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排球比赛时间表
2.中国女排上次教练
3.排球运动中有那些世界性大赛
4.国际排球联合会的机构赛事
5.我国排球运动经历那些阶段?
中国排球比赛时间表
中国排球比赛时间表具体如下可供参考:
一、时间表
1、中国女排最全赛程(A组):9月16日19:30中国女排vs乌克兰女排,9月17日19:30中国女排vs墨西哥女排,9月19日19:30中国女排vs捷克女排,9月20日19:30中国女排vs加拿大女排。
2、9月22日19:30中国女排vs荷兰女排,9月23日19:30中国女排vs多米尼加女排,9月24日19:30中国女排vs塞尔维亚女排。
二、具体情况
1、根据规则,巴黎奥运会女排比赛将有12支队伍参加。东道主法国已经自动获得了参赛资格,而其余11支队伍将通过资格赛来争夺奥运门票。资格赛将产生6支直接晋级的队伍,每个小组前两名球队将获得资格。
2、而剩余的资格名额将在2024年世界排球联赛分站赛后,根据各队的世界排名来确定。中国女排将于9月16日进行首场比赛,这标志着她们备战巴黎奥运会资格赛的正式开始。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机会。
3、中国女排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女排赛场上的重要力量,她们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和杰出的球员阵容。在备战中,团队的默契、技术的提升以及心理素质的强化都将起到关键作用。中国女排的奥运资格赛赛程将是一场漫长而激烈的战役,需要全队的协作和拼搏精神。
4、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对手,她们都将努力为国争光,争取前往巴黎奥运会的资格。这是一项令人期待的体育盛事,也将是球迷们期待已久的比赛。
三、中国国家排球队
1、中国国家排球队。中国女子国家排球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排球比赛和友谊比赛。在女子国际排坛中,中国队是领先的队伍之一,曾经三次获得奥运会金牌(年和2004年还有2016)。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子排球队连续5次获得了世界冠军。
2、虽然在90年代中国队经历了一段不稳定的发展阶段,但在2003年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又获得了冠军,在接下来的2004年夏季奥运会上也取得了金牌。19年12月,中国男排首夺亚洲冠军,获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决赛权。
中国女排上次教练
中国女排的现任主教练为郎平,上任主教练为俞觉敏。
以下是中国排球女队历任主教练:
1、李安格 1954年-1956年
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6名。全国排球界第一个获研究员职称者提出了“快速反击”新理论,创造包括“单脚背飞”扣球在内的多种单脚起跳打快球和“快抹”等新技术,实验成功“双快错位背飞”、“串平错位夹塞”等新技术,并创造出“多重掩护快攻战术”新理论。
2、侯维义 1956年
第二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6名
3、钱家祥 1957年
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女排赛第7名。曾任1980年任中国排球协会秘书长,创建漳州、郴州排球基地。1983年荣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1985年任亚洲排球联合会竞赛委员会,1986年任中国排球协会副。
4、何炳堃 1957年
中朝蒙越四国排球联赛亚军
5、侯维义 1959年-1962年
1959年:六国排球赛第4名;1960年:中朝蒙越四国排球友谊赛冠军;1961年:中蒙越三国排球友谊赛冠军;1962年:第四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9名
6、阙永伍 1963年-1964年
1963年: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女排赛冠军;首届亚新会亚军
7、何炳堃 1965年
亚非体育比赛女排赛冠军
8、马占元 1966年
9、王素云 12年
10、李宗镛 12年-14年
14年: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第3名;第七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14名;后任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院长
11、徐杰 12年
12、韩云波 15年
第一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第3名
13、袁伟民 16年-年
1981年:七战全胜首次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1982年:世锦赛连续赢下六个3-0,决赛拿下东道主秘鲁夺冠;1982年第九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1983年:第三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年:洛杉矶奥运会率领中国女排先胜日本后再横扫东道主美国获得冠军;年12月,袁伟民调任原国家体委副主任
14、邓若曾 .12-1985.12
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
15、张蓉芳 1986年
第十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第十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
16、李耀先 1987年-1988年
1987年:第四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1988年:第24届奥运会女排赛第3名
17、胡进 1989年-1992年
1989年:第五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3名;第五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1991年:第六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亚军;第六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排赛第7名
18、栗晓峰 1993年-1994年
1993年:第一届大冠军杯赛亚军;第七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一届世界女排大奖赛亚军;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8名;第二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3名;第十二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亚军
