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会申请条件是什么?
2.运用公共关系学原理分析北京申奥成功的原因!悬赏100分!
3.奥运会是如何申请的?
奥运会申请条件是什么?
奥运会申请条件是:
1、举办国必须具备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实力,奥运会会期较长、项目较多,整个筹备所需要花费的钱财是非常大的。
2、举办国必须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顺利举办奥运会的关键。
3、举办国必须是体育大国,并且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热肯定是最好的。
4、还要有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否则容易出现差错,经验丰富会更好。
5、还要具备举办奥运会的设施条件,设施是奥运会非常必要的。
奥运会的宗旨是:?
“现代奥运会”这个概念,是已故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6年提出来的,他把现代奥运会的主要宗旨确定为“和平·友谊进步”,并明确提出,现代奥运会不以赢利为目的。北京奥运会的宗旨是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顾拜旦一位密友迪东(Henri martin Didon)于1895年提出的。
他将这句话刻在他所办学校的门楣上。顾拜旦对此颇为赞赏,经他提议,1913年获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它定为奥林匹克格言。1920年它又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此外,也有把"体育就是和平"、"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作为格言的。
运用公共关系学原理分析北京申奥成功的原因!悬赏100分!
一、公共关系学原理的主要观点
公共关系学原理是社会组织为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媒介和手段,与其公众结成的利益一致的社会关系。简单的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努力干好,让人知晓”。有一个比喻可以恰当的说明什么是公共关系。比如一个小伙子追求伴侣,可以用很多办法,大献殷勤是其中一种,但这不算公共关系,而是推销自己。如果这位小伙子经过周密的研究思考,制订一个,埋头苦干,以成绩获得他人的称赞,然后通过他人之口把对自己的优良评价传递开去,这就是公共关系。
二、公共关系学原理对申奥成功的原因借鉴
1、中国人民支持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 。通过大量的宣传,特别是网上签名,万人签名,传递一个信息,就是人民支持,众心齐,泰山移。申奥成功,每一个龙的传人都感到骄傲,98% 的受访者认为申奥成功会对自己带来有利影响。人们纷纷表示,将以力所能及的多种方式,为奥运会添色。其中,积极宣传奥运精神、做志愿者和认真学习英语是受访者支持申奥行动的首选。有30% 的受访者确信在2008年会亲自走进赛场,感受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比赛的盛况。
2、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较高,应该举办一次奥运会。通过历次的奥运会的成绩宣传,让世人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个体育强国。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方面已连续在最近两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和奖牌总数第四名的好成绩。迄今为止,中国运动员共获得1317个世界冠军、超过或打破世界纪录1026次。中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基础雄厚,常年坚持体育锻炼的逾3亿人。
3、我们的经济实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和北京具备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实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10年来经济发展以每年10.8%的速度增长,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万亿美元。北京是一座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近十年来经济始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以上。人们普遍认为,申奥成功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是我国实力的体现。四成受访者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国际的认同”,是北京成功获得主办权的最主要原因。三成的受访者认为北京胜出是因为“经济实力的增强”,13·4% 的受访者认为北京“由于申办工作做的好”而获得了主办权。
4、中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泰民安,社会安定团结。在世界主要首都城市中,北京是刑事犯罪率、交通死亡率、火灾发生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具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
奥运会是如何申请的?
申办奥运足迹——两次申办 终成正果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时间22时11分(北京时间18时11分),是中国体育的一个历史性时刻,一个特大喜讯降临华夏大地: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中国,属于北京。 这一直中国人民和中国体育界殷切期待的梦想,是自1992年以来历经9年、两次申办艰辛努力的成果! 在成功地举办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后,中国人萌发了举办奥运会的想法。1992年,同志南巡讲话如春风吹拂着中国的大地,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迈得更加有力。中国北京向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提出了申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申请,开始了北京的第一次奥运会申办尝试。 虽然1993年9月23日在国际奥委会全会的表决中,北京以微弱的两票的劣势输给了悉尼,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参与奥林匹克事务的决心。1998年1998年11月,院总理办公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对申办工作进行了研究,决定由北京再次申办2008年奥运会。当年11月25日北京市正式向中国奥委会递交承办2008年奥运会申请书。 1999年1月6日,中国奥委会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北京市人民关于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 1999年4月7日,北京市刘淇和中国奥委会前伍绍祖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正式递交了北京市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报告。 1999年9月6日,经党中央、院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民和院相关部门组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北京奥申委办公地点在北京新侨饭店。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工作正式启动。 2000年1月19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申办会徽进行总评。10件入选作品脱颖而出,并决定取其中2-3件作品的长处,由专家进行再创作。 2000年2月1日,北京2008年奥申委举行第二次全体委员会,通过表决确定了2008年奥申委会徽和奥申口号,奥申网站正式开通。 奥申口号为:新北京、新奥运 英文为New Beijing , Great Olympics 2000年2月1日,北京奥申委刘淇提出中国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六大理由。 第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对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世界和平应当作出贡献。第二,办奥运会是北京市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心愿,并得到了我国的有力支持。第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第四,举办奥运会可以加快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是北京迈向新千年的有利机遇。第五,举办奥运会将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将更广泛地提高奥林匹克运动的普遍性。第六,申办奥运会,有利于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借申办的契机,把自己悠远深厚的文化底蕴,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谦和礼貌的公德素养,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展现给全世界。
麻烦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