坏,水上通信该怎样完成?
广东海事局广州海岸电台梁汉军台长告诉记者,这些问题他们早已想到,广州海岸电台具有的甚高频(VHF)、单边带(SSB)、数字选择性呼叫(DSC)、窄带印字电报(NBDP)等覆盖全球水域的通信能力,可以作为可靠的通信方式,海岸电台的通信保障在关键时候能发挥关键作用。
梁汉军说,为全力做好亚运会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广东海事局广州海岸电台成立了由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亚运水上应急通信保障突击队。在亚运期间,这支专业的突击队将在亚帆赛的船上和珠江口进行24小时应急值守,对船、岸使用的VHF、SSB等通信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修复,完成陆上指挥部、海上指挥部与海事专网的连接,确保赛时水上活动、赛事通信保障高水平运行。
关于亚运会闭幕式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将会在广州海心沙岛进行。
海心沙是位于广州市珠江内江心沙洲,在珠江北主航道上。地理坐标分别为:纬度:23.114155 经度:113.3187 。上游不远为二沙岛与广州大桥,下游不远处是新建成的猎德大桥,南部为珠江河心岛海珠岛,北为广州陆地,隶属于天河区。
之所以选择海心沙就是因为它位于东西走向的珠江中间,在广州的核心位置,另外从空中看海心沙就像是一个帆船,因为距离珠江口不远,因此也有借着广州亚运会,希望广州和中国扬帆起航走向世界。
广州市交警部门公布了广州亚运会闭幕式交通管制方案,记者发现,与开幕式交通管制方案相比,闭幕式交通管制方案除了继续将单双号限行延长到24时外,方案涉及的交通管制区域更广,时间更久。其中,猎德大桥实行48小时封闭,广州大道中山一立交至客村立交当晚封闭6小时。由于闭幕式没有珠江巡游环节,因此沿江西路等路段不会封闭。
燃放烟花期间交通管制措施
(一)11月26日6时至11月28日6时
猎德大桥双向、阅江西路(猎德大桥以西)、艺苑东路禁止除焰火燃放作业车外的一切车辆通行。
(二)11月27日19时至22时
下列路段、区域取交通管制,除持闭幕式专用车证车辆、公安执勤车辆、领事馆车辆和区域内住户、单位及酒店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进入:
闭幕式期间海心沙周边交通管制措施
(一)11月26日22时起至11月28日2时
临江大道(广州大道路口至猎德大道路口)双向(含新中轴隧道及地下空间)管制,除持有闭幕式专用车证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二)11月27日10时至11月27日14时
下列区域(不含所述道路)除持有公安机关核发的交通管控区内居民、单位车证的车辆和持有闭幕式专用车证的车辆,以及亚运公交专线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东面:马场路、珠江啤酒厂正门前便道以西;
南面:沿上渡路—滨江东路—翠竹路—金菊路—艺景路—友邻五路—艺洲路—双塔路—磨碟沙路—珠江啤酒厂南侧便道以北;
西面:广州大道、江月路、下渡路以东,含二沙岛区域;
北面:明月二路、花城大道以南。
(三)11月27日14时起至11月27日24时
下列区域(不含所述道路)除持有闭幕式专用车证的车辆和亚运公交专线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东面:华南快速干线以西;
南面:新港中路、新港东路以北;
西面:广州大道、江月路、下渡路以东,含二沙岛区域;
北面:明月二路、黄埔大道以南。
(四)11月27日18时至11月27日24时
广州大道中山一立交至客村立交路段双向实行交通管制,除应急执勤的工作车辆外,禁止其他一切车辆通行。
货车交通管制措施
11月27日12时至24时
广州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含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东南西环城市快速路)内除持有亚运专用车证的货车外,禁止一切货车通行。
出行指引
南北向走海印桥琶洲桥
前往番禺尽量绕行华快
由于交通管制范围扩大以及时间延长,交警人士建议,要南北过江的市民可以走海印桥和琶洲桥。据了解,为了方便市民,有关部门将在新港路等路段设置摆渡公交车,搭载市民绕行海印桥和琶洲桥过江。而前往番禺的市民,交警部门则建议绕行华南快速干线。
27日珠江水面也有管制
根据广州海事局通告要求,11月27日12时至11月27日22时30分,在珠江东河道琶洲大桥以西、南河道鹤洞大桥以北、西河道花地河涌口与旧广州南站码头以南之间水域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珠江游船、过江轮渡船、水上巴士等船舶均应停航,无关船舶禁止进入上述水域,并听从现场海巡船艇指挥
观看广州亚运会闭幕式烟花最佳光看地点除了猎德大桥以外,高德置地广场楼上是个很好的地点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西校区,广州中医药大学也是非常好的观赏地点。
2010广州亚运会观后感。
刚刚在家里阳台看完亚运会开幕式。
