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篮球国家队厉害吗
2.篮球发展史 从头至尾
3.有关中国篮球队的资料。
4.中国篮球运动近期发展史
5.中国什么时候组建的第一支篮球队啊
中国篮球国家队厉害吗
中国篮球与世界强队的差距的根源!!
这方面的话早就想说了,憋的不行了,今天必须得唠叨几句了
看到中国篮球与梦7的差距,然后又看了梦7与巴西的较量
听到了刘伟的感慨
刘炜说:“全队在拼劲上做得不错,比起欧洲拉练的时候有了很大进步。但我们发挥不太稳定,能够在一段时间里打得很好,但在另一段时间里就一下子不知道干吗了。”
我就快气死了,不是说队员们,而是在为他们不知道根源而生气,在中国这种教育环境下,“中国特色的教育”,运动员们能有出息才怪!!
千百年来,中国学生都是在老师教的前提下去学习,没有一点自主性,也就是外国人称的“奴化教育”,引刘伟的话“在另一段时间里就一下子不知道干吗了”,运动员们只会教练教你怎么打,才会怎么打,先打内线,不行在打外线,A去挡,B负责传,C投篮,我就草了,运动员都被教成机器了!没有自己的想法。你也许会说别的项目,游泳,举重还有很多中国很强的啊,那是因为这些项目拼的不是创意,拿足球来说了中国队从各方面素质上都不错,为什么不行,巴西对的身体素质不见得比中国强,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弱,为什么那么强,就在思维,想法和创意,如果不在教育上改进,从小就教育孩子做有思想的人,那中国是没有前途的。
国篮球只能欺负平均身高比自己低15厘米以上的球队,就像中国足球很会欺负东南亚的矬子球队一样,但足球好歹也只是技战术差,身体力量还凑合。中国篮球队除了有身高,屁都没有。像韩国佬主力中锋只有2米04,二中锋只有2米,中国篮球打起来就很费劲。要不是出了个百年不遇的姚明,中国篮球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我看现在这批人的传接球的能力与高对抗情况下投篮的准确性还不如6、70年代的篮球队,可那个时候2米以上的家伙根本极少,中国队在世界上完全是矬子队,要是姚明长早20年,早率领吴沂水,郭永明他们进入世界4强了。就算韩国队得到姚明,也能轻松进入世界8强。
严重建议姚明再也不代表中国队打亚洲比赛了,等到没有姚明的中国队能轻松打败韩国(我看10年内是不可能的),夺得世界大赛参赛权,再加入国家队不迟。而也只有这样的国家队,才值得姚明参加。
篮球发展史 从头至尾
从年中国男篮首次参加奥运会到今天,中国男篮已经走过了20年的漫长路程,在20年的中国篮球运动里程里,我们经历了从冲击亚洲冠军到冲击世界强队的漫长路程,许多的姓名在今天年轻人的心中已经变得模糊,但是他们的足迹与辉煌,将成为中国篮球永远不朽的丰碑,篆刻在悲喜交集的岁月中。
这个最佳阵容不分年代,集中了中国篮球20年中最优秀的一批人物。如果这样一支队伍出现在今天的世界赛场上,那带给世界的,不知是一种怎样的震撼。
最佳阵容:
主力阵容 中锋:姚明(身高2米27)
大前锋:王治致:(身高2米14)
小前锋:刘玉栋:(身高2米)
得分后卫:张勇军(身高1米91)
控球后卫:李亚光(身高1米81)
替补阵容: 中锋:巴特尔(身高2米10)
大前锋:巩晓彬(身高2米02)
小前锋:李楠 (身高2米)
得分后卫:胡卫东(身高1米98)
控球后卫:阿的江(身高1米80)
阵容点评:
主力阵容:1,中锋姚明
这名球员已经不需要再罗嗦什么了,无论他在NBA今后的前景发展如何,他已经注定将以中国篮球丰碑式的人物进入中国篮球的名人堂。姚明是的,他拥有先天出色的身高与灵活的身体,更拥有天才的对篮球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至为重要的是,他赶上了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代,与他的前辈相比,他可以顺利的进入NBA这个世界最高水平的赛场。但是他的成功在于,他可以迅速的将美国篮球精神吸收并融入骨髓,并以智慧的头脑每时每刻思考篮球。他可以在NBA迅速成功,依靠的正是这个,而不是他状元秀的绚丽光环。姚明的优点在于他的超强防守能力,甚至连奥尼尔都惧怕三分,同时他的力量也日益增强,篮下的攻击也更具威力和霸气,这与2002年时那个羞涩的少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前姚明的问题在于需要继续增强自己的力量,并使自己的技术更加趋向于全面化。
2,大前锋王治致
无论今天人们对于这位曾经中国篮球第一人评价如何,单从篮球角度讲,王治致无疑是中国篮球历史上最优秀的大前锋。他拥有可以和世界一流大前锋抗衡的身高,和让人叹为观止的全面技术。甚至单从篮球天赋和机遇看,今天姚明所拥有的一切,原本是应当属于他的。然而是他自己和中国篮球的管理者一起葬送了这一切。王治致技术全面,身体灵活,15岁刚出道的时候就已令全中国惊艳,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他在奥尼尔头顶的一记重扣,几乎吸引了所有NBA球叹的目光。1999年CBA联赛的MVP头衔,更使得达拉斯小牛队在摘牌会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2001年的NBA赛场,2米14的王治致以他的全面技术,在NBA赛场上拥有了“三分王”的美称。但是,他的性格过于腼腆内向。他的球风过于软弱,他孱弱的防守更使得教练大为叹息。这一切都使他不能成为NBA的主力球员。他最终还是被姚明的光环掩盖,这一切是因为谁?是国家篮球的管理者,或者他自己,那段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切也许只有在若干年以后才可以公正的写出。
3,小前锋刘玉栋
