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图片-巴西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

tamoadmin

1.哪一年的奥运会火炬是用射箭点燃的

2.里约奥运会火炬(点燃世界激情之火)

3.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的历史一刻

4.历届奥运会的火炬点燃方式是什么?

哪一年的奥运会火炬是用射箭点燃的

巴西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图片-巴西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25届奥运会)的奥运会火炬是由安东尼奥.雷波略用射箭点燃的。

看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精彩的点火过程。 最后引燃巨型火炬的是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射箭选手安东尼奥.雷波略。身着白衣的射箭运动员安东尼奥.雷波略搭箭拉弓,未做太多的瞄准动作,便迅速地射出了一箭。带着奥运圣火的箭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准确地射向70米远、21米高的圣火台,熊熊火焰随之腾空燃起。据悉,为做到万无一失,安东尼奥.雷波略在开幕式前足足练了不下两千次。主火炬被点燃的一瞬间,全世界为之欢呼,人们不禁惊叹于西班牙人的创意和雷波略的高超射术。

在这动人一瞬的背后,同样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当“射箭点火”的想法被确定下来后,组织者选定了两个人作为候选者,雷波略便是其中之一。当年37岁的雷波略来自马德里,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此前,他曾获得过伤残人奥运会比赛的银牌和铜牌。为了能在开幕式上准确地射中70米外、21米高的火炬塔,雷波略前前后后练习了2000多次。练习中,雷波略的命中率超过了令人欣喜的90%。但是,由于开幕式是在晚间进行,而点火之前,体育场内的所有灯光熄灭,射手只能凭借月光和体育场外围微弱的灯光来判断火炬塔的位置。而且,点火的瞬间,有家电视台拍到雷波略射出的箭并未射中火炬塔,而是从一侧滑落。多年后,组织者透露说,火炬塔的上空充满可燃气体,只要雷波略射出的箭能够进入火炬塔周围一米、高四米的范围内,都可以顺利点燃主火炬。最终,雷波略做到了。

雷波略70米射箭点燃火炬成为永恒的经典

里约奥运会火炬(点燃世界激情之火)

里约奥运会火炬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象征,也是展示世界和平、友谊、团结的重要标志。每届奥运会都有自己的火炬传递仪式,而里约奥运会火炬也不例外。

火炬的设计

里约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巴西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火炬的形状像一片绿叶,象征着巴西的热带雨林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火炬的颜色则是金色和绿色的交织,代表着巴西的土地和植被。火炬的顶部则是三个金属环,象征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三个核心价值观:友谊、尊重和卓越。

火炬的制作

里约奥运会火炬的制作非常精细,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心制作。首先,火炬的材料是铝合金,非常轻便而且不易变形。然后,火炬的表面经过特殊的处理,使其呈现出金色和绿色的交织效果。最后,火炬的顶部则是由三个不同颜色的金属环组成,需要经过精密的加工才能完成。

火炬的传递

火炬的传递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具有仪式感的环节之一。里约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路线总长为20,000公里,穿越了巴西的26个州和联邦区。火炬传递的起点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终点则是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

火炬传递的过程中,每个火炬手都需要跑完一段路程,然后将火炬交给下一个火炬手。火炬手们身着白色衣服,手持火炬,沿着路线快步前行。他们的身影和火炬的光芒一起,向世界展示着巴西的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

火炬的点燃

里约奥运会火炬的点燃是整个火炬传递仪式的高潮。在马拉卡纳体育场内,所有的火炬手齐聚一堂,将手中的火炬点燃。然后,火炬手们将火炬交给奥运会会长,由他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盆。

当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之后,整个体育场内充满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标志着里约奥运会正式拉开了序幕,也意味着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们将在这里展开一场激烈的角逐。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的历史一刻

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次正式采用了火炬接力的形式。但当时的火炬燃料落后,火炬台也仅有2米左右,而点火的仪式也很简单。

1948年7月29日,在第14届奥运会开幕式 上,英国选手马克·约翰在温布莱球场点燃奥运圣火。

1952年6月25日,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并第一次使用飞机将火种从雅典空运到丹麦,从丹麦经瑞典到达芬兰的路程采用了跑步、骑马、自行车和独木舟等传递方式。

1956年11月22日,第16届奥运会圣火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体育场开幕,田径 选手罗·克拉克点燃火炬。

1960年8月12日,第17届罗马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后,在希腊境内接力传递到雅典,后由意大利军舰运载至西西里的古城锡拉库萨,再由火炬手跑步完成到罗马的传递。

1964年8月21日,第18届东京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这次火炬接力采用海陆空三种传递方式,参与人数达10万。最后一棒火炬手坂井义则点燃奥运会会场主火炬。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传递以新大陆为主题,追寻了伟大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哥伦布的足迹。西班牙航海家的后裔恩里克 塔·巴西里欧点燃主火炬,她是奥运史上第一位点燃主火炬塔的女性。

