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欧冠决赛越位球-1998年小组赛

tamoadmin

1.理性讨论,经典442是不是最强的阵型

2.c罗拜仁2球是越位吗

3.经典的比赛中,绝杀大巴黎,创造“诺坎普奇迹”的替补神兵是

4.为何足球赛会有'越位'?

理性讨论,经典442是不是最强的阵型

98年欧冠决赛越位球-1998年小组赛

足球界最经典的阵型开始成为了战术循环的代表,凭借马德里竞技、莱斯特城等球队的精彩发挥,442阵型又开始流行起来。它当初为什么落伍?又是什么让他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里?

在英格兰于2010世界杯被淘汰之后不久,各种各样有如讣告的文章就发表出来。“这届杯赛再一次雄辩地证明:442已死,”足球评论员罗比-萨维奇说,“本赛季的英超和中,你将会看到大量球队使用4231。”

说实话,他是对的。我们杂志所用的名字在英格兰足坛越发罕见,但还没有到了灭绝的地步。当国家队主教练霍奇森履新之后,曾经短暂地使用过442,在2013年5月同爱尔兰的比赛中使用了这一阵型之后,莱因克尔在推特上表示:“用各四个人组成的两条线,简直一脚踏回了黑暗时代”。

有点讽刺的是,这两位评论员都曾经是莱斯特城的当家球星,而2015-2016赛季,狐狸城凭借理论上最传统的442阵型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英超联赛冠军,这让评论员们摸不到头脑,也让对手还有那些足球书籍的作家一头雾水。

其实不只是拉涅利的球队这么做了,马德里竞技能在一整个赛季无论是在西甲还是在都成为巴萨与的死敌,依靠的也是442,此外还有勒沃库森、伯恩利、西汉姆和沃特福德等队伍也凭借这个阵型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马竞凭借442成为了欧洲足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为什么这个看起来马上就要永远退出历史舞台的阵型会忽然重新流行起来?它在现代足球中是如何运转的?它还是以前的那个442吗?FFT(舍我其谁?)可以告诉你答案,当然了,我们一定会保持客观,不偏不倚。

______________

压迫,压迫!

这只巴西队不论踢什么阵型都能拿到世界冠军

和所有的阵型一样,442并不是被突然创立的,而是逐渐演化的。从位置上看,它是424的变种,在10年世界杯上,巴西完美运用了424阵型。不过扎加洛的那支队伍更多地是依靠个人能力,他们拥有两位堪称历史上最伟大的边锋,而贝利则身披着10号战袍,那支巴西可以用任何阵型赢得世界杯的冠军。而随后诞生的442则更加强调整体,他们对防守的运用看作是进攻的另一种形态。而说一千道一万,一个词是最关键的:施压。

马斯洛夫,伟大的战术革命家

在上世纪60年代,基辅迪纳摩的维克托·马斯洛夫首创了442阵型,这个阵型的出现同身体素质的提升密不可分,因为当时球员的营养提升了不少,而训练方法也更加讲究。这个阵型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对手的空间,原来的两个边锋后退到了中场的位置,他们的防守任务同进攻任务一样重要。

凭借着442,AC米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横扫足坛

然而没有什么阵型是一成不变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萨基所率领的AC米兰将442提升到了另一个档次,为了可以尽可能地压缩对手的空间,他的防线和锋线之间的距离永远不会超过25米,意大利人还鼓励自己的球员轮转换位。如果巴雷西离开了后防线的话,一位中场球员就会后撤来填补他的位置,如果范巴斯滕出现在右边路的话,多纳多尼就会填补中锋的位置。这种打法让AC米兰在1989和1990年两次获得了冠军杯的冠军。

在海瑟尔惨案之后,英格兰俱乐部被禁止参加欧洲赛事,而利物浦在80年代末期则成功模仿了萨基的米兰,伊恩·拉什带领着球员们从锋线开始就向对方施加压迫。“我们和欧洲大陆的打法一样,”约翰·巴恩斯在当时说道,“阿兰-汉森可以越过我向前,而我就会替代他的位置。”