如果说姚明是以一个天才的智慧和才华在遥远的美国书写着亚洲人驰骋NBA的神话,那么刘玉栋却正在以一个老兵的执着和勇气在CBA赛场上上演着战神不死的。作为一个小前锋,刘玉栋的技术并不是最全面的。散打运动员出身的他能够成为篮球手,靠的是他刻苦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与姚明一样,刘玉栋也曾被NBA所相中,可由于八一队的体制原因,他错过了加入NBA的最好年华,但这不妨碍他在中国CBA成为一个永恒的传说。他几乎以一个人的力量,三次将青黄不接的八一男篮带入总决赛,并夺得一次冠军,国内篮球界甚至流传着“一场比赛只让刘玉栋得30分就是胜利“的说法,可谁又想到他是带着膝盖的两片碎骨在向命运宣战呢!他的技术并不全面,他所依赖的是他强壮的身体和一手中投的绝活,他的中投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去测量篮球的轨迹。然而在05年的CBA联赛上,他所率领的八一队最终还是败给了由现役国家队前锋线组成的广东队。江山代有人才出,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但是刘玉栋,无论在中国篮球的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永远都只可能有一个。
4,得分后卫张勇军
现在的篮球迷知道张勇军,大概都是因为广东篮球队的存在,在教练生涯上,他书写了中国篮球的另一个,即率领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青年军支撑起了中国篮球的半边天,并且打造出了朱芳雨和易建联两位希望之星,但是,谁又还曾记得他和乔丹同场竞技的风。在80年代那支平均身高不足1米93的国家队里,他毫无疑问的占据了第一得分手的位置,并成为中国篮球在世界篮坛上的旗帜性人物。
张勇军的优点就在三分,他投三分的本领几乎是天生的,其活动范围及其灵活,命中率也奇高,在一场对科特迪瓦的比赛里他出手十次全部命中,达到百分之百三分命中率。 张勇军所在的国家队并没有实际意义的中锋,平均身高更是比欧美强队矮近八公分。但是就是这样一支球队竟然能在80年代的两次奥运会和一次世界锦标赛里三次进入前十强,靠的正是张勇军等后卫队员神勇的表现。当时的外电曾评论中国队是一流的外线三流的内线。此话确实不虚。1986年世界锦标赛是乔丹第一次亮相世界大赛,结果张勇军面对乔丹的防守一口气扔进十三个三分球,打的世界强队美国差点在中国面前翻船。那年世界锦标赛张勇军打满所有八场比赛,平均每场命中九个三分,并被评为该届世界锦标赛最佳得分后卫,这也是亚洲后卫唯一一次获此荣誉。可以试想,如果今天的中国男篮拥有一位张勇军似的三分射手,那中国队的攻击力将不亚于火箭队的“姚麦组合”。
5,控球后卫:李亚光
今天的球迷知道李亚光,也同样是因为他的教练成绩,他曾成功的将中国女篮带进了奥运会女篮决赛。并被评为1992年中国十佳教练。但是,谁又曾记得他控球后卫的美称。80年代的中国国家队,他与张勇军搭档的后卫线,成为了让世界篮球为之恐怖的组合。
李亚光是个低调的球员,他的言语比较少,但是他与张勇军的配合却已到了心有灵犀的地步,一个眼神和手势,几次位置的转换,就可以完成一次致命的绝杀。他的得分能力同样很强,三分远投同样神准,但是在教练战术意图的安排下,他无私的放弃了自己得分的机会,担负起为神射手张勇军输送炮弹的任务。而他的头脑却足够的冷静,并能迅速解读教练的战术意图,虽然他的光芒被张勇军的三分球所掩盖,但他却是场上名副其实的核心人物。中国队也正是在他的率领下一次次向世界八强进行着冲击。遗憾的是,他与张勇军的组合虽然威力惊人,但外线的神勇终于无法取代内线的孱弱,中国队也因此两次只差一步进八强。但是那个年代的中国队,以其娴熟的整体战术和惊艳的外线组合,成为当时世界篮坛一道独特的风景。雅典奥运会上,当我们一次次看到中国队的控球后卫被对方盯死和断球的时候,我们不禁又会想起这位曾经的世界锦标赛助攻王,是的,有他在,也许很多遗憾就不会发生。
有关中国篮球队的资料。
中国男篮始建于1917年,1936年加入国际篮联,由于政治原因于1958年退出,于14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恢复了会员资格,中国男篮是目前亚洲地区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篮球队。
简介
中国男篮早已经在亚洲稳坐“第一把交椅”,参加历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只有三届没有夺冠(第一至第七届中国没有派队参赛)。不过走出亚洲后,中国男篮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准,多年来,中国男篮在世界范围下也始终没能突破“第八”的名次。有鉴于此,中国男篮想要在北京奥运会上争牌的希望也越发渺茫。不过作为东道主的中国男篮从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讲,已经领先其他球队一步。在有利的条件下,目标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冲出前八就成为了首要目标。“保六争四”更成为了现在高呼的主流。
中国队内拥有不少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当家球员姚明,在NBA以正选身份打滚多年,已经成为现今篮球世界里面最强中锋之一。易建联也是NBA联盟中的正式球员,如果算上大致和孙悦,那就是拥有四名曾与NBA发生过亲密接触的球员,其中三位打过正式比赛。中国球员的国际性的确是史无前例的。加上一众在CBA中实力超群的球员组成的中国男篮,会令中国男篮在球迷眼前一亮。
人物
王耀东
1900年9月27日,王耀东出生在家人逃难途中。
8岁时,王耀东上私塾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后转入嫩江县第一小学。1914年,14岁的王耀东远赴齐齐哈尔,就读于黑龙江省男子第一中学。1919年7月,考入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救国”成了他明确的理想,并成为校篮球队队员。