1972年8月,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圣火穿越8个国家抵达慕尼黑,沿途受到热烈欢迎。接力活动使用了自行车、摩托车、马等传递方式,并第一次有残疾人使用轮椅进行传递。在大会开幕式上,由1500米跑世界青年冠军根特·扎恩点燃了火炬台。

1976年7月13日,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由希腊火炬手传给加拿大火炬手后,通过传感器将圣火的热能转换成电波并经太空中的人造卫星传至加拿大,然后使用激光在蒙特利尔点燃火炬,实现了奥运圣火的首次太空之旅。7月17日,一对少年男女共同点燃主体育场奥林匹克火炬。

1980年7月19日,当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圣火在开幕式现场点燃。本届火炬接力恢复了传统的传递方式,并选择了最短的线路,全程5000多公里。

1984年7月27日,第23届夏季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开幕,由美国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点燃圣火。

1988年9月17日,第24届夏季奥运会在韩国汉城开幕,点燃火炬的是舞蹈演员孙美贞、教师郑顺万和马拉松运动员金元铎三人。三人同时点火,使得汉城奥运会的点火仪式也创了一项奥运会“纪录”。

1992年7月25日,第25届夏季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由一名神箭手点燃圣火。

1996年8月19日,第26届夏季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开幕,由拳王阿里点燃圣火。

2000年9月15日,第27届夏季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开幕,由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弗里曼点燃圣火。

2004年8月13日,第28届夏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开幕,卡卡拉马纳基斯点燃主火炬。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举行,由体操运动员李宁点燃北京奥运会主火炬。

历届奥运会的火炬点燃方式是什么?

点火仪式

公元前776年 第一个被人所知的古代奥运会上,就有了点燃圣火的仪式。 奥运圣火从它一诞生,就标志着团结、理性、和平。

1896年(第一届)雅典

现代奥运会复兴之时,并没有延续古代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仪式。

1900年(第二届)—1932年(第十届)历届奥运会没有固定的点火仪式

而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首次出现奥运圣火点燃仪式,主会场开始设置主火炬台。这一想法,是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的顾拜旦提出的。之后,这一仪式流传至今。

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

首次正式采用了火炬接力的形式。但当时的火炬燃料落后,火炬台也仅有二米左右,而点火的仪式也很简单。该年,奥运圣火开始传递。

1940年—1944年,奥运会因二次大战停止举行

1948年(第十四届)伦敦

圣火在温布利体育场上点燃。

1952年(第十五届)赫尔辛基

伴随著3000只象征和平的白鸽飞上天空,圣火也在火炬台熊熊燃起。

1956年(第十六届)墨尔本

火炬传递线路最长、规模最大,在5千多公里的道路两旁,每一位参与者都分享了奥林匹克精神带来的欢乐。

1960年(第十七届)罗马

圣火由船只运输经地中海登陆了亚平宁半岛。此时燃料的改进已经让火焰变得一触即发。

1964年(第十八届)东京

奥运会上点燃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

1968年(第十九届)墨西哥

墨西哥20岁的女田径选手诺玛·恩里克塔·巴西利奥·德索克罗成为了奥运会史上第一个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女性。

1972年(第二十届)慕尼黑

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开幕前辞职,他用德语发表了他在奥运会上的最后一次讲话。

1976年(第二十一届)蒙特利尔

别出心裁地由两人共同点燃。

1980年(第二十二届)莫斯科

圣火台已经变得高大、先进,从此点火仪式也呈现了一种当时看来比较特别的方式。

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

圣火的点燃仪式似乎也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新颖而独特。美国运动员约翰逊点燃了五环标志的火炬,圣火也在体育场上空熊熊燃起。

1988年(第二十四届)汉城

三人来到了距离地面50米高的圣火台旁,共同将圣火点燃。三人点火,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首次。

1992年(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拉

担任这次点火任务的是37岁的残疾运动员里贝罗。身著古希腊传统服装的里贝罗准确的将箭射向了21米高的火炬台。

1996年(第二十六届)亚特兰大

点火仪式由拳王阿里点燃了身边的点火器,百年圣火就在这一刻被点燃。

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

点燃圣火的是澳大利亚土著人弗里曼,水中生火。设计了新颖的点火台,她站在水中央将圣火点燃。熊熊燃烧的火焰由水中徐徐上升。在闭幕式上,组委会采用了一位华人小女孩的建议:将美国与前苏联、前东德与西德运动员排在一起。

2004年(第二十八届)雅典

希腊帆板选手尼古拉斯-卡拉马纳基斯点燃圣火。火炬置于可转动的机械吊筒顶端,只几米高。

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

点燃圣火方法待定。

点火仪式沿革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

第一次点燃火炬

由于刚刚经历了世界大战,因此本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不同寻常。第一次升起了奥林匹克会旗;第一次放飞和平鸽;第一次点燃了象征胜利和光明的火焰;首次举行了运动员宣誓仪式。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去奥林匹亚采集火种

