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篮球运动员-篮球泰国新加坡

tamoadmin

1.什么是亚运会

2.亚洲有几个国家有篮球职业联赛?

3.历届亚锦赛男篮冠军

4.第一届亚洲运会有多少个比赛项目

5.球都有什么种类

6.历届篮球亚锦赛冠军

什么是亚运会

新加坡篮球运动员-篮球泰国新加坡

亚运会的含义: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

一、赛事历史

亚洲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创立,首届亚运会于1951年在新德里,印度举行。从那时起,亚运会成为每四年一度的赛事,汇集了亚洲各国和地区的顶尖运动员。

二、参赛国家和地区

亚洲运动会汇聚了亚洲地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参与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新加坡、以色列等等。

三、体育项目

亚洲运动会包括多种体育项目,涵盖了夏季和冬季运动。夏季项目包括田径、足球、游泳、举重、羽毛球、篮球、拳击、击剑、体操、射箭、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等等。冬季项目则包括滑雪、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

射箭、射击、现代五项和板球竞赛场馆介绍

一、射箭、射击、现代五项竞赛场馆

富阳银湖体育中心为亚运会射击、射箭和现代五项比赛场馆及训练场馆,位于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地处亚运村西南侧且相距约40公里。

含射击综合馆(包括射击比赛、现代五项的游泳和击剑比赛)、新闻媒体与安保中心、4片室外飞碟靶场、射箭场、现代五项激光跑场地和马术场地等,总建筑面积82360平方米,观众席位数约13000个。

二、板球竞赛场馆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板球场地为亚运会板球项目比赛场地,位于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内,西临图书馆,南侧为健行教学楼用房,北侧为上埠河,东侧为学校田径场,与校外城市主干道留和路相距约500米。

场地含主比赛场和热身场,配备三层赛时配套用房,赛后可作为学校师生的活动中心。

亚洲有几个国家有篮球职业联赛?

截止时间2019年,目前亚洲有25个国家有篮球职业联赛。在亚洲中国CBA目前是最好的篮球职业联赛。

其他亚洲篮球职业联赛:、阿联酋职业篮球联赛、阿曼职业篮球联赛、朝鲜职业篮球联赛、菲律宾职业篮球联赛、卡塔尔职业篮球联赛、巴林职业篮球联赛、韩国KBL职业篮球联赛、澳大利亚NBL职业篮球联赛;

阿富汗职业篮球联赛、伊朗职业篮球联赛、约旦职业篮球联赛、孟加拉国职业篮球联赛、沙特阿拉伯职业篮球联赛、日本职业篮球联赛、巴勒斯坦职业篮球联赛、叙利亚职业篮球联赛、马来西亚篮球联赛、新加坡职业篮球联赛、以色列职业篮球联赛;

塞浦路斯职业篮球联赛、马尔代夫职业篮球联赛、马来西亚有联赛、印度职业篮球联赛、亚美尼亚职业篮球联赛。

扩展资料: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是由中国篮球协会所主办的跨年度主客场制篮球联赛,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联赛。

1995年CBA联赛(甲A联赛)创办时有12支球队参加,每年联赛最后两名降入甲B,甲B联赛的前两名升入甲A。1995年的12支球队里,有一半来自各个篮球队,八一队、济南队、沈阳队、空军队、南京队、前卫队。

CBA开始引入外援之后,只有八一队没有引援,其他的队都因为没有外援被称为“升降梯”,当年升级,当年降级。

自2004年起,甲A取消升降级制,在2005年转而采取准入制,并正式更名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中职篮(CBA)”。

百度百科-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历届亚锦赛男篮冠军

亚锦赛男篮历届冠军:

1、1960,菲律宾。

2、1963,菲律宾。

3、1965,日本。

4、1967,菲律宾。

5、1969,韩国。

6、1971,日本。

7、1973,菲律宾。

8、1975,中国。

9、1977,中国。

10、1979,中国。

11、1981,中国。

12、1983,中国。

13、1985,菲律宾。

14、1987,中国。

15、1989,中国。

16、1991,中国。

17、1993,中国。

18、1995,中国。

19、1997,韩国。

20、1999,中国。

21、2001,中国。

22、2003,中国。

23、2005,中国。

24、2007,伊朗。

25、2009,伊朗。

26、2011年,中国。

27、2013年,伊朗。

28、2015年,中国。

29、2017年(改制为男篮亚洲杯),澳大利亚。

扩展资料:

“亚锦赛”简介:

国际篮联亚洲男篮锦标赛(男篮亚锦赛)原名“亚篮联男篮锦标赛”,始创于1960年,举办时间为两年一届,共举办了28届,是奥运会和男篮世锦赛的亚洲区资格赛。

2015年后,男篮亚锦赛改制为男篮亚洲杯。

中国男篮自1975年参加第八届亚锦赛以来,在所参加的21届亚锦赛中16次夺冠,其中包括两次五连冠和一次四连冠。

中国因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自动获得男篮奥运参赛权,故只派出了“国家二队”出战2007年亚锦赛,而“国家一队”则备战京奥,但“国家二队”表现不佳,只获得第十名,创下中国男篮在亚锦赛的最差战绩。

百度百科-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

第一届亚洲运会有多少个比赛项目

第一届亚运会 时间:1951年3月4日~3月11日 地点:印度新德里 参赛国:阿富汗、缅甸、印度、印尼、伊朗、日本、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锡兰、泰国,共计11个 参赛人数:489人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自行车、篮球、举重 1949年2月亚洲体育协会宣告成立,并确定第一届亚运会于1950年新德里举办。其后新德里亚运会组委会迅速成立。但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还未愈合,刚刚独立的印度共和国没有巨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持亚运会。在这种经济拮据的窘境下,在规定的期限内,亚运会所必需的各项体育设施未能如期完工;组委会在欧洲订购的比赛器材也没能按时发送到新德里。于是,亚运会联合会同意将运动会向后顺延一年至1951年举行。 后来,在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倾心关注下,首届亚洲体育盛会——第一届亚运会终于在1951年3月顺利开幕。此后,亚运会再没发生过因为经济拮据而不得不推延举行的历史。 1951年3月4日下午,神圣的亚运会圣火在莫卧儿第五代王朝的国王沙迦罕的王宫红堡被一面凹镜聚焦的太阳光点燃。组委会从部队、警察和大学中选拔出44名接力跑者,依次传递,高举火炬奔向国家体育场,最后传至印度著名体坛元老布?辛格的手中,由他将火炬在体育场圣火盆中点燃,亚运圣火熊熊燃烧。 11个国家和地区出席首次亚运会,分别是:阿富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日本、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曾经的亚洲体育大国中国和韩国的缺席使得日本在本届亚运会上威风凛凛,获得24枚金牌,仅田径32枚金牌中就得到20枚,开始了对亚洲体坛30年的统治。印度则是天时地利之便,各种运动都得到奖牌,总奖牌排在第2。 共有489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31名)在第一届亚运会6类运动57项比赛进行角逐。各项奖牌分配情况为:田径33块、游泳8块、举重7块、自由车4块、跳水2块、水球、篮球、足球各1块,共57块。其中,伊朗队夺得了举重项目的所有金牌。此外,亚运会还设了健美为比赛项目,印度的帕·罗依以599分的成绩夺得了“亚洲先生”的称号。 第一届亚运会开幕前夕,印度全国体育协会向新中国发来了友好邀请。但新中国中国当时未派运动员参加亚运会,而是派了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国际联络处处长为团长的中国体育观光团赴印度新德里观摩了亚运会。

球都有什么种类

第一种:羽毛球。羽毛球主要靠手和羽毛球的切合来玩的,运动量挺大的,适合在户内或者没风的户外。

第二种:乒乓球。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讲究的是手与球拍的配合默契和眼睛对球的应变能力。

第三种:篮球。打好篮球靠的是一队人的团队能力而不是个人,篮球打的好也可以锻炼我们各方面的素质,这是一项不错的球类运动。

第四种:排球。打排球靠的是手势和动作,要打好排球就要把手上的功夫练到位来。

第五种:网球。网球运动的运动量也是很大的,大步垮,大步运动锻炼。

第六种:保龄球。这种球类运动很容易树立个人自信心,也很容易锻炼我们的臂力,非常好。

扩展资料

对抗性球类游戏又分三种:

1. 设法把球送到某处,谁做到了,就得分。

2. 设法把球送到某处,谁没做到,对方就得分。

3. 设法把球弄走,并趁机做点什么,做得越多得分越多。

第一类对抗性球类游戏的代表是:足球,篮球,橄榄球,冰球,曲棍球,水球,桌球。

第二类对抗性球类游戏的代表是: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壁球,沙滩排球。

第三类对抗性球类游戏的代表是:棒球,垒球,板球。

参考资料:

球的百度百科

历届篮球亚锦赛冠军

第一届1960年1月16日——28日 菲律宾马尼拉

名次(1——7名由前往后):