不过英格兰足球对于442的运用更加古板,巴恩斯为英格兰国家队踢球的时候就是个例子。“在这里,”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上,这位边锋说,“如果瓦德尔或者我离开了位置,没有人过来补位,如果对方的边后卫不压上的话,负责盯防他们的球员就无事可做。在利物浦的话你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英国的球队经常用两个边锋加两个纯中锋的阵容,所以他们才经常会陷入“人手不够”的境地,特别是在国家队比赛以及俱乐部重返欧洲赛场之后。上一次一支球队凭借442阵型赢得世界杯或者冠军还是在1994年,当时巴西击败了萨基率领的意大利。在酷热的高温下,萨基没有充分的时间让球员们像在俱乐部一样磨合,意大利人擅长的施压逼抢战术步履维艰。再加上,随着越位规则的更改,442从那时起就逐渐从主流中淡出。

战术灵活多变的维纳布尔斯在1996年欧锦赛上用442取得了成功,而在1999年,弗格森的曼联夺得冠军的时候他们用的也是442,不过弗格森一直否认这一点。约克和斯科尔斯经常互换位置,而安迪-科尔则时常移动到左路,制造多种多样的威胁,所以你应该明白弗格森否认的理由。

事实上,虽然曾经尝试过打造4231战术体系,但是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惨痛出局之后,英格兰才终于同世界其他国家保持了一致,而大多数英超俱乐部也开始沉迷于“不能让对方在中场占据人数优势”的思想。我们不想承认,不过罗比-萨维奇还是说出了关键的一句话:我们所熟知的442,真的死了。

______________

442已死,442永生

442重新焕发了生机

然而,是什么让442阵型死而复生的呢?西恩·戴彻认为他知道答案,“在五年前,所有人都觉得我们应该像巴塞罗那那样踢球,”这位伯恩利主教练说,2015-2016赛季他带领球队赢得了英冠的冠军,而他用的阵型,你应该能猜到,是442。“如果你面对巴萨的时候用他们的战术,你猜会怎么样?你没法击败他们的。”

大多数球队都对绝对的控球权趋之若鹜,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克鲁伊夫后来所说的,442阵型中,“人数上难以匹配。”与那些鼓励三角传球的阵型,比如说克鲁伊夫的433和21世纪最流行的4231不同,当442阵型中的球员无法拿球的时候,他们就像训练标志物一样毫无用处。看看英格兰2000年欧锦赛的首战吧,在同葡萄牙的比赛中,基冈的球队2-0领先之后,弱点就逐渐暴露出来,他们让菲戈和他的队友们在两条线之间予取予求,最终英格兰2-3败北。

“莱斯特城的踢法和英格兰不同,”参加了那场比赛的保罗·因斯说,“奥尔布莱顿和马赫雷斯并不是那种向边路靠拢的边锋,他们更喜欢内切。很多球队都把边后卫当边锋用,比如说热刺,但是莱斯特城喜欢收缩防守,他们的中场球员也是。”

莱斯特2015-2016赛季用442阵型获得了英超冠军

还有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并不看重控球。“10次当中有9次都是莱斯特城舒舒服服地回撤防守,把控球权拱手让给对方,吸引对方攻出来。”伯明翰的主教练加里·洛维特说,他如今是足球联赛里最具智慧的战术专家之一。“马德里竞技也是如此,尤其是当他们面对西超双雄的时候。”

数据也能说明不少问题。考虑到阿根廷人执教马竞要比拉涅利执教莱斯特城多出四年,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西蒙尼的队伍要比莱斯特城更加紧凑,而马竞在2015-2016赛季的联赛丢球次数也只是莱斯特城的一半(18个)。在控球率方面,床单军场均控球率为49%,而莱斯特城是45%,这两个数据也反映了西甲与英格兰顶级联赛在本质上的区别。

加里·洛维特表示,442是世界上最难用好的阵型

这次阵型上的复兴主要就是“送别高位逼抢,迎接收缩防守”的活动,但是其他的问题仍然存在。“我敢说442是最难用好的阵型,因为随着比赛的水平越高,那些更加出色的球队也更善于在中场形成人数上的优势。”前伯顿阿尔比翁的主教练洛维特说,酿酒人(伯顿的绰号)最近取得的成功与他打下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速度和竞技精神是关键,因为你必须要覆盖特别多的区域,不能让空间暴露的太明显才行。我曾经阅读过一份数据,在过去的十年里,每场比赛全速冲刺的次数在每个赛季都会增加5%,正是因为如此,像莱斯特城这样的球队才可以有效地用442战术。”