19、郎平 1995年-1999年3月
1995年:第七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3名;第三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第八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排赛亚军;第四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19年:第九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五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5名;第二届大冠军杯赛第4名;1998年:第十三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第六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第十三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第一届瑞士精英赛亚军
20、胡进 1999年-2000年
1999年:第八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5名;第十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七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3名;第二届瑞士精英赛亚军;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女排赛第5名;第八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第三届瑞士精英赛冠军
21、陈忠和 2001年-2008年
2001年:第三届大冠军杯赛冠军;第十一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九届世界女排大奖赛亚军;第四届瑞士精英赛第4名;
2002年:第十四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4名;第十届世界女排大奖赛亚军;第十四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第五届瑞士精英赛第3名;
2003年:第九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第十一届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第十二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六届瑞士精英赛冠军;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女排赛冠军:第十二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5名;第七届瑞士精英赛第3名;
2005年:第十三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第四届大冠军杯赛第3名;第十三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3名;第八届瑞士精英赛亚军;
2006年:第十五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5名;第十四届世界女排大奖赛第5名;;第十五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冠军;第九届瑞士精英赛亚军;
2007年:第十五届世界女排大奖赛亚军;第十四届亚洲女排锦标赛亚军;第十届瑞士精英赛冠军;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女排赛第3名;第一届亚洲杯女排赛冠军;第11届瑞士精英赛亚军
22、蔡斌 2009年-2010年
2009年:第12届瑞士女排精英赛季军;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亚锦赛亚军;东亚运动会冠军;
23、王宝泉 2010年3月-9月
总统杯女排邀请赛亚军;大奖赛总决赛第四名
24、俞觉敏 2010年9月15日上任
2011年: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季军
2012年:第30届奥运会第五名
25、郎平 2013年4月25日上任至今
排球运动中有那些世界性大赛
1、 世界排球锦标赛
世界锦标赛是由世界排球联合会主办的国际排球比赛,是排球最早的、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比赛,每4年举行一届,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原与奥运会同年举行,1962年起改在奥运会后第2年举行(女子第五届除外)。冠军获得者可直接参加下届奥运会。
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始于1949年,最初只有男子比赛,女子比赛始于1952年。最开始比赛并不受洲际人数的限制,即提出参赛申请的队,都可以获得参赛资格;因为排球运动已逐渐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热门运动,希望获得参赛资格的国家越来越多。所以从1986年(男第11届,女第10届)国际排联规定只允许16个队参加世锦赛。具体参赛资格为上一届比赛获得第1名到第7名的7支球队。举办国1个队、五大洲锦标赛5个冠军队、最后资格预定赛(巡回优胜杯)的前3名共16支参赛队伍。
1994年国际排联对世锦赛的参赛资格做了修改。对国际排联直辖举办的最后资格预选赛,从原来的前3名增加至前9名有资格参加比赛。取消“世锦赛上届比赛2至7名有当然参赛资格”的规定。
竞赛方法:比赛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预赛分四个组进行循环赛,每个组第一名参加决赛,每个组第二名在复赛中再抽签进行循环赛决出13—16名。决赛阶段,分组第一名的四个队在抽签分两组赛一场以排定座位,在与复赛中的两个队(也抽签排位)进行四场对抗,胜者用淘汰制决出前四名,负者用淘汰制决出5—8名。这种新的竞赛方法,使竞赛更加激烈。
2、 世界杯排球赛
这项赛事的前身是“三大洲”排球赛,即亚、欧、美三大洲。1964年国际排联将其更名为“世界杯”排球赛,并决定于1965年9月在波兰举行首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13年在乌拉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世界杯是由全球高水平的男、女球队参加的国际性的排球比赛。获得前三名的队伍则有资格进入奥运会。
1991年,世界杯的举办日期被重新改版,改为奥运会的前一年举行,这一年世界杯的主办国是日本。世界杯的参赛的资格是:举办国、当年举行的各大洲锦标赛的冠、亚军、下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国共12队。竞赛方法用单循环制进行!