1921年5月31日至6月1日,还是大三学生的王耀东代表国家篮球队参加了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并与队友一起拼搏,连续战胜菲律宾队和日本队,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在国际比赛中赢得的第一个冠军。当时中国队出场的主力阵容为:前锋王耀东、魏树桓,中锋王鉴武,后卫翟荫梧、孙立人(后来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1999年9月,王耀东在西安喜过百岁寿辰,当时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亲临祝贺。生日当天,西北大学宣布设立王耀东体育奖学基金。
2006年12月10日上午8时55分,被誉为中国篮球“百年”王耀东老人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107岁。
姚明
1980年9月12日,姚明出生于上海市第六医院。他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父亲姚志源身高2.08米,曾效力于上海男篮;母亲方凤娣身高1.88米,是70年代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
在18岁入选中国国家篮球队之后,姚明的表现进一步成熟。在2001年的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姚明每场贡献13.4分10.1个篮板和2.8次盖帽,投篮命中率高达72.4%,帮助中国国家队夺得冠军;2000年奥运会期间,姚明平均每场拿下10.5分和球队最高的6个篮板2.2次盖帽,他平均每场63.9%的投篮命中率也无人能比;
在美国当地时间2002年6月26日的选秀大会上,休斯顿火箭队顺利挑到了中国的中锋姚明,他也成为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在首轮第一位被选中的外国球员;
被选中的中国小巨人也成为联盟历史上最高而且是第二重的状元秀。在姚明加盟休斯顿火箭队之后,他成为继王治郅和巴特尔之后第三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个人荣誉:
19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
1999年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
1999年获CBA最有进步球员奖
2000年入选亚洲全明星队
2000年入选CBA全明星阵容
2000年获CBA三个单项奖
2002年CBA总冠军上海队主力成员
2002年6月以状元身份加盟美国休斯顿火箭队
200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03-2008年连续6年选入NBA西部明星队(07年由于受伤未能参加)
重大
1981年3月28日至4月5日,中国“八一”男子篮球队,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一届世界男子篮球俱乐部冠军队锦标赛亚洲地区选拔赛。经过7轮比赛,我“八一”队7战7胜,取得冠军,并获得了最佳风格奖杯,取得了代表亚洲地区参加6月于巴西举行的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俱乐部锦标赛决赛阶段的比赛资格。队中郭永林、马连保被评为“最佳队员“。
1983年11月12日至29日,第十二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香港举行,中国男子篮球队又一次获得冠军。这是中国男子篮球队在亚洲锦标赛上获得的第5次冠军,人们习惯地把这称为中国男篮的“五连冠”。
中国男篮曾获得第8、9、10、11、12、14、15、16、17、18、20、21、22、23届亚洲篮球锦标赛冠军
.
中国篮球运动近期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篮球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我国就组成了大学生篮球队参加了国际比赛。以后,国家又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50年12月邀请世界劲旅苏联队前来访问比赛并借此组织学习研讨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提高。至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篮球运动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十年动荡的“文化大革
命”冲击下,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和倒退,拉大了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11年我国开始重新组织训练青少年运动员,12年举办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联赛体制,13年后恢复国际间的交往,14年开始参加世界性比赛。我国的男女篮球队分别在15年和16年获得了亚洲冠军,确立了亚洲强队的地位并走向了世界,17年我国女篮在世界大会上取
得第5名;18年男篮参加第八届世界锦标赛获得第11名;1983年女篮在第九届世界锦标赛中荣获第3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86年,男篮获得第十届世锦赛第9名。