换句话说,2015-2016赛季有些时候,坎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踢两个位置一样,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原因可能就是确实如此。这位法国中场在英超的铲断榜和拦截榜上都位居前列。

“但是比阵型本身要重要的是,”曾经为莱斯特城担任过后卫的洛维特继续说,“拥有那些可以努力拼搏的球员。”

如果你觉得这句话只不过是陈词滥调,请你考虑一个事实:2015-2016赛季,莱斯特城的铲断次数和拦截次数都为英超之最,而马德里竞技在西甲也是如此。另一支用442阵型的球队——沃特福德,在这两项数据上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二。但是他们也对狐狸城惊世骇俗的工作效率充满了敬畏之情,“冈崎慎司是英超联赛中被换下次数最多的球员,但是我一点都不惊讶,因为他一踏进球场就开始不停奔跑。”沃特福德队长迪尼说,这位日本前锋在联赛中只打进了5个进球,并且没有助攻,但仍被看作是莱斯特城的核心球员,这也说明了勤奋到底有多重要。

但是光凭借勤奋和防守上的井井有条,你还是不能赢得联赛冠军的,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莱斯特城的442和马竞的442的区别。“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尤其是在这个国家用的442,是由两个边锋尝试把球传中到禁区里,试图找到像我这样擅长头球的前锋;或者将一名大中锋顶在最前方,让十号位的球员在他身后活动。”女王公园巡游者的足球总监莱斯·费迪南德说。“如果你看看瓦尔迪2015-2016赛季的进球,他没有取得多少头球(2个),莱斯特城更加看重的是他的速度。”

莱斯特城取得成功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是英超射门次数第八多的球员,取得了第三多的进球,此外他们十分擅长定位球战术,也很没有受到伤病的困扰。就像因斯所说的那样:“如果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并且拥有正确的人员配置,那么没理由442不能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阵型,甚至用来夺取冠军。”

换句话说,虽然其他主教练相比于拉涅利,拥有更大牌更优质的球员,但是他们的机器都没有意大利人运转得流畅,甚至说是相去甚远,完全比不上。这就是原因,讨论可以结束了。

目前的论述无懈可击,也许只可能存在一个致命漏洞:莱斯特城压根踢的就不是442。

______________

阵型不是问题,球员才是关键

“每一个体系在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在有球和无球时,就像是两种阵型一样。”洛维特说,所以当那些球队拿到球的时候,都有两名前锋队员,比如说莱斯特城(瓦尔迪和冈崎慎司),马德里竞技(格列兹曼和托雷斯,或者卡拉斯科),伯恩利(沃克斯和格雷),更不用说沃特福德(迪尼和伊格哈洛)。无球时,就成了另一种情况:一名前锋会回撤到更深的位置,直接面对对手位置最靠后的中场球员,球队的阵型变成了451。

伊格哈洛和迪尼,沃特福德442的箭头人物

还是莱斯特城的案例,你可能说他们在进攻时并非真正的442,看看所有英超比赛中他们球员的站位,他们的边后卫很少插上助攻,而坎特和德林克沃特也只是偶尔会完成前插,至于边锋,则会经常同回撤的冈崎慎司配合,看起来他们所用的阵型更像是4231。

相似的争议会发生在所有阵型身上,在无球时,442的菱形中场可以变成平行站位,而将进攻型的433调整成防守型的451也并不像火箭科学那么复杂。“最重要的是球队要像一个团结的整体。”洛维特说。

“当你把战术写在纸上的时候,你可以把一个体系说的要多简单有多简单,也可以要多复杂有多复杂。但是如果球员们不能贯彻你的战术,你就玩不转。”

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英格兰在2010年世界杯上1-4惨败给德国的比赛,赛后阿兰·希勒称卡佩罗的球队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球队”,而萨维奇则写下了442的悼词。在这个场合下,前者的论断显然更加接近真相,否则你该如何解释:乌拉圭也凭借变化多端的442在那届大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佳绩呢?