3、 奥运会排球赛
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上,排球运动第一次被列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奥运会是世界上最高水平比赛,每4年举行一次。有资格参加的队是:各洲的冠军队、主办国的代表队、上一届世界排球锦标赛的前三名、还有由国际排联直接管辖的预选赛产生的三支球队,共12支。竞赛方法:先分组循环,获得前两名了队,进行交叉赛,但竞赛方法也根据场地、时间等情况而有所变动,每次比赛时先由国际排联研究决定。
以上为世界排球三大赛,是排球比赛中最重要的赛事,只有获得三大赛的冠军才是真正的世界冠军。
世界女排大奖赛(World Grand Prix),是国际排球联合会(国际排联、FIVB)一年一度举行的大型世界排球比赛,相对于男子的是世界排球联赛(World League),但不同的是前者不用像后者般参赛队必须缴纳高昂的参赛费。
有鉴于女排的三个世界大赛(世界杯、世界女排锦标赛、奥运会)分别是四年一度于固定一主办国举行。 为加强世界各地(尤其是东亚地区的观众)对女排的注意和吸引力,国际排联在1993年首办一年一度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以分站赛事成绩决定参加总决赛的名单,总决赛优胜者便是整个赛事的冠军,分站赛事和总决赛在东亚地区举行,近年一些分站赛事亦陆续在欧美各地举行。
世界女排大奖赛的地位不及三个四年一度举行的世界大赛,但奖金远胜世界大赛,乃纯粹商业性比赛。 故夺得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一般不被视作世界冠军。 不过大奖赛却造就了世界女排的明星化,对女排在全世界的推广作用有著一定的贡献。
大冠军杯英文全称为WorldGrandChampionsCup(WGCC),是由国际排联推出的继奥运会、世界杯和世锦赛之后第四项国际排球的最高级别赛事。大冠军杯赛1993年创立,每四年举办一届。有资格参加本项比赛的男女排队伍包括上届奥运会排名最高四支洲际锦标赛冠军球队、东道主和一支持外卡参赛的球队,类似于足球比赛中的“联合会杯”。大冠军杯赛赛制与世界杯相同,取单循环制。经过五轮单循环赛之后,积分最高的球队获得冠军。大冠军杯赛的总奖金达到200万美元,冠军能够独享30万美元奖金,第六名也有5万美元进账,高额奖金使各队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大冠军杯赛的设立填补了奥运会年之后一年无排球国际大赛的空白,保持了排球在每一个奥运周期内年年都有大赛。
国际排球联合会的机构赛事
国际排联的主要赛事有:奥运会排球赛、奥运会沙滩排球比赛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均为4年一届。此外还有各大洲的锦标赛和地区运动会中的比赛。从排球运动的初创到1949年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其间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排球规则逐步形成,基本技战术日趋丰富,国际交往越来越多。 1952年在莫斯科举办了第一届女子排球锦标赛,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排球被接纳为奥运会项目。1965 年在华沙举办了第一届男子世界杯排球赛,13年在乌拉圭举办了第一届女子世界杯赛。至此,形成排球锦标赛、世界杯排球赛、奥运会排球赛三项建全的世界大赛制度,各项赛事每隔四年举办一届。此后,世界排球大赛系列中又增加了世界男女青年锦标赛(17年)、世界男女少年锦标赛(1989年)、世界男排联赛(1990 年)和世界女排大奖赛(1993年)。中国排球协会是国际排球联合会的会员。中国排协于1952年成为国际排联的临时会员,1953年为其正式会员,1958年退出,14年恢复国际排联的正式会员资格。
我国排球运动经历那些阶段?