1994年底,我国开始篮球赛制改革,尝试将以前联赛的“赛会制”改为主客场制,并在1995年初试办了八强主客场赛,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从1995年底开始,中国篮球联赛的赛制改为了跨年度的主客场联赛,简称CBA联赛。这一改革举措促使中国的篮球运动又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1年底,中国女篮也开始效仿男篮,举办了主客场联赛,简称WCBA联赛。2002年,在我国的江苏省又成功举办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子篮球比赛——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这是国际篮球协会对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发展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截至2003年5月,中国篮球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是:男篮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锦标赛和1996年奥运会上两次闯入世界前8名;中国女篮则在1992年奥运会和994年世锦赛上两次荣登亚军领奖台。
中国篮球运动
一、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自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协会派来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 Did Willard Lyon)介绍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形态,在教育科学领域已成为一门教育学科,在竞技体育范畴内它是一项重点发展的竞技运动。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按照社会变迁及篮球技、战术发展和竞赛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时期:
1、 1895—1949年为第一阶段(其中1895--1918年为第一个时期,1919年--1936年为第二个时期,1937---1948年为第三个时期)
这是篮球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时期,篮球运动主要在天津、上海及北京等有限的城市青年会组织和某些中等以上校少数学生中开展,男子篮球列为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14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于1930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期间,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普及,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从国内外比赛成绩反映整体水平较低。
2、1949---1995年为第二个阶段( 其中1949---1965年为第四个时期,1966---18年为第五个时期,19---1995年为第六个时期)
1949年后,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积极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对抗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的和组织下迅速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随后,通过总结讨论,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勇猛顽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期邀请外国专家在上海体育学院招收首批篮球专项研究生班。到了6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篮球竞技水平、社会普及、科学研究及篮球观念与理论体系的确立等,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历史证明,1949年后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全面发展提高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第一个辉煌发展的历史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展、大提高:篮球人口居世界之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篮球运动理论与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国家男女队曾接连居亚洲榜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篮球竞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渐浓。
3、1996年至今为第三个阶段开始后的新时期
中国篮协于1996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先后举办了甲A、甲B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业化过渡,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19年成立了事业型的篮球运动管理中心。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CUBA联赛。这些无疑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二、中国篮球竞技运动面临的任务与形势