______________

442的未来

已经腾空而起的狐狸和他们具有色彩的阵型在未来会怎样呢?“首先就是保持住他们已经拥有的东西。”BBC的足球评论员克里斯·萨顿在赛季结束时如是说。但这句话是对的吗?确实,马德里竞技和莱斯特城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他们所引进的球员完美适应了442这个体系本身。

而且,西蒙尼几乎可以证明,只要你让新来的球员在加盟后不那么自我,莱斯特城不可思议的成就不会成为昙花一现式的成功。马竞在2013-14赛季用相似的442阵型获得了西甲冠军,同样的那个赛季他们也杀进了里斯本的决赛,而在2016年米兰的决赛赛场上,只有五人是两年前那支队伍中的一员。

“莱斯特城现在要做的是稍稍往前压一点,现在其他球队都会收缩防守,在限制对手空间的同时伺机防守反击。”洛维特说。

“所有球队几乎都没有打出自己的风格,最终把冠军送到了他们手里。”费迪南德如此评价莱斯特城的英超冠军,相信在2016-17赛季,没有人再会犯相同的错误。但是他们真的会攻出来吗?我们能够想象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说出这样的话:嘿,哥们让我们像莱斯特城那样比赛吧?

这事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六年前把442阵型扫进历史垃圾堆的那个人。“我觉得不可能,”在接受FFT杂志的访时,罗比·萨维奇说,“当你执教巴塞罗那或者拜仁这样的队伍时,你不需要去参悟莱斯特城,然后去想:‘球应该这么踢’。瓜迪奥拉的足球哲学建立在控球之上,而莱斯特城最有威胁的时刻是他们无球的时候,没有几支球队拥有瓦尔迪这样速度飞快的球员。而另一方面,穆里尼奥是一位更加擅长防守反击的主教练,在拥有马夏尔、拉什福德和其他一些球员的情况下,他可能会选择这么做。”

“这远称不上什么革命,战术总是风水轮流转的,”洛维特认为,“当我刚开始踢球的时候,几乎所有球队都用442战术,而在德比郡和莱斯特城的时候,我们踢352,后来其他球队也都学这个。2016-2017赛季可能主流会回归442,但是再过一年可能又流行别的什么打法了。”

费迪南德对此表示同意,他说:“我觉得很多主教练仍会喜欢在中场多出一个人,但是我觉得莱斯特城的成功和回归442的最伟大之处就是,它证明了你不必话成百上千万的英镑去引进那些大牌球星。最重要的是团队的戮力同心,只要你拥有了这点,一切皆有可能。”

萨维奇其实说的挺对.....

萨维奇说:“除此之外,如果莱斯特城在2017年深陷降级区,并在开始不久之后就被淘汰出局,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他们赢得了英超冠军,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

起码在这点上,我们达成了共识。

c罗拜仁2球是越位吗

拜仁在伯纳乌坚持了120分钟,最终还是未能阻止晋级四强,而自己连续第4个赛季晋级半决赛的愿望也落空了,更不用说球迷们心心念念的三冠王。

虽说赢球,拜仁被淘汰,但赛后外界对于战舰的取胜过程还是充满了质疑声。先说说尺度不一的红牌问题。继首回合马丁内斯短时间内吃到两张黄牌被红牌罚下之后,次回合比达尔又2黄变1红被红牌罚下。如果说马丁内斯两次对C罗的犯规都还算“罪有应得”,那么比达尔绝对有一些冤大头的味道。因为就在比达尔被罚下前不久,同样身背一张黄牌的卡塞米罗更明显的一次犯规却逃过一劫。而且到了加时赛,卡塞米罗禁区内摔又没有被黄牌。似乎在巴西后腰面前,当值主裁考绍伊特别“宽容”。

主客场两回合各领一张红牌,让拜仁一举打破了多项纪录。首先是在红牌榜上,拜仁以19张红牌紧随尤文图斯之后,成为红牌第二大户。而拜仁在对阵的历史上已经拿到了4张红牌,追平了两队交锋的红牌最高纪录:其他两队(切尔西、曼城)都是在对阵巴萨时也总共拿到过4张红牌。马丁内斯和比达尔还携手创造了拜仁的一个纪录:这是南部之星第一次在淘汰赛两回合都有球员被罚下。事后复盘,两回合都10打11,让拜仁场上形势急转直下,最终输球。对于拜仁的红牌遭遇,德国名宿巴拉克在推特上惊呼:“这绝不可能是红牌!”