1菲律宾(PHI),2中国台北(TPE),3日本(JPN),4韩国(KOR),5香港(HKG—CHN),6印度尼西亚(INA),7马来西亚(MAS)

第二届1963年11月20日——12月3日 中国台湾省台北市

1菲律宾(PHI),2中国台北(TPE),3韩国(KOR),4泰国(THA),5马来西亚(MAS),6香港(HKG—CHN),7新加坡(SIN),8越南(VIE)

第三届1965年11月28日——12月11日

马来西亚古隆坡

1日本(JPN),2菲律宾(PHl),3韩国(KOR),4泰国(THA),5中国台北(TPE),6马来西亚(MAS),7印度(IND),8香港(HKG—CHN),9新加坡(SIN),10越南(VIE)

第四届1967任9月21日——10月1日 韩国汉城

1菲律宾(PNI),2韩国(KOR),3日本(JPN),4印度尼西亚(INA),5中国台北(TPE),6印度(IND),7泰国(THA),8马来西亚(MAS),9香港(HKG—CHN),10新加坡(SIN)

第五届1969年11月18日——29日 泰国曼谷

1韩国(KOR),2日本(JPN),3菲律宾(PHI),4中国台北(TPE),5印度(IND),6泰国(THA),7马来西亚(MAS),8巴基斯坦(PAK),9香港(HKG—CHN)

第六届1971年10月30日——11月10日 日本东京

1日本(JPN),2菲律宾(PHI),3韩国(KOR),4中国台北(TPE),5马来西亚(MAS),6印度(IND),7泰国(THA),8新加坡(SIN),9香港(HKG—CHN)

第七届1973年12月1日——12月14日 菲律宾马尼拉

1菲律宾(PHI),2韩国(KOR),3中国台北(TPE),4日本(JPN),5伊朗(IRI),6印度(IND),7泰国(THA),8印度尼西亚(INA),9马来西亚(MAS),10新加坡(SIN),11香港(HKG—CHN),12巴基斯坦(PAK)

第八届1975年11月15日——26日 泰国曼谷

1中国(CHN),2日本(JPN),3韩国(KOR),4印度(IND),5菲律宾(PHl),6泰国(THA),6印度尼西亚(INA),7新加坡(SIN),8马来西亚(MAS),9香港(HKG—CHN),10印度尼西亚(INA),11巴基斯坦(PAK),12科威特(KUW),13斯里兰卡(SRl)

第九届1977年11月28日——12月10日 马来西亚吉隆坡

1中国(CHN),2韩国(KOR),3日本(JPN),4马来西亚(MAS),5菲律宾(PHI),6

伊拉克(IRQ),7印度(IND),8泰国(THA),9巴基斯坦(PAK),10香港(HKG—CHN),11新加坡(SIN),12巴林(BRN),13印度尼西亚(INA),14斯里兰卡(SRI)

第十届1979年11月30日——12月12日 日本名古屋

1中国(CHN),2日本(JPN),3韩国(KOR),4菲律宾(PHl),5印度(IND),6巴基斯坦(PAK),7马来西亚(MAS),8伊拉克(IRQ),9泰国(THA),10新加坡(SIN),11香港(HKG—CHN),12巴林(BRN),13孟加拉国(BAN)

第十一届1981年11月10日——20日 印度卡拉奇

1中国(CHN),2韩国(KOR),3日本(JPN),4菲律宾(PHI),5印度(IND),6马来西亚(MAS),7泰国(THA),8伊朗(IRI),9巴基斯坦(PAK),10香港(HKG—CHN),11新加坡(SIN),12斯里兰卡(SRI)

第十二届1983年11月20日——29日 香港

1中国(CHN),2日本(JPN),3韩国(KOR),4科威特(KUW),5伊朗(IRI),6印度(IND),7香港(HKG-CHN),8约旦(JOR),9菲律宾(PHI),10泰国(THA),11马来西亚(MAS),12印度尼西亚(INA),13巴基斯坦(PAK),14新加坡(SIN),15澳门(MAC)

第十三届1986年12月28日——1月5日 马来西亚吉隆坡

1菲律宾(PHI),2韩国(KOR),3中国(CHN),4马来西亚(MAS),5日本(JPN),6中国台北(TPE),7泰国(THA),8伊朗(IRI),9约旦(JOR),10印度(IND),11印度尼西亚(INA),12新加坡(SIN),13香港(HKG—CHN),14巴基斯坦(PAK),15斯里兰卡(SRI)