本届奥运会去奥林匹亚采集火种,并且首次采用聚光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然后通过接力传送。这是奥运会首次举行这种活动。不过,直到1934年国际奥委会才正式决定,从第十一届开始在开幕式上举行这项仪式。

1936年慕尼黑奥运会:

点燃圣火成为传统

本届奥运会从开幕日期至闭幕式止,在主体场燃烧了奥林匹克圣火。而且火种来自奥林匹亚,采取火炬接力方式从奥林匹亚传到主办国。本届奥运会进行了为期14天的火炬传递活动,从此以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正式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最称奇的点火:1984洛杉矶

亮点:太空人

其实在今天看来,洛杉矶奥运会的点火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要知道那是在20多年前。而在此之前的奥运会点火仪式都中规中矩。

从这届开始,奥运会的组织者们开始了绞尽脑汁设计点火仪式的过程。怎样点火也变成了每届奥运会开幕式进行之前的“最高机密”。

所以,1984年人们看到一个打扮成太空人模样的“飞人”,飞过体育场,然后点燃五环形状的引火装置时,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最团结的点火:1988汉城

亮点:3人同点

汉城奥运会点火仪式的焦点,集中在曾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夺得马拉松冠军、已经76岁高龄的国家英雄孙基祯身上。在1936年参赛奥运时,因为当时韩国正被日本占领,孙基祯被迫代表日本参赛,当他站在领奖台上看到升起的太阳旗时,痛楚地低下了头。

孙基祯在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的出场,意味着韩国的强大和斗争精神。就在人们认为孙基祯是点燃火炬的最佳人选时,组织者给了人们一个意外:孙基祯老人手持火炬跑进主会场,第10届亚运会三枚金牌得主林春爱接过火炬绕场一周,然后将火炬交给一位马拉松运动员、一位教师、一位舞蹈演员,最终由3人一起点燃圣火。

这种方式体现出全民参与奥运的热情,在点火仪式的人数上也创了一项新纪录。

最大胆的点火:1992巴塞罗那

亮点:70米射箭

这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永远的经典,这是难以被复制和被超越的经典。残疾人运动员里贝罗在巴塞罗那的夜空中射向70米远、21米高圣火台的那支箭,至今仍在电视上一遍一遍地反复播放着。10万名现场观众和20亿电视观众共同见证了这次惊险的点火仪式。

据说,里贝罗为做到万无一失,在开幕式之前足足练了不下2000次。但后来也曾有过传闻,称组织者在他射出那一箭之后,其实是用早已准备好的自动装置将主火炬台引燃。

虽然至今还有人质疑里贝罗射出的那一箭到底有没有射到圣火盆内,但不管真相怎样,这次冒险的点火是成功的,这次圣火点燃方式是最惊险的。没有借助任何现代手段,反而更加展现了人类突破自我的伟大精神,从而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最感人的点火:1996亚特兰大

亮点:老阿里

也许是感觉巴塞罗那的点火创意难以超越,美国人这次放弃了“科技武装”的想法,改打“温情牌”。而事实证明,这一招获得了巨大成功。当患有帕金森症的拳王阿里颤抖地接过火炬时,全世界人都能看到他因为病痛而止不住抖动的双手。

在圣火映照下,老阿里的面容显得格外坚毅,充满了感染力。那一刻,成为奥运会点火史上最感人的一幕。

最浪漫的点火:2000悉尼

亮点:水火交融

悉尼是海边城市,点燃圣火自然与水有关。悉尼人将水与奥运会结合得天衣无缝,早在圣火传递的时候,就别出心裁地进行了一次水底圣火传递。开幕式上的点火自然也与水离不了关系。澳大利亚短跑名将土著运动员弗里曼,身穿银色连体防水服,在四周瀑布飞泻的背景下,置身水底点燃了潜伏在水底的主火炬台。

完成了这幕“水中燃火”的精彩大戏之后,弗里曼的全身都湿透了,但是这幕水火交融的浪漫情景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中。水与火,两种本不相容的物质,就这样被浪漫的澳大利亚人结合在一起。

最古典的点火:2004雅典

亮点:回归

雅典人把开幕式的精华全部都集中在之前数小时的表演中,“爱琴海”上史诗般的艺术,让全世界都折服于希腊人的想象力和文化气质。所以相比之下,点火仪式显得有些乏善可陈。火炬置于可转动的机械吊筒顶端,火炬台慢慢放倒,圣火被点燃之后又慢慢立起,这种相对古朴的点火方式,表现的将是天与地、物质与精神的连通,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回归。

不过在最后点火的人选上却有些意思,让帆船冠军卡拉马纳基斯站在火炬台前。除了希腊人之外,全世界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甚至在主火炬点燃半分钟后,美联、路透、法新三大通讯社都没有反应,此人的资料一片空白。原来,组委会在最后一刻更换了原定的点火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