如果说红牌的问题还只是间接造成比赛局势发生变化,那么助理裁判的2次误判则是彻底葬送了拜仁的四强梦!虽然C罗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淘汰赛阶段单场打进拜仁3球的球员,但3个球里其实有2个是明显的越位球。这样的进球,多少让人觉得有些胜之不武。尤其是加时赛的第一球,拉莫斯前场左路传禁区内,C罗起码超越了拜仁最后一名防守球员至少一个身位,但助理裁判竟然还能不举旗,眼睁睁看着C罗完成射门。如果说一个进球越位也就算了,此后当马塞洛连续过人之后形成单刀之势选择横传喂饼C罗时,葡萄牙球星的身体相比于皮球,更靠近对方球门线,依旧处于越位位置,助理裁判还是没有判越位,保送C罗戴帽。

最终,拜仁在伯纳乌无奈告负。而晋级的,相比于齐达内的玄学光环,在晋级路上的各种细节,也无不证明了球队能够杀进四强,除了实力+运气之外,还有其他因素的眷顾。

经典的比赛中,绝杀大巴黎,创造“诺坎普奇迹”的替补神兵是

是罗贝托。第94分钟,内马尔在对方半场拿球,抬头看了下,然后右脚扣球骗过防守队员,略微调整后左脚直接将球挑传至禁区,大巴黎的造越位似乎失误了,反越位成功的罗贝托高速插上,然后飞身铲射,球进了!!!总6-5!巴萨完成绝杀

为何足球赛会有'越位'?