我们把电视机扭向阳台方向,坐在阳台边看电视边看现场--我们的视野几乎覆盖整个六百多米高的电视塔“小蛮腰”和四百多米高的现代写字楼西塔,还放眼好几公里长激光四射色彩斑斓的风情珠江两岸,如梦如幻的都市风景尽收眼底。
在阳台上我们不经意地发现,我们总是比全亚洲的电视观众早几秒钟看到现场怒放的烟花,这下切实体会到了先睹为快的感觉,我越发感叹我家阳台的景观、我家的风水有多么的好!每次从电视上得知准备放烟花的时候我就赶紧提前打开录像机录像,把美景和家人的欢笑声保留起来。
电视里的开幕式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北京奥运会还深刻,也许因为我是广州人,也许广州亚运会确实有她哪种不可复制的特点,还有堪称世界水平的创意。
水滴、水雾、水花、水浪,水上舞蹈、水上音乐、水上烟火、珠江巡游,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水舞台、水元素、水文化应该就是本届亚运会突出的亮点和特点吧。
岭南文化也很浓郁、突出。广东童谣《落雨大》的出现让我们感到精神一振,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看来我们真成了地道的老广了。圣火点燃的方式出乎意料,居然是用炮仗来点燃的,很简单、很传统,回味一下马上又觉得很温馨、很人性化,这其实也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特点,和谐、很有人情味,广州人应该能够切实感受到亚运会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地变绿了,房变靓了,还有不断新增的地铁、城市BRT、APM等等各种城市交通系统。
9点钟左右全体市民把房间里的绿色花卉放到阳台、露台、窗台、天面上,这个全民参与的1分钟城市绿色行为艺术很有创意,很有意义,广大市民不但是亚运开幕式的观众,同时还是亚运节目的参与者,我相信很多人会难以忘记的。
在技术创意上,最大的亮点无疑就是那四块巨型的风帆立面舞台了,我从来未曾见过这种立面舞台,前段时间我去过3次现场,都没想到演员会在竖起来的屏幕上面表演,今晚可真是大开眼界了,看着屏幕下面的演员拉着钢丝绳,真担心万一脱手屏幕上面的演员会怎么样,这恐怕是世界首创、是最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吧。
最能体现广州人文精神的就是圣水盆到圣火盆的转化了。45位少女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圣水”缓缓注入圣水盆,圣水被吸收后,圣水盆缓缓升起,最后融合45个国家和地区亚运精神的“圣火”就在这里熊熊燃起,这是一种和平和谐的愿望,也巧妙地表达了广州人水火都能交融的包容胸怀。
亚运会什么最好看
12日-27日一共15天
本届亚运会开幕式的四大亮点:
一是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打造不可复制的开放的舞台空间;
二是现场表演与整个城市紧密互动;
三是世界最高的舞台帆屏装置,最大的立体表演舞台;
四是通过开幕式序曲——珠江巡游,开启一段全城共庆的盛大迎宾曲,全方位立体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脉络。
·“幕天席地,天人合一”,广州亚运会的无限精彩值得期待。
“幕天席地,天人合一”,中国古人的审美理想将在今天晚上举行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得到充分展现。2010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将大胆走出封闭的体育场,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在场地选择和舞美设计两方面实现史无前例的突破,由此揭开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空间设计的新篇章。
首先是开幕式场地选择实现了革命性突破,造就亚运巨轮,扬帆起航。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将以海心沙岛为场地,让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从封闭的体育场走向开放的空间,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延伸与张扬,这是广州亚运会的首创。从空中鸟瞰,海心沙岛就像珠江上的一艘巨轮,借此天然优势,将开幕式的看台和舞台打造成一艘扬帆远航的“和谐号”航船,寓意面向东方,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奋力前进。
其次,场地的突破催生了舞美的创新,打造出全新的舞台概念。本届亚运会开幕式没有搭建传统的舞台,却充分利用了海心沙得天独厚的城市中轴线和珠江东西交汇点的地理位置,把江水,两岸,城市地标包括西塔、大剧院、博物馆、广州塔等建筑物尽收其中,充分利用激光、焰火、喷泉、船、帆、塔六大实物和光影元素,融天、地、水、桥于一体、声光电交相辉映,创造出天人合一、气势宏大、如梦如幻的全新舞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