1、国际篮球运动的职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最高水平的优秀队伍与美、欧队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即使是亚洲的韩、日等国也进步明显,给我国优秀队伍造成种种威胁。
2、原有培养篮球后备队伍的网络一度受到某些干扰,篮球竞技人才后备队伍出现匮乏现象,高水平运动队新老交替十分困难,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严重。
3、教练员的选拔与培养未能形成科学体系。
4、运动成绩时而起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滑落状态。
5、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及其所属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仍显滞后。
6、针对篮球运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篮球理论研究滞后未能形成完整体系,观念和观点未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科学研究未能重视与实践结合,配套展开。
7、全国多数地区群众性篮球竞赛活动仍有待普及发展。
总之,认识与克服实际困难,振奋精神,之下而上,从改革中求出路,在改革中攀高峰,是中国篮球界的根本任务。
三、发展中国篮球运动的战略性对策
1、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推动篮球运动领域内的综合改革,在改革中建立新秩序展现新风貌,再攀新高峰
2、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我国篮球竞技运动的定位目标,确立正确的篮球训练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
3、全方位落实深化篮球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依法治球,形成新的管理网络,理顺纵横管理职能关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管理新模式
4、全面规划,取非常措施,培养造就一批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队伍,这是振兴中国篮球事业的希望所在
5、切实掌握优秀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落实从学校抓起和从青少年着眼的方针,多途径地培养与储存篮球后备人才
6、积极倡导篮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建立起中国新颖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科学化训练、竞赛、管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中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应重视上述问题并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
中国什么时候组建的第一支篮球队啊
中国第一支篮球队
篮球是当时中国各大城市开展最普及的运动之一,天津还是篮球登陆中国的第一站。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各学校的篮球队如同雨后春笋,而天津篮球队的水平,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20年代末的南开五虎队(最初自嘲为“篓子队”)的唐宝?等人,身经百战,是当时中国篮坛少有对手的一支劲旅。
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的中国篮球队正式队员有14人,其中天津选手5人,他们是:王鸿斌、李绍唐、沈聿恭、刘宝成和徐兆熊。另9名队员是南京的王玉增(队长)、王士选,上海的王南珍、冯念华、蔡演雄、尹贵仁,北平的牟作云、于敬孝、刘云章。教练员是董守义,管理员李清安。1936年6月6日、7日,中国奥运男篮在天津耀华中学和省体育场(现北站体育场)进行了两场表演赛,作为出征前的热身。两场比赛引起天津观众极大热情,许多学校提前抢购比赛门票,为篮球选手打气助威。
篮球队管理员李清安是地道的天津人,祖籍武清的李清安上世纪20年代毕业于燕京大学,随后到驻天津的美国领事馆工作,并加入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也是一名篮球高手。1933年至1935年,李清安以队长、领队、指导等不同身份,率领天津、河北篮球队参加了在杭州、南京、上海举行的大型运动会,连获佳绩。1936年,担任中国篮球队管理的李清安同时还担任一项新的工作,奥运会篮球比赛裁判员。
1936年奥运会上,中国男子篮球队成绩不佳,有人将篮球队的失利归结为选拔队员方案失当。当时甚至有人提出,如南开五虎队有人入选,成绩不会如此。当然,南开五虎的缺阵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遗憾。篮球队的选拔在1935年底的全运会时就已经开始,据董守义先生生前回忆,南开五虎如唐宝?(当时25岁,正值当打之年)确实已经进入了代表队的大名单,但其中又生了变故。由于各个地方的体育协进会都想将各地方队的篮球队员选送到奥运代表队,所以将先前的选拔方案推翻,改为重新比赛选拔。此时,已经到了1936年的一月。这一突然的变故使得一些早已入围篮球队名单的知名选手措手不及,南开五虎队当时正在南洋巡回表演,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变故。等回到国内,才知意外落选的消息。但事已如此,只能承认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