在越位规则中,又可细分成四大要素: 分别是越位位置、判罚越位、不判罚越位、罚责。 越位位置: 他比球和对方最后第二名球员,还要更接近对方的球门线。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喔!就是球员光只有处在越位位置, 只是满足了越位的第一要件,还不一定构成「越位」喔! 越位还需要第二个要件才能成立,所以要越位也不是这么容易嘛! 知道了什么是越位位置,那么什么情形「不处于越位位置」呢? 球员有三种情形不是处于越位位置,分别是 1 他在己方的半场 2 他与对方最后第二名球员平行 3 他与对方最后两名球员平行 而在什么样的情况,裁判会判罚越位呢? 正如同前文所说,判罚越位要有两个条件成立, 当一球员在越位位置(越位的第一要件成立), 在同队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裁判认为他介入比赛(越位的第二要件), 有以下情形,才判罚越位: 1 影响比赛 2 影响对方球员 3 在越位位置而获得利益 越位最难懂,也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就在这里。 第一,越位与否,要看同队队员在触及球的「一瞬间」! 第二,裁判认为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有「介入比赛的意图」。 而这就是足球规则上,所赋予裁判的权利了,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 是否有介入比赛的意图,一切都必须是裁判的自由心证。 单凭裁判的主观判断越位与否,产生了相当多的争论。 但裁判也是人,跟我们一样只有两只眼睛可以做判断, 更何况我们在电视机前面,有数十架,甚至百架的摄影机, 为我们捕捉最正确的画面,让我们有依据可以大声斥责裁判的误判。 于是,有人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在美式足球一样,利用录影来帮忙判定越位, 可是这样,比赛的流畅性将会被打断。 所以,目前我们只能完全信任裁判将会做出最公正的判决, 套句足球比赛开赛前,裁判最常讲的一句话:「一切以裁判哨音为准!」 不过,有三种情形,就算是球员处于越位位置,且当同队队友触及球的一瞬间, 有介入比赛的意图,但裁判却不会吹判越位: 第一点是裁判收了黑钱。喔!不不不!规则里没列入这一条! 规则里写的是: 一球员在以下情形直接得球,不判罚越位: 1 球门球 2 掷球入场 3 角球 所以,去年杯冠军赛,马德里的明星前锋劳尔(Raul), 在越位位置接获队友掷入场的球,潇洒地送入球门的得分是有效的! 而在开角球时,也不存在越位,所以开角球时, 总会有一个球员负责干扰守门员的视线, 在由其他队员完成射门、头捶等任务的战术配合。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规则里明文写着是「直接得球」喔! 所以,只要当球门球、界外球、角球一开出来,球儿碰到其他的球员, 越位的效力就开始作用了喔! 呼!越位的四个要素剩下最后一个,也是比较单纯的一个。 就是关于越位的罚责,嗯!有始有终的研究一下吧! 对于任何越位,裁判应判由对方在越位发生地点,罚一间接自由球。 如果越位地点在对方球门区内,则间接自由球可以在球门区内任何一点踢球。 所以,只要裁判吹判了越位,就可以看见防守球员把球放在越位的发生地点, 然后开出。附带一提的是,越位的罚责是判一个「间接自由球」。 间接自由球踢出后,在球进入球门之前,必须触及另一球员,才算进球有效。 所以对方越位后,己方得到了一个间接自由球的机会, 也不要太兴奋地大脚开到对方球门,这样得分是不算的喔! 看过了越位的来源、越位的历史沿革、以及越位规则的研究,不知道大家对于越位有没有比较了解呢?如果还是雾沙沙的话,也没有关系,记得下次,当心中又对越位产生疑问时,就再把这篇文章拿出来看一下!相信随着看球经验的累积,很快,大家就可以分辨什么样的情况才构成越位。但是,别忘了,裁判的主观认定,也决定了越位的成立与否,如您不认同裁判大人的判决的话,送您足球赛场上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一切以裁判哨音为准。」 越位是足球运动的规则。它对攻方向前传球时接球运动员允许站到的位置作出严格限制。 规则的执行 执行越位规则有三个条件:球员处于越位位置,实际发生了越位违例并且裁判员做出了越位判罚。 [编辑] 越位位置 参考:upload.wikimedia/ *** /zh/thumb/5/58/Offside.svg/300px-Offside.svg 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图中左边的红方前锋正处于越位位置,因为他同时在防守方第二名球员(以竖线上的蓝点表示)和球的前方。 一球员是不是在越位位置上,由二条件决定,即球的位置及对方站在最后第二位的球员位置。当球员所在的位置「比球和站在最后第二位的对方球员更靠近对方底线」,就处于越位位置。但若此球员处于本方半场内则不受此限制。如果球员和第二名对方球员平行,则不算越位。 注意站在最后的两名对方球员可以是守门员和另一名场上队员,或两名场上队员。 需要强调的是,越位位置在球被队友碰到或者开出的时刻决定,若球在对方队员操控中,本方球员不算越位,即使此球员在越位位置上。单是处于越位状态本身并没有违例。 另外球员处于越位位置这种状态跟双方队员正在向前还是向后奔跑是无关的。而任何球员的越位状态在对方球员接触到球之后都会消失,具体的裁决由裁判员决定。 [编辑] 越位违例 球员出于越位位置仅当「在球被接触到或者拿到」的时候才会触发越位违例。该名队员在以下情况会被裁判员认定为实际参与比赛:影响比赛、影响对方球员以及通过处于该位置获益。 确定球员是否「实际参与比赛」可能非常复杂。如果球员是通过界外球、球门球或者角球接到的球,不属于越位违例。 2003年FIFA颁布了越位规则的新解释,并在2005年7月并入规则第11条。这些条文旨在更清晰地定义以下三种情形: 影响比赛意味着碰到或者接到传过来的球或者被队友碰过的球。 影响对方队员意味着通过阻挡对方队员视线或者运动来阻止他得到或者碰到球。或者,被裁判员认定为作出了干扰对方队员的手势或者动作。 从越位位置获益意味着球从前方队员或者门框上反弹到已经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身上。 实践中,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可能在拿到或者碰到球之前就被吹罚,如果裁判认定没有处于非越位状态的队友能够拿到球的话。 时至今日,裁判对新定义的解释仍然被认为颇有争议。尤其是一名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应如何行动才不会被指「影响对方队员」仍未有定论。 [编辑] 越位判罚 对越位违例的判罚是给对方球队一个间接自由球,罚球点在违例发生的地方。如果防守方已经从中获益或者得到了球,许多裁判员运用其自由裁量权允许比赛继续,以免比赛的节奏由于太多自由球而放慢,同时也能达到防守方同样的获益。 [编辑] 执行 为了执行这条规则,裁判员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边裁判,他们一般一直保持在各方第二名后卫的同一条线上(具体的走位技术比较复杂)。 边裁判判定越位的任务可以非常困难。因为他们需要同时追踪攻方和守方,当球被拿到的时候(常常会在球场的另一端)决定哪个球员处于越位位置,然后决定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是否实际参与比赛。当攻方球员及守方队员与边裁判的距离有很大差异,边裁判又不是正好站在防守队员的同一条线上的时候,由于收缩效应,错误判决的机会大大增加。观众常常会低估判决越位的难度。要决定一名球员是不是在球踢出的那一刻跟对手处在同一条线上是不容易的:如果攻守双方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他们可以在十分之一秒内跑两米的距离。