排球运动于1905年传入我国,先是在广州、香港等地的几所中学里开展,然后陆续传至上海、北京等地。当时的排球运动主要作聚会、之用,与比赛联系不多。
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比赛,这是我国参加的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正式国际排球赛事。因为此次参赛,排球运动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和兴趣,排球竞赛活动也由此大面积开展。紧接着,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早期的中国男排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15年上海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第二次参赛的中国男排就获得了冠军。截止到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举办了10届,中国男排共获得5次冠军。
女子排球则开展得相对较晚,1921年才首次出现在广东省运动会上,1930年被列为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从1923年起,中国女排开始参加远东运动会,5次参赛均获得亚军。
和亚洲排球的类似,我国排球也经历了一个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排球传入初期,均以16人制和12人制为主。
1927年,我国首次用9人制排球,9名队员分3排站立,每排3人——“排球”的名称,也正由此而来。9名队员没有位置分工,也没有位置轮换,每人都可以进攻和防守。
9人制排球在我国前后经历了24年之久,在这24年中,我国运动员也创造了不少高水平的技战术,如进攻中的“快板球”、“双快球”和“快球掩护”,防守中的集体拦网和后排定位防守等,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排球特色,大大促进了中国排球水平的发展进步。
随后,国民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相继爆发,中国排球的发展步伐大大减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被作为重点运动项目加以推广,逐渐成为全国上下喜闻乐见并发展迅速的运动项目之一。1950年7月,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引进了6人制排球竞赛规则和方法,并于8月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男子排球队——中国学生代表队,赴布拉格参加了世界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排球比赛。6人制排球正式在我国落地生根。
1951年5月,我国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排球比赛。同年,中国青年男排参加了第11届柏林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和第3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国青年女排也于1953年首次组建并参加了布加勒斯特第1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排球赛。
20世界50年代,处于世界排坛领先地位的是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为此,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1954年中国男女排球队先后出访前苏联等国,并邀请了多支东欧强队来华交流比赛,排球战术和意识均获得了显著进步。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1954年被国际排联接纳为正式会员。1956年8月,中国男女排球队参加了巴黎男子第3届、女子第2届世界锦标赛,男排获得第9名,女排获得第6名。
1964年,总理亲自邀请了“魔鬼教练”大松博文率日本女排来华访问,大松博文还执教了中国女排的训练。当时分管体育事业的贺龙副总理还明确提出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的著名的“三从一大”训练方针。
十年过后,受到严重干扰的中国排球于16年重新起步,新组建的中国男女排球队在17年世界杯比赛中分获第5、第4名,并于19年双双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同时获得了奥运会参赛资格。但由于我国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中国排球没能在世界舞台上一展身手。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第3届世界杯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7战7胜的成绩首次荣获世界冠军。这个冠军的分量不言而喻,全国因此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而中国女排也是一鼓作气,接连获得1982年世界锦标赛、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世界锦标赛的冠军,这就是至今仍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五连冠”伟业。
与此同时,中国男排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不仅创造了“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新战术,而且成为了当仁不让的亚洲霸主,在一系列世界大赛中也多次获得前8名的好成绩,最高时世界排名第5位。为此,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甚至在1981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男排战胜韩国队的比赛后喊出了“振兴中华”的著名口号。
也许是盛极必衰,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男女排先后陷入了低谷。男排接连失去洛杉矶奥运会、汉城奥运会和世界杯比赛的参赛资格,数届亚锦赛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女排自1988年兵败汉城后,1992年奥运会和1994年世锦赛上又滑至第7名和第8名,甚至在1994年亚运会上输给韩国,失去了亚洲霸主的地位。
痛定思痛,中国排球开始了重振风的步伐。1995年进行了排球赛制改革,1996年推出了第一届全国排球联赛。改革和排球职业化为我国排球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女排在1995年获得亚锦赛冠军和世界杯第3名,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勇夺亚军,年底的超霸6强赛又摘得冠军。男排也在19年重夺亚锦赛冠军,并与女排一起双双获得1998年亚运会冠军。
虽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再次表现欠佳,但随后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迅速展现了强劲的势头,在新任主教练陈中和的率领下,中国女排状态全线飘红,在2003年的世界杯上获得了惊人的11连胜,重夺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再次激活了国人对女排和排球运动的热情。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更是一路凯歌,决赛中3:2力克强大的俄罗斯队,夺得整整20年未曾染指的奥运冠军,也为中国增添了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