第十四届1987年11月14日——27日 泰国曼谷

1中国(CHN),2韩国(KOR),3日本(JPN),4菲律宾(PHI),5中国台北(TPE),6印度(IND),7马来西亚(MAS),8泰国(THA),9伊拉克(IRQ),10约旦(JOR),11新加坡(SIN),12印度尼西亚(INA),13巴林(BRN)

第十五届1989年9月15日——24日 中国北京

1中国(CHN),2韩国(KOR),3中国台北(TPE),4日本(JPN),5伊朗(IRI),6印度(IND),7沙特阿拉伯(KSA),8菲律宾(PHI),9马来西亚(MAS),10巴基斯坦(PAK),11新加坡(SIN),12泰国(THA),13香港(HKG—CHN),14印度尼西亚(INA),15孟加拉国(BAN)

第十六届1991年8月22日—9月1日 日本

1中国(CHN),2韩国(KOR),3日本(JPN),4中国台北(TPE),5朝鲜(PRK),6伊朗(IRI),7菲律宾(PHl),8约旦(JOR),9沙特阿拉伯(KSA),10新加坡(SIN),11香港(HKG—CHN),12科威特(Kuw),13印度(IND)

第十七届1993年11月12日——21日 印度尼西亚

1中国(CHN),2朝鲜(PRK),3韩国(KOR),4伊朗(IRI),5中国台北(TPE),6沙特阿拉伯(KSA),7日本(JPN),8阿联酋(UAE),9科威特(KUW),10约旦(JOR),11菲律宾(PHI),12印度尼西亚(INA),13香港(HKG—CHN),14马来西亚(MAS),15泰国(THA),16新加坡(SIN),17巴基斯坦(PAK),18巴林(BRN)

第十八届1995年6月17日——26日 韩国汉城

1中国(CHN),2韩国(KOR),3日本(JPN),4中国台北(TPE),5哈萨克斯坦(KAZ),6沙特阿拉伯(KSA),7乌兹别克斯坦(UBZ),8古尔吉斯坦(KGZ),9阿联酋(UAE),10伊朗(IRI),11科威特(KUW),12菲律宾(PHI),13印度(IND),14马来西亚(MAS),15香港(HKG—CHN),16泰国(THA),17约且(JOR),18印度尼西亚(INA),19巴林(BRN)

第十九届1997年9月11日——19日 沙特阿拉伯

1韩国(KOR),2日本(JPN),3中国(CHN),4沙特阿拉伯(KSA),5阿联酋(UAE),6中国台北(TPE),7约旦(JOR),8伊朗(IRI),9菲律宾(PHI),10巴林(BRN),11印度(IND),12印度尼西亚(INA),13哈萨克斯坦(KAZ),14香港(HKG-CHN),15孟加拉国(BAN)’

第二十届1999年8月28日——9月5日 日本福冈

1中国(CHN),2韩国(KOR),3沙特阿拉伯(KSA),4中华台北(TPE),5日本(JPN),6科威特(KUW),7黎巴嫩(LIB),8叙利亚(SYR),9乌兹别克斯坦(UBZ),10阿联酋(UAE),11菲律宾(PHI),12巴林(BRN),13香港(HKG—CHN),14泰国(THA),15马来西亚(MAS)

第二十一届2001年7月20日——28日 中国上海

1中国(CHN),2黎巴嫩(LIB),3韩国(KOR),4叙利亚(SYR),5—传塔尔(QAT),6日本(JPN),7中国台北(TPE),8印度(IND),9乌兹别克斯坦(UBZ),10阿联奠(UAE),11香港(HKG—CHN),12科威特(KUW),13泰国(THA),14新加坡(SIN)

第二十二届2003年9月23日——10月2日中国哈尔滨

1 中国 2 韩国 3 卡塔尔 4 黎巴嫩 5 伊朗 6 日本 7 哈萨克 8 印度 9 叙利亚 10约旦

11中国台北 12科威特 13中国香港 14乌兹别克 15菲律宾 16马来西亚

第二十三届2005年9月8日——9月17日卡塔尔多哈

1 中国 2 黎巴嫩 3 卡塔尔 4 韩国 5 日本 6 伊朗 7 沙特 8 约旦 9 中国台北 10哈萨克

11乌兹别克斯坦 12印度 13科威特 14印度 15中国香港 16马来西亚

第二十四届 日本德岛 2007年7月28日——8月2日

1 伊朗 2 黎巴嫩 3 韩国 4 哈萨克斯坦 5 约旦 6 中国台北 7 卡塔尔 8 日本 9 菲律宾 10 中国 11 叙利亚 12 印度尼西亚 13 中国香港 14 科威特 15 印度 16 阿联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