因为如果冇越位, 点人就下下单刀,咁就屈机啦

参考: me

越位历史 很多人认为,越位规则的出现是为了对抗某种不太合理的战术。如果没有越位规则,就可能在前场开球的时候将进攻队员安排在靠近对方球门的位置,从而轻易获得机会。但事实上,在足球竞赛发展的初期就已经有了这条规则,并且比现在的规则更为严格。如果球员站在皮球的前方,或者换句话说就在皮球和对方龙门之间,就会被认为是「逾越了他的位置」(现代橄榄球中的越位规则可以拿来对比,这种比赛和足球是同一起源的)。这也不是一种一开始就被广泛纳的规则,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的原始规则里并没有越位,被称为「直射员」的球员总是站在靠近对方龙门的位置。 1848年,HC·马尔当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召开了一次会议,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伊顿、哈罗、鲁比、温切斯特和舒种伯特的代表参加,他们各自提出自己的规则。他们在下午4点过一点的时候坐下,从五点左右直到一直在起草一份被认为是第一套足球规则的「剑桥规则」。马尔当说「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满意」。 不幸的是今天已经没有了这些1848年规则的复制品,但这些规则一般认为已经包括了界外球、球门球、半场标记、重新开始,以及禁止持球和用手推球。他们还允许用一条丝线用作划线。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些规则慢慢被尝试和试用过之后,剑桥规则的修订版在1856年面世。在舒种伯特公学图书馆可以找到这份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足球规则的一个复制品。 随着足球运动在1860年代和1870年代的发展,越位规则被证明是在俱乐部之间最有争议的规则。谢菲尔德通过修改规则要求在前锋队员和对方龙门之间存在防守方队员将「直射员」排除;足球协会也作了一些轻微的妥协,纳了剑桥「三名防守队员」(在前锋队员和对方龙门之间要有三名防守队员)的规则。最后,谢菲尔德纳了足球协会的规则。直到1925年,这个规则都是官方规则。 1925年规则改为「两名防守队员」,导致足球进球数马上上升。在1924年到25年间,足球联盟1848场比赛有4700个进球。实施本规则后,在1925年到26年上升到6373个(比赛场次不变)。 1990年规则修正为允许进攻方队员可以与第二名防守队员位于同一条线上。这一改变是足球权威人士推动的一项鼓励攻势足球并让比赛进行过程更自由的运动之一部分。 2003年,FIFA提出判断越位违例比以往更严格的指引以便鼓励攻势足球。根据这一指引,球员处于越位位置不会总被判罚,而是依赖于他的行动和具 *** 置。在这项修订中,如果得球的队员并不处于越位位置,即使同一时刻有一个不实际影响比赛的队友处于越位位置,也不会被判罚。这样,可以通过多次合法传球瓦解对方防御,从而制造更多的进球机会。

参考: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